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靜電現象物理說課稿

說課稿1.25W

1教材分析

靜電現象物理說課稿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時是蘇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級下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第二節,本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摩擦起電現象、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原子構成初步 及簡單靜電現象的解釋等,摩擦起電現象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電現象,這部分內容學生在小學科學課已經學習過,應該說學生對這一現象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而 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靜電現象及其產生原因則需要在學習了“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學習、理解,應該說,學習本節內容,有利於培養學 生密切聯繫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質,讓學生從小崇尚科學,立志獻身科學,需要注意的 是,新教材把本節內容安排在這一章,主要還是爲物質可以再分做準備的,這一點與它在以前老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不太一樣。

1.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總體目標和本節教材內容的教學要求,並且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我確定本節的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①知道分子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②知道摩擦起電實驗,認識到原子也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的。

③知道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推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④能利用原子構成的知識對摩擦起電現象做初步的解釋。

(2)能力目標

透過演示實驗與學生探究性實驗相結合,指導學生觀察現象、閱讀資料,引導學生分析交流、歸納規律,鍛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創設條件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透過實驗研究問題的習慣。

(3)情感目標

①注意觀察靜電現象,對電荷種類的探究產生興趣,透過利用簡易器材動手做實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②鼓勵學生自己查資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初步認識科學及相關知識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1.3難點和重點

前面我說過,摩擦起電現象這部分內容學生已經在小學科學課學習過,因此,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自然就成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 我,學生對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一直以牢記爲主,而對於爲什麼說只有兩種電荷總是說不出所以然來,因此,理解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是本節課的難點。

2選用的教具及準備

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設備,可以提高學習的密度及廣度,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進行課堂探究性學生實驗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 供了大量的教學資訊,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還有利於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從而達 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地,基於以上原因,我爲本課準備了一些圖片資料和視頻材料,如:石墨分子、金剛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圖片,靜電現象(手摸那個帶電 的'球后,頭髮全都飄了起來)課件、摩擦起電,電子轉移的動畫課件,另外,我還要求學生課外在網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關靜電現象的資料,充分發揮互聯網輔 助教學的作用,在課堂上,我還爲學生準備了一些活動器材,如:橡膠棒、毛皮、玻璃棒、絲綢、泡沫、塑料尺、塑料細絲、碎紙屑。

3教學處理

本節課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實驗:靜電實驗的成敗直接影響着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和規律的得出,做好靜電實驗是本節課的關鍵,由於靜電實驗易受絕緣性能及溼度 等因素的影響,課前,我會把所有的實驗器材充分曬乾或烘乾,提前一天通知學生洗洗頭,在學生動手做實驗前,我會先做比較詳細的介紹和示範後再讓學生自己實 驗,以保證學生能較容易成功,這樣既能使學生認識到摩擦起電現象,又爲後面探究性實驗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爲了保證探究兩種電荷及相互作用規律的實驗的 順利進行,我從小磁針的靈活轉動獲取靈感,事先在玻璃棒和橡膠棒中間打眼,使他們都能支在支架上,這樣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動,受力後也很易轉動,實驗 效果明顯,學生透過經歷親身體會實驗現象,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的過程,不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深層次的情感體驗。

4教法、學法

4.1教法

基於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及本節課具體的教學內容,我準備採用觀察分析、啓發式教學法,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多啓發、多誘導,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爲學 生的學習過程,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透過實驗演示、觀察分析、啓發對比、討論交流、總結歸納得出規律,在課堂上透過教師的引導,讓 學生進行實驗和對計算機的模擬電子轉移過程的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爲基礎掌握知識,而不是生硬地死記硬背,同時讓學生 在探索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造性素質。

4.2學法

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要使 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在教學中注意學生學法的指導,根據本節的內容特徵,在做好探究性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富有邏輯地分析,討論,並由他們總 結和發現規律;同時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興趣、動機等培養,透過手勢、眼神、表情等形體語言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透過觀察總結規 律,聯繫實際、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本節採用觀察、對比、分析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透過思考討論、邏輯推理,總結歸納出電荷間相互作用的規律以及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的事實,並應用這些規律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情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

5.1趣味視頻,引入新課

本節課,我準備安排兩個實驗引入新課,第一個:一種演示放電現象的實驗設備,讓一位同學轉動手柄,產生電火花併發出“啪、啪”的響聲,這樣一個實驗,旨 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手、腦,多感官共同作用,而且,與播放視頻相比,該實驗現場感強,畢竟是眼前發生的,學生感覺會不一樣,第二個:把碎紙屑置於電 視機屏幕前,關閉電視機,看到碎紙屑都“飛”到了屏幕上,爲什麼安排這樣一個實驗?首先,這個實驗學生在小時候已經做過,我想以此喚起學生的記憶,充分利 用學生的這些既有的經驗、智慧和知識,讓它們與後續的新知識進行反覆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從而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實現新知識的主動建構的構 成。

5.2自主探究,獲得新知

設問:你有辦法吸起這些小紙屑嗎?

學生自然就會想到兒時的實驗:用塑料尺或鋼筆的塑料套摩擦頭皮然後去靠近小紙屑。

師:我們剛纔發放了玻璃棒和橡膠棒,去靠近這些小紙屑,試一試,又有什麼結果。

學生靠近後,發現不能吸引。

老師以規範的實驗操作引導學生用絲綢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膠棒,再去靠近這些小紙屑:

學生靠近後,發現這次能吸引了。

問: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說明了什麼?還記得嗎?

生:說明物體帶了電。

問:我們是用什麼方法使它們帶上電的?

生:用摩擦的方法。

師:你能幫摩擦起電下個定義嗎?

個人認爲,這樣的過程,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義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歸納的過程。

5.3步步深入,突破難點

師:事實上,這些知識同學們在小學科學課中已經學習過了,是不是呀?時過境遷,更準確地講是今非昔比,我們的心智更高了,我們的知識面更廣了,現在再看這一現象,同學們能否提出一些更深層次的、你更感興趣的問題呢?

學生熱烈地討論、提問。

師:我感覺到了一股強烈的求知慾望,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很有研究價值,今天我們擇其一二進行研究,剛纔有同學問,用絲綢摩擦玻璃棒與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所帶 的電荷種類是否一樣?撇開這個問題先不談,我想問:第一組同學用絲綢摩擦了玻璃棒,第二組同學也用絲綢摩擦了玻璃棒,這兩根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種類是否一樣 呢?

在學生討論,積極發言的基礎上,我告訴學生:在物理上,用同樣的方法,使同樣的物體帶上電,我們就說它帶的是同種電荷。

問:如果同種電荷遇到一起會怎樣呢?同學們用這兩根玻璃棒試試看。

學生實驗後會發現兩根玻璃棒會互相排斥。

問:由此能否得出“同種電荷互相排斥”這一結論?

學生很快會形成兩種不同的觀點,請持否定意見的同學發表看法,使其他同學意識到: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結論;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須透過多次實驗,引導學生使用橡膠棒繼續實驗,並告訴學生,科學家透過大量實驗證明:帶同種電荷的物體靠近時是相互排斥的。

我始終認爲,知識與技能固然重要,但我們物理課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教會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而探究能力、探究方法的獲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潛移默化,需要我們老師做有心人。

師:再回到剛纔的問題,用絲綢摩擦玻璃棒與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種類是否一樣呢?同學們能否透過實驗來加以證明?

學生討論、交流,師生共同確定實驗方案:我們假定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種類爲A電荷,我們只要讓橡膠棒去靠近玻璃棒,若互相排斥,則說明是同種電荷,即橡膠 棒所帶的電荷種類也爲A電荷;若不是排斥呢?說明不是同種電荷,是異種電荷,則我們就假定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種類爲B電荷。

學生實驗後發現,它們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由此證明:一、它們是異種電荷;二異種電荷會互相吸引。

小結:經過科學家在實驗室裏大量實驗證明:

板書: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設問:剛纔我們使用塑料尺也能吸引小紙屑,說明塑料尺也帶了電,那麼,塑料尺所帶電荷的種類有幾種可能呢?

學生討論和達成共識:有3種可能:①與玻璃棒的相同,爲A電荷;②與橡膠棒的相同,爲B電荷;③與玻璃棒和橡膠棒的都不一樣的第三種電荷,假定爲c電荷。

再引導學生討論驗證方案:去靠近玻璃棒和橡膠棒,若與玻璃棒排斥,則爲A電荷;若與橡膠棒排斥,則爲B電荷;若是第3種電荷,則會出現什麼現象?因爲與A不同,所以會和玻璃棒吸引;與曰也不同,所以又會和橡膠棒吸引,即兩次都會吸引。

學生實驗後發現:一次吸引,另一次排斥。

科學家在實驗室做了大量實驗,發現凡是跟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吸引的帶電體,必然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帶電體,必然跟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排斥,從來沒有見到過兩次都吸引的現象,這說明了什麼呢?

生:這說明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提出:(課件展示)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稱爲正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稱爲負電荷。

應該說,上述的學習過程是一種“發現——探究——再發現——再探究”的過程,重點得到強化,難點得以突破,教學目標也順利完成,而且,實驗的進行和問題 的解答都是學生自己不斷努力的結果,學生始終置於探索者的位置,學生的思維得到激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自己從實驗中得出結論, 體驗探索的快樂、成功的喜悅,獲得了深層次的情感體驗,更重要的是,我始終沒有忽視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注重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5.4自主學習,總結歸納

“物體摩擦後爲什麼能帶電呢?科學家從物質結構角度爲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團,”安排學生自學課本p28頁第一部分,P30頁最後一部分,(多媒體課件顯 示)

1.分子是——構成的;

2.(圖片展示:水分子模型、石墨分子模型)指出哪個屬於單質分子?哪個屬於化合物分子?

3,原子是由帶——電——和帶——電 ——構成的

4.摩擦起電的實質是——

安排學生帶問題自學這部分知識,使學習帶有目的和計劃性,能突出重點,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完成自學的基礎上,用動畫展示不同物體得失電子而帶電這一過程,化抽象爲具體,使知識掌握的更牢固。

六、作業佈置

(1)課後透過網絡,電視,書報等各種媒體蒐集靜電方面的資料,寫一篇小論文

(2)製作一個簡單的驗電器(見課本WWW2)。

《物理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學生在活動、製作、實驗、討論等方面的表現的評價,不贊成以書面考試爲唯一的評價方式,本節課作業安排學生進行課外實驗,培養其動手實踐能力,透過查閱資料撰寫小論文,作業形式新穎,能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