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初一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說課稿

說課稿3.18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一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一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一節二元一次方程組。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向大家彙報我對這節課的認識和理解。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識的延續和提高,又是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另一種方程及方程組,它是學生系統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的前提和基礎。透過類比,讓學生從中充分體會二元一次方程組,理解並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概念,爲以後函數等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實例瞭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它的解。

能力目標:會判斷一組未知數的值是否爲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組的解。會在實際問題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情感目標:使學生透過交流、合作、討論獲取成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重點、難點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概念。

難點:在實際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二、教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言道者,教學的一切活動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爲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採用啓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爲主線,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展區”設定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引導分析時,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學法

“問題”是數學教學的心臟,活動是數學教學中的靈魂。所以我在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內設定並提出一系列問題,透過數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參與度,力求學生在“雙基”數學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發展。

四、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爲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1)複習舊知,溫故知新

籃球聯賽中,每場比賽都要分出勝負,每隊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1分,某隊爲了爭取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10場比賽中得到16分,那麼這個隊勝負場數分別是多少?

設計意圖:構建注意主張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出發,方程是本節課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認知基礎,這樣設計有利於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

(2)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這個問題中包含了哪些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設勝的場數是x,負的場數是y,你能用方程把這些條件表示出來嗎?

由問題知道,題中包含兩個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

勝的場數+負的場數=總場數,

勝場積分+負場積分=總積分。

這兩個條件可以用方程

x+y=10

2x+y=16

表示:

上面兩個方程中,每個方程都含有兩個未知數(x和y),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兩個方程合在一起,寫成

x+y=10

2x+y=16

像這樣,把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的形式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使學生對舊知識產生設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透過情境創設,學生已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慾望,產生了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節。

(3)發現問題,探求新知

滿足方程①,且符合問題的實際意義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們填入表中。

xxy

y

上表中哪對x、y的值還滿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設計意圖:現代數學教學論指出,數學知識的教學必須在學生自主探索,經驗歸納的基礎上獲得,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在這裏,透過學習用座標表示平移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所要學習的內容,此時,他們急於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於是我把學生匯入第五個環節。

(5)強化訓練,鞏固雙基

課堂練習:

設計意圖:幾道練習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各有側重,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這一環節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昇華知識。

練習2:已知下列三對數值:

哪一對是下列方程組的解?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論指出,數學知識要明確其內涵和外延(條件、結論、應用範圍等),透過對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幾個重要方面的闡述,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6)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習的指示、方法、體驗是那個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個問題:

①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7)佈置作業,提高升華

教科書第89頁1、第90頁第1題。

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爲出發點,我設計了兩個題,不僅是對本節課內容的一個反饋,也是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鞏固。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以上幾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並充分體現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透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益達到最佳狀態。

五、評價與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類比思想,依次經過比較、歸納等活動,最終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組。下面是關於本節課的幾點說明:

1、本節課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了優化處理,爲跳躍較大的知識點作充分的鋪墊,密切聯繫新舊知識,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和方法主動探索新知識,擴大知識結構,發展能力,完善人格,從而使課堂教學真正落實到學生的發展上,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以思想爲導向、知識爲載體,以方法爲中介、訓練爲主幹,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爲中心、操作爲動力的教學理念。

2、在課堂教學中爲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注重引導學生分工合作,獨立思考,形成主見並進行交流,創設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同時進行實驗操作,使課

堂教學靈活直觀,新鮮有趣,從而使課堂教學實現教學思想的先進性、教學目標的整體性、教學過程的有序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教學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評價與質懷評價相結合,充分利用課堂觀察評價、問題討論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等多元化評價,透過幾組習題,將學生水平層次記錄在案,爲學生的學習評價提供充分的科學依據,從而綜合檢驗學生對數學知識、技能的理解,以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在情感和態度的形成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