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班小烏龜說課稿

說課稿2.68W

小烏龜是非常多小朋友喜愛的小動物,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小班小烏龜說課稿

小班小烏龜說課稿

小班小烏龜說課稿【1】

一、 說教材:

《小烏龜上幼兒園》這個故事選自於小班上學期望整合(一),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烏龜、小青蛙、小鴨子、小雞爲角色。講述了一隻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心情及所發生的事情,最終小烏龜能快樂地和同伴玩,融入到了集體當中的故事。現獨生子女較多,其有較多的幼兒都是爺爺、奶奶帶,因此,都比較嬌氣;並且接觸外面的生活較少加上年齡較小,未離開過家長。因此,剛踏入陌生的環境中,難免會哭鬧得厲害。爲了能使幼兒更快地適應新環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來安撫幼兒情緒,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大領域相結合。

二、 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提出:“發展幼兒語言最主要是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在加上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太願意去傾聽。因此,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目標:

1、認知上: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小烏龜爲什麼要上幼兒園,並加深對小烏龜的認識。

2、能力上: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願意傾聽故事,體會和新朋友一起玩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目標中提到:願意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小烏龜爲什麼要上幼兒園爲重點。對於剛入園的幼兒來說情緒還未穩定,會有膽怯的心理。本次活動中的難點是: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活動準備:小烏龜、小青蛙、小鴨子、小雞頭飾。

五、教學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傳統模式、角色扮演遊戲及提問法。

1、傳統模式:主要使幼兒能認真傾聽故事內容。

2、提問法:幼兒認真傾聽過後,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把故事內容說出來。

3、角色扮演:充分讓他們表現自己、大膽說話積極融入到集體當中。

六、說學法: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因此,我想透過角色扮演遊戲,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其主要的目的是幫助幼兒儘快適應新環境,從而喜歡上幼兒園,並且在輕鬆的氛圍中掌握活動重點、難點。

小班小烏龜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科學活動《小烏龜》。

1、說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認爲:兒童有調查和探索的本能。每個幼兒都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幼兒對周圍的事物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尤其是對自然界中的動植物。暑假的時候,幼兒園裏來了一隻小烏龜,當小朋友們去看它的時候,它就不喜歡動了,孩子們看不見它的頭和腳了,還奇怪地問:“它媽媽是誰呀?怎麼它不會動呢?它不吃東西嗎?……”當然,我也發現有些孩子膽子很小,從來不敢去看看小烏龜,“黑乎乎的,好嚇人呀!”那麼如何讓幼兒在輕鬆有趣的環境中認識小烏龜,瞭解烏龜的生活特性,引發幼兒對小動物的關愛之情呢?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2、說活動目標:

爲了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現在教育不僅注重對幼兒進行知識傳授,更強調幼兒的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我確定了本活動的目標爲:

1、能用肢體語言表現小烏龜的動作。

2、觀察、感知小烏龜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小烏龜的生活習性。

符合《綱要》中關於“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慾望,並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精神。”

根據以上目標,我將觀察、感知小烏龜的外形特徵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點,將初步瞭解烏龜的生活習性(烏龜是從蛋裏孵化出來的,既能在地上爬又能在水裏遊)作爲本次活動的難點。

二、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完成活動目標的`必要條件,綜合考慮了幼兒的認知能力、天氣條件與烏龜的生活習性等,我做了以下準備:溫水(26攝氏度左右)、4只小烏龜、水盆、擦手毛巾、背景音樂、PPT。

三、說教學法:

本活動綜合運用感知操作法、觀察法、情境法等方法組織教學。

1、感知操作法:所謂的感知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透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進行探索和學習,獲得科學經驗和邏輯知識的方法。也是學習科學最重要的方法小班科學《小烏龜》說課稿小班科學《小烏龜》說課稿。在活動中我讓幼兒親自動手觸摸小烏龜,加深對烏龜的認識。

2、觀察法:觀察法是幼兒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能保證幼兒在直接接觸實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直接、具體的認識烏龜。

3、情境法:幼兒年齡越小,情境的創設越顯得重要。因爲適當的情境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放鬆的參與、主動學習。我在活動中設計“小烏龜來和我們做好朋友”的情境,讓幼兒親近烏龜、帶着烏龜曬太陽,繼續發現烏龜的有趣事情,在輕鬆的環境中進一步瞭解烏龜的形態特徵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爲:ppt圖片直接引入——感知觀察、啓發提問——討論——延伸。

1、ppt圖片直接引入。從烏龜蛋——小烏龜——小烏龜出殼。這個過程中,多次運用了幼兒猜測,然後運用ppt驗證答案

師:老師今天呀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張照片。看,這是什麼呀?(蛋,選擇手作爲蛋的參照物,更能加深孩子對烏龜蛋大小的印象。)

這會是誰生的蛋呢?(出示烏龜媽媽的圖片)

那這個烏龜蛋裏面住着誰呢?(小烏龜)(出示圖片時,我整合了數數的知識技能,讓孩子邊看邊數,對數字1-4有了鞏固。)

聽,小烏龜在和我們說話呢?(聲音)小朋友,那你猜對了嗎?(運用聲音來激發孩子的熱情。)

師:那麼,蛋寶寶是怎麼變出小烏龜的呢?(這是孩子們不容易積累到的生活經驗,這樣的提問更讓孩子期待接下來老師要讓他們看什麼,利用視頻很容易就解決了活動的難點問題。)

師:你看清楚了嗎?蛋寶寶是怎麼變出小烏龜的呢?(這個問題是對視頻效果的提煉與小結。孩子們就清楚的知道了小烏龜是殼破鑽出來的。)

師:想不想看看小烏龜是怎麼游泳的呀?那我們一起來仔細看吧!(播放小烏龜游泳的視頻,從“爬”很自然地就能過渡到“游泳”這一個本領,因爲在天冷的時候小烏龜不怎麼動,孩子根本看不到它游泳,同時呢讓孩子感受到小烏龜的可愛之處,慢慢消除恐懼心理,爲下一環節親近小烏龜做準備。)

2、感知觀察、啓發提問。

首先,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小烏龜的哥哥姐姐和媽媽來我們幼兒園做客了!老師給它們準備了一個很溫暖的水盆哦,看看它們會不會動呢?

然後,讓幼兒和它們做好朋友,以小組形式自由觀察,運用多種感官的參與,全面深入的瞭解烏龜的外形特徵與生活習性。透過啓發提問:摸烏龜的殼有什麼感受?碰它的腳和頭會怎樣?

在師幼互動、交流中,教師總結幼兒觀察的結果,特別指出小烏龜的背殼很堅硬,能很好地保護自己的身體,深化幼兒的認識。這是活動的重點。

3、討論:小烏龜吃東西嗎?吃什麼呢?

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猜測,再由老師展示圖片,讓幼兒有一個整體的理解。

4、延伸:曬太陽,繼續發現烏龜的有趣事情(背景音樂)

在舒展的音樂聲中,延續着對烏龜的友情。引導幼兒在飼養角中繼續觀察烏龜的生活,等到天氣變暖時,我們就可以看見烏龜怎麼樣吃東西了,爲幼兒創設一個繼續探索的機會,滿足幼兒的探索需要

活動預設效果:

1、物質材料的準備。

考慮到天氣問題,烏龜天冷了就不怎麼動,用溫水能調節它的溫度,讓它活動起來,有利於幼兒觀察時能看見烏龜收縮的特性,爲活動過程的第二個環節做準備,這是一個細節。

2、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在猜測“是什麼蛋”的時候,圖片中運用手作爲參照物,讓孩子理解了烏龜蛋大小;烏龜出殼的視頻對於達到第一個活動目標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這是孩子們很難獲得的生活經驗,利用視頻很容易就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烏龜游泳的視頻很生動很有趣,這個視頻的主要作用就是讓孩子願意親近烏龜,爲接下來的感知觀察做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