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選】物理說課稿3篇

說課稿2.87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物理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物理說課稿3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一、有效的備課應是備而有用的,有利於教師的教,有利於學生的學。有效備課重要的是教師的鑽研、思考,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對於有效備課,我覺得因每個人的不同,無論什麼樣的方式只要適合自己就行,能達到高效就行。平時我是這樣備課的:

1、先自己備課,用比較常長的時間,自己鑽研,不參照任何參考書,自己獨立深入鑽研教材。剛畢業時,我們物理教研室友三位青年教師,我們都是自己備課到深夜12:00,很多次都是鎖門的把我們趕走。

2、參照教科書,把握重點,修改不妥之處。

3、積極學習,借鑑名師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自己的風格,適當調整,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

4、精心設計提問。提問可以啓發學生思維、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對每一個問題都經過反覆推敲,怎樣設問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避免課堂提問在問題設計上:問題太多,問題太濫,問題太淺,提問時機不好,沒有啓發學生質疑等。

5、課後反思,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後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藝術.長期堅持這樣的備課,自己深鑽教材,才能磨練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才能真正領會名人專家的教學精髓所在,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二、集體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

集體備課就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科學的教法和程序,爲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爲了充分發揮集體智慧,促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集思廣益,博採衆長,真正實現腦資源共享,使全體教師能從單元整體上駕馭教材。很多時候我們的集體備課都是在走形式,甚至不能備下去,老師湊在一起,集體說說話而已,這種認識是萬萬要不得的,我認爲集體備課應該注重實效,注重過程,注重老師的提高,“高師必有好徒”。

1、集體備課應該所有老師都參與。我們也經常集體備課,一般每週有固定的一下午或者一上午的時間,所有老師都沒有課,專心參加集體備課;

2、集體備課所有老師都要發言。我們的做法是設定一個主講人,其他人都要參與。主要做法:

(1)先由上週的主講人很反饋人(都有專門老師負責課後學生的反饋)對上週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反饋,討論是否進行一些必要的強化訓練或者即時的反饋練習,討論學生在上週這部分知識中是否有掌握不當的地方,然 後每位 老師談談自己在處理這部分內容時是怎麼處理的,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包括習題也是這樣處理的)

(2)評論上 週中 老師的聽課情況,每位老師都參加評論。我們一般一週至少共同聽一位老師的一節課,對這節課中的優點和缺點分析探討,講課中有哪些是需要改正的,怎樣講學生能接受等,主要找不足之處,下次改正。這樣老師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 利於 老師的專業成長。

(3)由主講人講下週需要講解的內容以及如何講授,還有講課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如有遺漏,其他老師可以補充。主講人還要將進度安排好!

(4)集中備一部分習題。這一部分習題一般比較有代表性,可以作爲講課中的實例和例題,所有老師討論講授的方法,做到一題多解。

3、認真備學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循序漸進的,不能一步到位;同時,學生學習知識也是有區別的,有的學生這一部分掌握的好,而另一部分掌握的差,老師必須做到知其所以然。所以學生的實際狀況必須瞭如指掌,那就需要認真備學生,我們也是透過討論完成。

4、集體備課 後所有 老師的工作有明確的分工。爲了讓每一位老師都參與,在集體備課中,我們一般都指定年老的、有經驗的老師講授,稍微年輕一點的,負責反饋和查漏補缺,中等的老師負責找課後作業題型等,做到每位老師都有事情可做,並且能完成的比較好,老師自己也是一種成就感。

5、集體備課還不限時間和空間。剛纔說的這些大部分是在固定的時間內,集體備課完成的,其實集體備課完全沒有必要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講完一節課,在休息的課間,幾個老師湊在一起,就這一節課中遇到的問題和突發事件探討一下,在下一節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在上完一節課後,回到辦公室,就問題很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討論,共同提高。

6、確定下週的主講人,及時輪換。

三、設計、安排好學生上課的活動

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爲基礎的教學。要想有效安排好活動,我經常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都知道什麼?

2、學生都能做些什麼?

3、學生需要什麼?

4、學生的活動時間怎樣安排?

在教學中時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覺得很簡單的活動,學生卻覺得很複雜,我們覺得很複雜的活動,學生又反而覺得很簡單。這就要求我們把自己當成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估計學生可能達到的思維發展空間,預想活動可能達到的效果,從而選擇教學策略。有時,我們也應對可能出現的生成做各種維度的預設,這樣我們可以確定哪些活動學生能獨立完成,哪些活動學生需要互助,哪些活動需要教師指導,這樣能很好地提高課堂實施的有效性。

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已深入我們思想的深處,因而我們常常期望讓活動都進行得充分些,可是我們在備課時,往往忽視了這個問題,結果造成時間不夠。如果我們在備課時能把時間安排也考慮進去,那麼在備課時我們就會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活動的組織上,學習方式的指引上多思考,課堂上出現時間不夠的情況會減少很多。

四、有效準備教學工具

隨着資訊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的教具製作途徑日益增多,CAI課件圖象、文字、聲音、動畫兼備,給學生多方位的視聽感受,自制教具富於創意,能較直接地爲教學目的服務。比如,講解萬有引力定律一章,學生手中的籃球,就是最好的教學工具。在複習課中,我們每節課都準備講學案,講學案包括了很多欄目,學生自主活動、學生自己推導、老師學生互動、即時反饋練習、課後小結、課後反思等。

五、採用靈活多樣的備課形式,也是有效備課的一種體現。

如果我們都能根據自身的素質、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實際水平等條件,選擇備課的方式,我想這樣不僅保證了備課的質量,又會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深入地探尋、實踐教育教學的規律,進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促進自己和專業的發展。

有效備課,我感覺這四個字有兩層主要含義,一是備課,二是有效。作爲一名教師,要上好一堂課,教學的準備過程非常重要,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學過程等,但作爲班主任,一些日常瑣碎的事情佔據了自己大部分時間,很多時候的備課就等同於寫教案了。

在課改的今天,我的備課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培訓了很多次,對於”有效備課”的理念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下面談談我的一些理解和做法。

物理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物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五節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前一章"力的基礎知識"及"力的合成"之後而編排的。由於分解法是處理力的運算的手段和方法。它爲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奠定了基礎。並且它對矢量運算普遍遵從的規律"平行四邊形定則"作了更加深入的應用。所以說本節內容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我設計如下的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力的分解同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有無數組解。

(2)知道力按作用效果分解,並能根據具體情況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根據幾何關係求解分力。

2.過程與方法:

(1)在過程中觀察合力與分力關係,會分析物體受力及作用效果。

(2)透過具體實例,瞭解力的分解。

(3)知道某些情況下,分力可以比合力大,而且可大很多。

3.情感目標:

培養分析觀察能力,物理思維能力和科學的研究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對學生運用牛頓第二定律,特別是爲以後學習動力學知識更爲重要。因此我確定本節的重點內容爲:力的分解方法。

教學難點:

目前學生的主要困惑是:如何正確分解一個已知力?因此我把本節課的難點內容確定爲:如何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

二、說教法與學法

在教法上採用實驗演示、師生討論的教學方法。學法上讓學生觀察實驗、實驗探究、分組交流等,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動手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和發現成功的喜悅。

三、說學情分析

學生透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已掌握了合力與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並透過力的圖示法認識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爲本節課的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四、教學設計流程圖

五、說教學過程

基於以上分析,爲使本堂課圍繞重點、突破難點,同時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創設情景(視頻播放)

爲什麼人從繩子的中間用力拉時能夠容易把車拉動呢?

設計意圖:我從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課,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同時能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新課教學

⑴複習力的合成,便於學生學習新課。

⑵提出問題:力的分解應如何進行?

結論: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

⑶如何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呢?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來分解又如何呢?

這樣設計是使學生明確已知一個力,如果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作出無數多個分力。

如果給定兩個分力的方向,分解的答案能唯一確定嗎?

⑷探究Ⅰ(演示實驗)

觀察在斜面上的小車,其重力產生的效果。

步驟一:傾角不變情況下,在小車上一大鉤碼,待穩定後引導學生觀察。

步驟二:在小車重力不變情況下,改變傾斜角,引導學生觀察。

設計意圖:用軟的薄板做斜面是使小車重力壓斜面的效果更加的明顯;用彈簧是讓學生更容易觀察小車重力產生沿着斜面向下滑的作用效果。

課堂訓練:已知一個力,根據這個力的作用效果來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接着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計算分力的大小。

目的:讓學生及時的應用知識。

⑸探究Ⅱ(分組實驗)

設問:如圖,大人斜向上拉車的力產生哪些效果?

(每兩個學生一套)檯秤、木塊(一側面帶羊眼)、夾有滑輪的支架各一個,鉤碼細線若干。

①把木塊放在臺秤上,如圖,在實驗記錄表中第一行記錄檯秤的讀數。

②用細繩一端與木塊上的羊眼相連,另一端與鉤碼相連,並把繩子掛在支架上的滑輪上。保持滑輪的高度不變,增加繩上的鉤碼,在表中記錄檯秤相應的讀數。

③保持鉤碼不變,改變滑輪的高度h,在表格中記錄檯秤相應的讀數。

滑輪的高度懸掛鉤碼的重力檯秤的讀數豎直向上拉的效果力結論

1──── ──

2h1

3h2

4h3

5h4

設計意圖:透過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自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並在探究的過程中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明確斜向上的拉力產生兩個作用效果,一個是豎直向上拉物體的作用效果,另一個作用效果是使物體向前滑動。

課堂訓練:已知一個力,根據這個力的作用效果來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接着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計算分力的大小。

結論: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後,根據幾何知識就能計算分力的大小。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利用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⑹利用力的分解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①呼應新課引入(視頻播放)

設問:爲什麼人從繩子中間拉車時更容易把車拉動呢?

爲什麼將繩子逐漸拉開時,繩子會斷呢?

②動畫演示。

設計意圖: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讓學生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進生活。同時使用動畫演示,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

⑺小結與作業

小結:

①根據力的實際效果進行力的分解。

②根據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計算分力的大小。

物理說課稿 篇3

開場白: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八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現象》,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說說,本節課題的設計思路。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 階段的物理課程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啓蒙課,引言則是啓蒙課的開篇。向孩子們開啟物理世界的大門,展示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物理世界。透過引言學習讓學生們初 步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物理學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學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重大作用等,以便使孩子們對物理世界有一種新奇感、求知慾,產生學習物理的濃厚 興趣。引言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物理教育的培養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從引言可見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僅要從知識與技能方面培養學生,而且還將注重 從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培養學生,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良好的思維習慣,有根據的懷疑精神,一定的創新意識等

2、教學目標:

根據初中物理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節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認爲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知識目標(1)透過觀察、實驗活動,初步感受物理現象的奇妙,激發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能力目標(2)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初步體驗觀察的方法,能根據觀察到的物理現象提出簡單的科學問題。

情感目標(3)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實驗探究,從而感受物理與生活的聯繫.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使學生們對物理世界有種新奇感、求知慾,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的濃厚興趣。 北京教師招聘網/html/jiaoshi/yueduziliao/

難點是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二、說教法

物理課是 八年級學生接觸的一門新課程。這門課對於部分八年級學生來說簡直有點“談虎色變”,因爲聽哥哥姐姐或高年級同學說物理最難學,所以對物理課已經產生逆反心 理和畏難情緒。要改變同學們對物理課的偏見,必須用“興趣”心理去戰勝他們的“逆反”心理。心理學理論指出對事物的第一次印象是最深刻、最難忘的。而引言 課是八上物理的第一節課,所以我精心設計,力求把它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們一接觸物理,就對它產生極大的興趣和美好的印象。本節課我採用演示實驗及學生分 組實驗相結合的方法,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學生智力的前提條件,是檢驗物理知識真理性的標準。教師邊演示、邊導 控,學生邊觀察、邊思考,並透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三、說學法

根據新課 標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在教學中,我着重指導學生如何觀看演示實驗和自己動手做實驗,讓學生對實驗結果做出猜想,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象,不失時機的引導 同學們討論研究,啓發學生對物理現象提出問題。因爲這是初中物理的第一節課,對於這些物理現象,無需讓學生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讓學生親自經歷實驗探究 的過程,併產生追根究底的慾望,獲得科學研究方法的初步體驗,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四、說教學程序

1、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幾幅圖片(如蔚藍色的天空、從樹上掉下的蘋果、浮在水面上的鋼鐵輪船等)和一段二胡曲。從幼年起我們就對自然界中的現象懷有好奇心和神祕感,一個個現象覺得就是一個個謎,總想把它們開啟,爲了揭開其中的奧祕,讓我們一起來探索。

2、 進行新課

(1)觀察有趣的物理現象

本活動包 括兩個簡單的演示實驗。完成這兩個實驗本身並不難,教師也無需花費力氣去講解實驗的原理,但在整個活動中要讓學生參與到對問題探究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對實 驗結果做出猜想,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象,不失時機的引導同學們討論研北京教師招聘網/html/jiaoshi/yueduziliao/

究,啓發學生對物理現象提出問題,對於提出有獨到見解問題的學生要給於鼓勵。例如,放 在玻璃罩裏的長、短兩隻蠟燭,誰先熄滅的演示實驗,實驗前,先讓學生猜一猜究竟是那隻蠟燭先滅,引導學生討論,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實驗,實驗時控制條件可得 出不同的實驗結果。實驗完成後,在啓發學生思考實驗現象,並對實驗現象提問。有的同學在課堂上思維很活躍,會提出各種猜想,作爲老師,這時即使學生提出的 某些猜想顯得很幼稚、很荒誕,也要發掘其合理因素並予以鼓勵。但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猜想,在學生說出他的猜想後,可以問問他“你爲什麼要這樣想 呢?”接着做水煮金魚的演示實驗。實驗前讓學生猜一猜,實驗後,使其感到驚奇,產生疑問,引起思維,激發興趣。

(2)動手做一做

這是學生 第一次獨力觀察物理現象,我採用同座位的兩個同學爲一小組的方式進行。活動(1)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書本上的字,你發現了什麼?請同學們做個小小科學家, 實驗前先猜測結果,再做實驗驗證你的猜測是否正確。比賽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發現的物理現象最多。實驗時,給學生留有足夠的觀察和思考時間。引導學生仔細 觀察物理現象並說出自己的各種發現。如從杯子側面觀察發現書本上的字是變大了;發現書本離玻璃杯越來越近,書本上的字就越來越大;書本離玻璃杯越來越遠, 書本上的字就越來越小,其間還有一個字型左右反向的過程;從杯口向下觀察的情況等。教師與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再請同學們將自己沒有發現的物理現象做實驗 驗證。教師不要刻意追求學生得出完整的觀察結果,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最後請同學們參與探究活動(2)隔着玻璃板、課本、搪瓷盤、塑料板等物 品,磁鐵對鐵釘的吸引會變化嗎?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發現了許多物理現象,也產生了許多疑問,要想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等你們學習了物理以後,就能 將這些謎一個個開啟。

3、 課外作業

(1)調查一下,你周圍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現象和問題?

(2)做以下的小實驗:

[1] 將一個生雞蛋放進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後逐漸向水裏加食鹽並使其溶解,注意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並對這個現象提出問題。

[2]小心地把水、食用油(每種一小杯)沿着杯壁依次緩緩倒入深玻璃杯內,然後再放入一粒葡萄或一小段蠟燭。將你觀察到的現象畫下來並提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