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數學兩位數加一位數說課稿

說課稿1.52W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兩位數加一位數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兩位數加一位數說課稿

數學兩位數加一位數說課稿1

背景分析:

本課內容以人教版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數的加法和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整十數加整十數爲基礎,學習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這既是前面學習的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後學習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基礎。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數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求相同意義量的和等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學情分析:

學生已具備了學習本節課內容的基礎:整十數加一位數,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加法以及剛學習的整十數加整十數。學生能夠自主解決本節課的新問題。只是學生由於個體的差異性,所用的時間長短與方法會有所不同,需要老師的點撥與引導,同時大多數學生很難認識到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一算理層面上來。

目標分析:

1. 學生創設的生活情景中,透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的認識。

2. 學習後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斷提高計算能力。

3. 不斷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4. 培養學生認真聽、積極探究與合作的習慣。

預設理念:

創造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課標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積極改革,大膽創新。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創設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活動如小兔採蘑菇,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現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弄清算理、算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尊重學生的自我表現和個性思維,鼓勵學生創新。這樣的數學活動長期堅持,一定會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並獲取數學活動經驗。爲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培養運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乃至終身學習、發展打下基礎。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時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中的內容,包括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有兩個例題,共用3節課完成。本節課是第一節,主要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數與整十數對比集中編排,其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加減的算理認識,爲後面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打基礎。

教材的設計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先讓學生在計算問題的情境中,動手操作、動腦想、討論交流探討不同的計算方法,再讓學生運用獲得的方法進行口算,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練習設計注意專項與綜合訓練相結合,注意變換形式,突出正確率。這些都是我們教學中值得借鑑的。

預設過程:

一、 對口令遊戲,鞏固舊知。

師:大家喜歡做遊戲嗎?下面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做一個對口令的遊戲,看誰反應快,說得對。

1. 5個十是,5個一是,5個是和5個一是。

2. 20+30 20+3 50+30 50+3

二、 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1. 師: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小兔採蘑菇的故事。兔姐妹倆住在小河邊,一場大雨,河水衝跨了她們的小屋。豬大哥知道了,幫助她們修好了一間既結實又寬敞的房子。兔姐妹倆爲了感謝豬大哥的幫助,在一個雨過天晴的星期天,姐妹倆決定上山去採蘑菇送給豬大哥。她們走啊走啊,終於採到了很多蘑菇,兔姐姐採了35個,她還準備採;兔妹妹採了30個,她已提不動了。請大家看圖,你能提出什麼問題?用什麼方法解決?

2. 學生獨立思考後,提出問題,說出解決方法。

3.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選擇有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問題板書:(1)兔姐姐一共可以採多少個?(2)兔姐妹倆已經採了多少個?讓學生說說兩個算式35+3,35+30的口算有什麼不同?

4. 學生分組討論算法。

5. 集中彙報,並引導學生理解算理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

數學兩位數加一位數說課稿2

教材分析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蘇教版)下冊第二單元《加和減(二)》的內容。

百以內加法計算分20以內進位加法,百以內不進位加法及百以內進位加法三個階段。學生經過加和減(一)的學習,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與一位數相加(不進位),在此基礎上,教學需要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口算。

學生分析

在學習本課內容之前,學生已明白了相同數位對齊、滿十進位的道理,如果將多樣化的學習情境呈現給學生,學生完全有可能透過知識的綜合、遷移,自主學習掌握這一新知識。

基於班級實際情況,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能用數學語言表述口算思維過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這一知識目標達成並非是本班全體學生所需要,而是要透過不同形式的學習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意識,並在合作交流中能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他們的數學思維。

下面就圍繞本節課做簡單介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數感。

2、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積極思考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設計過程設計意圖及存在問題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小朋友們,你們星期天或節假日,做完作業最喜歡玩什麼?

2、哇,大家喜歡玩的東西還真不少呢!看看這三個小朋友正在玩什麼遊戲?

(演示課件:P48、主題圖)

小紅:“我有6張畫片。”

小強:“我有24張畫片。”

小蘭:“我有9張畫片。”

3、看到這幅圖,你知道了什麼?(收集資訊)

4、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呢?(板書)

5、小朋友們,看看在這些問題中,哪些能用加法解決呢?你能列出算式嗎?

板書:24+6 6+9 24+9 24+6+9

5、在這些算式中,哪些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板書結果)

6+9=15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剩下的我們這節課來解決!

二、小組合作,共同探究:

1、 計算24+6

(1) 24+6先算什麼呢?得多少?(4+6=10)

(2) 先算4+6=10,接下去該怎樣算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3) 我們還是請小棒來幫忙,用擺小棒的方法算一算。學生擺小棒,想算法。

(4) 交流操作情況,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演示課件。(先擺兩捆4根小棒,再擺6根,4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起來是10根,10根正好捆成一捆。和原來的2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捆,是30根。)

(5)不擺小棒,誰能說一說24+6應該怎樣想?生答師板書:24+6=30

(6)學生自己自由說說算法,再指名。

仿例練習:38+2 43+7

2、 計算24+9:

(1) 你想怎樣計算24+9?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學生仍可藉助小棒擺一擺)

(2)學生彙報算法

A:24+6=30,30+3=33

B:4+9=13,20+13=33

C:23+(1+9)=33

D:24+10=34,34-1=33

……

(3)在這些算法中,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爲什麼?

(4)選擇一種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仿例練習:34+8 46+7

3、計算24+6+9:

(1)要知道三人一共有多少張畫片,還可以怎樣列算式?

(2)板書學生寫的算式。

(3)這些算式都是把三個數相加,可老師發現在這些算式中有兩個算式列得特別好,能讓老師很快算出和是多少?你找到了嗎?(用彩筆劃出:24+6+9 6+24+9)(使學生體會把能湊成整十數的數先相加會比較快)

4、試一試:

(1)出示:8+42 5+39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今天你學了什麼知識?與我們前面學的知識有什麼不同?(板書課題)

2、老師這裏,有剛纔玩畫片的那三位小朋友做的題,請同學們幫他們檢查一下。(課件:判斷)

(1)小紅:25+8=23 ( )

(2)小強:47+5=97 ( )

(3)小蘭:36+7=43 ( )

錯在哪?你能幫他改正嗎?

3.小朋友們真厲害,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摘蘋果的遊戲,大家說好不好?

遊戲規則:誰能將寫有算式的蘋果的結果,回答正確,老師就將其作爲禮物送給他。

36+8 25+7 65+5 6+54 46+40 54+7 32+8 66+6

從情景入手,把“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設計成用學生自己創造問題來展開和驗證,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獲得和理解計算方法。從“自己列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算式”,再“進行分類”到“自己探究算法”。使學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驗證——交流評價——總結算法”等一系列的活動中感受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同時滲透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的能力。

例題:教學24+6時,學生已經學過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知道應該把個數上的數相加,現在出現了個位上相加滿10的新問題,該怎樣解決呢?下邊就圍繞這個問題來探索。可以啓發學生先用小棒擺一擺,再想想該怎樣算。在學生擺小棒時,重點研究4根加6根是10根,這10根怎麼辦的問題,把10根捆成一捆,即把10個一變成1個十,再把這一捆與原先的兩捆合起來得到3捆,也就是30,利用此表象再抽象地進行數的計算,先算4+6=10,再算20+10=30。

教學24+9時,也先問學生這道題應該先算什麼,遇到了什麼新問題,使探索活動有針對性,然後啓發學生先擺小棒,再想想怎樣算,在學生操作的基礎上及時抽象出算法。教材上預測了學生可能採用的兩種算法,實際教學中可能情況更復雜些,都要讓學生交流,只要正確合理都應肯定。但是提倡第二種算法,即先算個位上的4+9=13,再算20+13=33,因爲這種算法對後續的進位加法筆算的學習能發揮鋪墊作用。不過這種提倡不用強加的方式,而是透過題組練習予以引導

在本節課中,此環節有所疏漏,即設疑而未解疑,只在課前讓學生列出解決的算式而課堂中沒能得到消化,這是教師在課堂中的把握能力還不強。

在這裏讓學生們來找出計算中的錯誤,學生能很快發現,但是不能用規範的數學語言來解釋錯誤的原因,也恰恰是體現了學生對算理的模糊性。

最後這個環節以遊戲的形式呈現,符合了兒童的年齡特點,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存在的較大問題是,學生往往過於急迫想要得到獎品而忽視了得到時必須做出的努力,這也就是許多小朋友高舉雙手,站起來卻回答不出問題的原因。教師在進行這個活動時應適時引導,並給予學生充分時間的思考,讓遊戲爲獲得新知提供幫助,而不是爲

從情景入手,把“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設計成用學生自己創造問題來展開和驗證,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獲得和理解計算方法。從“自己列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算式”,再“進行分類”到“自己探究算法”。使學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驗證——交流評價——總結算法”等一系列的活動中感受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同時滲透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的能力。

例題教學24+6時,學生已經學過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知道應該把個數上的數相加,現在出現了個位上相加滿10的新問題,該怎樣解決呢?下邊就圍繞這個問題來探索。可以啓發學生先用小棒擺一擺,再想想該怎樣算。在學生擺小棒時,重點研究4根加6根是10根,這10根怎麼辦的問題,把10根捆成一捆,即把10個一變成1個十,再把這一捆與原先的兩捆合起來得到3捆,也就是30,利用此表象再抽象地進行數的計算,先算4+6=10,再算20+10=30。

教學24+9時,也先問學生這道題應該先算什麼,遇到了什麼新問題,使探索活動有針對性,然後啓發學生先擺小棒,再想想怎樣算,在學生操作的基礎上及時抽象出算法。教材上預測了學生可能採用的兩種算法,實際教學中可能情況更復雜些,都要讓學生交流,只要正確合理都應肯定。但是提倡第二種算法,即先算個位上的4+9=13,再算20+13=33,因爲這種算法對後續的進位加法筆算的學習能發揮鋪墊作用。不過這種提倡不用強加的方式,而是透過題組練習予以引導

在本節課中,此環節有所疏漏,即設疑而未解疑,只在課前讓學生列出解決的算式而課堂中沒能得到消化,這是教師在課堂中的把握能力還不強。

在這裏讓學生們來找出計算中的錯誤,學生能很快發現,但是不能用規範的數學語言來解釋錯誤的原因,也恰恰是體現了學生對算理的模糊性。

最後這個環節以遊戲的形式呈現,符合了兒童的年齡特點,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存在的較大問題是,學生往往過於急迫想要得到獎品而忽視了得到時必須做出的努力,這也就是許多小朋友高舉雙手,站起來卻回答不出問題的原因。教師在進行這個活動時應適時引導,並給予學生充分時間的思考,讓遊戲爲獲得新知提供幫助,而不是爲遊戲而遊戲。

在本堂課中,我鼓勵學生用多種算法來計算24+9,那“算法多樣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優化”?對於《課程標準》中“提倡算法多樣化”如何理解?我認爲算法多樣化絕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從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層次的目的是從逐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我價值觀角度提出的。爲此,數學教學中算法多樣應區別於趣味數學的遊戲,應當組織學生學會從多種算法中分析、辨別出最佳或較佳的方法,當然不應是教師主觀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較佳方法中的標準,一是簡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類問題中均可使用,這兩條標準必須同時具備。讓學生從小就學會“多中選優,擇優費用”。同時,學生髮現自己所創造的算法被列爲最佳成或較佳,在他們幼小心靈裏會萌發出自我價值,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以後的學習中會主動挑戰自我,這纔是教學改革的真諦。本節課還存在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希望各位老師能多提出一些批評和指導。

數學兩位數加一位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是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中的內容。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知道口算時“要個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相加”,同時也較熟練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之後教學的這些都爲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奠定了基礎,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二、說學生

一年級下期的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並且會用多種方法計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本班孩子在學習中對自己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收集數學資訊並提出數學問題,能積極參與操作、觀察等數學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說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進行正確計算。

2、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意識,激發數學興趣,發展數學思維。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理解進位原理,提高計算能力。

五、說教法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

情景教學法、操作實驗法、發現法成爲了我本節課採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六、說學法

一年級的孩子在數學學習中,他們更喜歡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形象具體的直觀操作,豐富多彩的遊戲來吸引他們的注意,激起他們參加學習活動的熱情,孩子們在本節課中透過操作實踐、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

七、說教學過程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爲“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一論述告訴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激勵因素,讓孩子明確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並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以此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願望和動機。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情景圖

課本中例1的情景圖呈現的是帶孩子們遊玩的情景,接着帶孩子摘蘋果,我認爲這樣處理的好處是讓孩子在情景中,自然地複習舊知。接着讓學生說出243,你是怎樣算出來的?然後讓學生觀察遊樂場兩位小朋友爲大家準備礦泉水這個圖,讓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嘗試計算,詢問孩子:249到底是不是等於33,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相信大家學過之後,就能很快算出249等於多少。然後板書課題,引出了新知。這樣的設計既爲今天的`學習作了鋪墊,又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一年級的孩子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作爲本課的教學難點,而這一數學知識的抽象概括性與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之間的矛盾,而教學手段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孩子們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在操作實踐,觀察分析的活動中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

小朋友們,你們想去遊樂場嗎?(想)那就跟我來吧。你們看,這是遊樂場。這裏有魔天輪,這裏有蹺蹺板樂園,還有划船樂園呢。咦,一羣小朋友在樹下幹什麼?我們去看看吧。原來樹上掛了又大又紅的蘋果。你們想摘嗎?(想)那好吧。先來摘這個蘋果。(挑學生口算,摘蘋果)師:對不對呢?(對)全班來,好真棒!(對了)

誰能告訴老師243,你是怎麼算的呢?(先算43=7,7再加20等於27)對不對?(對)真好!在遊樂場裏,有兩位小朋友正在爲大家準備礦泉水。

箱子裏有24瓶礦泉水,又買來了9瓶,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瓶礦泉水)非常好!誰會列算式?(249=33)你們

說等於幾?(33)到底249是不是等於33,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相信大家學過之後就能很快地算出249等於多少?你們有信心嗎?(有)

(二)操作實踐探索算法

在這個環節中,我安排了3個教學活動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1、擺小棒

左邊擺上24根小棒,右邊擺上9根小棒,你能用小棒算出得數嗎?

孩子遇到了249個位相加滿十這個新問題,該怎麼處理?接着同桌交流擺小棒的方法。

然後請孩子說說自己的擺法,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可能會出現這樣一些擺小棒的方法

(1)先把4根和9根合起來是13根,從13根裏拿出10根捆成一捆,20根和13根合起來是33根

展示算法

249=33

204

13

(2)從9根裏抽出6根放在4根那裏,捆成一捆,20加10,再加3就是33根

展示算法

249=33

63

30

(3)把24分成23和1,1和9湊成十

展示算法

249=33

231

10

(孩子們透過擺小棒自主探究解決了遇到的新問題,建構了數學知識的意義,接着又讓他們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共享學習成功的喜悅,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使枯燥的計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形象直觀了.)

這一環節爲孩子們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好機會,並且充分的發揮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及時快捷的優勢。讓課堂成爲展示思維過程的平臺,成爲學生積累財富、資源共享的“加油站”

我儘可能地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讓孩子在知識的建構中,理解並形成數學的思考,這種數學化的思想纔是教學的根本目的。

2、總結

好,下面同學們把小棒收進袋子裏,動作快一些。同學們,24加9,剛纔大家想了幾種算法?(3種)

教師歸納第一種算法。我們看第二種算法是把幾湊成十(真棒,把24湊成十)第三種算法是把幾湊成十?(9)在這3種算法裏,你覺得哪一種算得很快?(第3種,因爲……)(我喜歡第1種)有沒有人喜歡第2種?(我喜歡第二種)

在這3種算法裏,有先算出整十,也有先湊成整十的,爲什麼都有整十?(因爲用整十加起來好計算)

3、聯繫實際,解決問題

下面,我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一些問題。

(1)出示課件:遊樂場有一些蘑菇,左邊有35朵蘑菇,右邊有7朵蘑菇。你們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誰會列算式?(357=42)對不對?(對)真棒!誰能

告訴我你是怎麼算的?(我是把35分成30和5)很好,還有其它的算法嗎?(――)還有嗎?(——)哦,非常好。掌聲表揚。

(2)出示課件:下面我們去蹺蹺板樂園。有18人在蹺蹺板樂園裏玩,又來了8人,一共有多少人?誰會列式?(188=26)對嗎?表揚一下。

(3)出示課件:下面我們去划船樂園。划船樂園裏有手划船9條,天鵝船56條,一共有幾條船?誰會列式?(569=65)誰能告訴我,你是怎麼算的?

(4)好,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的知識在書上的62頁,大家開啟書看一看例2。好,請拿出筆,認真地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題。做好的同學請坐正!做好了嗎?(做好了)我們對一下答案。(對)全班同學鼓掌,祝賀自己。真好!

(5)好,小朋友們趕快合上書,遊樂場裏還有更好玩的地方等着大家,你們想去嗎?(想)

看,這是水陸島,你們想到島上玩嗎?(想)水陸島上可好玩啦!你們必須選好路線,算對口算,才能安全地到達島上。否則,就會掉進河裏,撞到大鯊魚,準備好嗎?我們從1號開始,全班一齊讀(428=50)正確!接下去你會選擇幾號?(2號)我們一齊讀(446=50)二號卡片爲什麼沒有變成綠色?(因爲後面沒路了)可見我們上當了。好,趕快回來走3號呀。接下去走幾號呀?(4號、5號)接下去走幾號呢?(走6號、7號、8號)真好!10號草地填或-,你們猜應該填什麼?(加號)564=60,60大於57,祝賀大家!我們勇敢地闖到了水陸島。我們上島玩去了。

透過以上的練習,讓孩子明白兩位數與一位數相加的算理,並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再透過計算練習來進一步鞏固計算方法。

三)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什麼叫進位?找一個學生說。

請大家仔細觀察243、249一個等於二十九,一個爲什麼等於三十幾呢?(因爲4加9等於13,超過10,以要進位。)對,4加9等於13,超過十,應該向哪裏進位?(向十位進位)243=27,43=7,4加3不滿十,所以不向十位進一。4加9已經滿十了,所以要向十位進一。

四、自主嘗試,發散思維

荷蘭著名的數學教育家費賴登塔爾說:“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孩子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出來,老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孩子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

今天我們學習了進位加法,在生活中有沒有用處呢?

老師有20個蘋果,要分給大家吃。其中男生有15人,女生有6人,夠不夠分?(不夠)爲什麼?

現在是春天,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同學們看,老師準備帶大家去春遊,其中大車要坐28人,中巴車要坐19人,小車要坐3人。那大車和小車一共要做多少人呢?(283=31,是31人)那中巴車和小車一共要做多少人呢?(193=22,是22人)

(這樣的教學鞏固了今天所學知識,提高孩子計算興趣,形成課堂高潮)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沒有把計算方法簡單教給孩子,而是在生動的情景中讓每個孩子根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加以建構,親身探索了算法的過程,理解了進位原理,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數學兩位數加一位數說課稿4

教材分析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西南師大版)下冊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的內容。

百以內加法計算分20以內進位加法,百以內不進位加法及百以內進位加法三個階段。學生經過加和減(一)的學習,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與一位數相加(不進位),在此基礎上,教學需要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口算。

學生分析

在學習本課內容之前,學生已明白了相同數位對齊、滿十進位的道理,如果將多樣化的學習情境呈現給學生,學生完全有可能透過知識的綜合、遷移,自主學習掌握這一新知識。爲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教學目標

基於上述班級實際情況,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能用數學語言表述口算思維過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這一知識目標達成並非是本班全體學生所需要,而是要透過不同形式的學習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參與數學活動,讓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意識,並在合作交流中能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他們的數學思維。

設計理念

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構建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知識結構得到發展。所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成爲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設計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爲指導,着重從問題情境、自主學習、資訊資源、協作學習環境和學習效果評價等方面進行認真探索,從而爲“自主建構性”學習方式的研究積累經驗。

教學流程

一、課前談話。

師:今天我們按小組形式來開展相互討論交流的學習。第1小組由××、××等6位同學和老師7個人組成,其他小組由兩個小朋友成。比一比,哪個小組學得好,表現最出色。

二、創設情景。

1、創設情景:停車場(例1)

(屏幕上動畫顯示)星期三下午,小明和小紅來到停車場,小紅數出停車場裏面有8輛客車,小明數出停車場裏面有27輛貨車。

師:“小朋友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討論。然後請學生回答。

生1:“客車比貨車少幾輛?”

生2:“貨車比客車多幾輛?”

生3:“一共有多少輛車?”

………..

2、反饋。

師:“一共有多少輛車?你們會列出算式嗎?”

生:“278=”

師:“你能說出爲什麼這樣列式嗎?”

生:“……….”

師:“說的真好,可是這個算式的結果是多少呢?又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小朋友在小組裏討論討論,一會兒我們比一比,看哪組的小朋友想的方法又多又好?”

3、反饋計算方法。

師:“哪一個小組願意第一個彙報你們的成果呢?”

生1:“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

生2:“我們是把8分成3和5,先算273=30,再算305=35。”

生3:“我是先算87=15,再算20xx=35。”

生4:“我是用豎式計算的?”

師:“你能說一說用豎式計算要注意什麼嗎?你能上臺來演示給大家看嗎?

生邊說邊演示,學生觀看。

學生結束後,師重複講解並板演。並強調:

1)列豎式時要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滿十進一;

3)個位計算完後,再算十位上的數。

4、例2:算一算。

剛纔你們表現得真不錯,現在你們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助老師解決一道難題嗎?(板書例2:975=)

學生小組討論算法。

5、反饋計算方法。

生1:“我們這一組是用擺小棒的方法……..”

生2:“我們是把9分成4和5,先算575=80,再算804=84。”

生3:“我們是95=14,再算7014=84。”

生4:“我們是用豎式計算的。”………

(師在學生說的時候,進行板演)

師:“感謝大家想出這麼多的方法幫助老師解決了難題,現在進行一個小型的計算比賽,看誰計算得最快!

三、學習反饋。

549=268=742=379=

822=564=387=637=

四、小結、

今天大家的表現讓老師很滿意。小朋友們,你們能說說你學到了什麼?

本課安排了分層教學,第1小組的學生未能操作計算機,心情不是愉快的,教師在這裏安排讓第1小組學生當小老師的教學環節,由第1小組分別提出想怎樣買,請他指名一位同學來回答。給了第1小組學生表演的機會,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

五、實踐應用。

師:(在大屏幕上用多媒體顯示玩具商店一些玩具及價格)玩具熊9元,玩具娃娃16元,小汽車25元,皮球4元,積木38元。現在,如果給你50元錢讓你買玩具,你會怎樣買,並說說理由。

(學生分組討論後,大組交流,每有一種正確的購物方案可獲一朵小紅花。)

評析

從本課的教學可以看出,教師能將情境教學、建構主義心理學以及計算機技術運用於本課的設計,不僅考慮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等設計,更注重學生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學習活動、學習評價等方面的設計。從整體規劃教學過程,爲學生學習開發良好的環境。

1.注重問題情境設計。將學生學習活動與生活世界相連,本課先設計小明和媽媽到商店購買玩具的情景,提出需要解決的初始問題和步步深入的後續問題,讓學生在計算機、老師的幫助下,透過選玩具、嘗試計算、交流反饋、理解鞏固等活動自主學習,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又設計了購買玩具的實踐應用活動,透過小組討論、交流,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2.注重資訊資源設計。資訊資源是支援學生主題學習的重要因素。本課爲學生提供了以下資訊資源:(1)體現個別化教育思想的交互式學習課件,使已能口算的22位學生進行人機對話式的自主學習活動。(2)可供學生操作的幫助學生理解“滿十進一”道理的小棒。(3)兩人一組配一臺電腦。(4)標有玩具價格的多媒體顯示圖片。每種資源在相應的學習過程中發揮了有效的作用。

3.注重自主學習設計。教師在課前調查班內學生原有知識經驗背景基礎上,把28位學生分爲12組,有11個組的學生進行計算機對話自主學習,一個組在老師的幫助下開展學習。計算機小組的學生,按要求選擇玩具,列式計算並組內交流,必要時求助計算機個別指導或教師幫助,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原則應用的實效性。

4.注重協作學習環境設計。計算機小組的學生,既有計算機提供初始問題和步步深入的後續問題下的人機對話的交流(包括計算機提供幫助),又有兩學生之間協商交流,必要時還有教師的介入,三者相輔相成,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合作意識等方面達到了同步發展。在實踐應用活動中圍繞用50元錢怎樣購買玩具這個主題,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對於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表現,教師適時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

5.注重學習效果評價設計。教學中分別對小組學習成效、小組合作情況及個人學習情況三方面評價。對小組學習成效評價,分列出算式、答對題數和設計購物方案數三方面評價(獲小紅花的朵數)。對小組合作情況的評價從合作的意識及態度兩方面進行。小組對個人的評價分專心傾聽、積極發言和思維創新三方面進行。優化的評價,激活了課堂,促進了學生生動活潑、全面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