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必備】物理說課稿3篇

說課稿2.04W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物理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物理說課稿3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是_____號,我說課的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_____年級物理____冊第____章第____節的內容,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說教學

方面來說這節課 《高中物理說課稿模板》正文開始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 和 等知識的基礎上引入的一節 課(概念課或規律課或實驗探究課),本節內容同時又是學生學習 和 等後續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

透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 知識,瞭解研究物理問題的 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轉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實驗法、類比法等),初步學會運用 知識解決 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 能力

高一學生正處於從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討論;從初中的形象思維到高中的抽象思維;從初中簡單的邏輯思維到高中複雜的分析推理的轉變過程中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他們的一般能力已經具備,具有一定的觀察力、記憶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創造能力還比較欠缺,對於利用已有知識創造出新的概念、理論的能力很弱;(創造能力:利用已有知識創造出新的概念、理論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把握還不是很準確,數學的推理能力較弱;但學生對感性材料的認知能力較強,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很強;而且學生的社交能力也正處於發展階段,需要得到不斷的鍛鍊

2、教學目標的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這部分目標一般爲本節課的知識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這部分目標一般是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讀圖分析能力,收集處理資訊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這部分目標一般是透過對科學家生平的介紹,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於探索真理的精神,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或者是透過學習什麼知識,培養學生的什麼意識和品質等)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節教材實際,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 ,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 ;而對 知識,限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可能無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所以 定爲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選擇:

教法一:現代素質教學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行爲是由動機引起的,學習動機對於學生的學習可以發揮明顯的推動作用要有效地進行長期的有意義學習,動機是必不可少的本課採用演示實驗,巧設物理情景引發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學生的分組實驗,激發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後再透過例題深化動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或教法二:爲貫徹生本教育,落實以生爲本、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實際,本節課準備採取啓發誘導、點撥釋疑、合作學習兵教兵的教學方法

2、學法指導:

作爲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其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因此這節課採用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方法的兵幫兵學習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數據提取資訊的能力

三、 教學程序及設想:

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2分鐘)

爲了順利得出本節 概念(或規律),同時讓學生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採用類比法設計複習題: ?(如密度、壓強、功率的引入要類比速度)

爲更好的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把教學內容轉化爲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匯入本節新課時,採取故事匯入或生活現象匯入或演示實驗匯入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爲“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現象是或演示實驗是)

2、任務驅動、自主預習及展示:(5分鐘)

學生閱讀課本Px頁---Py頁,獨立完成下發的學案上的自主預習題爲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最基本的自學能力、提取資訊的能力,結合教材實際和已確定的目標,本節課設計的預習題如下:

(如:)

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後,教師採取投影學生學案、學生補充完善學案的方式順利完成此環節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鐘)

同學們針對學案中設計的探究問題,分小組先討論解決後再上黑板分別進行板演,爲展示交流做準備然後本小組講解,其餘小組聆聽並發現其不足之處,加以完善此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注意歸納思路、滲透學科理念

本環節設計的合作探究題和處理的方法爲:

(以《》一節爲例:

4、課堂小結,構建體系(5分鐘)

對應本節課的目標,讓學生敘述這節課的收穫,包括知識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穫,然後師生共同構建本節課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整體的把握,也有機體現了學科知識建構的思想構建體系時以屏幕投影的方式完成

5、當堂檢測、鞏固昇華:(10分鐘)

學生獨立完成學案上的檢測題後,教師投影答案,對出錯和疑問較多的地方,透過兵教兵和師教兵的方式解決

6、學後反思:(3分鐘)

學生針對所學內容和本節的目標,在學案上自己構建本節的知識樹

四、板書設計:

最後說一下本節課的板書設計(要注意黑板大部分是給學生展示用的,所以教師的板書內容不宜過多,基本包括標題和簡單的知識樹即可,並告訴評委這樣設計的道理:以生爲本,凸顯學生學的地位等等)

物理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固體、液體、氣體的壓強的基礎上,使學生對“壓強”的知識有了更豐富的瞭解,本節知識與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聯繫密切,能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展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產生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從而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二)教學目標的制定

1.知識與技能:知道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並能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被發現的過程,學會從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出物理規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學習方法和科學的思維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會科學技術的力量,關注科技的兩面性,加強安全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從教材的安排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上看,理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應是本節課的重點。因該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較廣泛的應用,且較爲抽象,所以教材中有關它的應用──機翼升力產生的原因是本節的難點。

二、說學情

初中生的思維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過渡期。他們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爲主,對直觀現象比較感興趣,喜歡動手,但欠缺對問題深入的思考及理性的研究。因此本節課主要採用從直觀現象入手,透過探究活動,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這節課綜合採用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比較歸納並輔以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創設情境,倡導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課堂效率,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

學法:把學生置身於大量的物理情景之中,引導他們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問題意識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學習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產生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秋天樹葉散落在馬路邊上,當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駛過路面時,樹葉將( )(從路邊飛向路兩旁 / 從路旁飛向汽車 )

2、爲什麼我國海軍艦艇赴亞丁灣護航時,護航編隊一般採用前後護航形式,而不採用“並排”護航?

3、幾十噸甚至上百噸重的飛機爲什麼能騰空而起,在空中飛行呢?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新課教學

1.流體概念的教學

直接引出流體的概念──有流動性的氣體、液體統稱爲流體。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教學

先由液體和氣體靜止時內部壓強的特點輕鬆過渡到液體和氣體流動時的壓強。再利用簡單的小實驗“吹紙條”爲猜想提供事實依據。最後利用三個小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探究1:對着兩張自然下垂平行拿着的紙向中間吹氣,看見了什麼現象?

實驗探究2:將一枚輕鋁質硬幣放在離桌邊3cm~5cm處,在硬幣前10cm處用直尺或鋼筆架高約2cm,使嘴巴靠在桌邊,沿着與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氣(不準吹硬幣)。看硬幣會如何運動?

實驗探究3:將事先準備好的兩個乒乓球,放入臉盆內,然後用礦泉水瓶當水管向球中間的水域沖水,兩球如何運動?

先探究氣體,再探究液體。探究完“氣體流動時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後,先回頭分析“吹紙條看到的現象”,以驗證猜想,然後再進行液體流動時壓強的探究。實驗完成後,教師對同學們的表現給予肯定。

此時,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基本解決,而且課前設下的懸疑也已撥雲見日,即將被揭開。

然後回到課前提出的幾個問題,並引出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現場模擬,自己選擇器材,自己設計實驗,自己進行分析,找到飛機能夠在天空飛行的奧祕。

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同學們設計出了很多合理的方法,請看視頻(視頻展示)。透過這些實驗,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把抽象問題直觀化,利於同學們成功找到產生現象的根本原因,並感嘆人類的不遵循自然的規律必遭大自然的懲罰。並知道了不能跨越安全線,不能靠近高速行駛的列車,不能讓兩船並列行使,由此潛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增強了安全意識。

另外,我把“危害”放前,“應用”置後,有兩個用意:一是爲課前的懸疑服務,爲解決這個懸疑,必須把兩個事故放在前面,以迎合學生們急以解決疑問的好奇心理,提高課堂效率。二是符合人類認識大自然,戰勝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科學發展的真實歷程。 教學過程中以“提出問題──建立事實──形成假說──設計實驗──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實踐應用”爲主線的思維程序讓學生自主探究,利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這樣第一個設疑已經解決,再創設下一個懸疑。

3.飛機的升力的教學

(1)比一比,誰是大力士?

首先引導學生做了一個遊戲性的競賽,漏斗口朝上,放入乒乓球,從下方使勁吹氣,看誰能把乒乓球吹出去。其結果肯定是吹不起來,然後再口朝下的吹。同學們會發現還是吹不下來,但不吹的時候反而卻掉下來了。

這個活動把課堂推入一個小高潮。

選用這個學生活動的目的:一是爲了學以致用,用學過的知識解釋身邊的現象,對知識加以鞏固深化;二是體會身邊的物理給我們帶來的無窮樂趣,增加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三是爲飛機升力的教學埋下伏筆,承上啓下。

然後欣賞飛鳥與飛機的視頻,再次設疑:向下吹乒乓球時,由於乒乓球受到了向上的壓力差克服了自身重力而沒有掉下來,“小鳥和飛機爲什麼也能在空中飛翔而不掉下來呢?”。

(2)飛機的升力

首先讓學生回顧視頻中飛機起飛的情景,並提問:飛機起飛之前爲什麼要在長長的跑道上加速?

然後進行現場模擬。先把長方體機翼的飛機放在跑道上,用電扇使空氣相對飛機發生相對運動,透過檔位的控制以改變空氣流動的速度模擬飛機的加速,結果飛不起來。此時可

不失時機地進行情感價值觀教育:科學的創新和發展是曲折的、艱辛的、嚴謹的,是需要失敗的。再把流線型機翼的飛機放在跑道上,結果飛起來了。透過兩架飛機的對比實驗,讓學生真實直觀的認識到上凸下平的機翼形狀是飛機飛起來的關鍵。這是一次實驗的對比,一次科學的跨越,一次思維的碰撞,一次火花的迸發,引發學生產生思維衝突,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慾望,將課堂帶入另一個高潮。

③這種形狀機翼的飛機爲什麼就能飛起來呢?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還得解決機翼上下空氣流速大小的問題,怎樣讓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空氣的流動非常形象地展現在同學眼前呢?只有靠課件。

在突破難點知識的過程中,還原了人們認識發現物理規律的歷程和科學探究的曲折道路,使教材變得更加立體生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豐富有趣。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親歷探究,在動手動腦中形成知識,在應用知識中享受快樂,切身感受物理學科學習的特點,課堂教學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4.知識的應用

有關這一知識的應用我又選擇了三個素材:汽車尾翼板、噴霧器,實際上是利用情景設疑讓學生猜想,讓學生的思維產生衝突,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汽車尾翼板又都是對飛機機翼倒置的應用,具有相似性。噴霧器的原理,讓學生品嚐物理的魅力和神奇,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以滿足學生的慾望。

素材是課堂的靈魂,只有好的素材,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啓發學生思維的靈感。在本節課中採用了大量的情景,利用情境引入、情景設疑、情境探究、情境觀察、情境分析和情境應用等環節環環相扣,既體現出知識的呈現規律,又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特點,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爲學生創設了可以觸摸的學習研究情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拓展了思維空間,體現出情景教學的`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也正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五)課堂小結

與以往不同的是,採取了一種誘惑式的方式。因爲到此爲止,這節課的內容已基本完成,但學生的思維已經有所疲乏和倦怠,利用同學們想了解香蕉球產生的慾望激勵同學們必須達到老師的要求──回答“你這節課的收穫是什麼”。透過對知識進行重現,讓學生明確本節所學的主要知識,給新知識的授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六)鞏固練習

透過進一步習題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檢測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及時進行反饋。並要求同學們在辨析中靈活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辨析能力。讓學生感到物理無處不在,讓自然的神奇帶給學生無盡的探究慾望!

(七)家庭作業

這些習題的設定有助於把興趣延伸到課外,並透過課外的拓展實踐,促進技能的遷移創新。

(八)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知識的基礎上,瞭解液體壓強、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它是第一單元的結束,也是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教材內容分爲兩大部分:實驗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飛機的升力是如何產生的。 透過“想想做做”引入課題,經過探究實驗得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再利用手工製作的飛機機翼模型探究飛機的升力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結論在生活中的應用。

可以採用比賽的方法進行“想想做做”中的活動,教師也要參與其中,併爲學生提供成功的演示,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分析現象,引出探究的問題。

實驗探究較簡單,可爲學生提供充足的隨手而來的器材,完全放手給學生。在學生得到 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後,透過演示,將結論延伸到液體中,從而認識到氣體和液體共有的 規律。現實生活中的相關現象和應用,學生可能想不到,可以練習的形式給出,讓學生去分 析。飛機升力的獲得也是探究實驗結論的應用。機翼模型的製作可留作課下作業,製作竹蜻蜓或飛去來器,學生更感興趣。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在球類運動中應用廣泛,如果時間充 足,學生接受能力較高的話可作適當解釋。

教學過程力求氣氛寬鬆,師生交互活動融洽,讓學生透過有趣的活動,在“玩”中學到知識。

物理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好: 我是陽光中學的一名物理教師寧二寬。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物質的密度》。說的下面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 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這一章的重點,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應用,是將來學習浮力和液體壓強的基礎;二是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實驗探究是本節的重要內容,透過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加深對密度知識的理解。密度公式是學生在初中接觸到的第一個物理公式,應注意強調公式在計算過程中的應用和變形。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密度知識有着廣泛的應用,應注意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知道可以根據密度鑑別物質,計算質量和體積。

二、 說教學目標

本節課教學內容難度較大,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宜過高,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嘗試用密度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2)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會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探究實驗,歸納出物體的質量、體積和密度三個物理量之間的數學關係,初步體驗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

(2)初步瞭解科學探究的七個基本環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對密度知識的探究與測量,培養學生嚴謹細緻、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2)透過密度知識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於應用物理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良好品質。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水的密度和物理含義。

(2)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會公式變形和單位換算。

難點:

(1)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2)靈活運用密度計算公式,將密度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四、說教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充分地動手、動腦,並更好地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我採納了科學探究的方法來形成科學概念。首先讓學生分別測量不同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將測得的結果填入事先設計好的表格中,然後引導學生分析表格中的數據,發現其中的規律,進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這一教學方法包括了討論、啓發、探究式教學和生活實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 因此,培養學生的學法是教師研究的一個永恆的主題,任何一個好的教法,都必須能夠培養好的學法。由於物理學具有實踐性、理論性和研究問題的科學性的特點,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符合這些特點。大家都知道:"物理是以實驗爲本的科學。"所以讓學生進行觀察實驗是學好物理最有效的方法,而在實驗激發出興趣與求知慾後再進行分析、推理,從而達到實驗與理性思維的高度統一,這樣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纔是最深刻的,所以學好物理的重要方法爲:實驗探究和理論聯繫實際 。

六、說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1~2分鐘)

首先我會創設故事情境:拿戒子給學生看,然後提問:同學們,怎樣鑑別戒子的真僞呢?

學生積極思考給出不同的答案,然後對學生讓學生自己帶着問題來學習本節課程。

(二)新課教學(30分鐘)

課堂教學是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進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首先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讓學生觀察書中的六幅圖片,讓同學們從體積和質量的角度來歸納每組圖片有什麼異同?進而引出本節課的重點透過實驗探究物體質量和體積的關係----------密度。

2、學生實驗,獵取有效數據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是密

度概念建立的基礎。我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選取不同的研究對象進行實驗,併發給每小組相應的記錄數據的表格,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數據。以小組爲單位,不同小組選取不同的物質進行測量,一可以節省時間,二可以獲得多種物質的多組數據,由此得出的結論才具有科學性。三可以加強全班同學的交流,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及科學的探究態度。 學生實驗結束後,選取幾個小組的數據投影展示,並讓其小組成員分析質量與對應體積比值的特點。在此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分析給予鼓舞引導及評價。

3、尋找規律,引出密度概念 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經過討論、綜合分析各小組測量結果後得出的結論。 (1)、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 (2)、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 由此得出物質與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這個物質特性通俗地說就是物質分佈的密集程度。如實驗中比值大的鐵物質分佈密集些,而比值小的松木物質分佈稀疏些。這就像居住在城市裏的人擁擠些,而居住在鄉村的人分散些。因此我們把物質的這一特性稱爲密度。

4、舉例分析,加深理解概念 引導學生由密度的定義得出密度的定義式、兩個常見的單位及換算關係。並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密度公式:(1)弄清各個字母代表的物理量,記住公式及其推導公式和應用,應用公式進行計算時要注意單位要一致。(2)明確公式中三個物理量的關係。(3)是密度的定義式、計算式而不是決定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的大小應由物質的種類決定,而與質量、體積無關。然後透過多媒體課件,向同學展示若干道相關練習題,學生認真思考獨立作答,從而鞏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三) 課堂小結:(2~3分鐘)

(四)課堂作業:(4~5分鐘)

(五)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六) 佈置作業。

針對八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我佈置的課堂作業是:課時達標練與測

七、說小結

1. 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2. 教學策略的選用

八、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爲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