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比的應用》說課稿

說課稿1.17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比的應用》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比的應用》說課稿

《比的應用》說課稿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頁“比的應用”。

【教學分析】

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比的意義和比的化簡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屬於按比例分配的內容,但教材並沒有給出這個名稱,目的有兩個,一是由於按比例分配的問題有一定的解題方法,易把解決問題變成套用方法。二是如果引入,學生易問什麼是比例?,這樣,在學生剛引入比的概念時,又要去區分比例是什麼?而忽視了比的概念,因此,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從多角度思考,用比的意義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量的意義。

2、根據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引導式教學,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學具準備】

爲了使學生更好的在學習中探究,我要求學生課前準備圓片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課件出示課本主題圖:幼兒園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這些橘子分給大班和小班,怎麼分合理?

2、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認爲怎麼分合理?說一說你的分法。透過彙報交流確定按兩個班的人數比,也就是3:2分配比較合理。

(設計意圖)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需要的是從現實出發,從身邊找數學問題,也就是說:“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利用給人數不同的兩個班分橘子,怎樣分合理,來引入比的知識,這種貼近學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實際問題,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且這種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問題中,能使學生真正體會數學不是枯燥無味的,數學就在身邊。

二、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爲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部分內容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教學:

第一層是明確如何按3:2分配。具體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小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實際操作)。

(2)記錄分配的過程。

(3)各小組彙報: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個2個

6個4個

30個20個

第二層是解決如何將具體個數按比例分配。這個層次的教學我是這樣處理的:

出示題目:如果有140個橘子,按照3:2又應該怎樣分?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們的共同點。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個20個

30個20個

30個20個

方法二:畫圖

140個

方法三:列式

3+2=5

140x3/5=84(個)

140x2/5=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還會出現用整數方法來列式計算的。)

3、小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同學們要認真分析數量關係,可以選用多種方法解答。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在師生講評中發現新的解答方法,再着重分析這種解法的解題思路。這樣在解題策略的開放過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決新問題。又發現了新的解題方法;每位學生都體驗着參與探索的樂趣。這些問題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激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方法——運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的程序,是學生數學“再創造”的過程。正如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爲“數學學習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爲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在這樣的探索學習中,使每位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有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學生都體驗着探索成功的'喜悅。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升

由於,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運用很廣泛,所以在練習的設計上,主要透過有層次和有坡度的一組問題,讓學生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些生活中的問題,同時滲透思想教育,體現應用題的趣味性和德育價值。

具體的練習設計如下:

1、小紅和小薇投籃數之比是3:5,小薇比小紅多投了6個,小紅投了多少個?

2、藥粉和藥水的比是1:30,如果藥水有60千克,那麼藥粉有多少千克?

一種藥水中藥粉和水的質量比是1:50,用2千克藥粉配置這樣的藥水,需要用水多少千克?

3、打一篇文章,小麗用了3小時,小紅只用了2小時,問小麗和小紅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4、數學故事。(共同探討方法)

阿凡提分馬的故事,可能有的學生以前聽過,可以讓學生自己把故事講出來。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算出三個人分得的馬:老大6匹,老二3匹,老三2匹。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12+14+16並不等於1。

課後的練習題是教材內容的表現形式,也是課堂教學教與學的反饋,一個好的問題會使學生產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教學活動,使學生自覺、興奮地投入到加深練習中,學習和探求新知識的教學活動中。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學生談收穫,回顧如何用比的意義進行問題的解決。

《比的應用》說課稿2

一、分析教材、明確目標

《比的應用》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的內容,是在學生理解了分數與比的聯繫,掌握簡單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於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它是“平均分”問題的發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題方法,不僅能有效地解決生活、生產中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也爲今後學習“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礎。

從《數學課程標準》、四個關注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爲:

牐1、知識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徵以及解題方法,能正確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牐2、能力方面: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及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牐3、情感方面: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關注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意識、靈活思維品質過程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讓學生學會評價自我,欣賞他人。

根據上述觀點,我認爲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都在於:理解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和解題方法。

新時代的課堂,是資訊技術的課堂,本課我設計了一個多媒體課件予輔助教學。

二、教中孕法、學中得法

所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教學中要因勢利導,採用合理的教法,教給學法,掌握學法,學會用法。因此本課的教學法我總體歸納爲兩點:

1、創設情境,爲自主探究形成氛圍

牐牎妒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要運用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實例作爲認識的背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與現實世界密切聯繫。”本課教學設計時,考慮到教材中例2所講事例較枯燥乏味,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有一定難度。爲了創設好學生自主探索的情境,本課設計從學生感興趣的孫悟空、豬八戒的故事引入教學。根據勞動付出比爲5:3,總收入爲160元,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得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這樣,在解題策略的過程中:學生既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決新問題,又發現了新的解題方法;每位學生都體驗着參與探索的樂趣。而在拓展延伸時,誘導學生遷移運用探索發現的新方法來解決新問題,並分析用新的方法解決新問題的思路。從而也就解決了課本例3的問題。這整個環節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方法——運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在這樣的探索學習中,使每位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學生都體驗着探索成功的喜悅。

2、自主探究,爲合作學習創設平臺

牐牎妒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本課採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在溝通比與分數的聯繫基礎上,發現問題、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交流探究、發現新方法。在與他人交流中選擇合適策略,豐富自己數學活動經驗過程中,學會分析、比較、歸納、綜合,促使數學思想方法的發展,經歷數學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體驗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獲得新知識的愉悅。獲得數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不同程度發展。

三、情境鋪墊、設計教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新課標提出:透過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實例作爲認識的背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感受到數學來源與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去年中秋節前,孫悟空和豬八戒突發奇想,一起合作製做“唐氏月餅”,他們做的月餅的個數比是5:3,結果賣出後賺得160元。豬八戒一看到賺了錢,就急着要分錢。小朋友們,你們想想,如果要分錢,那應該怎麼分呢?這樣,學生的興趣馬上就來了。

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讓學生自主探究,獨立解答啊啊之後再讓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這裏就要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學習,獨立思考時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再進行全班交流,歸納總結:得出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這種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那也許在小朋友分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1:1平均分配的形式,這裏也可藉此引發討論,進而進行多勞多得的思想教育。)

透過這個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學生已初步瞭解了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那接下來就可以順水推舟,指導自學例2、感悟新知啊啊

(進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同時自然的過渡到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上。)

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發展提高

這裏我將前面的小故事做了個小變化。今年中秋節前,孫悟空和豬八戒又想做“唐氏月餅”,這時沙僧也要加入,豬八戒爲了能賺更多錢,做月餅比去年勤快多了。結果他們做的月餅的個數比是5:4:6,賣出後一共賺得300元。那請問同學們,今年和去年相比,有了什麼變化呀?現在他們該怎麼分這筆錢呢?這樣一來,就在學生中擊起了波瀾,學習的氣氛也達到高潮。

(這一環節着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應用所學知識發現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同時也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與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在某種意義上說:也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所以我還設計這麼一道題用以拓展延伸。據老師調查,建造樓房的混凝土中,水泥與黃沙、石子的比是2:3:5時最牢固。學校要建造一棟教學樓,但現在水泥只有4噸,黃沙有12噸,石子卻有24噸,總重40噸。如果由你負責質量的監理,你將如何處理?

學生的答案可能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對此進行優化,如果出現比例不當,還可以趨機進行道德教育。建一棟樓房,一定要把握質量,那就要按比例去進行搭配。也告訴了學生:學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且還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問題。

第四個環節:質疑總結、反思提高

說一說在這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還有疑惑嗎?

還可以各抒已見,自己在本節課中的表現怎麼樣,同桌的表現又怎麼樣,你認爲本節課誰的表現最好。

(透過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已有水平的基礎上發展,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使學生認識自我與他人,從而促進自己的再發展。)

標籤: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