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生活中的負數說課稿

說課稿2.85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負數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中的負數說課稿

生活中的負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84頁至87頁。

2、教材地位

“認識負數”這一單元的內容,學生已經學習,認識萬以內的數,認識小數、分數,體會萬、億等大數的實際意義的基礎上這一步認識數。它是小數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算術數之後數的範圍的第一次擴充,是算術與有理數的銜接與過度,並且最後到六年及初中進一步學習“負數”的數軸、相反數、絕對值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它原先是初一年有理數單元的起始階段,如今下放到小學階段,其數學的側重點,教學方式就會自然有所不同。

3、分析教材。

本單元教材安排的主要內容是兩個方面:一是從每天都接觸的氣溫中,瞭解表示零下溫度的一種方法;二是;瞭解一些生活中常見負數的實際意義。由於負數的學習是在正數的基礎上的拓展,與正數的意義相比,需要考慮相反意義與數值。本單元教材的編寫主要有以下特點。

①在數據的收集過程中,認識和理解負數的意義。

②在初步應用中,進一步理解正數、負數的意義。

課標的教學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

①瞭解日常生活中的負數的意義,表示方法,會用數表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②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目標:

1、從學生的現象生活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在顯示情境中,讓學生體會正、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及負數的意義。

3、能掌握正、負數的表示方法,並體會正、負數是表示一個情境中成對出現的兩個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的問題)

教學重點:能正確掌握正、負數表示的方法,會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難點:體會正、負數是表示一個情境中成對出現的兩個具有相反意義的數。

教學準備:瞭解有關負數

學習準備:(1)小調查,調查部分地區同一天的氣溫。

(2)尋找生活中的正、負數。

二、說教法:

(一)創設現實情境、認識新知

《教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心裏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這就是要求數學教學活動必須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生活經驗要從學生生活出發去引入新課。透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不僅解解決問題,而且還能抽象數學概念。

“負數”這一概念雖然是第一次出現且比較抽象,但學生對此並不是一無所知。透過天氣預報節目學生對它已有了認識基礎。再加上教材又提供了大量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不但方便了教師,還指引了教學教學方向,教學中,我從學生熟悉的天氣預報節目引入負數,以現實生活中的溫度和海拔高度作爲教學起點,讓學生在生活實際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正負數的意義。又透過設計大量具有生活實際背景的練習活動,讓學生學會用正負數實例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再從尋找生活中的正負數的活動中,儘可能讓學生自己例舉生活中正負數的活動中,體會引進負數的必要性,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這種生活化、經驗化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整合教材,讓學生全面系統認識負數。

〈〈課標〉〉指出: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數的擴充是源於生活的,它是生活的需要,是由數由部的矛盾而產生。它引進又高於生活。因此,我將“認識負數”這一單元的兩個課程,劃分爲三個層次,分別是:源於生活---數的產生,高於生活—數的意義,用於生活。

而教材中第一課時創設氣溫的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零下溫度用負數表示,第二課時仍是創設氣溫的情景,讓學生建立正、負數的概念。這兩課時創設情景有點雷同,由於正負數是一對錶示相反意義的數,界定那個量爲負數是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對負數意義的理解必須建立在正數的基礎上。正負數是一對兄弟,所以我對教材的兩課時整合爲一個課時,使教學內容更加系統、更加豐富。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透過各種感官認識正負數。

教材透過溫度來引入負數,可是我們身處南方,學生對零下溫度缺少親身的體驗,這樣對理解零下溫度的高低比較抽象或不會理解。我透過讓學生觀察的媒體圖片,直觀感受不同環境的變化,使他們感知零下氣溫的不同變化。從而認識瞭如-20比-3的溫度低,逐漸體會負數的大小。還如,透過媒體設計四個不同的方的場景並配溫度計,讓學生比較、觀察,初步感知正書、負數和零的關係。

三、說學法

本節課採用“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在設計時我首先考慮讓學生感知負數產生的必要性,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教材的溫度作爲切入點。透過讓學生自主觀察——小組交流,發現了有比零度還低的氣溫,要有一個比零還小的數來表示,讓學生感受到負數的產生。接着透過幾個生活中用正、負數表示的例子,讓學生解釋生活中的正、負數的意義,從中不僅掌握了正、負數的記法、讀法,還體會到了正負數是表示在一個情境中成對出現的兩個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學生只有在理解了這兩個概念的基礎上,才能正確地運用到生活中,解釋生活中用正、負數來表示的現象。這樣,讓他們在活動中,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不斷自主建構知識。

生活中的負數說課稿2

負數的相關知識,是過去小學數學老教材裏沒有的內容。新教材增選負數的知識正是出於兩點考慮:其一,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多的,學生有機會在生活中看到負數,甚至在使用負數。其二,適量知道一些負數的知識,擴展對整數的認識範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數的意義,爲進入初中的學習作個基本的鋪墊。

從教學的角度看,這一內容屬於“概念教學”的範圍,又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時我將遵循感知概念-形成概念-應用概念-拓展概念的教學原則,特別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利用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引入相關概念及其符號;第二,力求將新引入的概念和相關知識與學生已掌握的概念和相關知識很好地聯繫起來,並實現必要的同化與順應。這與《數學課程標準》對教學負數提出的具體目標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是完全吻合的。另外,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透過反覆閱讀教材,結合課堂可能出現的種種變數,自然生成的教學資源將十分豐富,於是,我大膽地將兩部分內容有機融合,對教材進行適當調整,讓學生一開始就能與負數來一次“親密接觸”,爲學生營造出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綜上所述,我把教學的主要目標定爲三個:

1、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理解負數、正數、零的意義及三者間的大小關係,並會正確的認、讀、寫。

2、藉助熟悉的現實情境,使學生經歷數學化、符號化的過程,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學會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方向的量;

3、初步認識數軸,在數軸上感受數序,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爲了能很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分別是:遊戲——熱身、資訊——感悟、情景——建構、應用——提升。

在課前我準備了一個小遊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小遊戲,作用未必小。他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能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相反”的意義中,爲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進入下一個學習環節—資訊感悟。我特別提供了一組數據,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把聽到的數據準確地填在表格中。讓大家說說自己的看法後,我再做出適當的點評。這樣的設計讓兩個數量的相反意義始終凸顯在學生面前,並促使學生不斷地進行有意義的數學思考,直到產生“需要找到一種統一的形式”的內需。這時,負數的概念呼之欲出。

根據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瞭解,我預設部分學生會有這種記錄方式。

請一位用這種方法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並及時表揚這位學生——“你用到的符號跟數學家現在用的一摸一樣。” 學生感悟正、負數的意義時,體驗了由具體到抽象的符號化、數學化過程,認識也逐漸從模糊到清晰。這樣的過程更讓學生簡約地經歷了人類探索負數的歷程,實現了數學學習的再創造。

接下來就進入學習的第三個環節——情景建構。

我用課件播放中央電視臺某日的天氣預報錄像,要求學生記錄上述資訊後,引導學生明白在生活中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初步明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介紹完溫度計的基本知識後,讓學生動手撥出5℃和-5℃。喚起了更深層面的思考:要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首先要確定0℃的位置。使學生明確感悟到:溫度中,0℃是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比0℃高的溫度用正數表示,比0℃低則用負數表示。這個環節的設計既讓學生實現了對0的再認識,又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了難點。

同時,也將正數、負數、零有機地整合到了一個新的概念框架中。在學生理性認識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後我再讓學生把手放在冰水裏,親身感受溫度。結合學生實際感受,引導學生思考: -5℃和-15℃相比,哪個更冷?並用自己的表情和動作表示出在-15℃下的感受。這樣就體現了生活中學數學的新理念。

本環節的設計在於,讓學生體驗在操作、觀察中感悟到“正數比0大,負數比0小”。直觀、具體的思考,把負數大小的比較、絕對值等後續知識很好地滲透進來,溫度計教具突顯出優勢。在上面的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廣泛舉例,初步明確正、負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這時,學生對正、負數集合的認識是淺顯的、體驗是感性的。再適時地引導學生討論:用圓圈把所有的負數或正數都圈起來,要不要把省略號也圈進去呢? 簡單而又巧妙的設問給學生創造了體驗的機會。透過小小的省略號充分體現了無限的觀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概念得以建構之後,及時地加以應用提升有助於概念的鞏固和拓展,於是進入到學習的最後環節—應用提升。練習的內容來自課本及學生的舉例。這樣的練習由課內到課外,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負數的意義。

在概念建構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藉助氣溫初步理解負數的意義,並在練習中安排各種不同的相反意義的量的實例,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而且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瞭解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負數的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更重要的是感悟數學學習的價值。

板書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高度濃縮,要方便學生理解。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這種設計既簡單明瞭又形象直觀。

爲了讓學生進一步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課後作業,我準備讓學生寫一篇題爲《生活中的負數》的數學作文

現代教學論認爲: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或體驗一種學習過程時,其聰明才智才能得以發揮出來。任何學習都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有這樣一句話:聽見了,忘記了;看見了,記住了;體驗了,理解了。可見讓學生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方式。

謝謝大家!

生活中的負數說課稿3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生活中的負數》。下面,我將從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新的課程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將負數的認識安排在第二學段“數與代數”的知識體系中,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根據這一目標,北師大版新課標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出現了這嶄新的一課《生活中的負數》。

從《課標》中可以發現,本課的學習,意在讓學生感受負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並沒有複雜的概念與計算,知識層次比較淺。我認爲,如何充分地展現負數的魅力,激起學生探索的興趣,是教師在設計本課時值得關注的問題。

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能僅僅是“教教材”。透過對課本的反覆閱讀,我萌發了一個大膽地設想,那就是:改變原有編排,整合學習內容。教材的第一課時僅僅是利用“溫度”這一個情境來初步地認識負數,第二課時才進一步揭示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擴充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而我的設想是將這兩部分有機融合,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讓學生在第一節課就與負數來一次“親密接觸”,爲學生營造出生活活潑、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

二、說教學目標

透過認真的推敲與把握,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正確讀寫溫度,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藉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親歷與合作中,體會負數的意義。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數的認識的興趣,感受負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靈魂,對整個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激勵、評價的功能。透過對三維目標的制定,我力求抓住本課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學有所成;力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學有所悟。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對學生“學情”的調查與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導向,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正數、負數表示生活中的相反的量。

教學難點: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

四、說教學策略和方法

本課的設計與實施,是一段艱難的過程,同時,更是一段充滿着創造與激情的過程。我把本課的教學大致分成了四個部分。

一、親歷生活,交流發現

學習本課的時候是11月份,正是祖國南北溫差變化明顯的時節,如此難得的學習資源怎能不好好地利用呢?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請你對全國各地的氣溫進行一次調查。

上課開始的5分鐘,是學生對他們的調查進行交流的時間。在這個開放與靈動的5分鐘裏,既有“小小天氣播報員”精彩地播報,更有孩子們圍繞着調查數據展開的精彩對答,請看錄像(錄像)。

正是基於這種對生活的親身感受,學生自然地走進了負數。在對直觀數據進行觀察與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建立起對“負數”的感性認識。實踐表明,教師爲學生搭建一個交流的“舞臺”,學生就能爲教師呈現出一個開放的課堂、動態的課堂。

二、悉心觀察,自主求知

認讀溫度計和比較零下溫度的高低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爲此,我有針對性地選擇了教材中的兩道題進行教學。

1、讀一讀,寫一寫。

首先,藉助多媒體課件“化靜爲動”的優勢,學生清楚地看到了溫度計上酒精柱的變化過程,也很自然地說出了看的方法。再透過引導學生觀察酒精柱所處的高低位置,引發了學生對溫度進行比較的思考,也爲接下來的兩個零下溫度的比較奠定了必要的知識基礎。

2、說一說:-5℃和-20℃哪個溫度低。

學生對這道題的解題視角真可謂豐富多彩,他們不僅能從酒精柱的高低位置上進行闡述,也細心地發現因爲溫度的高低所帶來的小女孩在衣着與所處環境上的明顯變化。

這道題的解決過程,既溝通了新舊知識經驗的聯繫,也溝通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最後學生能夠比較準確地概括出:兩個零下溫度的比較,負號後面的數越大,溫度反而越低。

三、閱讀理解,明晰概念。

新課程下的數學課堂同樣需要紮實的學習,基本概念的準確理解是課程開展的“根基”。這是我設計這一部分的初衷。

“0℃是零上溫度還是零下溫度?”透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學生明白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再透過自讀課本,學生明晰了正數和負數的意義、讀法、寫法等概念。有了對這些基礎知識的紮實理解,我終於可以帶着孩子們迴歸生活,用更加理性的思考去感受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了。

四、迴歸生活,拓展應用。

“生活中除了氣溫,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正數和負數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似乎開啟了“話匣子”,熱烈地交流起來,他們的視角擴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說:“家庭的收入可以用正數表示,支出用負數表示”;還有的說“比賽時得分可以用正數、失分用負數”。……

接下來,我出示了4組反映生活中不同側面的圖片。每組圖片的下面都藏着一道題,這與課本92頁的“試一試”是相對應的。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後,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題進行交流。

反饋第一題時,藉助多媒體課件的形象演示,學生準確地理解了題意。

透過自由交流和解決問題這兩個環節,學生清晰地感受到了負數在生活應用中的廣泛性與實用性;經歷了用負數來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的過程。開闊了眼界,他們對“負數”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

本課的最後的一個“實踐活動”,是讓學生就“小學生上網好嗎”這個問題發表觀點,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態度呈現出了不同的趨勢。藉助正、負數他們就能表示出自己的態度。請看錄像。

透過這個“實踐活動”既展示了正、負數在表示調查結果中的作用,也進一步拓展了負數的應用範圍,讓學生體會到用數來表達和交流的作用。

總說:本課的立意始終圍繞着生活展開教學活動,讓數學的知識緊密地貼近生活的原型,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習之初,學生透過對“溫度”的數據收集,建立了對負數的感性認識;學習過程中,透過與夥伴的交流、現象的觀察、課本的閱讀,學生逐步地完善了對負數的理解,形成了比較準確的理性認識;最後,學生帶着這些理性的思維去發掘生活,對負數產生了更深層次的聯想。整個學習的過程,恰到好處地體現了從生活出發,透過現象看本質、最後迴歸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學習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生活中的負數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教學內容)

下午好!我是來自深圳市南山區同樂學校的孫紹建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生活中的正負數》。這節課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及學生)

小學四年級學生認識負數,無論知識的積累還是認知水平,都有一定的難度。在本單元第一課時《溫度》的學習的基礎上,四年級的學生接觸並簡單瞭解與正數相對應的負數,可行又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非常高。

(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第一個教學目標是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感受、瞭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的表示方法,嘗試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感受正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第二個是在遊戲性學習中體驗合作學習、共同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教學策略)

設計教學活動時,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策略:一、創設教學情境,生動呈現教學素材。科學選用教材中“天氣預報、收支記錄表、比賽記錄表、乘電梯”等教學資源,巧妙地創設了大頭兒子要來深圳旅遊,遇到了一個個急需解決的困難的生活情景,並運用電子郵件的形式巧妙地將深圳的課堂與北京的大頭兒子聯繫起來,引導同學們在生動的教學情景中興致勃勃地感受、瞭解正負數產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使教學設計合理、科學、靈活、趣味性強,同時極大地激發、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遊戲性學習是小學課堂教學的最有效方法,教學中,改變傳統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採用摸乒乓球、數字轉盤遊戲選號等遊戲性反饋教學方式,引導同學們愉快、興趣盎然地彙報自己的認識、體會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中兼顧每位學生,公平、合理、趣味性強。

(學習評價設計)

遊戲性課堂教學反饋方式運用的同時,適時引入競爭機制,根據每組同學的表現在評比欄中及時進行評比,科學實現了與學習評價的有機聯繫,更加有效地發揮了學習評價的激勵作用。

下面,是第一個課堂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

第一個教學活動,同學們瞭解了正負數及0的意義,初步感受了正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寒假裏,大頭兒子能來深圳旅遊嗎?過了兩天,他又發來一封郵件,他們家十一月份的收支記錄表令他煩惱不已、難以入眠。這裏,哪些數可以用正負數表示?同學們理解了記錄表內容後,小組合作完成記錄表,同時用數字轉盤形式選三名同學在電腦上填。小組合作完成後,選三個小組填寫的記錄表進行講評。

要來深圳旅遊,大頭兒子遇到了經濟困難,同學們紛紛給他出主意,孫老師給他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也出了一個好主意,原來是象棋比賽,五戰三勝,如果他能戰勝孫老師,孫老師就承擔他來深圳旅遊的費用,一個北京、一個深圳,這象棋怎麼下?同學們建議:在網上下。週末,孫老師和大頭兒子在網上下了三場,大頭兒子只贏了一場,想來深圳可不容易。同學們興高彩烈地幫大頭兒子設計剩下兩場比賽的結果。

在同學們的熱情幫助下,大頭兒子來深圳的願望終於能實現了,看,大頭兒子發來了感謝信。他搬了新家,在一座大廈的第35層,每天乘電梯從35層到地下停車場,然後坐車去上學,這裏面有正負數嗎?

以上幾個教學活動,從天氣預報、到收支記錄表、比賽記錄表,到乘電梯,離同學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大家對正負數在生活中應用的感受也越來越豐富,大頭兒子遇到了這麼多正負數的情況,同學們遇到過嗎?

大家快樂地學習了一節課,收穫一定特別多,這節課還沒有課題,最後大家一致同意用“生活中的正負數”作這節課的課題。同學們自己總結,爲本節課的學習起課題名稱,更好的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教學效果及反思

善用“情境”是本教學設計的突出特色。大頭兒子是同學們非常熟悉、喜愛的動畫人物,“大頭兒子要來深圳了”、“大頭兒子遇到了麻煩,來不了”、“網上象棋比賽戰勝了孫老師”、“到深圳後想到深圳的同學家做客”。隨着教學情境的發展,同學們高興、失望、興奮、激動,情感在波動、變化,學習情緒卻一直高漲着。

本節課創造性地將摸乒乓球、數字轉盤選號等遊戲活動引入數學課堂,課堂教學輕鬆、活躍、民主、科學,整節課,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也是輕鬆、愉悅、興奮的情感體驗、經歷過程。

“遊戲性學習”教學策略科學地實現了與學習評價的有機結合,更加有效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使課堂學習評價更加及時、高效、民主、科學。

在教學應用中,本教學設計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20xx年11月,參加深圳市南山區教學競賽獲得一等獎,12月在深圳市龍崗區小學數學教師課改培訓活動中進行了教學示範,20xx年3月本教學課例選送北師大國家課程中心。

標籤:負數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