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熱門】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說課稿1.04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說課稿 篇1

“果子裏的祕密”這個主題教育,主要是讓學生透過摘果子的活動,猜出果子裏的祕密,掌握一些禮貌的行爲方式。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悟出禮貌用語的奇妙作用。教材圖文並茂,文字很少,但這些問題貼近兒童生活,富有啓發性,對兒童有很強的感染力。新課程從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來看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下了很大的創造空間。我覺得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創造性的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其目的就是培養創造性人才,《果子裏的祕密》這一課的主題目標是:

1.學會使用文明用語,能夠禮貌待人。

2.養成對人說話有禮貌、講文明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是:

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難點:

用“角色”的心理去思考、去表達,從而產生情緒上的體驗。明確禮貌用語的使用環境。

我透過自己的教學經驗充分認識到,要想很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必須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

1.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學生準備彩色筆。

2.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狀況。

制定了主體的教學目標,做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後,關鍵的問題是選擇合適的教法與學法來達成教學目標。根據本課的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低年級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性,我預設的基本教法是:啓發式、合作式活動探究。是注重活動、強調活動,讓兒童充分參與教學過程。在各種活動中,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透過討論、合作、親身體驗,從中獲得感受。禮貌用語是他們透過各種親身體驗悟出來的,不是由老師硬性的傳授給他們。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倡導者,學生是主體,一切活動都是爲了學生的學服務。根據這些基本理念,所以我預設了上述基本教法。

關於學法,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從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來體現學生的學習活動。透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並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根據本課內容,我以組織學生表演的形式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活動一:情景匯入。

活動二:討論交流。討論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樣講禮貌的。

活動三:遊戲摘果子。

活動四:教師總結。

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題目是《硫的轉化》,此內容選自高中化學必修教材第一冊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中的第三節本節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有實驗,與生活、環境聯繫廣泛,學生學習興趣高。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兩方面問題:一是單質硫的性質,二是環境問題。在講述硫的性質時,主要突出硫元素化合價變化的主線,關於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其危害。這一節在中學化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爲硫及其化合物是中學化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近年高考在這部分的考察也不少,常見題型有:含硫化合物性質及環境污染的資訊應用題、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正誤判斷及書寫、離子共存等。

本節內容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硫的物理性質和用途,掌握硫的化學性質並使學生了解二氧化硫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對學生進行防止污染,保護環境的教育,使其意識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硫單質的化學性質及二氧化硫的性質和對環境的污染,而教學難點是實驗的觀察、分析、尤其是硫與純氧反應的探究學習。

教學理念及其方法:在本節課教學中,我主要體現“學教並重”的教學理念,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動手實驗、觀察分析、教師引導、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計算機輔助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將其作爲學生主動學習的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在多媒體使用時,儘可能使其恰到好處,能透過實際操作的就不去模擬,能學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透過多媒體簡單呈現。本節課是一節以實驗爲主的`課型,可用傳統的演示實驗進行教學。其中可對教學過程中的三個演示實驗稍做改進以提高實驗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做完硫加熱熔化實驗後,可把液態硫分在兩試管中,其中一個在常溫下冷卻,另一個則置於冰水中快速冷卻。然後即可得到斜方硫和單斜硫即硫的兩種同素異形體。

2、加熱混合的硫粉與鐵粉前,爲使學生確信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應用磁鐵隔着紙靠近混和物,可以看到鐵粉被磁鐵吸引的現象。而生成物硫化亞鐵沒有感磁性,用磁鐵吸不起來。

3、硫在氧氣中燃燒後,取出燃燒匙,向集氣瓶中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試液,蓋上毛玻璃片,壓緊後震盪,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說明產生了酸性氣體二氧化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首先大屏幕展示“火山噴發”圖片給學生以想象空間。然後一步步的講解火山噴發過程中硫單質及其許多重要化合物的形成,並由火山口可得到的單質硫過渡到對硫單質性質的討論,學生興趣一下被激發起來。

(二)、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在此期間,教師適時點拔,學生自學、互學、分析、討論、發言,利用大屏幕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歸納小結,使分散的知識條理化,如硫的物性小結,硫粉與鐵粉及氧氣反應現象小結。將實驗中的各個結論提取出來,學生感到清晰、明確。

(三)、突顯重點,突破難點

硫與氧氣反應是本節重點,需用多種形式、多角度對該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進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層次一:改“驗證性”實驗爲“探索性”實驗

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靈活地把部分驗證性實驗按實驗的一般順序:“實驗一觀察一提出問題一討論一分析比較一結論”等重新進行探索性設計。在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實驗中,我讓學生設計實驗。層次二:實驗設計與評價能力的提高

層次二:實驗設計與評價能力的提高

如何用最簡易的實驗手段,證明二氧化硫的性質(l)酸性氧化物通性(2)氧化性(3)還原性(4)漂白性呢?

實驗設計與評價問題的推出,將學生由前面低層次的思維推向了高層次的思維,促使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同時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可使解題方法不斷優化,在培養髮散思維的同時增強了思維的深刻性。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設計實驗中對各種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反映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所有實驗下來,要適時小結,將幾個種不同裝置放在一張圖上,對硫與氧的反應和二氧化硫性質探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培析,用多媒體進行重現小結。體現了探究過程的漸進行,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而清晰印象。

性質總結:硫的性質總結用線形關係,清晰條理。

用途展示:此做爲上節佈置的作業,讓學生網上收集

學生作業展示有關資料過程,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認可,也是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過程,資料的收集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畫面:①酸雨對古物建築的腐蝕,對森林的破壞

②硫化橡膠等)

總之,一節以實驗爲基礎的化學課,透過在二氧化硫實驗部分的訓練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在多媒體的輔導下,突破了許多常規實驗不易解決的重點難點,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維訓練提供了較理想的手段。

說課稿 篇3

紙是人類必不可少的文化用品,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有着廣泛的用途。同時,造紙術還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紙的出現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改變了人類生活,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學生與紙交往的也不少,可對紙的知識又瞭解多少呢?學生對紙的發明、種類、用途等知識有一定的瞭解是很有必要的。

恰巧在一次與學生的課外座談中,我請他們談一談對身邊的哪些事情有個人的想法?學生們情緒高漲,提出了很多。我認真傾聽,細心觀察,當有一位同學提出,“每天掃地時,總要掃出很多紙,一次兩次都撮不乾淨,能否想個好辦法來解決”時,全班同學響應強烈,各抒己見。由此,我做出判斷,這個問題在學生中間肯定是他們比較關心的。果然,在其他班也出現了這種情況。由此,在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下,我們確定了以“紙”爲主題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題是“紙和我們的生活”。此次活動,學生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他們不但積極參與活動的全過程,而且提出了很多解決這一問題的好辦法。

一上課學生就開始介紹各自帶來的紙,品種還真多。這時教師也介紹幾種特殊的紙:出示紙幣,學生肯定認識,但幾乎沒有學生把紙幣作爲一種紙收集過來的。講述:紙幣裏有人頭像,上面有盲點,還有幾個民族的文字。紙幣是一個國家的貨幣象徵,我們應該保護它。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紙,今天,咱們就來研究生活中的紙吧。很自然的匯入新課。

紙和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你想了解有關紙的哪些方面的問題,可以討論一下提出來。學生小組討論,提出問題,經過近二十多分鐘的議論,孩子們想到了許多問題。在這些爲題中,有些是有價值的,有些是無研究價值的,這時師生共同討論“哪些是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透過探討得出幾個研究問題,接下來是分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由一個班的同學隨機組成6個小組,每組6——7人,推選出組長,併爲小組分別選定一個以紙爲題的個性化名字(如太陽組、紅花組、春芽組等等)。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各有獨立的任務,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作互補。

實踐活動採用個人研究與小組集體討論相結合的“開放式作業”形式,即先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確定研究的內容,由大家一起討論提出研究的課題,從中確定自己小組的子課題,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活動,用兩週的時間完成研究性學習作業。小組成員需要圍繞同一個研究子課題,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透過5個組的全體成員討論或辯論,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化研究。

透過這種“小課題”研究,學生們不僅學到了許多有關這一專題的相關知識,對這一問題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節約用紙的意識、保護環境的意識,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一活動,學生們學到了許多生活知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了加強。

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山中訪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構思新奇、想象力豐富、充滿童心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不騎車,不邀遊伴”、“就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哼着小曲兒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衆朋友”,並且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熱切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相對於前面兩個單元的哲理性文章和後面的詩歌、科學說明文、記敘文來說,本文是比較簡單、淺顯的,所以設計時目標就放在讓學生品味和運用語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上。在自我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思想啓迪、情感薰陶,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和思考,享受審美樂趣。那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本文講課的最大難點是對景物的描寫過於繁多和零散,逐一分析就會顯得凌亂,還會導致學生思路支離破碎。所以我認爲在處理本教材時應儘量注意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與課文文字和畫面充分接觸,在細緻地體味課文的同時產生個性化理解,又保持着課文的整體感和一氣呵成的美。

學生分析:

經過小學六年及初一一個多月的學習,學生對字詞的理解、語言的賞析、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以及對散文知識的把握等,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對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想象聯想等能力,還比較欠缺。在上課前,我瞭解到班級學生與大自然接觸少,而且由於生活經驗與視野所限,對寫景類的文章,學生大多不能有較深的感知、體驗。再者由於現在的學生去春遊、秋遊的機會少得可憐,所以要初一學生感知、理解並體會山中的景物之美及美的內涵具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學生想走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想與大自然對話的願望卻相當迫切。我覺得得找到一個教學的切入口,使學生對自然之美有較深切的感受。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能說出山中之友。

2、透過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語言美感悟情感美。

教學理念:

依據新課程標準:課堂教學應體現學生爲主體,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目的,故採用“感知──交流──引導──領悟”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自讀課文與預習字詞,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2、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好投影等儀器設備。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用小學學過的古詩《尋隱者不遇》匯入,讓學生想象進山情景,激發情趣。

(師)有位作家李漢榮也到山中拜訪朋友,帶回了好心情,好記憶,他拜訪了怎樣的朋友?就請我們師生共同欣賞李漢榮的《山中訪友》。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找朋友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要求:1、圈出疑難字詞,透過看註解,查工具書,或與同學交流解決。

2、劃出作者所看望的朋友。

(學生回答)

三、品讀課文,讀出自己(多媒體展示:讀出自己:讀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

(師)在朗讀中,哪一樣景物深深地打動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爲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爲什麼?讓同學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朋友,帶着自己的體會,仔細品讀描寫自己最喜歡的朋友的相關句、段,並做好相應的批註,結合相應的詞語或句子陳述理由。可以用“我喜歡自己成爲——-----因爲——————”的句式作答。

(1) 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自己喜歡的景物的語句。

(2) 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爲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爲什麼?

我希望自己成爲_________________,因爲_________________。(透過學生的表述,反映他們對於課文語言的理解和領會,同時也是一種創造性的表達。在學生描述的過程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句話,着重朗讀,深入體會,在朗讀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對於重要詞語、關鍵語句的理解)

(3)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爲作者所讚揚的、被我們所喜愛的景物都是因爲他們身上有着一種爲我們所熟悉的,在我們身邊存在着的可貴的品質,有哪些呢?(無私奉獻、自我犧牲、充滿智慧……)

四、賞讀課文,品味語言

(師)剛纔同學們談得很精彩,老師和大家有同感,可還有一個疑問,作者帶着好心情,到山裏“觀景”,爲什麼卻說成是“訪友”。從內容到形式,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寫法(重點賞析、品味人稱變換之美、比喻、擬人之美)

1、 放人稱改寫後的課件,學生將改寫後的第3段與課文作比較,賞析、品味人稱變換之美

2、分角色朗讀第5段,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比喻擬人之美。

五、 聯想創作(作業)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在我們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近。在作者的親切的呼喚聲中,在作者熱情的讚美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迴應呢?請任選一位你喜歡的自然朋友,模仿本文的風格,爲她寫幾句贈言。要求:①同桌兩位同學互相配合,一位同學讀原文,一位同學進行相應的想象,然後互換角色,再試一次。②要儘量地喚起自己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自然景物的特點。③要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人稱的變化,恰當地選用詞語,儘量做到語言生動形象。

(1) 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關練習。

(2) 全班交流,教師和同學及時予以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六、結束語

走進大自然,我們認識了許多美麗的朋友;走進大自然,我們品味了許多美的情感;走進大自然,我們抒發了最美的心聲。最後,讓我們高聲對大自然說一聲:大自然,我的朋友,我愛你。

課後反思:

這堂課教學設計在激發學生的興趣方面效果明顯,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教學的幾個環節層層深入,不僅保證了自主、探究學習的質量,當然更爲重要的是三個主要教學環節充分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在教學中既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學習的自由;又讓學生汲取到豐富的個性養料,完善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首先,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第三條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個性得到充分展示。

《山中訪友》這堂課中學生“選擇品讀描述自己最喜歡的朋友的相關句、段”, “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朋友的理由”,“講講自己最想傾訴的心聲”。這些內容學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學習,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與大家交流討論,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學習收穫。讓學生覺得學習沒有強迫意識,沒有厭倦感,更不會有逆反、牴觸心理,學生學習興趣油然而生,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同時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也有利於這種良好的學習方式的形成,促進學生的主體意識的發展,形成個性。

其次,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受到重視。

《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第五條中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感情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山中訪友》時,學生透過朗讀,認識了大自然的朋友;透過自由品讀、研讀分析,感受到了“我”對大自然的尊重、熱愛、感激等。這完全是學生自己閱讀實踐的結果。教師並沒有用自己的思考束縛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沒有用統一的標準去統一學生的思想。正因爲如此,學生在課堂上妙語連珠,不時有思維火花的閃現。

再次,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好的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作者美好個性的展示。《山中訪友》中表現出作者健康的個性,作者心中充滿友愛、真誠、感激。學生在品讀,研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許多高尚的品質─或默默的奉獻,或純潔正直,或堅韌熱情,並在內心深處產生共鳴,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地他們會學會正直、熱情、奉獻、讚賞,特別是在“用我的心抒發自己對朋友的美好心聲”這一環節中,我們可以驚喜地發現有人在讚美白雲、瀑布,收穫了無私奉獻的精神;有人在讚美雪花,富有詩情畫意;有人在贊古橋,學到了敬重和堅韌……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得到了培養,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參與的人生態度在閱讀過程中得到薰陶、感染、形成。

然而,這次學習活動如果不在課堂裏上,而是真正帶着學生走進多姿多彩大自然,讓學生目睹到真實的自然景物,放飛想像的翅膀,與大自然促膝長談,我相信,這次學習活動會更精彩,學生對美的品味會更深刻。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在高一介紹元素週期律和原子結構的知識後,已經介紹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學生對於運用理論指導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方法已經瞭解。本節從學生熟悉的化肥引入,介紹氮和磷的單質。旦氣的化學性質在大綱中的要求爲“掌握‘,是教學重點。關於磷,在大綱中的要求是B層次。

1、教學重點

(1)掌握氮族元素性質上的相似性,遞變性和特殊性,並能用物質結構和元素週期律等知識加以解釋。

(2)氮氣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質及有關計算

(3)白磷和紅磷的結構和性質

2、教學難點

(1)混合氣體(NO、NO2、O2等)與水反應的綜合計算題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技巧

(2)氮元素的化學活性與氮氣穩定性的區別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爲何不屬於酸酐

(4)如何證明白磷和紅磷是同素異形體

二、教學目標

1、是學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規律

2、使學生理解氮氣的化學性質

3、使學生了解磷的性質

4、使學生了解非極性分子的概念

5、使學生掌握運用元素週期律和原子結構理論知識指導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1、新課,學習本章緒論:氮族元素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鹼金屬、鹵素、氧族、碳族等主族元素,在週期表中,位於碳族和氧族之間的第VA族元素也是主族元素,它包括氮、磷、砷、銻、鉍五種元素,我們稱之爲氮族元素

(1)練寫氮族元素的元素名稱、符號

引入競爭意識,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記清寫準

(2)分析總結得出氮族元素的相似性,遞變性和特殊性

1)相似性

a、最外層電子,與金屬、氫氣反應

b、最高價,最高氧化物及對應的水化物

c、氧化物通式R2O3,對應水化物的通式HRO2或H3RO3

d、氣態氫化物通式RH3

2)遞變性

顏色狀態、密度、熔點、沸點

3)特殊性

(3)總結氮元素的單質物理性質及遞變規律

2、具體講氮和磷

氮氣

一、氮氣的存在

1、遊離態:大氣中N2佔78%(體積比)75%(質量比)

2、化合態:有機物(蛋白質,核酸等),無機物(KNO3等)

3、觀察周圍空氣存在的氮氣

二、氮氣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難溶於水,比空氣稍輕

三、氮氣的化學性質

1、氮氣的分子結構

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

由於氮氮三鍵的鍵能大,很牢固,不易斷裂,多餘氮分子穩定,通常情況下性質很不活潑

2、氮氣的化學性質

在高溫或放電等苛刻條件下,氮氣可與氫氣、金屬、氧氣等反應

(1)與氫氣反應

注意:條件、是可逆反應、是工業合成氨的方法。

(2)與金屬鎂反應

(3)與氧氣反應

雷雨中的反應

四、氮氣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硝酸

2、用作保護氣(焊接金屬、填充燈泡、儲存糧食、水果)

五、氮的固定

1、定義

2、方法

(1)自然固氮

(2)人工固氮

3、總結擴展

a)氮族元素包括氮氮、磷、砷、銻、鉍五種元素。最外層均有5個電子。位於第VA族。能獲得3個電子,顯示一定的氧化性,最高正價爲+5價,負價爲-3價

b)氮族元素的變化規律

c)透過本節學習應注意掌握“位——構——性“三者關係的系統學習法,及學習非金屬及化合物知識的學習程序

d)小結氮氣的化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