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科學《神經》說課稿

說課稿1.47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科學《神經》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科學《神經》說課稿

小學科學《神經》說課稿1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大腦、脊髓和神經是協同工作的,其中大腦和脊髓是人體的神經中樞。

2.知道人體活動中神經傳導的線路。

3.能夠做不同部位,不同個體之間的神經反應速度實驗並進行解釋。

4.能夠解釋人的神經反應過程。

二、教學重點:

知道人進行各種活動時,神經的反射線路(即反射弧)

三、教學難點:

能說出人體進行不同的活動時,神經傳導的線路。

四、教學準備:

人體神經系統掛圖,兩支削好的鉛筆(每人),一塊橡皮。五、教學過程:

(一)遊戲引入

1.同學們,我們同桌同學之間來做一個遊戲,看看誰被打到手的次數多,誰被打到的次數少,每位同學實驗五次。

2.講明遊戲的規則和要注意的事項。

3.開始測試。

4.學生彙報實驗的結論,並討論分析原因。

5.共同討論分析原因後,得出實驗的結論。每個人的反應速度是不相同的,反應快的人不易被打到手,反應慢的同學則被打到手的次數比較多。

6.質疑:我們大家所說的反應快慢是怎麼一回事。

引導討論:將學生已有的前知識引入到即將進行的新知識研究中來。

(二)探究人體內的神經是怎樣分佈和傳遞資訊的。

1.談話引入

透過剛纔的活動,我們已知:人對外界的刺激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反應,那麼外界刺激的信號是透過誰來幫助傳遞的?我們大腦發出的命令又是透過誰幫助傳向身體各處的?

2.學生討論、彙報。

3.提問:請大家分析一下,向大腦輸送信號的神經和傳遞大腦發出命令的神經會不會是一種神經呢?

4.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不會是同一種神經,因爲它們傳遞信號的方向不相同,傳遞信號的作用也不一樣)

5.小結:

把信號從感官或身體的其他部分傳入大腦(或神經中樞)的神經稱之爲傳入神經,因爲這種神經的作用是傳遞感知的,所以又稱爲感覺神經,把大腦發出的信號(命令)傳遞到肌肉等處的神經,稱之爲傳出神經。因爲這種神經傳遞的命令大多是分佈到肌肉上去的,指揮身體的運動,所以又被稱之爲運動神經。

6.談話:神經在身體各部位的分佈是否均勻呢?

我們透過一個實驗來探究一下吧!

7.學生實驗

測測面板裏神經的敏感性,透過實驗探測到身體的不同部位感覺有很大的差異,說明神經末梢在身體的各部位分佈是不相同的,有些部位分佈多,有些部位分佈少。

(三)瞭解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相同。

1.談話:透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它分管人類的感覺、運動、語言、思維、記憶和情緒等功能,它是人的進階神經中樞,人類的絕大多數活動都要經過它的思考並做出判斷。和腦相連的是脊髓,它位於椎管裏,它和大腦共同組成了人體的神經中樞,只不過它是低級的神經中樞,只能分管一些簡單的反射活動,如膝跳反射,排便、排尿反射等。

2.學生活動

同桌同學互做膝跳反射實驗。(眨眼反射等)

3.討論

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作用

①從腦發出的神經叫做腦神經,它主要分佈在人體的頭部和內臟,相關的反射活動是不經過脊髓的,如人“看到紅燈停、綠燈行”,相對應的反射活動過程是這樣的:(反射弧)

大腦

眼傳入神經↓作出反應

(接受紅、綠燈信號)(視神經)脊髓→傳出神經→腿部肌肉

②從脊髓發出的神經叫脊神經,它主要分佈在人體的軀幹和四肢,相關的反射活動是要經過脊髓的傳遞的,如人的手觸摸到仙人掌後,會很快地縮回來,相對應的反射活動過程是這樣的。(反射弧)

大腦

上傳信號↑↓作出反應

手上感應器→傳入神經→脊髓→傳出神經→效應器

(四)總結: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小學科學《神經》說課稿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神經系統和神經元的組成和功能。

2.說明人體各部分的協調動作主要靠神經系統的調節來實現。

能力目標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透過“資料分析”的學習,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尊老敬老人、樂於奉獻的情操。

●教學重點

1、神經系統的組成。

2、神經元及結構。

●教學難點

1、神經系統的組成。

2、神經元及結構。

●教學方法 談話法、歸納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1)查閱有關資料,設計本課教學過程。

(2)瞭解神經系統損傷及由此導致的不良後果的事例。

2、學生準備:

(1)圖書館或網上查閱有關資料。

(2)注意現實生活中與本課有關的病例並與神經系統知識相聯繫。

●課時安排

1課時

●[匯入新課](課件顯示)

想一想當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時,身體各個部位是如何協調一致、默契配合的?手指會靈巧地握住,雙肘會很自然地彎曲成合適的角度平放在桌子上,身體會略向前傾,頭會稍稍低下,眼睛很快就聚焦在你所寫的字上,你的大腦會積極地思考要寫哪些字。這是爲什麼呢?原來,神經系統具有神經調節作用,從而使各器官系統相互協調配合一致。那麼,神經系統爲什麼有那麼完善的調節作用呢?這與神經系統的組成有關,今天我們就來探究神經系統的祕密。

[●講授新課]

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課件板書課題)

一、神經系統的組成(課件顯示)

1、首先,請同學們看書P97並圍繞發病原因、發病部位及症狀對所給資料進行分析。

2、提問讓學生對四個病例依次作分析。

3、老師對四個病例的發病原因、部位及症狀分析總結。

4、老師:提問:在病例4中,腫瘤位置不同,症狀相同嗎?

5、請學生回答。(學生可能不會回答)

最後老師總結如下:(課件顯示)

(1)腫瘤位置不同,壓迫的大腦神經中樞不同,可能導致不同症狀,如失聰、失語、下肢癱瘓等。

(2)腦與我們的四肢、眼睛、內臟等所有器官都建立着神經聯繫,脊髓和四肢間也有神經聯繫。這樣,由腦和脊髓以及由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了神經系統。

(3)要想搞清以上四個病例,必須瞭解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6、請同學們仔細課本P98看圖Ⅳ-52(同時課件顯示),讓學生仔細閱讀方框中的內容。

7、老師:提問:現在請幾位同學介紹神經系統的各部分結構。

8、學生回答後老師總結如下:(課件顯示)

(1)從結構功能看,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我們把這兩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

(2)腦神經和脊神經共同組成了周圍神經系統

(3)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組成周圍神經系統。

二、神經元

1、老師:神經系統之所以能起到調節作用與組成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神經細胞密不可分。神經細胞又叫神經元。現在我們一起觀察課本P99神經元的模式圖。

2、出示課件學習神經元有關知識。

3、老師:提問:神經元從結構上看與其他細胞有共同點,也有自身的特點。那麼共同點是什麼?

4、學生回答。後老師總結如下:(課件顯示)

(1)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2)神經元有很多突起,有的長、有的短。

(3)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鞘,組成神經纖維,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再包膜,就構成一條神經。神經纖維的末端有許多細小的分支,叫神經末梢。各個神經元的突起末端與多個神經元的突起相連接,形成了複雜的網絡,這個網絡就是人體內的資訊傳遞和處理系統。

5、學習神經元的功能和傳導方向。(課件顯示)

三、自主探究測試。(同時課件顯示)

四、同學今天這節學習後有什麼收穫?請大家談一談。

五、作業設計(課件顯示)

請你設計一個簡明的表格和表解,分類記錄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小學科學《神經》說課稿3

一、教學目標

1.概述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反射。

2.說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3.概述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和人腦的進階功能。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2)人腦的進階功能。

2.教學難點

神經衝動的產生和傳導。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生思考,師提示。

〔提示〕:這些問題具有開放性,可以讓學生充分討論後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學生學習本節內容的興趣。

〔板書〕

一、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反射

縮手反射

膝跳反射

非條件發射 哈欠反射

反射的種類 驚弓之鳥

條件發射 談虎色變

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

〔思考與討論〕生思考回答,師提示。

〔提示〕

1.神經元包括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爲樹突和軸突兩種。神經元的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鞘,組成神經纖維。許多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着由結締組織形成的膜,構成一條神經。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個部分: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3.不能;至少需要兩個,如膝跳反射等單突觸反射的`傳入神經纖維經背根進入中樞(即脊髓)後,直達腹根與運動神經元發生突觸聯繫;而絕大多數的反射活動都是多突觸反射,也就是需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神經元參與;而且反射活動越複雜,參與的神經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參與,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參與。

〔問題〕反射活動中,在反射弧上傳導的是興奮。什麼是興奮呢?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認識,然後讓學生閱讀教材。提問:興奮的本質是什麼呢?如何產生?又是如何傳導的呢?

〔答〕略。

〔板書〕

二、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三、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思考與討論2〕生思考回答,師提示。

〔提示及板書〕很明顯,由於突觸間隙的存在,興奮在神經元之間不能以神經衝動的形式進行傳遞,而是透過神經遞質與特異性受體相結合的形式將興奮傳遞下去的。

【探究與交流】:

突觸中傳遞的遞質中有一種是興奮性遞質叫乙酰膽鹼,乙酰膽鹼在發揮作用後,很快被膽鹼酯酶分解爲膽鹼和乙酸。研究發現有機磷殺蟲劑能抑制膽鹼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膽鹼不被破壞。結果動物會怎樣呢?

【課外實踐】: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授予瑞典和美國的三位科學家,他們在“人類腦神經細胞間信號的相互傳遞”方面獲得了重要發現。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最早發現了在神經細胞之間某種信號的傳導,即所謂的“慢突觸傳遞”。這些發現對了解大腦的正常功能,以及信號傳導中的紊亂如何引發神經或精神疾病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人們研製出了治療帕金森綜合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疾病的藥物。請你收集相關資料並提出自己的觀點。

〔板書〕四、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資料分析〕生思考回答,師提示。

〔提示〕

1.成人和嬰兒控制排尿的初尿現象級中樞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腦控制。嬰兒因大腦的發育尚未完善,對排尿的控制能力較弱,所以排尿次數多,而且容易發生夜間遺。

2.是控制排尿的進階中樞,也就是大腦出現了問題。

3.這些例子說明低級中樞受相應的進階中樞的調控。

〔板書〕五、人腦的進階功能

〔思考與討論3〕生思考回答,師提示。

〔提示〕可能是H區出現了問題。

〔旁欄思考題〕

提示:記憶必須加以鞏固才能持久,鞏固的方法是複習。透過各種感覺器官進入人腦的資訊量非常大,據估計僅有1%的資訊能被較長期地記憶,大部分都將被遺忘。能被長期貯存的資訊是反覆被運用的。透過反覆運用,資訊在短期記憶中循環,從而延長資訊在其中的停留時間,這樣就使這些資訊更容易轉入長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