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有關說課稿模板彙編10篇

說課稿1.68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說課稿模板彙編10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們,你們好!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課題是《積極的生活態度——保持樂觀心態》,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和教學流程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保持樂觀心態》是蘇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第二個框。本節課主要講的是保持樂觀心態的意義以及保持樂觀心態的具體方法。本節課是本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好習慣受用一生》的延伸,同時也是學習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三框《向自己的目標邁進》和第一單元第三課《優良的意志品質》的基礎,因此具有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要求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面對每一天。

(2)知識與能力

知識目標:瞭解掌握培養樂觀心態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標:選擇適當方法保持樂觀心態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重點是選擇樂觀心態以及如何保持樂觀的心態;

理由是:由於閱歷水平、思維能力等的限制決定了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心態或情緒,因此引導學生了解調整心態的方法、樂觀的面對生活是本課時的重點。

本課時的難點是在實踐中做到樂觀地面對生活。

理由是:青少年的心態具有不穩定性,很容易產生各種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的心態,因此,讓學生知道心態可以調控,尤其是在實踐中做到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是本課時的難點。

二、析學情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青春期,由於自己的知識、年齡和毅力影響,他們很容易因遇到一點挫折而產生比較消極的情緒或態度,因此,我們要透過這堂課,促使學生掌握調整心態以保持樂觀的方法,培養和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談教法、學法

1、說教法:依據上面學情分析,主要採取

(1)討論法: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結合對研究性學習理論和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認識,本堂課主要採取討論式進行教學。討論是以問題爲中心,以教師引導下的師生和生生對話、討論爲主要手段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它旨在鼓勵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辨析、去歸納。

(2)情境教學法:採用多媒體手段,擴大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熱情,有透過直接感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教學中的自覺性和直觀性原則。

2、說學法:

針對七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再加上他們的好奇、好動、好表現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以學生“學”位主,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主動探究。

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認爲,教學中要儘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而是要有機滲透於教學過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透過“問題——探究”的教學途徑,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交流、釋疑中達到“問題由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疑難由學生解決”的目的,把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積極體驗中學會學習,善於學習。遵循“具體——抽象——具體”的認識程序,採用小組探究等學習法,在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理解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3、說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製作課件給學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視聽感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4、課時安排:本單元共有3課時,這裏說的是第二課時,本課時第二框的教學內容是《保持樂觀心態》

四、述教學流程

爲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

A、 視頻歌曲匯入 引出本課時的課題

活動內容:播放視頻歌曲《隱形的翅膀》,根據這首歌曲,讓學生以“這首歌向我們展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態度?”進行思考,在學生思考回答的基礎上,由設疑到得出結論,從而引出課題:保持樂觀心態。

設計意圖:透過對《隱形的翅膀》展現出的生活態度的思考,利用學生對歌曲的興趣,引出本節課對《保持樂觀心態》的學習和討論,使學生在情感價值觀上產生共鳴。

B、講授新課

首先我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17“感悟”中“市場考察”的內容,並讓學生思考回答課本上的問題“你認爲鞋子在那有市場嗎”。

學生在分析材料思考的基礎上回答,學生的觀點主要會有兩種,我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面對同樣的生活,人們的態度是不同的。擁有樂觀心態的人,有時會給自己帶來希望和機遇;而悲觀的人則可能會失去機遇。

設計意圖:挖掘材料中蘊含的道理,運用對比的手法,使學生對保持樂觀心態的重要意義有了較爲理性的認識。

下面我繼續設問,既然樂觀的生活態度顯得如此地重要,那麼,我們怎樣培養並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呢?保持樂觀心態的方法是本課的難點。

我下面首先讓學生看一則故事,這段故事主要內容是,三個人砌牆的工人,當時三個人心態是不同的,十年以後,三個人的命運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在看完故事之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給我們什麼樣的啓示?

這個問題在分析、討論的基礎上,很容易促使學生達成共識:是心態,心態決定命運,心態決定成敗。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是樂觀對待還是悲觀對待,全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進而得出本課的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一個方法:選擇樂觀的心態。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此時,我陳述過渡語進而引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二個方法的教學:

生活當中,有這樣一些“特殊”的人,他們身體有缺陷,卻依然樂於選擇樂觀的心態,楊光就是這樣的一種人。

出示幻燈片:主要講的是雙目失明的歌手楊光用音樂豐富自己人生的故事。看完故事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從楊光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麼樣的品質?給我們的啓示。

學生透過對故事中楊光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現實生活中透過媒體、報刊等傳播媒介對楊光的瞭解,對於這兩個問題,學生很容易達成共識:

楊光積極、樂觀,雖然雙目失明,但是,卻能夠從生活當中發現樂趣,找尋快樂。

此時,對於這樣的一個保持樂觀心態的方法,考慮到有些學生可能還是淺層次的理解,爲此,我進一步設計問題,讓學生找尋身邊的快樂的事情,並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回答,我再小結一下,得出這樣一種觀點:熱愛生活,你會從中發現生活的樂趣。進而得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二個方法:熱愛生活,從身邊尋找快樂。

接下來,我會陳述過渡語從而引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三個方法的故事:我們要留意生活,熱愛生活,找尋身邊的快樂,但其實,生活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樣一帆風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讓我們接下來看看故事中的驢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是怎麼做的。

此時,我出示幻燈片:農夫和驢的故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頭掉進枯井的驢,在農夫和衆人放棄救它時,它是怎樣自救上來的。看完這個故事後,我設計了三個問題:1、驢子碰上了什麼樣的問題?它出現了什麼樣的反應?2、驢子最終能夠走出枯井,轉折點在哪?3、如果驢子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態,它的命運將是什麼?

這則故事,由於設計的問題多,而且又有點深度,所以,我採取小組討論的形式,最後讓各小組派代表總結。我也可以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作一些補充。最後得出啓示:面對困境、挫折時的心態是決定我們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樂觀心境有助於改變現狀、擺脫困境,而悲觀的心態只能使結果更加惡化。於是得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三個方法: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緊接着,我設計了一個“課堂交流”的環節,我問學生喜不喜歡運動,平時最喜歡參加的運動是什麼?爲什麼?在學生充分地討論交流基礎上,我給予必要的補充和點評,進而得出結論: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而且有助於我們保持積極的心態。這裏,又得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四個方法:藉助運動以保持健康。

下面,我陳述過渡語進而引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五個方法:同學們,剛纔我們一起探討了保持樂觀心態的幾種方法,其實呢,方法的學習掌握,關鍵是要落實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去的。讓我們接下來看看這個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是怎麼做的?

我出示了幻燈片上的故事:“六尺巷”的啓示。故事主要講的是清代宰相張英和葉侍郎兩家因牆院而產生矛盾,最後兩家各讓一步從而化解矛盾的故事。看完這個故事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如果張英和葉家互不相讓可能導致什麼後果?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啓示?

基於在前面關於保持樂觀心態的方法已展開過討論的基礎上,我透過展示故事,再引導學生閱讀故事,讓學生自主歸納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五個方法:學會愛與寬容。這也是本課課的德育點。

C、課堂小結(歸納法)

設計意圖:進行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對整個課堂知識的系統的把握,有助於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並落實於現實生活的實踐中去,這也是思想品德課的最終目的。

D、作業設定:(多媒體展示)

設計意圖:圍繞本課時主題選擇新穎且有代表性的題目進行課後訓練,力爭突出本框的重點、難點,目的是進一步深化感悟,進一步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力爭使學生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也使本節課的教學效果穩定持久。

五、呈板書

一、 樂觀帶來希望和機遇

二、 保持樂觀心態的具體方法

1、 選擇樂觀的心態

2、 熱愛生活

3、 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4、 藉助運動以保持健康

5、 學會愛與寬容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運用直觀式,這樣看起來條例清晰,思路明確,重難點突出,便於學生的學習和掌握。

六、教學理念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知識爲基礎,以能力與方法爲主線,以材料爲依據,以媒體爲手段,以覺悟爲目的,本着“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活動的落腳點”的教學理念,努力營造一種師生互動氛圍,讓學生在愉快、輕鬆、有序、和諧的環境中學習。

我的說課完畢,其中有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在說課時,黑板上的板書設計如下

一、 說教材

二、 析學情

三、 談教法、學法

四、 述教學流程:1、匯入;2、新授;3、小結、練習作業

說課稿 篇2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老師現在想把這封信發到美國,在這封信發送的過程中會經過哪些環節,看看誰的課外知識最豐富,舉手起來說一說。(課件演示情景)

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郵寄這封信非常的費事費力而且花費多,聯想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知識,有沒有一種方式及省時省力又花費少呢?(學生回答:電子郵件)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收發電子郵件。

提供的教學策略:學生學習收發電子郵件這部分知識,需要學生對比生活中信件收發與網絡郵件收發之間差異的情境刺激,激發學生學習電子郵件收發的學習興趣,因爲學生上節課剛學習完郵箱的註冊,學生對電子郵箱有初步的認識,具備學習發送電子郵件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傾向。學生學習收發電子郵件的內部條件即學生對電子郵箱的初步瞭解。教師需提供的教學策略是讓學生了解到電子郵件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優越性,在創設的情境中激發學習興趣。

二、探索新知:

引領學生認識郵箱頁面

介紹收發郵件操作步驟:

1. 發送郵件。

點擊寫信按鈕,在顯示的寫信視窗中,需要輸入“收信人地址”、“主題”、“內容”,點發送按鈕即可。教師強調收件人的格式一定要輸入正確. 用戶名+@+郵件服務器域名發送成功後,頁面出現“郵件發送成功”資訊。(教師透過示範性的操作、教學媒體的演示使學生了解發送電子郵件的過程,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爲創新動機的形成奠定物化的基礎。特別是爲學生形成操作策略提供幫助。)

2.收郵件。

進入郵箱後,點擊收件箱按鈕即可看到所郵件服務器域名收到的郵件(顯示郵件主題及發件人地址)點擊郵件名稱,即可看到郵件內容介紹完操作步驟後同學一定都很着急的要具體操作。

接下來請同學們完成任務一:相鄰的兩臺電腦的同學互發郵件。主題:交流學習經驗。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嘗試收發郵件,教師邊指導。學生很容易接受新知識,學習積極性很高。)

思考:自己能收到自己的郵件嗎?

學生上機實踐,透過親自實踐得出結論。

教師及時佈置任務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自己此時的學習感受,用電子郵件發送給老師,我的郵箱地址是)看哪一個同學最先發給老師。

觀看同學發過來的郵件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老師已經在幾分鐘的時間裏收到了很多同學們的郵件)將第一個發來的郵件廣播給學生看,讓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喜悅感。由於時間的關係,課後老師會仔細的看其餘的郵件。)

(設計意圖: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收、發電子郵件的方法。)

提供的教學策略:其實有一部分學生在上節課註冊郵箱的過程中已經初步瞭解了發送電子郵件的操作方法,然而大部分學生對收發電子郵箱操作的知識結構不是很完整,他們瞭解和掌握的知識不是有結構的,也不是完整的。我們教師需要將接收和發送電子郵件的過程讓學生操作體驗,讓他們學習的知識形成結構,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在同學們的桌面檔案櫃裏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歌,你們想不想聽呀(學生回答:想聽)但是學生機上沒有音箱,怎麼辦?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小組交流,嘗試操作。(教師起了一個引導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究。)

教師繼續佈置任務三:給老師發一首好聽的歌曲。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請一位歌曲發送成功的同學說說操作步驟。教師強調操作步驟:

使用附件如需隨信郵寄檔案,則需要進行附件的添加。

添加附件步驟:

步驟一:點添加附件

步驟二:在彈出的“選擇檔案”對話框中選擇需要郵寄的檔案。

步驟三:選擇好檔案後,添加附件下方會把檔案顯示出來。

提出問題:能不能再添加幾個附件呢?(學生回答:可以)

點擊“繼續添加附件”,用同樣的方法就可以添加多個附件。

教師提出問題:音樂能發出去,圖片可以發出去嗎?

佈置任務四:給老師或知道郵箱地址的同學發幾幅好看的圖片,以便今後的學習中使用!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的合作精神,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和進取心)

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學生完成後教師提問:學習了電子郵件的收發後,它與普通信件的發送比較起來有什麼優點?(教師引導說出:快捷,方便,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還可以發送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材料。)

提供的教學策略:絕大部分學生不知道郵件中附件的概念和電子郵件增加附件的方法,但學生有生活經驗,知道生活中不但可以給遠方的朋友和親人寄信和寄物品。我們教師講授在這一部分知識時,需要將生活中物品類比電腦中的圖片、音樂、文字,如果想把這些電腦中檔案增加在郵件中發送應該怎麼辦?讓學生產生郵件中增加附件發送的願望。學生經過自學和探索可以瞭解和掌握髮送附件的操作方法。

教師提出問題:電子郵箱中信件有不同的圖標,你們注意到了嗎?

透過比較瞭解不同郵件圖標的概念。讓學生對比生活中信件的狀態,瞭解各種圖標的意義。

三、課後小節:

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收發電子郵件。電子郵件是傳遞資訊的橋樑,平時同學之間,親戚朋友之間都可以利用電子郵件進行交流。

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認“骨、瘸、”等8個生字,會寫“弟、謝”等12個生字。培養積累詞語的興趣和習慣,會用課後詞語說句子。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融入文字,體會小鹿的心情,與文字產生心靈的共鳴。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演一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小鹿的玫瑰爲什麼沒有白栽”,體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快樂。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體會文字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小鹿的玫瑰花爲什麼沒有白栽”,認識“爲別人創造幸福,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談話:

師:我們讀過很多童話故事,有《風娃娃》、《紙船和風箏》、《小柳樹和小棗樹》等。

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神奇的童話世界,去學習一個小鹿和玫瑰花的故事。

2、板書課題,師板書:《小鹿的玫瑰花》。

3、正音: 瑰是一聲,在“玫瑰”一詞中讀輕聲,這兩個字都是王字旁。(帶領學生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提要求,輕聲讀文。

師:在小鹿和玫瑰花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呢?開啟書,輕聲讀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生字詞:

①出示生字,指名讀、小老師帶讀。生評價小老師。

②出示生詞:開火車讀。教師用簡筆畫評價各組的情況。

三、研讀課文,體會感悟:

1、看圖引入

師:認識了生字寶寶,我們再來認識兩個小夥伴。他們是誰呀?(出示小鹿和鹿弟弟)

2、請學生找課文中鹿弟弟的話並加以質疑。

⑴小鹿和鹿弟弟他們在說什麼?輕聲讀課文,劃出鹿弟弟說的話。出示兩句話:

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着”。

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⑵全班齊讀。

⑶質疑:想一想:你有什麼詞不理解的,或者什麼問題不明白的,想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書:沒有白栽? 惋惜

⑷解釋白栽:鹿弟弟一會兒說“白栽”,一會兒又說“沒有白栽”,那麼白栽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學生自由發言。

3、引讀第一段。

1、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鹿是如何栽的玫瑰?請大家默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4、贊玫瑰:

師:在小鹿的辛勤栽種下,小鹿的玫瑰花盛開了!你們瞧,這些玫瑰花美嗎?(美)是啊,小鹿的夥伴都被吸引過來了,他們正七嘴八舌地誇小鹿的玫瑰花呢。你們也都是小鹿的夥伴,你們也來誇一誇吧。

請學生各抒己見,讚美玫瑰。

5、學習玫瑰生長的句子:

師:花兒開得這麼美,小鹿看到了嗎?你是從課文哪裏知道的?

明確:第三自然段:“就在快要開花的時候……養病。”一句。

師:是啊,小鹿不小心跌傷了。那麼他在跌傷之前看到的玫瑰長什麼樣?

⑴讀讀1—3自然段,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

①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② 過了些日子,玫瑰枝頭長出了許多花骨朵兒。

③ 花骨朵兒漸漸地長大了。

⑵齊讀兩個句子。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花骨朵兒漸漸地長大了。

⑶找近義詞。

這兩個句子中,有兩個意思相近的詞,你能找出來嗎?

⑷理解“慢慢地、漸漸地”

師:這兩個詞寫出了玫瑰生長需要一段時間,那你們覺得這兩個詞可以讀得怎麼樣?指導讀句子。

⑸調詞序、讀、體會。

把這兩個詞在句子中調換位置再讀一讀,分組讀。

師:意思有沒有改變?這兩個詞意思相同,文中卻用上了不同的詞來表達,多麼生動啊。

6、想象:

師:玫瑰花長得這麼好,眼看就要開花了,小鹿卻跌傷了,只能靜靜地躺在牀上養病。(課件出示圖)他會想些什麼呢?

7、體會小鹿想看玫瑰的急切心情:

⑴找句子

師:是啊,小鹿是多麼想去看玫瑰花啊!第三段中哪個句子最能體現小鹿想去看玫瑰?

出示句子:一天,一週,一個月……小鹿終於能下牀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

⑵自己讀讀,想想怎麼讀比較好。

⑶請學生自願起來範讀。

⑷評價交流哪些地方讀得好?

⑸指導讀句子:你們覺得應該怎樣讀,就帶着你的體會讀一讀,讀給你的同桌聽聽。請同桌互評。

⑹激情朗讀句子,師引讀:

師:小鹿盼啊盼啊,好不容易盼到了能下牀的這一天,他還沒完全康復就急着要去看玫瑰了。帶着小鹿的心情讀一讀:小鹿終於能下牀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

師:小鹿靜靜地躺在牀上,時間過得可真慢哪!什麼時候才能下牀去看玫瑰花呀!請同學們把這個句子連起來讀。

師:時間啊,你快快過去吧,我急着要去看玫瑰花了!再讀。

8、體會“惋惜”:

⑴師範讀:

小鹿迫不及待地來到門外,他看到了什麼?(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老師示範讀:“呀!門前的玫瑰已經長得很高了,可是濃密的綠葉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⑵師:小鹿日夜牽掛着玫瑰,居然一朵都沒看着,同學們說說看,小鹿會是什麼心情?

⑶讀句子:

師:是啊,小鹿辛辛苦苦栽種的玫瑰,卻一朵花也沒看着。這是多麼令人惋惜的事啊!咱們把這個句子連起來再讀一遍。

鹿弟弟會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着。”

9、體會“沒有白栽”

⑴讀課文的5、6自然段。

師:正當鹿弟弟爲小鹿沒看到玫瑰而感到惋惜時,誰來了?他們說了什麼?請你們讀讀課文的5、6自然段。

⑵請同桌兩位的兩位同學分別讀黃鶯和微風的話。

師板書:可好看了! 可香了!

⑶找感嘆號:在這兩個詞後面還用了什麼標點?

明確:是的,讀課文時也要注意標點符號。請同學們拿起筆,把這兩段話中的感嘆號都圈出來。

⑷誇誇小鹿的玫瑰:

讓我們一起來誇誇小鹿的玫瑰花吧!老師領讀詞組“可好看了”、“可香了”。

⑸男女生賽讀:

請女同學扮演黃鶯,男同學當微風,老師讀敘述部分,看看誰讀得好。

⑹體會小鹿的心情

師:小鹿聽了黃鶯和微風的稱讚,心情怎麼樣?

咱們就帶着這種心情讀讀小鹿的話吧。

⑺齊讀小鹿的話

師:是啊,小鹿的玫瑰花給這麼多人帶來了快樂,怪不得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請同學們再高興地對小鹿說一遍吧,體會小鹿的心情。

⑻交流:爲什麼沒白栽?板書:幸福

10、小結:

師:同學們,小鹿親手栽種的玫瑰花,雖然自己沒看到,卻給周圍的的朋友帶來了花香,帶來了幸福。這真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啊!

師板書。

四、佈置作業:

讀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

4、小鹿的玫瑰花

沒看到 可好看了!

惋惜 可香了!

沒有白栽!(幸福)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魯教版的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第一目的內容《我愛你,中國》。

下面,我將分設計理念、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程序、自我評價五個板塊逐一向大家介紹。

第一板塊——設計理念。

新課標明確提出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對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直面他們成長中的問題,滿足他們發展的需要。在設計本課時,對於教材,我依靠又不依賴,超越又不脫離。對於學生,我落實三個字。落實“主”字,突出“動”字,體現“愛”字。使學生在愉悅中學習,自己在快樂中教學。

第二板塊——教材分析

1.本節課引導學生把自己對“小家”的熱愛進一步上升爲對祖國大家庭的熱愛,引導學生認識祖國的山河悠久的歷史,文化的燦爛瞭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華夏文明,結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誼。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情,增強學生維護民族團結的自覺性。愛國教育爲教材進行了很好的昇華。

2.依據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確定瞭如下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同祖國文化,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傳統和習慣,培養與其他民族成員溝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知識:瞭解祖國燦爛的文化,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聯繫。

3.本課的重點是青少年肩負的責任,難點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第三板塊——教學策略

卡爾迪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所以我在教學中遵循教法服務於學法的策略。使創設情境、感悟思考、活動探究、情境模擬教學促進學生的情境體驗、合作交流、角色體驗。在本節課中,我以四環節引領課堂,而每一環節所運用的教學策略都體現着教法服務於學法。

第四板塊——教學程序

下面我將重點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總體設計思路:

以歌曲匯入新課——以四環節授新課引領課堂探究問題——師生歸納所學內容——教師寄語,整個過程提現了“讓學生的生活成爲教育內容”的新課標的理念。

(一 )導課 播放音樂《大中國》

我們都共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我們不僅要讓愛駐我家,更要讓愛駐大家。放眼祖國,我們會爲祖國56個民族感到驕傲,走進民族大家庭,我們會感受到56個民族共處的溫馨。然後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就走進我們的家,對家庭的探討。

(二)講授新課

師生共同進入第一環節欣賞祖國的可愛。——透過大屏幕播放精選的各地景色。

透過欣賞,同學們都能感受到祖國如此多嬌,如果我們在祖國大地上走走,

去欣賞親身體驗一下,你又有什麼感受呢?請同學們每組派一個代表說說你去過我國的什麼地方?有什麼感受或者說說你想去哪兒?你爲什麼要去 那兒。 這一環節讓學生交流達到思想的一個碰撞。透過看說,瞭解我們祖國山河壯麗,江山如畫,爲生活在我們祖國的大地上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透過創設情境,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明白祖國江山多嬌。 透過看說同學們瞭解了祖國山河壯麗,但是,我們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請同學們走進歷史的輝煌,帶我們參觀祖國悠久的歷史。

這一環節,讓學生結合歷史知識,暢所欲談。小組討論並交流,可以小組分工,分爲文字典籍,藝術創作,科技發明。

接下來師生互動,讓學生明白,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創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創作了歷史的輝煌,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怎麼做?

透過學生總結,交流,突破重點。學生在心裏會認識到,我們青少年肩負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歷史完整,祖國的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被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爲創造更加光輝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竭力。從而達到讓認同祖國的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落腳點。

在前面四個環節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認識了我們可愛的祖國,在我們祖國的建設中,發展中,各個民族兄弟姐妹都奉獻了自己的力量,我們一同走進下一部分——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由此過渡到第四環節。 第四環節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想、說、悟、做----模仿嘗試)

這裏有着理性的思考,請看同學們自己動手編排的小品《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劇情簡介,在歷史發展中,在外族入侵的時候,在現代化建設中各民族人們和睦相處,有好往來,譜寫了一首首民族團結之歌。學生在自己創設的情境中,感悟到社會的發展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的兄弟情誼。

透過師生合作,解決了難點問題。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最後獨立思考,在我們身邊如果有小數民族的同學們,我們應該怎麼做? 第五環節——自覺一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

師生交流,達到共識,我們要熱愛祖國的民族大家庭,就要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多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情。在學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實際行動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光榮義務。

這一環節是設定,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好與少數民族的同學關係。

(三)小結。對本節課所學內容我是透過框架做出小結。一環扣一環。讓學生明白本節課所要達到的目標。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四讓”即(1)目標----讓學生明確。(2)新知----讓學生去發現。(3)過程----讓學生去參與。(4)問題----讓學生探究解答。

(四)教師寄語、指導生活。

我們是一個集體,一個家,要讓愛駐我家,更要讓愛住大家。我們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爲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民族團結做出自己的貢獻。

好,我的教學過程就介紹完了,最後做一下自我評價。

第五板塊,自我評價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樹葉粘貼畫說課稿

蘇教版小學美術第七冊《樹葉粘貼畫》------動物

教材簡析:

樹葉粘貼畫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樹葉粘貼畫說課稿在四年級上學期安排這樣的內容,是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而進行的,旨在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這部分教材要求貼出形象生動的小動物,是樹葉粘貼畫中最接進兒童生活的內容。樹葉粘貼畫說課稿就是這樣來的。樹葉粘貼畫說課稿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根據想象,有步驟的貼好動物畫。

教學目標:

(1)掌握樹葉粘貼畫的方法。

(2)能選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

(3)透過引導學生用樹葉拼貼動物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說教法:

美術教學生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如何培養這一教學任務,教師教學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節課重在尋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演示法,引導發現法,範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透過範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去發現美,創造美。

三、說學法: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運用聯想的學習方法;(2)動手嘗試練習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法和學法,採用如下教具和學具:多媒體——動物世界、膠水、漿糊、剪刀、樹葉、範畫、投影片等。

四、說教學程序:

爲了優化教學過程,體現學科教學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設計教學程序的:

(1)、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上課時,教師可以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好,今天我帶來許多小動物和大家交朋友,大家要注意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長的什麼樣?”接着播放多媒體------《動物世界》。

教師在學生看完錄象後,學生可以提問:你們看見了哪能小動物呀?它們長得什麼樣呢?學生不難回答:長腿的駝鳥、長脖子的長頸鹿,有胖乎乎的大熊貓等。

這樣的開頭,使學生熟悉動物的外形特徵,激發學生表現動物的創作慾望,爲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接着,教師拿出範圖------《兩條魚》,並提問:我們這裏有小動物,同學們看是什麼呢?學生說,兩條金魚。然後,教師將一條金魚拆成幾片樹葉,引導學生髮現金魚是由不同樹葉拼成的,從而匯入新課,到了秋天,我們經常可以隨地撿到樹上落下的樹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樹葉粘貼畫。

板書課題:樹葉粘貼畫-------《動物》,這樣匯入,給學生一種自然、貼切的感覺。

(2)、分部講授新課:

學生在第一環節中產生對樹葉粘貼畫的極大興趣,處於最佳學習狀態,這時教師將範圖出示在黑板上,進行新授,揭示講解樹葉粘貼畫的方法:

a、 看------樹葉

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樹葉,要求學生“看樹葉聯想動物”想想動物的哪些部位,如:熊貓的頭、公雞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頭、長頸鹿的脖子等,這時教師引入第二步;

b、想------動物

教師拿出一組樹葉,要求學生看看、想想能擺出什麼動物,學生可能會回答,可以拼一隻孔雀,教師引導:剛纔的樹葉可以拼做羽毛,尖葉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細長的葉子做脖子。

教師提示,當我們決定拼孔雀後,還想一想,拼一隻怎樣的姿態,在幹什麼呢?匯入下一步:

c、 擺------姿態

根據尾巴的樣子可以想象出,這是一隻正在開屏的孔雀,這時,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圖。

接着,教師引導學生,樹葉不僅可以拼孔雀、金魚,還可以拼其它小動物。

教師出示多媒體,播放各種形態的動物,(樹葉粘貼畫),使學生拼、看、想,三者結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d、貼------平整

指導學生貼畫,這是粘貼畫的最後一步。

這時播放輕音樂,學生開始貼畫,教師巡迴輔導。

大約十幾分鍾後,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針對作品情況進行評比,教師可以這樣說:“好,比賽結束,下面我們要評出優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師生共同評出佳作,並給他們一個“金葉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課堂小結: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這樣的課堂設計,使學生學、練結合,發現學習和美育相融,是美術大綱教學的要求。

五、說板書: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於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將範圖、多媒體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千年夢圓在今朝》是義務課程教科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略讀課文,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爲實現飛離地球、遨遊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 重點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 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 在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號”的發射成功, 標誌着我國已經成爲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載人航天的千年夢想終於實現了. 文章熱情讚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 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於探索、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

課文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 段至第3段), 簡要敘述了炎黃子孫爲了實現飛離地球、遨遊太空的千年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 重點描述了明代的萬戶所嘗試的人類首次火箭飛行. 第二部分(第4 段至第10 段), 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 中國的航天事業呈現的勃勃生機, 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到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 終於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第三部分(第11段), 簡要描繪了炎黃子孫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 登臨月球, 探索火星, 遨遊更深更遠的太空.

課文重點敘述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的經過. 具體敘述了載人航天工程的艱鉅和困難;廣大科技工作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神舟五號”的順利發射和成功返回及其偉大意義.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 一是讓學生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二是學習默讀課文,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說預設】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探索、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宛若、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

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於探索、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瞭解中國航天事業最終實現夢想的原因,從中體會中國航天人所體現的團結合作, 默默奉獻, 勇於探索, 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 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在事實的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這篇課文激情澎湃,字裏行間充滿了中國人民實現飛天夢想的自豪與驕傲。教學這一課,我注重引導學生用朗讀從字裏行間自豪和驕傲的感情。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說過程】

一、創設朗讀情境,營造情感氛圍

新課程強調小學語文應注重朗讀,以讀代講,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儘量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文中有幾個部分有一些抒情的語言,要透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飛天夢實現時的激動、驕傲、自豪之情。爲此,我在課題上先做一個鋪墊,讓學生先理解課題,然後說感受,再帶着感情來讀。爲繼續加深這一感情,再透過讓學生觀看“神舟五號”成功發射的視頻,讓學生再次昇華驕傲、自豪之情。

接着讓學生找出描寫航天技術發展的漫長和艱難的句子,體會其中的艱辛,並透過指導朗讀讓學生體會到科學家的堅持不懈、鍥而不捨、團結協作、默默奉獻的精神。

最後讓學生透過朗讀“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發射成功的偉大意義進一步昇華感情,爲祖國感到驕傲。

如有時間,可以讓學生朗誦課後閱讀連結《炎黃飛天夢》來加深感情。

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抓住課文語句反覆朗讀。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加上自己的生活經驗,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二.把握朗讀時機,唱響課堂旋律

不僅朗讀形式很講究,對於某種朗讀形式的指導也是十分有學問的。在指名朗讀時,要注意一開始儘量不要叫朗讀最好的學生。如果一開始就叫班中朗讀最好的學生來讀,但接下來如果再讓其他學生朗讀的時候,往往就很難看到有人舉手了。可能在大家的心裏都認爲自己沒有他讀得好,也就沒有那個積極性了。這時如果你說“誰能比他讀得更好”或者“誰也想來讀一讀”,那等於是沒說。大部分學生在一開始朗讀的時候不可能一下子朗讀到位,這時作爲老師就得及時引導,而這引導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朗讀指導的時候,一開始讓一位朗讀水平很一般的同學來讀,那麼其他學生已經從中聽出不足的地方,往往這些不足的地方是大部分學生都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再適時的抓住這一處加以評議指導,第二位學生就會在這一方面注意了。經過多次的朗讀、評議和指導,學生就越讀越有進步,越讀越有勁了。如果學生讀不出來感情,老師要進行範讀,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夢圓飛天的激動之情、喜悅之情、自豪之情。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教科版教材第四冊第11課《快活的小河》。

2.教材簡析

本課是第四冊教材第七單元“與人合作”爲主題中的課文。《快活的小河》這篇課文透過寫一條快活的小河在泉水、瀑布的帶動下,由軟弱、怯懦變得堅強、勇敢的過程,說明了朋友間的相互鼓勵可以使人增長力量,合作可以使人成長的道理。 課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展示了人物性格的變化過程。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編排意圖、課文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特作以下設計:

3.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品質,教育學生不怕苦,不怕難,從小做個勇敢堅強的孩子。

4.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品質。

二、說教法和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自能閱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情趣、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因爲教爲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劃劃、議議等學習方法。這樣透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一)匯入新課,激情引趣

多媒體出示小河在叢林、山間快活流淌的畫面 。用生動的畫面,優美的音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河的快樂,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你們看,這是一條彎彎的小河,它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歡快地唱着歌,穿過叢林,越過山崗,快樂的流淌着,爲了奔向大海,它要做一次長途旅行,在旅行的路上會發生什麼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十四課《快活的小河》,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首先,透過自由讀課文,同桌互相讀,指名分自然段讀的形式讓學生注意讀準字音,檢查學生是否讀的正確、通順。其次,透過多次的朗讀,學生已掃除了閱讀課文的障礙,這時有必要初步瞭解文章的完整形象,爲深入理解課文提供條件。爲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的脈絡提出問題:透過讀課文,你們認爲小河一直都這麼快活嗎?引導:小河開始快樂嗎?後來呢?最後呢?抓住“快活”兩個字進行教學,這個問題必須透過認真讀書,聯繫上下文,積極動腦思考,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板書:快活——不快活——快活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悟

1.讀讀描寫小河快活的語句。 一條小河,唱着歌,流呀流呀,多快活呀!透過朗讀來體會小河的快活。

2.這麼快活的小河,怎麼又變得不快活了呢?它遇到了什麼困難? 心理學表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成功的關鍵,閱讀之前目標明確與否效果大不一樣,無目的讀的效果,只是有目的讀的效果的1/3。閱讀課文前必須使學生明確爲什麼而讀,要思考什麼問題,完成什麼任務,能幫助學生納入正確的學習軌道。這就是設計這幾個問題的意圖所在。讀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畫圓》是小學資訊技術上冊的第8課中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它是教材關於畫圖知識鋪墊的延伸,並且貫穿着以後整個的畫圖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畫圖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一些常用工具的基本用法,初步掌握“繪畫工具箱”中繪畫工具的”橢圓”,”刷子”,”鉛筆”的使用方法。

單就內容而言,對已初識了畫圖軟件的四年級學生來說並不難,而且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堅持任務驅動的原則,重難點知識讓學生透過學習交流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或教師作適當個別指導幫助解決。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熟悉“橢圓”、“刷子”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對圖形進行處理的方法。

能力目標:用“橢圓”、“刷子”等工具繪製簡單的圖形,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橢圓,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畫正圓的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教法闡述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資訊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爲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創設一個美麗的天空(創設情境法),設定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啓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五、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巧妙的設計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透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六、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資訊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二)步步爲營,導學達標

(三)拓展訓練,完成實踐園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首先展示一個美麗的天空(用多媒體課件模擬一個場景),學生透過已有生活體驗肯定會發表自己的評價,認識到天空是多麼多姿多彩。最後教師抓住時機提出任務:大家想不想利用我們所學的畫圖軟件畫出這幅天空圖。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同時複習已經掌握的操作技巧,爲後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二)步步爲營,導學達標

本環節分三個層次展開:

任務一、畫天空中的白雲

學生分析討論:如何畫白雲,得出利用畫圖軟件中的橢圓工具。此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如何下手,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老師演示並簡單講解“橢圓”工具,學生練習用橢圓工具畫出白雲。

任務二、畫天空中的氣球

首先讓學生觀察和討論如何畫氣球:

(1)畫彩色的氣球(用橢圓工具)

(2)畫氣球的線(用刷子工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試一試,教師巡迴輔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小組合作能力。遇到技術問題可透過小組討論,向老師求助來解決。

3、學生展示,集體講評。爲了檢驗和促進每個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

4、加強鞏固,學生練習。對知識加以鞏固是必備的。

任務三、畫天空中的笑眯眯的太陽

1、分析、討論:

(1)怎樣用橢圓工具畫出一個正圓來?按住shift鍵後拖動鼠標

(2)怎樣用刷子工具畫出笑臉和太陽光?工具欄中有不同的刷子形狀。

2、小組試一試,分組討論,教師巡迴輔導。

3、學生展示,集體講評。教師肯定學生的成績,小結過渡。

4、加強鞏固,學生練習。

(三)歸納總結,完成實踐園

(1)學生交流學習心得,互評互助。

(2)教師幫助學生輸理知識,完成實踐園。

爲了檢驗和促進每個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透過實踐園來體現。

七、教學反思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講練結合。單就內容而言,對四年級學生來說是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精講。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透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資訊,掌握操作。

3、任務驅動。任務拋出,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本次教學,不足的是給學生練習的時間操之過急,過於新知識的授入,給學生鞏固知識時要有更多的選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說課稿 篇9

今天我說課的文章是笛福的小說《魯濱孫漂流記》中的節選部分《荒島餘生》。

《荒島餘生》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訓練課文。根據新的課程標準,作爲一篇閱讀訓練課文,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即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與文字進行充分接觸,突出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平等對話,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

一、說教材

選自《魯濱孫漂流記》的《荒島餘生》,既沒有節選魯濱孫海上遇難、生死繫於一髮的驚心動魄的情節,也沒有節選魯濱孫在荒島上如何歷盡艱辛謀生的傳奇故事,這裏節選的部分,並沒有多少故事,大都圍繞魯濱孫落難荒島之初的心理活動展開敘述。課文呈現給我們的是魯濱孫在一段時間內的心態變化歷程。學習這篇課文,關鍵要理清魯濱孫的心理路程,從中可以看出魯濱孫的荒島創業所折射出來的人類理性思維之光。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在課外閱讀過一些小說,但在課堂上接觸小說並不多。特別是本篇課文以大量的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這給學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從心理角度來說,由於學生的社會閱歷淺,要設身處地地揣摩人物的心理,還要發揮豐富的想象力。透過充分閱讀文字來把握人物。

三、根據前面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三維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三維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能力。

⑵過程與方法:透過自主合作探究、抓住課文主要資訊,概括內容要點。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現出的人類優秀品質的精華,珍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2、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人物心理活動,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理解身處絕境的魯濱孫行爲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採用閱讀教學法。透過閱讀讓學生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培養從材料中捕捉重要資訊的能力。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五、教學過程

教師透過備課、上課、批改、練習等方式從事教學工作。無論老師怎樣教,如何精心設計教案,利用教學技巧。其最終的目的不是爲了表現老師,而是爲了學生。說到底,就是學生“學到了什麼”。如果學生沒有學到該學的知識,那麼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無價值的。因此,本節課的設計充分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發,以學生學到了什麼爲教學的基本點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說,18世紀歐洲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它,這部小說也爲作者本人贏得了近500個頭銜,時至今日,它仍然是西方青少年最喜愛的一部小說,這本書就是《魯濱孫漂流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落難荒島的魯濱孫是怎樣生活下去的。

設計這樣的匯入既可以讓學生初步認識到《魯濱孫漂流記》的影響很巨大,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創設本課良好的教學情境。

(二)文學常識積累

簡介作者

1、由學生七嘴八舌進行介紹

2、教師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爲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視野,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如何收集資料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疏解疑難字詞,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這一教學環節是對語文基礎知識的落實,同時也爲下面理解課文掃清了障礙。

(四)整體感悟(學生自讀課文,篩選資訊)

①流落荒島時,魯濱孫面對什麼樣問題?他的心態是怎樣的?後來有怎樣?他找到了哪些活下來的理由?

②魯濱孫決定在荒島上生活下來,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呢?

兩個問題的設計圍繞“生存、物質、精神”三個方面展開。培養學生從文字中篩選資訊的能力,充分閱讀文字,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流下深刻印象。瞭解人物的心理活動,爲下一教學過程做鋪墊。

(五)深入探究

①由於工具缺乏,魯濱孫是怎樣艱苦工作的?

②課文爲什麼要詳細敘述魯濱孫計算時間這件事?

③如何理解魯濱孫記日記和閱讀《聖經》及其他祈禱書的行爲?

④魯濱孫是怎樣的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像魯濱孫這樣的人呢?

學生分組討論,選代表回答,教師點撥。

本環節的四個問題環環相扣,根據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以及生活積累的不同,給層次不同的學生以充分發揮的空間。體現新課標中閱讀的主體性和獨特的體驗,同時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篩選、表達、組織能力。以點帶面的教學設計可以減少上課的環節,提高教學效率。其中第4個小題的設計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初步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理解課文主人公的精神,把握人物形象。

(六)體驗反思

從魯濱孫這個人物身上,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本環節的設計是對教學難點的突破,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七)教師小結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生活中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我們要正確、辯證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養自己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頑強地與命運搏鬥的人就是真心英雄,只有經歷風雨的生命纔是最美麗的。

以歌曲的形式和教師的小結相結合,結束本課的教學,形式活潑,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共鳴的作用。

(八)作業佈置

設想有一天你身處這樣的困境:黃沙漫漫,無邊無垠。你一個人被困沙漠之中。頭上是炎炎烈日,腳下是如焚熱沙。你和駱駝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夠用兩天了……你該怎麼辦?

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500字左右。

這一環節是本課教學的終點站,可加深學生對本課的理解,又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也是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的重要環節。

說課稿 篇10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偉大的悲劇》。說課內容包括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法學法、說重點難點以及說教學過程五個部分。

一、說教材

《偉大的悲劇》是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以探險爲主題,透過不同題材的學習,培養學生敢於探險的勇氣、集體主義觀念和爲所熱愛事業獻身的崇高精神。《偉大的悲劇》是一篇節選的傳記,課文寫的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卻又滿懷希望地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挪威人已經捷足先登,只好無奈但又十分堅毅地踏上歸途,最後一個個悲壯地死去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飽含深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動,特別是在面對失敗和死亡時斯科特探險隊員表現的那種勇敢、坦然、鎮定地精神面貌,尤爲震撼人心。本單元選這篇文章正是要讓學生感受這種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爲事業而獻身的崇高品質和強烈的團隊意識。因此,本課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特色和亮點,在本單元,甚至本冊書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中重點提出:要讓學生“關注自然,關注人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根據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確立了這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在快速閱讀課文過程中,抓住主要資訊,概括內容要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文中的細節,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開學生與文字、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培養團結合作、勇於犧牲的精神,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度。

三、說重點難點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大多數的閱讀文章都包含着濃厚的感情色彩,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語文教育應該注重教學過程對學生的薰陶感染,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體驗文字中蘊藏着的感情,在體驗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感受。

基於此,我確立文章重點是:對斯科特探險隊崇高精神品質的頌揚和讚美。爲了揭示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內涵,作者在把握事實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了生動的描述,突現悲劇的不同凡響的意義,使讀者心靈受到震撼。教學過程中我以這些震撼人心的細節爲重點,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在飽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體會斯科特隊員的偉大高貴的品質,並在閱讀中逐漸實現情感態度的培養和提升。另外,文章對斯科特五人在失敗和死亡面前所表現出的坦然和勇敢進行了着力的描寫,而在這方面學生的情感體驗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是本課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融入課文,品味關鍵詞句,開啟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突破這一難點,達到深刻閱讀體驗的目的。

四、說教法學法

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努力實踐新課程理念,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選擇的教法是:整堂課以“情感體驗”爲教學主線,透過整體感知、細節品味等途徑,運用朗讀、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感受人物心理,與高貴偉大的靈魂對話;與自己對話、與同學老師對話,在這種感受、體驗、交流的課堂學習過程中逐漸提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法方面,我主要指導學生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進入文字,讀出感受,發現問題,透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解決問題。

五、說教學過程

因爲文章篇幅較長,我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充分地預習,熟悉故事情節和人物。上課時,我以課件顯示“南極版圖”,突出南極點科學實驗站的名稱“阿蒙森---斯科特站”,用富有激情的介紹引出課文和人物。以此匯入課堂學習、創設凝重、沉思的氣氛,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

整個教學過程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的突破:

環節一: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個故事的情節。這樣的設計是爲了遵循敘述類文體閱讀規律,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訓練學生篩選資訊的思維能力。

環節二:文中哪些情節深深地打動了你?默讀課文,圈劃這些語句,並用一句話概括。學生在整體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後,要引導他們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字,與作者對話,與事件中的人物對話,在提高學生對內容要點概括能力、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

環節三:小組選擇最能打動你的情節,並討論“是什麼打動了你?”這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討論過程中要組織學生朗讀重點的語段、句子,像“奧茨英雄似的死去”、“斯科特三人安靜地死去”等情節中的語句,並對關鍵詞語要反覆品讀,以此加深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在談到“斯科特的絕筆”這一情節時引導學生想象斯科特給國家、民衆、朋友、妻子、孩子可能寫一些什麼。在對以上情節的感受和討論之後,引導學生思考“偉大的悲劇”課題的深刻含義,從而突破文章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環節四:爲了讓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有所增益,能夠更好地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斯科特沒能實現“第一”的目標,而且沒能成功地返回祖國,可以說他是一個失敗者,但他卻贏得了勝利者都沒有的尊重和讚譽。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失敗,我們該怎樣面對呢?這類問題既是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又是語文素質能力形成的內涵,也是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理解的重要途徑。

最後以送給學生三句名言的方式結束本課:

1、當失敗不可避免時,失敗也是偉大的。——惠特曼

2、我們的工作不是成功,而是在不斷的失敗中前進。——史蒂文森

3、失敗是智者的課堂。歷史不能改變,未來仍掌握在你手中。——休·懷特

(結語)

我們常說“讀書是爲了明理”。一篇好的文章會影響人的一生,同樣一堂好課也會在學生的心中久久迴盪。我們的課堂應該是智慧的鏵犁,幫助學生開墾人類社會不斷髮展的希望,和他們一起去採摘那些文化領域的累累碩果,一起去分享那些偉大心靈閃爍的光芒。並在共同的學習和體驗過程中,引導學生在知識的巔峯上捕捉受用一生的雨露陽光。這是我這堂課的追求,也是我平時教學過程中矢志不渝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