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解析幾何》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1.91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解析幾何》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解析幾何》說課稿範文

《解析幾何》說課稿1

一、背景分析

1、學習任務分析:充要條件是中學數學中最重要的數學概念之一,它主要討論了命題的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邏輯關係,目的是爲今後的數學學習特別是數學推理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舊教材中,這節內容安排在《解析幾何》第二章“圓錐曲線”的第三節講授,而在新教材中,這節內容被安排在數學第一冊(上)第一章中“簡易邏輯”的第三節。除了教學位置的前移之外,新教材中與充要條件相關聯的知識體系也作了相應的擴充。在“充要條件”這節內容前,還安排了“邏輯聯結詞”和“四種命題”這二節內容作爲必要的知識鋪墊,特別是“邏輯聯結詞”這部分內容是第一次進入中學數學教材,安排在充要條件之前講授,既可以使學生豐富並深化對命題的理解,也便於老師講透充要條件這一基本數學概念。

教學重點: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三個概念的定義。

2、學生情況分析: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與舊教材相比,教學時間的前置,造成學生在學習充要條件這一概念時的知識儲備不夠豐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不夠充分,這也爲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新教材在第一章的小結與複習中,把學生的學習要求規定爲“初步掌握充要條件”(注意:新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是“掌握充要條件的意義”),這是比較切合教學實際的.由此可見,教師在充要條件這一內容的新授教學時,不可拔高要求追求一步到位,而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滾動式逐步深化,使之與學生的知識結構同步發展完善。

教學難點:“充要條件”這一節介紹了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三個概念,由於這些概念比較抽象,中學生不易理解,用它們去解決具體問題則更爲困難,因此”充要條件”的教學成爲中學數學的難點之一,而必要條件的定義又是本節內容的難點.根據多年教學實踐,學生對”充分條件”的概念較易接受,而必要條件的概念都難以理解.對於“B=A”,稱A是B的必要條件難於接受,A本是B推出的結論,怎麼又變成條件了呢?對這學生難於理解。

教學關鍵:找出A、B,根據定義判斷A=B與B=A是否成立。教學中,要強調先找出A、B,否則,學生可能會對必要條件難以理解。

二、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目標:

1、正確理解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三個概念。

2、能利用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三個概念,熟練判斷四種命題間的關係。

3、在理解定義的基礎上,可以自覺地對定義進行轉化,轉化成推理關係及集合的包含關係。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與類比能力:“會觀察”,透過大量的問題,會觀察其共性及個性。

2、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敢歸納”,敢於對一些事例,觀察後進行歸納,總結出一般規律。

3、培養學生的建構能力:“善建構”,透過反覆的觀察分析和類比,對歸納出的結論,建構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三)情感目標:

透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構造數學命題,發展體驗獲取知識的感受。

透過對命題的四種形式及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相對性,培養同學們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透過“會觀察”,“敢歸納”,“善建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勇於創新,多方位審視問題的創造技巧,敢於把錯誤的思維過程及弱點暴露出來,並在問題面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不畏困難、勇於進取的精神。

三、教學結構設計: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生活本身又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我對本節課的數學知識結構進行創造性地“教學加工”,在教學方法上採用了“合作——探索”的開放式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體現“參與式”、“生活化”、“探索性”,保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獲取,促進學生充分、和諧、自主、個性化的發展。

整體思路爲:教師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課題,引導學生分析實例,給出定義,例題分析(採用開放式教學),知識小結 擴展例題,練習反饋

整個教學設計的主要特色:

(1)由生活事例引出課題;

(2)例1採用開放式教學模式;

(3)擴展例題2是分析生活中的名言名句,又將數學融入生活中。

努力做到:“教爲不教,學爲會學”;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

四、教學媒體設計:

本節課是概念課,要避免單一的下定義作練習模式,應該努力使課堂元素更爲豐富。這節課,我藉助了多媒體課件,配合教學,添加了一些與例題相匹配的圖片背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將學生的自編題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分析,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考慮到高一學生學習這一章的知識儲備不足,爲了讓學生更易接受這一節內容,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提出本課的問題,並與學生共同利用原有的知識分析,事例中包括幾個問題,爲後面定義的分析埋下伏筆。

我用的第一個事例是:“做一件襯衫,需用布料,到布店去買,問營業員應該買多少?他說買3米足夠了。”這樣,就產生了“3米布料”與“做一件襯衫夠不夠”的關係。用這個事件目的是爲了第二部分引導學生得出充分條件的定義。這裏要強調該事件包括:A:有3米布料;B:做一件襯衫夠了。

第二個事例是:“一人病重,呼吸困難,急診住院接氧氣。”就產生了“氧氣”與“活命與否”的關係。用這個事件的目的是爲了第二部分引導學生得出必要條件的定義。這裏要強調該事件包括:A:接氧氣;B:活了。

用以上兩個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數學中應研究的概念、關係,會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有助於提高興趣和深入領會概念的內容,特別是它的必要性。

第二,引導學生分析實例,給出定義。

在第一部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後,緊接着開展第二部分,引導學生分析實例,讓學生從事例中抽象出數學概念,得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定義。在引導過程中儘量放慢語速,結合事例幫助學生分析。

得出定義之後,這裏有必要再利用本課前面兩節的“邏輯聯結詞”和“四種命題”的知識來加強對必要條件定義的理解。(用前面的例子來說即:“活了,則說明在輸氧”)可記作。

《解析幾何》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解析幾何第一章主要研究的是點線、線線的位置關係和度量關係,其中以點點距離、點線距離、線線位置關係爲重點,點到直線的距離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是解決其它解析幾何問題的基礎。本節是在研究了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的判定方法的基礎上,研究兩條平行線間距離的一個重要公式。推導此公式不僅完善了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這一知識體系,而且也爲將來用代數方法研究曲線的幾何性質奠定了基礎。而更爲重要的是:透過認真設計這一節教學,能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深刻地領悟到蘊涵於公式推導中的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學會利用化歸思想和分類方法,由淺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研究數學問題,同時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興趣和良好的學習品質。

2、重點、難點及關鍵:重點是“公式的推導和應用”,難點是“公式的推導”,關鍵是“怎樣自然地想到利用座標系中的x軸或y軸構造Rt△,從而推出公式”。對於這個問題,教材中的處理方法是:沒有說明原因直接作輔助線(呈現教材)。這樣做,無法展現爲什麼會想到要構造Rt△這一最需要學生探索的過程,不利於學生完整地理解公式的推導和掌握與之相應的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如果照本宣科,則不能擺脫在客觀上對學生進行灌注式教學。事實上,爲了真正實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讓學生真正地參與進來,起關鍵作用的是設計出有利於學生參與教學的內容組織形式。因此,我沒有像教材中那樣直接作輔助線,而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剪裁、重組和鋪墊,構建出在探索結論過程中側重於學生能力培養的一系列教學環節,採用將一般轉化到特殊的方法,引導學生透過對特殊的直觀圖形的'觀察、研究,自己發現隱藏其中的Rt△,從而解出|PQ|。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特殊問題還原到一般,學生便十分自然地想在座標系中探尋含PQ的Rt△,找不到,自然想到構造,此時再過P點作x軸或y軸的平行線就顯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本設計力求以啓迪思維爲核心,設計出能啓發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從而突破難點的關鍵,推匯出公式。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推導,並能用公式計算。

(2)領會滲透於公式推導中的數學思想(如化歸思想、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掌握用化歸思想來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

2、能力目標:透過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觀察、反思、總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善於研究的精神,挖掘其非智力因素資源,培養其良好的數學學習品質。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點點距離、線線位置關係,初步掌握了“用代數的方法研究曲線的性質”這一研究解析幾何問題的重要方法,並且學習了三角函數的相關內容,這就爲構造Rt△,利用三角形性質以及同角公式推導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做好了鋪墊。並且,高二的學生已經基本能夠從特殊的情況中發現規律,從而推廣爲一般情況,關鍵是學生在這個方面的應用意識還比較淡漠,所以本節課只要做好這種引導工作,學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這也是本節課要突出的“從特殊到一般”的課堂設計的原因,能夠使學生充分地參與進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的內容實際上並不是難度很大,關鍵是推導公式的方法的選擇,一旦找準推導方法、作出相應的輔助線,接下來的推導過程就是比較容易完成的。所以

1、遵循“數學學習的本質是主體(學生)在頭腦中建構和發展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是主體的一種再創造行爲”的理論,採取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啓發式、提問式教學方法。

2、根據“教師應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的精神,開發學生的智能,形成其健全個性”的原則,力求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或顯性(答問、板演等)或隱性(聆聽,苦思等)地參與全教學過程,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下,積極思考、動手演練、步步深入,讓學生自己匯出公式。

3、採用投影、計算機等教學手段,增大教學的容量和直觀性,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4、以反饋調控爲手段,力求反饋的全面性(優、中、差生)與時效性(及時、中肯)。

五、教學程序:

⑴課題引入:複習如何判斷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如果兩直線相交,又如何求出交點的座標?這樣有意識地涉及兩直線垂直、兩直線的交點等知識,既幫助學生整理、複習已學知識的結構,也讓學生在複習過程中自己“發現”尚未解決的問題,使新授知識在原認知結構中找到生長點,自然地引出新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形成合理、完善的認知結構。(3分鐘)

⑵課題解決:教學過程中,利用“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由特殊直線到一般直線;由特殊點到一般的點),提出如下問題:

先研究點到特殊的直線(平行於x軸和y軸的直線)的距離;

然後對於一般的直線,先研究特殊的點(原點)到直線的距離(可以利用“等面積法”、“三角形相似的性質”或“解直角三角形”三種思路求解),再將其解題方法推廣到一般的點,就會自然想到構造Rt△進行求解了。

逐步逼近目標,在這過程中展示了數學知識產生的思維過程。調動學生自覺地、主動地參與進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都得以充分體現。在教學中只要抓住“構造一個可用的三角形”這個關鍵,就能突破難點,易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27分鐘)

⑶例題練習:推匯出公式之後,透過例題講解和學生動手練習,進一步鞏固公式的記憶和應用。(12分鐘)

⑷小結作業:師生互動,共同總結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公式的特徵和應用,佈置課後作業。(3分鐘)

六、教學設計評價: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是解決理論和實際問題的一個重要工具,這不僅是其有廣泛的應用,而更重要的是公式推導過程中蘊含着重要的數學思想,教學中理應予以重視。因而,在設計這節課的教學方案時,要力求暴露公式推導中的思維過程,突出整體觀念對思維過程的指導作用。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思路自然的則運算很繁,而運算較簡單的解法則思路又很不自然。這樣就造成了教學中通常採用“滿堂灌”、“注入式”,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應有的訓練,學生的主體作用也不能充分體現出來。爲避免這個問題,有必要很好地探討一下,“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的教學如何更合理,怎樣把教學過程變成師生共同探索、發現公式的過程,怎樣使推導過程自然而簡練。

本節課是“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的最後一個內容,在複習引入時,有意識地涉及兩直線垂直、兩直線的交點等知識,既幫助學生整理、複習已學知識的結構,也讓學生在複習過程中自己“發現”尚未解決的問題,使新授知識在原認知結構中找到生長點,自然地引出新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形成合理、完善的認知結構。教學過程中,逐步逼近目標,在這過程中展示了數學知識產生的思維過程。學生能夠自覺地、主動地參與進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都得以充分體現,經常這樣做,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必將逐步得到提高。在教學中只要抓住“構造一個可用的三角形”這個關鍵,就能突破難點,還可以採用其他的方法推導“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易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這堂課,既是一堂新課,也是實驗課;既學習了新知識,也鍛鍊了用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思維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使用現代化工具的動手能力;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變化的美;也在學生個性情感中融入了創新的意識與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