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七篇

說課稿1.96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初中8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七篇

說課稿初中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直面挫折》。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法指導,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進行本次說課。

先說教材分析,在教學內容把握上,《直面挫折》是廣東版教材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六單元《自強不息》中的第一框。

《直面挫折》是第六單元起始課,主要講解挫折的含義,挫折難以避免的原因,分析了面對挫折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應對挫折的方法。學習本課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勇於克服困難、開拓進取的良好品質。

在對這一課全面把握和分析後,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我對課文進行了重新整合,我想本課可以分3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引導學生理解人生難免有挫折。第二課時主要任務是學生知道挫折影響的兩重性,引導學生自覺認識到面對挫折應該擁有積極應對的態度、並主動尋找應對的方法,直面挫折。第三課時是對本框的拓展,參閱參考書可定爲“生命的讚歌”。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對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基於對課標和教學內容的理解,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透過本節課學習,讓學生能做好直面挫折的心理準備,並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應對生活中的挫折與逆境,養成勇於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2、能力目標

理解掌握挫折的兩重性,懂得面對挫折時能轉化爲積極的心態,會運用應對挫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3、知識目標

瞭解挫折產生的原因,明白挫折的兩重性,掌握應對挫折的方法。

教學的重點:

知道挫折的兩重性並以積極態度應對挫折。

難點:

應對挫折的方法。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做了如下的分析

1、從學生知識結構來看,在本課前,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人生多彩》,懂得了生命、價值、青春、友誼等內容,這爲過渡到本課培養戰勝挫折的心理素質起到了鋪墊作用。對於本節內容的學習已有了良好的基礎。關鍵是教師如何採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去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增強抗挫折的心理素質。

2、從學生學習方法來看,儘管七年級下學期學生思維方式偏重感性,但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已具備初步的理性思維能力,至於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可以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幫助、共同提高。

本節課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採取啓發法、活動探究法、合作學習法。

結合學情實際,爲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

1、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視頻、圖片等進行直觀演示,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昇華。

2、故事推進法:主故事逐漸推進,脈絡清晰,知識結構層層深化,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建構知識。

2、合作探究法:透過開展遊戲活動,學生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學自悟能力和思維能力。

下面我簡單說說我的教學思路:建構式低結構課堂理念,主故事板塊式教學設計。我將在下面的教學過程中具體闡釋我的教學設計和課堂理念。

在匯入新課前,我有個教學前奏。請學生把課前填寫的難以應對的或者不想面對的挫折卡放在我事先準備的魔法合裏。匯入新課環節中,我與學生在情景中互動:告訴你們一個祕密:我可是會魔法的老師哦!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中我因勢利導:這節課就讓我們踏上尋找直面挫折的魔法旅程!我的設計依據是: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青春期學生對自己的問題更感興趣,迫切地想解決自己所遇到的難題。我的設計目的是:透過學生填寫自己所遇到的挫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透過營造魔法意境,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在第一板塊的教學中,透過多媒體呈現兩個學生兩次高考失利遭遇挫折的故事爲引子,請學生猜想兩個學生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故事。我的設計依據是:建構主義生本思想,學習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而不是被動接受。我設計的目的是:學生續寫故事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品質的外在呈現,它會展現一個學生面對挫折的認識和處理挫折的態度,這爲本課突破難點做了很好的鋪墊。

視頻播放兩個真實人物的後續故事,驗證學生的猜想。第一個同學就是武漢的瑩瑩因爲兩次考試失敗一蹶不振,在故事中學生自悟挫折的影響有消極的一面。第二個故事是參加第三次高考最終考入北大的俞敏洪學生感悟到挫折影響也有積極的一面。透過兩個真實人物故事的對比,學生很自然的得出結論:挫折的影響的有兩重性,面對挫折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爲了引導學生樹立面對挫折的積極態度,培養戰勝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我請學生自己在課前蒐集戰勝挫折的故事,在課堂上小組互動交流,並思考:戰勝挫折的人都有哪些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故事的沐浴過程中不自覺地得出戰勝挫折取得成功的人物身上可能具備的品質有:冷靜思考,保持積極的情緒,鍛鍊培養心理承受能力,分析原因、尋找方法,不屈不撓、勇敢面對。我的設計目的是:榜樣人物身邊人物戰勝挫折故事的蒐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蒐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這些人物身上積極面對挫折的人生態度、良好的心理素質,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以薰陶。

爲了讓這一結論更有說服力,我再次播放了俞敏洪自己面對挫折因爲勇敢取得成功的北大演講截屏。我設計的目的是:教師少說教,潤物細無聲。隨着故事謎底的一點點揭開,學生找到了第一個魔法:面對挫折需要勇敢應對,這樣纔會讓挫折對自己產生積極的影響。至此,完成了第一板塊的學習。

回顧第一板塊知識,過渡到第二板塊的學習,我設定了遊戲環節:請學生在不改變紙張厚度的情況下,讓紙張儘可能多的承受重量。學生動手動腦樂在其中做出自己的答案。在各個小組呈現結果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可以意識到:面對同一件事,積極的態度很重要,可是擁有好的方法會事半功倍。這就引入了第二模組戰勝挫折方法的學習。

【設計依據】

實踐探究 自主生成。

【設計目的】

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在第二板塊教學中,我再次使用了俞敏洪的故事,學生在對俞敏洪人生故事回顧分享中,分析、歸納出戰勝挫折可能使用的方法。第二個魔法找到,第二模組的學習完成。設計依據是:突破教學難點,掌握應對挫折的方法。同時學生也找到了第二個魔法,完成了第二板塊的學習。

兩個魔法已經找到,教學內容基本完成後,我設計一個學以致用的環節,學生回顧本課內容後,鼓勵學生:你願意將你魔法合裏的挫折拿回去嗎?和同學分享你將準備如何戰勝它?設計依據:本框教學目標。設計目的:既昇華了知識,又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激勵,引發學生思考。

最後教師小結:當我們擁有了兩個魔法後,我們就擁有了直面挫折的勇氣和方法!佈置課外作業:請學生在課下寫出對挫折的感言並把它貼在本班級的智慧欄裏。

設計依據:心理學的自我暗示、自我成就需要。設計目的:學生透過自我智慧的展示獲得成就感,在課後自己及別人智慧的閱讀中,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培養積極樂觀的應對生活中的挫折與逆境的態度,養成勇於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這就是我這節課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說課稿初中 篇2

權利義務有約是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第三目的內容,現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及依據、教學難點及依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基本程序及分析七個方面做一說明。

【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在權利義務有約這一目裏,教材主要講了兩個問題:一、正確行使權利,二、自覺履行義務。

2、編寫意圖

教材之所以安排這目內容,是因爲權利與義務是法律關係的核心內容,它們存在並貫穿於各項法律之中,共

同構成了法律的大廈。增強權利與義務觀念,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目標。具有權利意識,尊重和維護自己的權利;也具有義務觀念,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這是公民意識的重要內容。

3、地位

本目內容不論是從全書來講,還是從本課書來講,都具有落腳點和總結的性質。從全書來看,學生在前兩個單元瞭解了與自己密切相關的具體權利、義務,很自然地就會落實到什麼是公民權利和義務,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以及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上來。從本課書來講,本課書第一、二目已經在認知方面介紹了什麼是公民權利和義務、公民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係如何,這一目自然地要落實到行爲要求上,即如何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學情分析】

由於當代中學生絕大多數是家裏的獨生子女,所以養成了他們很多人中以我爲中心的心理,他們中有些人義務意識淡薄,有些人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不關注國家、集體、社會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另外,由於中學生是弱勢羣體,有可能面對侵權受到傷害,而不知道用合法的方法和程序去保護自己。因此,對他們進行權利、義務教育,使之明確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教學目標】

“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是《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標。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在本課學習中學會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的具體要求。

(2)能力目標:在本課學習中增強聯繫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本課學習增強權利、義務意識,進而增強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及依據】

(1)學會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在社會主義法治社會中,我們每個公民都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然而我們在明確自身享有的合法權利的同時,還應該懂得如何正確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這樣才能擁有安全、美好的生活。

(2)學會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在社會主義法治社會中,我們每個公民都肩負着法律規定的義務,也正是依靠每個公民自覺地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才能建設法治國家和社會。所以,自覺地履行義務是十分必要的。

【教學難點及依據】

如何使學生在本課書的學習中真正樹立起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以使他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真正能做到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是本課書的難點。因爲要想發揮思想品德課的思想教育功能,認知、情感、行爲三方面缺一不可,而長期以來,我們在教學中往往重知識而輕情感的陶冶和行爲的培養,致使思想品德課缺乏應有的實效性,在導致這一現象的衆多原因中,情感的陶冶和行爲的培養較知識教學來講要艱鉅和複雜的多是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因。這節課我把教學難點確立爲權利義務意識的培養和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的行爲要求,原因也就在於此。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

【教學基本程序】

1、複習提問: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是公民義務?公民權利和公民義務之間的關係如何?

2、匯入:有人說:“既然憲法和法律給了我權利,那麼我就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你認爲對嗎?

3、講授新課:

教學內容

創設情境

(出示案例)

討論分析

理論提升

拓展延伸

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情景一:在一輛旅遊車上,旅途的勞累使絕大部分旅客們正在閉目養神,只有張亮等四個小青年喝着啤酒在旁若無人地高聲談笑。旅客們皺起了眉頭。旅客甲站起來拍拍張亮的肩膀說道:“小兄弟,請聲音輕點,別影響大家休息”。張亮不耐煩地說道:“言論自由是我的權利,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你管得着嗎?”

情境二:汽車在繼續行駛,張亮四人仍在談笑,興致勃勃的張亮邊喝着啤酒,邊拿出記號筆把剛編的打油詩寫在車座背上和車廂上。隨行的導遊小姐看見了走過來阻止,張亮蠻橫地說:“今天怎麼都和我過不去,我是掏了錢給旅遊公司的,我愛怎麼着就怎麼着,汽車又不是你的,你管得着嗎?”

情境三:汽車在繼續行駛,突然張亮捂着口袋大叫起來:“我的錢包不見了,誰偷了我的錢包?”汽車內一陣騷動。稍許,張亮盯着旅客甲說到:“剛纔就你靠近過我,肯定是你偷了我的錢包,你那賊眉鼠眼的樣子一看就是個小偷,我要搜你的身。”旅客甲急了紅着臉答道:“你別侮辱人,我沒偷,你憑啥要搜我的身。”這時有其它旅客附和道:既然你沒偷就讓他搜一搜,以證明你的清白。

情境四:四個青年圍住了旅客甲,局面僵持着,有幾個旅客起鬨着要下車,這時司機說道:“前面有個派出所,我們去請民警協助調查吧!”徵得絕大多數旅客的同意,司機將車開到派出所,尋求警察的幫助。沒多久,警察就查出了混在遊客中的小偷,幫張亮找回了失竊的錢包,在事實面前,張亮爲自己的魯莽而感到羞愧。

你認爲張亮的行爲對嗎?爲什麼?

你認爲張亮的行爲對嗎?爲什麼?

如果你是旅客甲你該怎麼做?張亮的說法和做法對嗎?爲什麼?

司機做法的啓示?我們在行使權利時還應注意什麼?

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公民在行使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公民行使權利時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

公民行使權利時要採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律程序

大家回憶一下,在我們自己的生活經歷中,有沒有類似不正確行使權利的行爲?如果有,今後該怎樣努力?

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情景一:我校爲家境貧困、生病的同學捐款(用欣賞、讚揚的語氣描述這件事情)

情景二:京華時報xxxx年5月24日報道:昨天,市地稅局舉行了“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先進單位和榮譽個人座談會”,市地稅局局長王紀平爲600戶先進代扣代繳單位中的聯想控股等10名代表,以及387位個人所得稅榮譽納稅人代表中的潘石屹、唐國強、範曾等10人,頒發了榮譽證書。

情景三:因原始身份證模糊不清,考研女生小青(化名)爲自己辦了一張和原證件相同資訊的假身份證。xxxx年1月14日,考試期間,小青因僞造證件被所報考的清華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取消考試資格。

我校師生的行爲體現了憲法提倡的什麼公德?你還知道哪些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去做的義務?

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如果這些人不納稅的話會有什麼結果?你還知道哪些法律提要求公民去做的義務?

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你還知道哪些法律提要求公民去做的義務?

說課稿初中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八組第二十五課《學弈》。

2、教材簡析:《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透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後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後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文言文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雖與現代文在用詞造句、朗讀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卻有着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從小學開始,在學生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瞭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很有好處。選編本文的目的有兩點:一是因爲它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有利於學生繼承發揚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二是因爲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爲淺顯,適合小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初步感悟了學習方法,爲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教學要求:

知識能力訓練點:學生透過教師引導以及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過程方法引導點:透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滲透點: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4、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爲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於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爲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而利用CAI課件爲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二、說學情

爲了使學生真正成爲二十一世紀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鬆、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我也在“備學生”上下了功夫。

三、說教法:

1、遊戲、激發學習興趣。

(1)成語遊戲――――請學生在30秒鐘內自由說成語。(CAI、課件顯示30至0的計時數)

(2)介紹成語大多來源於古代故事從而揭示課題。

2、讀通整體感悟文章大意。

(1)學生初讀課文,做到讀懂、讀通、讀不通的句子作上記號。

(2)檢查初讀情況,教師順勢配樂範讀全文。(CAI、課件播放音樂)

(3)引導學生自悟文言文特點以及課文大意。

(4)過渡小結。

3、讀懂,根據註釋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1)學生再讀課文,根據註釋、插圖在文中邊批劃,邊讀懂每句話,不明白的做上記號。

(2)反饋疑難問題。(CAI、課件顯示疑難句子)

(3)自主合作解決疑難,讀懂課文。

請學生下位,尋找合作伙伴,成立合作小組並選出組長。

組長根據句子難易進行分工合作。(教師組織指導小組合作)

組長將各小組成員學習成果彙總集合。

各小組向全班彙報合作成果。

A、彙報疑難句子的解決情況

B、彙報小組合作成果,用自己的話講講課文內容。

(4)小結過渡

4、吟誦,創設情境,體情悟道,熟讀成誦

(1)創設“學弈經驗、總結會”這一情境,讓學生在敘說、辯論中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專心致志的道理。

(2)CAI播放“專心致志”成語故事,加深體會。

(3)創設“孟子講學”這一情境,讓學生透過自讀、演讀達到熟讀成誦,進一步感悟文言文吟誦的韻味。

5、拓展,課內外延伸積累

(1)總結文言文成語故事的特點,提高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

(2)推薦幾篇文言文成語故事以及搜尋網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說課稿初中 篇4

一、說教材

本冊書是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主要圍繞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展開教學,第二十二課是本單元的第四課,要求學生掌握三種交通工具的說法並進行一些簡單的詢問,對於三年級的初學者來說,有一點難度,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各種方法反覆操練本課難點。

教學目標(Teachingaims)

1、理解“三會”單詞bike,taxi,train並在句型中進行操練。在鞏固Ihavea、、、的基礎上學會Really?CanIseeit?Sure、等句子、使用這些句子進行簡單的交流。

2、透過練習和唱歌,學習運用所學的單詞,進行操練。

3、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Keypoint)

1、“三會”單詞的聽說讀寫以及在句子中的運用。

2、創設情境進行對話的創編

二、說教法

本課我主要採用:1、引導教學法,用最簡單的謎語引出將要學習的新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2、任務型教學法,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的設計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3、合作交流教學法,將班內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活動,讓他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及交流的意義。

三、說學法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多說,多練,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式的學習,這樣學生在交流的同時,可以相互學習,培優補差,讓他們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享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可以使他們樹立起自信,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成爲自己學習的主人。

四、學情分析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是英語的初學者,他們對英語接觸的不多,並沒有很深入的瞭解,他們天真,活潑,開朗,機智,好表現,愛發現,因此,他們愛玩,好動,不能自控,上課容易分散注意力,做小動作,對所學知識不能及時的進行自我鞏固與複習,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我作爲他們的老師,應該注重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深入瞭解學生的心裏特點,多和孩子以及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對於那些興趣高的孩子,要注重保持,繼續培養,對於那些興趣不濃厚的孩子,要着重培養,多鼓勵他們,多表揚他們,多激發他們學習的潛能,牢固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

五、教學過程

1、熱身複習(Warming—up)

(1)Singasang、LiYanhasalittledoll.

(2)Invitethechildrentoactthedialogueinlesson21ingroups.

2、學習單詞(Learntonewwords)

(1)、教師透過簡單的謎語引出將要學習的新單詞:bike,taxi,train.

(2)、拿出準備的圖片,貼到黑板上領讀,拼讀,並畫出四線三格,引到學生正確書寫。

(3)、將所學單詞用到Ihaveanew...這個句型中。

3、學習句型(Learntonewsentences)

(1)學生在展示過程中說到Ihaveanew...時,教師說:“Really?CanIseeit?”教師可以藉助適當的動作讓學生理解CanIseeit?的意義,然後引導學生模仿練習。

(2)、創設情景:Peter在小區門口遇到了楊明說:“Hi,YangMing、Ihaveanew

bike。”大家想一想楊明說什麼,學生會說:“ReallyCanIseeit?”Peter:Sure。

4、練習(Practice)

1、GetSSlistentothetapeandrepeatit。

2、GetSStopracticethedialogueinpairs

3、Invitethechildrentoactitoutingroups

5、學習歌曲(Singasang)

6、家庭作業(Homework)

(1)Remembernewwords。

(2)Makethewordscards。

(3)Makethedialogueaccordingtothetext。

7、板書設計(Blackboarddesign)

1、學習單詞,將圖片貼到黑板上,並將對應的單詞寫在四線三格內。

2、學習句型,透過單詞的練習引出句型:Ihaveanewbike、Really?CanIseeit?Sure、Lesson22

Picture:bikeIhaveanewbike。

Picture:taxitaxi。

Picture:traintrain。

Really?CanIseeit?

Sure。

說課稿初中 篇5

各位老師: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說課活動。使用學案指導教學,對我來說還處在摸索階段,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說的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我說的課題是初二下冊第9課第一節《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屏幕顯示課題)

一、本課教材分析(屏幕顯示)

第9課《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從屬於第五單元“學會交往天地寬”。這個單元的主題是引導學生學會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在交往中完善自我》這一課,從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兩個方面強調了中學生要學會交往,積極交往。本課有兩項內容,其中第一項“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主要幫助學生認識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人生離不開交往,交往對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二、本課教學目標(屏幕顯示)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理解交往的作用,樹立積極交往的意識。

2、知識目標:認識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必須與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交往與溝通的能力。

三、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屏幕顯示)

本課第二個層次:在交往中完善自我,也就是交往的作用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把這個問題確定爲本課教學的重、難點主要考慮到青少年學生的實際思想狀況。由於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和心理髮生急劇變化的時期,中學生遇到麻煩或需要幫助時,渴望交流,渴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卻經常以自我爲中心,不能正確處理與同學交往中出現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不少同學不能正確的對待交往,認識不到交往對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法(屏幕顯示)

初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樂於表現自己,形象思維豐富。因而,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是學案導學法:將編制好的學案課前印發給學生,佈置預習任務。透過預習,讓學生熟悉本課的學習目標,獨立解決學案中設定的問題,發現其他一些疑難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堂聽講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聽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討論法:針對授課中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提高認識,解決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是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透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五、學法(屏幕顯示)

在學法方面,本節課主要運用課前預習、質疑問難,課堂討論、活動探究等學習方法。利用這些學習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下面,重點說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屏幕顯示)

教學過程主要有五個環節:1、匯入新課。2、講授新課。3、課堂小結4、課堂練習。5、佈置作業。

1、遊戲匯入:(時間安排3分鐘)

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我利用遊戲創設情景匯入新課。在講課之前請兩位同學做過障礙物的小遊戲,先由一位同學蒙着眼睛很吃力的繞過障礙物,然後在另一位同學幫助下輕鬆地繞過障礙物。遊戲結束後,向學生提問,看了這個遊戲有什麼感想?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進行總結: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在朋友的幫助下順利完成的,所以說每個人都離不開社會,人與人都離不開交往。那麼,爲什麼我們要和他人交往?交往對個人的成長有什麼重要作用?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討的話題: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從而匯入本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課件顯示)

2、講授新課:(30分鐘)

其中,第一個層次:人生離不開交往。主要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交往與人的關係,懂得交往的必要性。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開門見山地向學生提出問題:人生爲什麼離不開交往呢?隨後,課件顯示圖畫:一羣大雁和一隻脫離雁羣的大雁,讓學生觀看兩幅畫並讓他們談談對這幅畫含義的認識。

老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強調總結:孤雁難行,我們每個人也如同大雁一樣,離開了社會羣體就會在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遇到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甚至無法生存。

爲了更進一步說明交往

的必要性,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到離開社會交往帶來的危害,課件顯示事例材料:“狼孩”、“鳥孩”的故事。從脫離交往危害人的健康成長的角度,讓學生討論離開交往有哪些危害,感悟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件顯示“狼孩”“鳥孩”故事)

在觀看圖片和分析材料基礎上,佈置學生在課本中歸納出爲什麼人生離不開交往?這一問題的學習要點,並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最後,老師就學生的歸納情況進行總結,進一步明確該問題的知識要點。(課件顯示知識點)

即:從橫向來看,每個人都需要交往。

在交往中,才能更好地認識和發展自我;

在交往中,才能體驗人生各種感受;

在交往中,才能滿足心理需要,適應社會

從縱向來看,人生各個階段都需要交往。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心理變化的時期,交往尤爲重要。

在學生對交往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後,接着設定了一個小活動:“說一說”。(課件顯示)設計這一小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反思總結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狀況,感知交往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發現在日常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能增強課堂教與學的的互動效果。

在講授完第一個層次的問題後,老師接着進行過渡:可見,人生離不開交往,那麼,交往對我們個人的成長有什麼重要作用呢?從而引出第二個層次: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這個層次的問題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交往對於個人的成長有重要意義。對於交往的三點意義我是這樣處理的。

對於第一點作用,首先,組織學生觀看課本44頁中的兩幅圖,並讓學生說一說,圖中人物分別會有怎樣的心情?你喜歡哪邊的情景?爲什麼喜歡?讓學生暢所欲言。

在肯定總結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歸納,明確交往的第一點作用,即:

透過交往,我們能夠實現心靈的溝通,找到感情的寄託,更可以擺脫孤寂,保持心情愉快。(課件顯示)

對於第二點作用的學習,主要結合課件資料:雁南的故事來分析的。組織學生閱讀該材料,並引導他們分析思考:雁南的變化得益於什麼?雁南在元旦聯歡活動中獲得了什麼?

在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後,老師總結歸納出交往的第二點作用,即:

透過交往可以認識許多新朋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而在交往中不斷完善自我。(課件顯示)

同時,爲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交往的這點作用,引用了教材中蕭伯納的名言加以強調說明。(課件顯示)

對於第三點作用的學習,設定了一個“實話實說”欄目:給學生列舉了幾種生活中經常遇見的情景,讓他們說出各自的心裏話。(課件顯示)

在學生談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昇華,歸納交往第三點作用: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困難,遭受挫折。這時候我們的朋友或在物質上給予幫助,或在精神上給予鼓勵,激勵我們去克服困難,戰勝挫折。所以,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也應該熱情的伸出援助之手,獲得別人的幫助和主動幫助別人,都會讓我們感到無比的幸福!

交往中,朋友會幫我們戰勝困難,克服挫折。(課件顯示)

交往的三點作用講解完之後,和學生一起回顧這一問題,並用課件形式將交往三點作用逐一顯示出來,並指導學生在書中劃下。(課件顯示三點作用)

3、課堂小結,複習鞏固。(4分鐘)

在講授完新課後,就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了一個簡短的小結,我是這樣小結的:透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須與他人交往;交往對於我們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好朋友是我們一生的財富,我們要在今後的生活中學會交往,謹慎擇友,多交益友,讓我們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健康成長!

在總結結束後,讓學生結合學案知識梳理部分,識記、理解本課學習的知識點,並對學生記憶情況進行檢查。(課件顯示知識梳理)

4、課堂練習(8分鐘)。(課件顯示)

爲了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和綜合分析能力,課前精選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少量習題,要求學生課上完成,老師就學生做的情況給予講評。剩餘時間佈置學生完成學案中的課內拓展練習題。

5、最後一個環節是佈置課外作業。結合本課所學知識,要求學生寫一篇交友心得。(課件顯示)

七、板書設計(屏幕展示)

我的說課完畢,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說課稿初中 篇6

一.教材分析

1.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北師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節的內容,也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它在力學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於基礎的地位。

2.教學目標

根據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應達到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道什麼叫重力,瞭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會用公式G=mg計算重力或質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於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透過實驗來研究的,其研究問題的方法對今後進一步學習有指導意義,所以列爲本課的教學重點;能運用重力計算公式解決相關問題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4.學情分析

在前面,學生已經學過了力的概念,對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瞭解,並學習了力的圖示,學生的這種儲備爲這節課的教學帶來方便,使教學難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學中要抓住這一特點,突出過程的體驗和情感教育,這樣使我們的物理課更接近生活,更易於學生接受,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用

根據本節課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引導發現法、直觀演示法和講解法。

引導發現法屬於啓發式教學,本課將透過教師的引導、啓發,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和發現物理規律。直觀演示法就是透過插圖、演示實驗、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手段,使物理情景具體化、形象化,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知識由具體感知向抽象思維的轉化。這兩種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確的講解,嚴密的推理,將達到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

三、學法指導要點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是當前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本節課重點是指導學生如何主動去觀察思考、動手實驗,初步掌握研究常見力的方法。透過實例分析,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程序設計

由於八年學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礎知識來研究常見力的,所以本節課將根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按照教材的編排,設計如下的教學程序:

(一)學生自主複習,引入新課

首先以提問的方式複習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測量工具,爲學習本節新課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

然後利用媒體展示圖片,引入新課由於學生在小學時就知道牛頓

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們對這幅圖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從高處向低處流、蘋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於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這幾幅插圖引入新課很自然。

(二)新課教學分析

1.什麼叫重力

引入新課後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產生的原因和施力物體,使學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學能力。

2.重力的大小

這個內容在本章第二節的力的測量實驗中已經探究過,現改爲學生總結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對實驗資訊的收集及分析處理,從而培養學生處理資訊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透過歸納總結出重力計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運用。分析例題,書寫演算過程,同時強調解題時應注意的問題,最後讓學生練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

這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內容。教學時先做演示實驗 ,讓學生觀察粉筆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懸掛物體靜止時細線的方向。透過交流討論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掌握重錘線的應用。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這個內容比較抽象,爲了幫助學生建立這個物理模型,(圖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僅跟物體的形狀有關,而且還跟材料是否均勻有關。向學生出示圓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的物體,指出

其重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圖。透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便對重心的概念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知道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個點上;利用這個重心的平衡特點,(演示找粉筆重心)還能找出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則的物體的重心。

5、課堂小結

透過課堂小結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這樣做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點的整體印象。

(三)課堂檢測與評價

透過課堂練習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既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對問題分析、解決,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五.教學反思

本節知識點多以回顧、複習爲主,因此知識點的傳授所花時間不多;重點部分放在與實際相結合,動手實驗及思考討論,課堂景觀豐富,較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帶動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但將所有學生製作與活動都放在課堂上,時間會有所不足。因此必須要讓學生提前準備材料,實驗效果未能預料,課堂上較爲被動。因此教學中要適當照顧實驗能力較差的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分享。

說課稿初中 篇7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有是非善惡》是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8單元17課的第一框。初中階段是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如何分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惡,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些都是極爲重要的人生課題。初一學生正處於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他們對這些問題也有朦朧的思考,但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畢竟是一個複雜的世界,有些事情是不容易分辨的,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與幫助。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在社會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惡揚善,做一個正直的人。

[能力]

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學會在比較複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知識]

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惡,瞭解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造成的不同影響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因爲讓學生了解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有利於學生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爲了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在聯繫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始終貫徹啓發式教學,堅持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利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事件和照片並展示在課件上,這樣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主動並善於思考問題。

2、自主討論法:在分析影響時,主要採用了讓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法,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拓展學生思維,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3、表演法,透過表演活動,爲學生的實踐提供平臺,學生在活動中明理,在明理中導行,恰當深化課堂教學。

4、談話法、講述法,起到一個點撥、引導、總結的作用。

5、練習法,讓學生做練習冊,可以檢驗學生本堂課的達標情況。以此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五、教學用具: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自己的教學安排的要求,我使用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製作了大量課件,包括圖片、歌曲等。以此服務於教學,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教學過程:爲了有利於達成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圍繞着“如何分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惡”和“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兩個層次,設定相應的環節,引導學生思考,突破突出重難點,並結合相應的環節對學生的道德情操進行昇華,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發現,主動發展,初步實現三維教學模式。

(一)環節一:匯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師談話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絢麗多彩的,又是紛繁複雜的。生活中的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生活中既充滿了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惡醜。我們究竟如何分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惡,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下面讓我們帶着這兩個問題一塊來學習17課第一框的內容《生活中有是非善惡》(課件,隨之板書——是非善惡)(設計意圖:因爲學生剛一上課,注意力往往停留在某些課間活動的刺激上,還處於延續思維狀態,因此用開門見山式的匯入法,一是可以節約課堂時間,二是轉移學生注意力)

(二)新課教學:展

示圖片,學生表演,學習先進模範人物,啓發學生思維,拓展學生能力。

環節二:對“如何分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惡”的教學:讓學生自己舉出生活中的是非善惡的例子,(目的是檢查學生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瞭解有多少,以便於在下一步的教學中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在學生舉完例子之後,讓學生歸納真善美的概念,(以助於學生對真善美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提高了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學生在回答完之後,老師總結——凡是符合大多數人的目的、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就是真善美。(目的是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正確的概念,讓所有的學生形成一個統一的觀點,也爲下一個環節的教學做鋪墊。)

[過渡]爲了考一考大家是否真的能正確分辨是非善惡,老師這裏有幾幅圖片需要大家來分辨一下。

環節三:展示課件(看圖片、辨是非),利用分別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的一些是非善惡讓學生分辨出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惡醜。(這樣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主在頭腦中對是非善惡形成一個明確的界限。這一環節也是對上以上環節關於真善美的概念的一個運用和鞏固。)

[過渡]:學生在正確分辨出是非善惡之後,師總結:同學們分辨得非常正確,分辨能力非常強,透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真善美與假惡醜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那他們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肯定也是不同的,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二個內容,(板書),順勢進行第二層次的教學。

環節四:對“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的教學”,仍然用展示圖片的方法,分別展示真善美與假惡醜的圖片,讓學生自主討論,合作學習,分析影響。(目的是讓學生在探究中解決問題,引領學生從感性體驗上升到理性分析,明白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集思廣益、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促使問題的解決,並且可以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回答完之後,老師總結:真善美對個人起到淨化心靈,提高自身品德修養的作用,對社會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假惡醜使人價值觀發生扭曲,鋌而走險,違法犯罪,危害社會秩序,敗壞社會風氣。(老師及時做出總結,給學生一個正確的結論,讓學生明確正確的觀點,讓學生深刻了解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過渡]以上是我們在圖片當中瞭解到的是非善惡,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每天也都在上演着是非善惡的故事,下面就有一個發生在103公交車上的事情,順勢進入下一個環節,學生表演:讓座。

環節五:表演:“讓座”,採取表演的形式,可以刺激學生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善於去思考問題。學生邊看錶演,可以邊思考兩個問題:1、分析故事中兩位同學的行爲。2、假如當時你就在這輛公交車上,這兩位同學的行爲分別會對你的心靈產生什麼樣的觸動?(在問題的設定上,特別是第二問,之所以這樣設定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設身處地的去談自己的感受,那樣學生談出來的就會是發自肺腑、並切是真情實感的感受。此環節也是對第二層次教學的拓展與鞏固)

[過渡]:順承學生談出來的感受,師總結:之所以真善美的東西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巨大的、正面的、積極的影響,所以,古往今來,人們在不斷的謳歌着真善美、頌揚着真善美、追求着真善美。下面請同學們把所知道的關於頌揚真善美的名言警句寫出來並讀給大家庭。這樣就進入下一個環節。

環節六:名言警句,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知道的名言警句,然後再展示老師自己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能力,深化對真善美的積極作用的理解和認識。

環節七:回顧內容:讓學生來總結這節課的學習內容,目的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否能把我本節課的層次與脈絡。

[過渡]:讓我們帶着今天所學到的只是一塊來走進生活

(三)、環節八:走進生活:讓學生結合今天所學到的知識來談一下在聽了兩位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蹟後的感受。(這是一個複習鞏固的環節,也是一個拓展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環節,在這裏利用兩個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蹟對學生進行思想和行爲上的教育和指導,以達到教學上知、情、意、行的統一。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總結、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

環節九

:做練習:講求講練結合,既複習本節課所學知識,也可以檢驗一下學生達標情況,爭取當堂課的問題,當堂解決。

環節十:老師做最後總結,讓我們祝願世間不再有邪惡,原世間永遠充滿正義與真誠,也祝願世界永遠充滿愛,最後,讓我們來共同欣賞一首歌曲。——《讓世界充滿愛》。思想品德課力求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讓一首深情、優美動聽並極富深刻意義的歌曲來打動學生的心靈,在歌聲中激發學生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七、學生達標情況,

一節課下來,學生基本達標,比如,在授課過程當中,學生積極地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踊躍的回答問題,這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還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複習鞏固階段,老師和學生帶着本節課所學到的內容一塊走進生活,學生在聽完了關於兩位先進模範人物的故事之後,都談了自己的感受,學生談得都非常好,即結合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又聯繫了自己的實際,學生們都重新深刻認識了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爲,並在此基礎上爲自己樹立了一個正確的人生目標。最後在做練習時,都作的基本正確。透過做練習可以看出學生對是非善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一些是非善惡能做出正確辨別,並能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基本達到所預期的教學目標。

八、教學反思:教學中運用多種手段拓寬學生視野,協調教材與社會實際的聯繫,創設了一個寬鬆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討論思考中進一步加深了對是非善惡的理解。使學生的學習既以教材爲主,又不拘泥於教材,以理論爲依據,又不空背理論。課堂形式多樣,氣氛熱烈,學生興趣高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較好地實現了知、情、意、行的統一。上完了這堂課以後,我自己不管在思想上還是在教學上都感到收穫不少。但同時自己也感到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時間的安排上不是很恰當,前半部分時間緊湊,進行得有點快,而到了後來又有點寬鬆了,我想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因爲課前在備學生這一塊準備的不是很充分,所以這是自己在以後備課過程當中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

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加以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