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梁祝的說課稿

說課稿5.71K

篇一:梁祝說課稿

各位評委下午好!

梁祝的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梁祝》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音樂欣賞的內容,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闡述說課的內容。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教學內容包括

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和學唱愛情主題《化蝶》。兩部分

(二)本課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借鑑歐洲協奏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爲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並以其中華民族鮮明的風格特點,得到國際公認。

(三)教材重點、難點

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視唱愛情主題爲本節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爲本節課難點。

二、說學法、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特點,這節課主要運用以下學法:

1、在良好的問題情景中,自主地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容有着緊密聯繫。

3、認真感受樂曲中不同節奏速度變化,對不同主題中能正確區分判斷。

4、積極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展。

教法與設想:

運用多媒體、錄音機、磁帶這些教具欣賞、講解結合,透過啓發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涵,透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三、教學過程

本課本人的教學思路爲:組織教學----課堂匯入——欣賞音樂----講解分析----課堂小結----課堂作業

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課堂匯入

2.匯入新課。“一個千古傳頌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感情,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爲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他們的悲慘愛情所感染。同時也是一首令欣賞者爲之傾倒的我國優秀的音樂作品之一。大家可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嗎?好接下來我們就讓我們一起感受這首音樂,讓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把我們一起引入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中去吧!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欣賞音樂

3、讓學生先欣賞感受、聆聽《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在欣賞的同時讓同學們瞭解小提琴的音色特點。

講解分析

4、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並讓生自由討論什麼是奏鳴曲。

5、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仔細講解的有引子 呈示部 展開部 再現部 結束部 分析各部分所表達的故事情節和所要表現的內容。

課堂小結

6、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樑、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深切同情。

課堂作業

5、課堂作業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

(3)掌握奏鳴曲的結構特點

附板書設計:

梁山伯與祝英臺

(1)曲作者:何佔豪,陳鋼

(2)創作時間:1959年

(3)題材:民間傳說

(4)素材:吸取越劇中曲調

(5)體裁:奏鳴曲

(6)名詞解釋

曲式:是指音樂作品構成統一整體和各部分的結構規律,包括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和非主題成分的組合及其調性的佈局。

協奏曲:一件或是多件獨奏樂器和樂隊協調演出的大型樂曲。

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

奏鳴曲(Sonata)是種樂器音樂的寫作方式,此字彙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發出聲響。在古典音樂史上,此種曲式隨着各個樂派的風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發展。奏鳴曲的曲式從古典樂派時期開始逐步發展完善。19世紀初,給各類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大量出現,奏鳴曲儼然成爲了西方古典音樂的主要表現方式。到了20世紀,作曲家依然創作著給樂器演奏的奏鳴曲,但相較於古典樂派以及浪漫樂派的奏鳴曲,20世紀的奏鳴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亦稱“奏鳴曲套曲”。由3、4個相互形成對比的樂章構成,用1件樂器獨奏或 1件樂器與鋼琴合奏。

篇二:梁祝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教學內容

1、運用絢麗多彩、抒情動人、神奇的中國民間越劇傳說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劇情簡單匯入課堂,增強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2、涉及兩個名詞解釋⑴曲式⑵協奏曲;涉及樂曲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圖式;對交響樂有一個初步認識,學好必要有關音樂知識,提高學生鑑賞音樂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個具有代表意義的情節----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貫穿音樂欣賞中,讓學生由難到易掌握音樂中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這三個部分,降低學生欣賞音樂難度,在輕鬆愉悅中體驗音樂。

(二)本課地位和作用

1、地位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借鑑歐洲協奏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和多方面藝術技巧的探索過程,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爲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

在國內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以其中華民族鮮明的風格特點,得到國際公認。外國音樂家稱之爲“蝴蝶的愛情協奏曲”曾改編爲高胡協奏曲、清唱劇、舞劇,外國舞蹈家將它改編爲美麗動人的冰上舞蹈。《梁祝》已成爲飛進世界音樂之林、活躍國際樂壇的“彩蝶”。

(三)、教材重點、難點

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唱音樂片斷爲本節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爲本節課難點。

二、說大綱

音樂教學大綱要求的審美教育爲核心,培養學生健康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審美觀念。要突出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於音樂教育之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欣賞中外優秀具代表性作品,開闊學生音樂視野,選擇重視我國優秀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弘揚祖國音樂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掌握什麼是曲式和協奏曲

2、掌握奏鳴曲結構特點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鑑賞和感受音樂作品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創新能力。

(三)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風格交響樂,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說學法、教法

教會學生以下學法:

1、創設良好問題情景,讓學生獲得知識。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容有着緊密聯繫。

3、不同節奏速度變化中,培養學生對不同主題能正確區分判斷。

4、創設實踐,發揮學生想象與思維能力,讓學生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展。

教法與設想:

運用多媒體、錄音機、磁帶、小提琴這些教具欣賞,講解結合,透過啓發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涵,透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五、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程序設計:組織教學----傳授新課----欣賞音樂----講解分析----課堂小結----課堂作業

(二)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教師用小提琴演奏《梁祝》愛情主題曲。讓學生簡單講述《梁祝》故事情節,激起學生回憶、進入“角色”,學生興趣進入課堂,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

2、用錄音機播放磁帶,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結合多媒體出示板書。

3、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樑、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與鞭答,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這一愛情悲劇深切同情。

這部作品的藝術成就及歷史影響:

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板書

4、課堂作業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

5、板書設計

梁山伯與祝英臺

(1)曲作者:何佔豪陳鋼

(2)創作時間:1959年

(3)題材:民間傳說

(4)素材:吸取越劇中曲調

(5)體裁:奏鳴曲

(6)名詞解釋

曲式:是指音樂作品構成統一整體和各部分的結構規律,包括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和非主題成分的組合及其調性的佈局。

協奏曲:一種獨奏樂器和樂隊協調演出的大型樂曲。

六、評價分析

1、主體性

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原則,採用啓發方法,尊重學生情感和心理,讓學生成爲真正學習的主人。

2、全體性

學生素質存在差異,在聽賞中力求面向全體,營造學生共同欣賞氛圍。

3、創新性

大膽創設情境教學,讓學生髮揮思維空間,多動腦、動口、動手、參與音樂課堂。

4、高效性

學生達到知識、能力、德育三方面目標的收穫,成功的體驗了音樂作品;同時採用多媒體電腦課件、錄音播放,達到視聽結合的良好效果,增進學生對學習音樂極濃興趣。

篇三:梁祝說課稿

使用教材:《梁祝》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版初級中學音樂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欣賞音樂,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說課的內容。

一、說教材

(一)本課教學內容

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學唱愛情主題《化蝶》。

(二)本課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借鑑歐洲協奏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爲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並以其中華民族鮮明的風格特點,得到國際公認。

(三)教材重點、難點

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視唱愛情主題爲本節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爲本節課難點。

二、說學法、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特點,這節課主要運用以下學法:

1、在良好的問題情景中,自主地欣賞《梁祝》化蝶部分。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容有着緊密聯繫。

3、認真感受樂曲中不同節奏速度變化,對不同主題中能正確區分判斷。

4、積極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展。

教法與設想:

運用錄音機欣賞、講解結合,透過啓發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涵,透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本人的教學思路爲:組織教學----欣賞音樂----講解分析----課堂小結----課堂作業

1、讓學生先欣賞感受、聆聽《梁祝》片段《化蝶》

2、教師介紹並板書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作者、創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

3、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

4、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樑、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 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深切同情。

5、課堂作業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化蝶》。

附板書設計:

梁山伯與祝英臺

(1)曲作者:何佔豪陳鋼

(2)創作時間:1959年

(3)題材:民間傳說

(4)素材:吸取越劇中曲調

(5)體裁:奏鳴曲

(6)名詞解釋

曲式:是指音樂作品構成統一整體和各部分的結構規律,包括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和非主題成分的組合及其調性的佈局。

協奏曲:一種獨奏樂器和樂隊協調演出的大型樂曲。

篇四:《梁祝》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梁祝》下面讓我來解說我整堂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由何佔豪、陳鋼作曲。1959年寫成並首演。當時作者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青年學生。他們爲了探索交響音樂的民族化,選擇了這一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爲題材,吸取了越劇中的曲調爲素材,成功地創作了這部單樂章、帶標題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描述了樑、祝二人的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了憤怒的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樂曲的結構爲奏鳴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組成。作品從故事中擇取“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分別作爲樂曲呈示部、展開部及再現部的內容。運用西洋協奏曲中的奏鳴曲式,很好地表現了戲劇性的矛盾衝突。並吸收了我國戲曲中豐富的表現手法,使之既有交響性又有民族特色。

(二)教學內容

1、運用我國民間越劇傳說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劇情簡單匯入課堂,增強學生對本節音樂學習的興趣。

1

2、兩個名詞解釋:⑴協奏曲⑵奏鳴曲式;樂曲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圖式;對交響樂有一個初步認識,學好有關必要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鑑賞音樂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個具有代表意義的情節——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貫穿音樂欣賞中,讓學生由難到易掌握音樂中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這三個部分,降低學生欣賞音樂難度,在輕鬆愉悅中體驗音樂。

(三)、本課地位和作用

1、地位:《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借鑑歐洲協奏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和多種藝術技巧,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爲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該曲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特點,在國內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得到國際公認。外國音樂家稱之爲“蝴蝶的愛情協奏曲”,該曲曾被改編爲高胡協奏曲、清唱劇、舞劇等,外國舞蹈家將它改編爲美麗動人的冰上舞蹈。《梁祝》已成爲飛進世界音樂之林、活躍國際樂壇的“彩蝶”。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學會唱音樂主題。

難點: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

二、說大綱

本節課符合音樂教學大綱要求:即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培養學生健康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審美觀念; 2

寓思想品德教育於音樂教育之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欣賞中外優秀具代表性作品,開闊學生音樂視野,選擇重視我國優秀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弘揚祖國音樂文化。

三、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掌握什麼是協奏曲

2、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

(二)能力目標

1、欣賞音樂的表現手段與故事內容相融合,理性分析與情感抒發相結合,使學生的情感在音樂中獲得體驗,並能展開一定的聯想空間。

2、培養學生鑑賞和感受音樂作品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創新能力。

(三)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風格交響樂,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說學法教法

(一)學法設想:

1、在良好的問題情景中,自主地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容有着緊密聯繫。

3、認真感受樂曲中不同節奏速度變化,對不同主題中能正確區分判斷。

3

4、積極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展。

(二)教法設想:

運用多媒體,視聽與講解結合,透過啓發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涵,透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五、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程序設計:組織教學----傳授新課----欣賞音樂----講解分析----課堂小結----課堂作業

(二)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觀看《梁祝》演出劇照,讓學生回憶並簡單講述《梁祝》故事情節,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作時間、名詞解釋小提琴協奏曲和奏鳴曲曲式特點

2、完整欣賞音樂,結合多媒體出示“曲式結構”示意圖。

3、瞭解《梁祝》的曲式結構。對小提琴和大提琴象徵性有鮮明的印象。

4、出示“引子”的多媒體,帶着問題欣賞“引子”用什麼樂器演奏?樂曲的節奏、速度有什麼特點,描繪什麼樣的場景?(描繪了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美麗景色。)

5、在老師的引導下欣賞“呈示部”,能感覺到音樂裏的故事。並能從節奏、速度、旋律線等音樂要素來分析作品。 第一主題(愛情主題):優美抒情。 第二主題(副部主題):輕快活潑,與愛情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

4

6、傾聽展開部音樂,把音樂分成三個片斷,讓學生邊聽邊舉手示意樂段的分割點。講講自己腦子裏的畫面。並能獨立的完成音樂要素的分析:抗婚 :音樂低沉陰暗,樓臺會: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對答,時分時合,音調纏綿悱惻,如泣如訴。哭靈投墳:變化運用了戲曲音樂中的“倒板”和“緊拉慢唱”等手法,表現了祝英臺對封建勢力的強烈反抗和控。

7、欣賞“再現部”。透過音樂要素的分析完成老師的問題。音樂再次出現安祥、寧靜的氣氛,寄託了人們對悲劇的男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祝願,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8、講出音樂講述的故事情節。

9、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的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的發展,精心構思佈局,寄託了人們對悲劇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願,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梁祝》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描述樑、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和鞭答,反映人民反封建的思想以及對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

這部作品的藝術成就及歷史影響: 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板書

11、課堂作業

(1)視唱愛情主題:許多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化蝶”這一動人的情節。下面給同學們朗讀一段的歌詞。

5

篇五:梁祝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梁祝》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音樂欣賞的內容,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闡述說課的內容。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教學內容包括

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和學唱愛情主題《化蝶》。兩部分

(二)本課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借鑑歐洲協奏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爲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並以其中華民族鮮明的風格特點,得到國際公認。

(三)教材重點、難點

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視唱愛情主題爲本節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爲本節課難點。

二、說學法、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特點,這節課主要運用以下學法:

1、在良好的問題情景中,自主地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容有着緊密聯繫。

3、認真感受樂曲中不同節奏速度變化,對不同主題中能正確區分判斷。

4、積極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展。

教法與設想:

運用多媒體、錄音機、磁帶這些教具欣賞、講解結合,透過啓發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涵,透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三、教學過程

本課本人的教學思路爲:組織教學----課堂匯入——欣賞音樂----講解分析----課堂小結----課堂作業

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課堂匯入

2.匯入新課。“一個千古傳頌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感情,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爲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他們的悲慘愛情所感染。同時也是一首令欣賞者爲之傾倒的我國優秀的音樂作品之一。大家可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嗎?好接下來我們就讓我們一起感受這首音樂,讓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把我們一起引入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中去吧!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欣賞音樂

3、讓學生先欣賞感受、聆聽《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在欣賞的同時讓同學們瞭解小提琴的音色特點。

講解分析

4、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並讓生自由討論什麼是奏鳴曲。

5、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仔細講解的有引子 呈示部 展開部 再現部 結束部 分析各部分所表達的故事情節和所要表現的內容。

課堂小結

6、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樑、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深切同情。

課堂作業

5、課堂作業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

(3)掌握奏鳴曲的結構特點

附板書設計:

梁山伯與祝英臺

(1)曲作者:何佔豪,陳鋼

(2)創作時間:1959年

(3)題材:民間傳說

(4)素材:吸取越劇中曲調

(5)體裁:奏鳴曲

(6)名詞解釋

以上這些是我本次說課的內容,懇請領導、專家、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標籤:說課稿 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