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說課稿

說課稿1.61W

一、 說教材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說課稿

本文講述了湯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釣到的大鱸魚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說明了要時時處處嚴格自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規定的道理。

二、 說學生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能較好的表述自己的看法,透過閱讀思考能初步解決遇到的問題,具有了較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文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條理的複述課文。

2、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3、 感受湯姆心情的變化,品味父親話語的含義,受到嚴於律己、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其中,教學的重點是透過對文章語言的理解,做到有感情朗讀課文,能有條理複述。難點是透過理解人物對話和動作,感受人物心理活動,體會人物語言的含義。

四、 說教法、學法

結合課文特點,在教學中我採取情境匯入法、讀思議結合法和朗讀法,學生的學法則採用自讀自悟法和合作探究法。

五、 說教學流程

(一)質疑匯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本文的題目比較有特色,因此,在上課伊始,我先板寫課題,然後問學生,你發現本文的題目與以前的課文有什麼不同?以此引起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同時,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將本文需要重點解決和分析的問題梳理在黑板上。

(二)初讀體悟

初讀課文,我給學生提出以下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2、小組討論課題中的“必須“可以去掉嗎?爲什麼?

這一環節的設定,意在讓學生理解“必須”一詞所含有的不容置疑、一定得這樣的意思,初步體會出父親對兒子的嚴格要求。

題目理解了以後,我要求學生對照生字表自學生字,然後採取同桌互讀、領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本課生字。

(三)精讀品悟

課程目標中要求學生“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文中父親話蘊含着自覺遵守道德規範的內在美,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把學生自學、自悟作爲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發現。我是這樣設計的:

1、讓學生自讀課文,試着解決問題;①湯姆怎樣調到一條魚?②這是一條怎樣的魚?③爲什麼要放掉這條魚?

2、透過學生自讀自悟和小組合作探究解決了較簡單的問題後,我結合學生們小組談論的結果,重點分析以下內容:

① 這是一條怎樣的魚?

這個問題是理解課文的一個關鍵點,弄明白了這個問題,學生就會理解湯姆放掉魚時的不捨和爸爸遵守規定的高尚。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中使用的動詞,如“套”、“甩”、“拋”、“拖”,透過對這些詞的分析,結合學生的釣魚經驗,讓學生身臨其境自己動手做一做,感受魚的大和湯姆釣到魚的喜悅心情,爲學習後面的段落做好準備。

② 爲什麼要把這條魚放掉?

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本部分對話較多,因此在教學中我把對課文的分析與多種形式的讀相結合。請學生分別扮演湯姆和父親,請扮演湯姆的同學想象湯姆得知要放掉魚的不情願、發現周圍沒有人看見時的僥倖,把自己當成湯姆來嚷一嚷、說一說,說出理由,讓爸爸答應自己不放魚;請扮演爸爸的同學說一說斬釘截鐵的意思,帶着這樣的口氣來“命令”兒子。個別同學讀完後,再讓同學同桌合作讀一讀,體會一下文中人物的感情。

③ 湯姆願意放掉魚嗎?他後悔嗎?

透過前面的自主學習和師生探究,學生已經大體掌握分析課文的方法,因此,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大膽放手給學生,要求他們從課文中找出依據,說明自己的看法。透過自讀自悟和小組探究、談論來解決這一問題,加強學生對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理解。

(四)情感昇華

學完全文,我要求學生說一說,透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還有那些在別人沒有看見的情況下也必須遵守的規定?即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也幫助學生回顧全文,在情感和認識上也達到了昇華。

六、 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的精華,能夠幫助學生一目瞭然的瞭解課文內容,本課的板書我是這麼設計的。

17.“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湯姆 釣到魚 不情願

爸爸 讚賞 堅定

自覺遵守規定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說課稿(研究課)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篇課文是透過講述湯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釣到的大鱸魚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學生時時處處都要嚴格自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規定。課文的標題特殊,是文中爸爸對湯姆說的一句話,以此爲題,契領全篇。此外,課文層次分明,敘事清楚,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細膩傳神,讀起來感人至深,意味無窮。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反覆閱讀品位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深入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領悟爸爸的嚴格教育帶給湯姆的終身影響,從而感受到課文主人公自覺遵守社會規定的高尚品格。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針對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我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1、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出示課題之後,讓學生透過觀察比較,明白課題是一個人說的話,並引導學生抓住“必須”和感嘆號,練習讀好這句話。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問,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爲什麼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結果如何?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初讀全文,感知內容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之後,透過一道填空題,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爸爸在怎樣的情況下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說了後,湯姆又是怎樣做的?請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_____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橫線上各加一句話。這一教學環節,避免了枯燥單一的問答式教學,導在教材的關鍵處、學生思維的碰撞點,將教學內容的難點降低到儘可能小,有效激活了學生的求異、逆向思維,啓動了學生的自主系統,落實了新課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從而達到“化整爲零”的功效。

3、創設情景,把握主旨

第五至第十二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在這一部分中,兩個人物是兩條線,一條是爸爸,一條是湯姆。爸爸:讓孩子放掉魚,因爲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即使沒有人看見,也應該遵守規定。湯姆:開始不理解,希望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留下鱸魚,最後還是不情願地放掉了鱸魚。這兩條線交叉並行,推動着事情的發展。這一部分既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難就難在學生對“不管有沒有看見,都應該遵守規定”這句話的理解。在這裏,我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品位,從而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我緊抓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理解“爲什麼爸爸要我把這條魚放掉”,放手讓學生大膽的質疑,解疑,探究。在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的時候,學生讀懂了這部分的內容之後,我出示了爸爸的話:“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讓學生自由讀書,再思考:“讀到這,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此時學生的理解不盡相同,有的同學站在爸爸這一邊,同意爸爸的做法;有的則站在湯姆這邊,認爲好不容易釣上來這麼大的一條鱸魚,就這樣放掉實在太可惜了。其實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個性化閱讀就應該有個性化感悟。針對學生認識中的差異,我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同時,適機適度加以點撥和引導。這裏的“求異”正是爲了下面的“求同”。透過讀中感悟的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自讀體驗和討論評價相結合,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讓學生帶着自己的體驗參與課堂學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緊接着教師與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湯姆和爸爸的對話,體會他們同一時間裏完全不同的心情。讓學生對文中的對話內容有整體感知,在又一次認真的體味中,再次感受主人公自覺遵守規定的高尚人格,並獲得啓迪。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分角色讀父子對話,在師生、生生互動的朗讀與評讀中加深對“必須”、“斬釘截鐵”、“不管有沒有人看見,都應該遵守規定”等重點詞句的情感體驗。在這裏創設父子對話的情景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站到爸爸的立場上,學生在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理解之後更投入,更積極主動地尋找理由,努力說服湯姆把鱸魚放掉。同時也對學生的讀書進行了有層次的訓練,做到了由表及裏,由淺入深。

4、擴展延伸,明理導行

最後教師總結課文:1.湯姆最終後悔了嗎?2.你從這篇課文中得到什麼收穫?在讀中讓學生對事情發展的延續有一個瞭解,對全文的內容有一個整體迴環。透過學生讀文回答問題,明確“一條魚和做人的道理,哪個更重要?”引起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層的思考,達到由抽象到昇華,由此及彼,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聯繫日常生活中的體驗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適機加以引領、點撥,使學生對學會做人有正確的認識和感悟。在這讀和悟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培養。對於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的句子,以多種形式地讀促進學生自我感悟,獲得自我見解。

在教學的最後,教師提供了一篇與課文異曲同工的文章《中彩那天》,讓學生邊讀邊思考,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想說些什麼?把你想說的話在小組內和同學們交流,讓學生在自主讀書的基礎上,自悟其做人的道理,讓三維目標在自主閱讀中得到遷移和發展,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說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評價,在評價中促進表達,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學會評價,學會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