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數學課《長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

說課稿2.17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課《長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課《長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透過學習,有助於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切身感受數學的價值。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表面積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比較抽象。雖然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以形象思維爲主,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爲此,我在教學中加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並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突破難點。

三、教學目標:

遵照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課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技能目標:透過操作感知,提高學生概括、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生活經驗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在態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四、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我把讓學生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爲本節課的重點;由於學生剛剛深入學習空間立體圖形,空間想象能力較弱,因此我把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每個面的長、寬各是多少作爲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法、學法:

爲了使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在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得到理解與發展,這節課我主要採用情境探究法、觀察法、演示法、比較法等,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爲了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本節課的主要學習方法,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和動腦,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獲得知識。

六、教學準備:

在學具上我讓學生準備了大小不一的長方體紙盒和小剪刀。

七、教學過程:

本着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學有所得的理念,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實踐探索、獲取新知。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學習,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活動一:獨立感知建立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我讓學生觀察並觸摸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的各個面,感知表面的含義,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藉助實物,總結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

活動二:合作交流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個教學環節,我放手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按照活動要求,透過看一看、剪一剪、寫一寫,並結合長方體的基本特徵和表面積的意義,討論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每個面的長和寬的關係,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我也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指導他們的實踐,傾聽他們的發言,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引導他們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透過師生間、生生間的討論、交流,各小組彙報,估計情況如下:

有的小組直接觀察長方體紙盒,有的小組沿着棱把長方體紙盒展開,無論哪一種探究方式,都比較容易發現以下三種方法:第一種:把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相加;第二種:用上下面的面積加前後面的面積再加左右面的面積;第三種:上、前、左面的面積和乘2。然後,我透過課件演示並講解討論的問題,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讓學生透過分析、比較,選擇他們最喜歡的方法,透過自評、互評確定最簡算法,使計算優化,最後,引導學生總結求長方體的表面積的關鍵條件。至此,本課的重點、難點都得以突破。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經歷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

活動三:運用公式,嘗試解題。

對於例1,我繼續放手讓學生從剛纔發現的方法裏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決。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嚐到成功的喜悅,變教數學爲用數學。

第二個環節:應用新知,培養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練習環節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基礎練習,照顧全面。

我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學例題:已知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求它的表面積.(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填空進一步鞏固了知識,突破了難點,又爲解決下面的變式練習作好鋪墊。

第二層:走進生活,深化理解。

爲了體現數學和生活密切聯繫,我出示了課本第34頁做一做,給簡易衣櫃換布罩的題目,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像這種不需要算出長方體6個面總面積的情況。並舉出日常生活中類似的實例,讓學生回答。(設計意圖)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探索現實中的數學,培養他們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我設計的練習,內容緊貼生活,訓練由淺入深,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突出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第三個環節:評價體驗,歸納提升:讓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穫。我結合板書總結,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框架,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課堂總結,既讓教師瞭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在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的同時,又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八、效果預測:

縱觀全課,我的設計意圖是力求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生活化,展示數學的魅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目標。在教學中由於我設計了學生自己動手探索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這一活動,加上課件的輔助教學和有梯度的課堂練習,學生在理解掌握並且運用新知上,一定會輕鬆自如。所以,我預測本節課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上都能全面促進,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