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二年級上冊《認識線段》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8.28K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認識線段》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上冊《認識線段》說課稿範文

二年級上冊《認識線段》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認識線段》是蘇教版數學第三冊第六單元《釐米和米》的第一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等簡單的圖形,並在這學期學習了多邊形,知道了有幾條邊就是幾邊形,爲今天的學習積累了一些經驗。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實際上就是量線段的長短,所以教材首先讓學生初步認識線段。教材注重學生的實際體驗,在體驗中感悟知識,透過具體活動獲得對線段的直觀認識,初步認識線段的特徵。本課是學生學習用尺量物體長度的基礎,更是今後認識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的重要知識準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實際,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

1、使學生經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徵,會數簡單圖形中線段的條數,會畫線段。

2、在觀察、體驗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聯繫學生生活的實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認識線段的特徵,由於線段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的。所以清晰地建立起線段的表象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將以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運用以下教法進行教學:

1、直觀教學法。透過教具、學具操作、多媒體演示等,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從實物感知過渡到圖形表象,抽象出線段的圖形,直觀的認識線段的特徵。

2、活動體驗法。新課標提倡“做數學”。學生只有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才能真正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透過“看、比、畫、折、說”等一系列活動,促進思考,引導探索,豐富數學活動經驗。

3、形象化的教學。形象化的語言,比如線段的兩個端點就像兩個小人兒立在兩端,線段躲到了圖形隊伍中去了等等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形象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增強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三、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運用以下學法有效學習。

1、觀察操作法。“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儘可能給學生進行觀察和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親身體驗中發現知識,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

2、合作交流法。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助於學生積極思考、實現思維互補,獲得成功體驗。

四、說教學程序

鑑於對以上的認識,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猜謎語引入新課

數學源於生活,從身邊常見的毛線入手,讓學生觀察桌上的毛線(隨意擺放),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彎曲的毛線。爲操作把毛線變曲爲直打下基礎。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新課程強調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經歷、感受知識,最終認識、掌握知識。因此我透過以下的活動情境加深學生的體驗。

1、感知線段

拉一拉:組織學生把毛線拉直,說方法,強調要捏住線的兩端再拉直。順勢指出: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引出線段。接着再進一步從拉直的這條線認識線段的兩個端點,輔助多媒體在課件上抽象出線段的圖形,閃爍端點,加深認識。

辨一辨:在對線段有了初步感知之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徵,透過自己的描述再次感受線段的兩個特點,並及時透過想想做做第1題,進行辨認和說理,加深對線段特徵的認識。

2、找線段

在學生對線段有初步的認識後,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其他的例子來加深理解,加深對線段的感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觀察課本的邊,數一數有幾條線段,引導孩子觀察這幾條線段圍成了什麼圖形。

接着讓學生完成“想想做做2”,交流並引導發現幾邊形就由幾條線段圍成。從實物遷移到圖形,加深對多邊形的認識。

3、做線段

讓學生拿出一張紙嘗試,引導學生髮現摺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條線段。讓同桌之間互相指指說說,鞏固線段的特徵。

接着讓學生試着在紙上折出比這條線段長或短的線段,直觀感知線段的長短,爲下一節課的學習做好孕伏和滲透。

利用低年級學生愛玩愛比賽的特點,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想學、樂學、學會、會學,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4、畫線段

引導學生利用一些工具嘗試畫線段,讓學生經歷畫線段的過程,畫好線段後,先在小組交流彙報。然後讓學生展示自己畫的線段,交流畫法和步驟。透過交流,探索畫線段的方法,感受解決數學問題的多樣化。

三)、遊戲鞏固,拓展延伸

結合書中的練習,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深化知識的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

闖關“畫線段”。

第一關:連接兩點畫一條線段。

第二關:三個點。猜猜畫完是什麼圖形?

第三關:四個點。獨立畫,交流。

四)、全課總結,質疑延伸。

課的最後,讓學生交流這節課的收穫和體會,以學生自我回顧的方式進行小結,促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學生抓住學習的重點,自己整理知識的能力。

二年級上冊《認識線段》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

《認識線段》是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釐米和米》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包括48和49頁。《釐米和米》本單元教學量長度,包括與之相關的線段、度量單位等知識。“認識線段”這部分內容是教學量長度的基礎,更是以後學習面積和體積的重要知識準備。教材注重學生的實際體驗,在體驗中感悟知識,透過具體活動獲得對線段的直觀認識,初步認識線段的特徵。

2、教學目標

我以《新課標》爲依據,結合本節課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設定了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透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的一些特徵,知道線段是直的,線段是有長度的,學會將一些物體的邊看成線段。

(2)使學生能夠根據對線段的初步認識,能在一些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線段,會數出簡單圖形中線段的條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畫線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線段的特徵。

教學難點:線段表象的建立。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點撥作用,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基於這些我採用了參與式、討論式、互動式、體驗式等教法;倡導自主合作、自我探究等學法。

三、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發展生活”,我將這個理念貫穿整個課堂。

1、圖片匯入

我用幾幅圖片的引入初步感知線在生活中的問題也體現數學源於生活的理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新授

我將全過程分爲拉一拉、找一找、折一折,畫一畫4個環節。

(1)拉一拉

請學生觀察隨意放在桌上的毛線,看看是怎樣的?在學生說出是彎的之後,想一想怎樣才能把毛線變直,學生動手操作,拉一拉將毛線變直。讓同桌兩人交換着摸一摸,兩手之間直直的一段在數學上叫做線段。(板書:線段,直直的)兩隻手捏住的地方叫端點。(板書:端點)在數學上我們用小豎線來表示端點。讓學生來指一指、數一數知道線段有兩個端點。我讓學生透過拉一拉,摸一摸、指一指、數一數直觀感知線段,從中抽象出線段這個概念,知道線段是什麼樣的。爲了鞏固學生對線段的認識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下面畫的是線段嗎?指名判斷並說出爲什麼。在學生判斷出是線段後,我在此基礎上做了拓展,一條拉長,一條旋轉,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白,不管是長的還是短的,朝哪個方向,只要是直的,有兩個端點的都是線段。

(2)找一找

我讓小組討論找一找生活中的線段,摸一摸、指一指。學生髮現直尺、黑板、課本的邊都可以看成線段。生活中有線段,平面圖形中也藏有線段。找一找這些圖形有幾條線段圍成的?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多邊形,能很快說出線段的條數,這即是在舊知識上的拓展,也是新知識的鞏固。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平面圖形中,相領兩條線段的交點就是線段的端點。找一找是讓學生從身邊事物着手尋找線段,發現生活中的.線段,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的特點。

(3)折一折

藉助上一環節中出現的長方形,讓學生用折的方法創造出一條新的線段,摸一摸並指出端點。和同桌比一比,誰的長誰的短,並想辦法折出比剛纔的摺痕更長或更短的線段。在折一折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課學生創造的慾望,訓練了發散性思維。

(4)畫一畫

在畫之前和學生討論畫線段的工具,有的選擇直尺,有的選擇文具盒,有的選擇書本等,經過對比,學生髮現最佳的畫線段的工具—直尺。請學生自己嘗試着畫線段。在畫的過程中說說怎樣才能把線段畫好。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工具,自己畫,而不是老師給定工具,示範畫,將給與式、模仿式轉變成自我探究式,將課堂交給學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主體,老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

學生會畫線段後,出現2個點,連接2個點可以畫幾條線段?學生動手畫,理解連接2個點只能畫一條線段。接着是不在同一直線上的3個點,連接每兩個點可以畫幾條,重點理解每2點的含義,再動手畫。4個點時,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自己動手試着畫。學生有的畫4條,有的畫6條,讓畫6條的學生交流你是怎樣畫的?怎樣纔能有序而又不遺漏的畫出線段,進一步理解每兩點的含義。5個點時可以畫幾條呢?請學生猜一猜,課後動手畫一畫。這是一系列有序但又具有不同層次的數學練習,力求達到學生課堂學習的趣味化,活動化與生活化,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他人的想法,深化對線段的認識。

3、總結

最後和學生一起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介紹下線段,從而鞏固對線段的認識。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立足《新課標》,抓住二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但喜歡動手,有極強的好奇心,強烈的表現欲這些特點,每個環節都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改變傳統授課模式。這是我對這節課的設想,敬請指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