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1.82W

教材簡說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稿範文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中的第25課。本課所在單元集中爲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畫卷。在25課中,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季羨林先生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是親身感受到的德國人非常愛花,親眼所見德國家家戶戶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種境界破耐人尋味,表達了自己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衆不同的風俗習慣的讚美之情。

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而是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煉概括的語言點明瞭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道理。因此,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美語言,又要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的受到“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教育。

本課預設兩課時完成,因此第一課時我將教學目標定位爲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正確讀莞爾一笑、奼紫嫣紅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瞭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啓示與教育。

教學重難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2、瞭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啓示與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閱讀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教師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堅持以“讀”爲主,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一、 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句子。(這個環節,在第一課時中,耗時較少。這裏我就不再贅述了)

二、 由字到詞到句,瞭解德國奇麗的景色,奇特的風俗。

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詞較少,共有三個,在這一環節中,我的構思是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由生字莞到生字詞莞爾一笑再到第二自然段的相關句子,學生理解了“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這個奇特的風俗;由生字奼、嫣到生字詞奼紫嫣紅再到第三自然段的`相關句子,學生欣賞了德國的奇麗景色。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我首先注意了讀的多樣性的設計,讀的形式有朗讀、小聲讀,結合插圖讀,個別讀、男女生讀,範讀、齊讀、配樂讀等等。如果說這些僅僅是種形式的話,在此環節中,我更注意了讀的目的性的引導。比如課文的第三段的兩句話,第一次,讀句子,是爲了讓學生讀通順,因此,我採用了自由讀,在這段話中,有一些詞語的理解對四年級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讓學生看課件欣賞圖片,教師範讀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詞語。在學生理解了相關詞語後,我請學生朗讀,此時,對學生的要求,就要求學生不僅讀得正確、流利、也要有一定的感情。爲了進一步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我接着採用配樂讀。透過多種形式、不同目的的反覆讀,學生一定積累了一些優美的詞語,而且課後要求的背誦,我想也是水到渠成了。

三、 由景到人到理,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如果說經過以上兩個環節,學生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時,僅僅瞭解了德國一些風俗習慣和景色的話,教師此時讓學生將這兩處句子聯繫起來思考,學生自然會想到,在屋子裏的時候,自己的花讓別人看,走在街上,自己能看別人的花,這就是一種“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頗耐人尋味”一處,讓每一位學生自己去體會,去琢磨,去尋找生活中的“人人爲我,我爲人人”,學生在讀、思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這句話的理解,自然也潛移默化的受到了“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教育。

標籤:說課稿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