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6篇

說課稿2.02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6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溫度》,這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的內容,是《生活中的負數》的第一課時,屬於“數與代數”的知識體系中數的認識範疇。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自然數的知識,並有了一定的數感,教材在編排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經驗,從學生熟悉的溫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負數的學習。掌握好這一內容,爲學生下節課學習用正負數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基於以上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正確讀寫溫度計上的溫度,會用正負數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能在具體情境當中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2、能力目標:經歷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課的重點是能正確讀寫溫度,難點是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大小。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基於以上認識,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和談論法進行教學。在學生的學習方法上,我側重關注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學習。

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實際中,感知負數

課的一開始,我給學生播放一段天氣預報,讓學生在紙條上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北京和哈爾濱的溫度。記錄完成後,我讓學生找出最簡單明瞭的表示方法,從而揭示課題《生活中的負數》。學生熟知的生活場景,有趣的記數活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在這一環節,我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懂得數學來源於生活。

二、從實踐活動中,認識負數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1)、觀察活動:學生分組觀察溫度計並透過合作交流回答:1、溫度計的用途?2、它由幾部分組成?3、溫度計上的刻度怎樣排列?透過實物與投影結合來加強直觀性,透過彙報結果突出教學的關鍵點。

(2)、實踐活動:將兩支溫度計分別放入溫水和冰水中,讓學生透過觀察溫度計的變化情況,並請學生來讀出度數,同時讓學生用雙手體會兩杯水溫度的差異,體驗溫度的高低與讀數的大小的關係。

(3)、畫圖活動:讓學生在溫度計圖片上畫出北京和哈爾濱的刻度,並比較兩個溫度的高低。讓學生從直觀形象上理解溫度的高低。

透過上述活動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溫度的表示方法的認識,同時深化了溫度的讀寫,也充分體了溫度的差異與讀出度數的差異。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強化了教學的關鍵點。

三、回到生活中,理解負數

“生活中除了氣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負數嗎?你知道它們表示什麼意思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馬上會聯繫生活說出見到的負數。透過交流,學生清晰地感受到了負數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實用性,開闊了視野,對負數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

四、在分層練習中,運用負數

爲鞏固知識,發展技能,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的練習:

1. 基礎練習,反饋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掌握情況;

2. 綜合練習,防止學生的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 延伸練習,開闊視野,增長才幹

這三個練習設計主要體現層次性,實用性,生活性,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既鞏固了新知,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從質疑問難中,暢談收穫

課的最後,我設計了一個提問:“同學們對負數還有什麼疑問嗎?你們還想知道有關負數的什麼知識呢?“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於探索。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本課的教學中,我從生活實際中創設情境,提供研究素材,誘導學生觀察,討論,比較,合作交流,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點燃智慧的火花。

我的說課完畢,請專家評委批評指正。謝謝!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路程、時間與速度”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這一運算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解釋與運用,由以往第一學段的圖畫情境應用題的數模學習過渡到現在第二學段的文字應用題的數模學習。透過教材這種概括的、單列的數量關係向學生提供一種新的數學模型(即數量關係式),這種數學模型將應用到以後文字應用題的學習中去。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知識的基礎和心理髮展的規律,我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並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2)結合實際情況,根據路程、時間、速度三者之間的關係,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的問題。

(3)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3、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1)重點: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2)難點: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並運用這些數量關係分析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關鍵:透過生活中的實際情境,讓學生感知與形成“路程、時間、速度”這三個概念,並切身體會每個物體的快慢與路程和時間都有關係。

4、教學準備: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思維形式,再向抽象思維轉化。爲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本節課我藉助下面的教具幫助教學:

(1)多媒體教學課件。

(2)皮尺、秒錶。

二、說教法: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用演示法、情境教學法、引導發現法、多媒體電教法、嘗試教學法、反饋法等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這三個概念。並透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關係,整節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三、說學法:

因爲“速度”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故而教師創設一個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經歷一系列的觀察、實踐、探索、分析、思考、交流的過程,逐步讓學生理解“路程、時間、速度”這三個概念,並建立這個問題的數學模型(數量關係式),然後運用這個模型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材提供的練習和教師補充的習題)。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標準》所提出:展現知識的產生和應用過程,形成“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我將教學過程分爲以下四個環節進行。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透過有趣的探索活動,使學生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體會探索的方法。

3、透過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悟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靈活性。

教學重點:

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探索數學規律的方法。

教學難點:

發現、歸納算式的特點。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計算器

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法,自主探究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教師: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們已經學了許多算式,在這些算式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一些有趣的算式呢?(有)

那誰能舉一個例子呢?

(學生舉例:1+2+3+......+20=21×10=210。)

今天我們將透過闖關的形式去探索、發現有趣算式的規律,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闖關。(有)

二、探究新知

(一)奇妙的寶塔

1、教師出示一組算式:1×1= 11×11= 111×111= ,

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計算器快速計算出它們的得數。

(學生動手計算,快速寫出算式的得數。)

2、誰願意公佈一下你的答案?

(學生公佈答案,教師板書:1×1=1,11×11=121,111×111=12321。)

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道算式,你發現了什麼?這三道算式有什麼特點? (我發現這三道算式都是由1組成的。我發現下面的算式中的每個乘數都比上一

個算式的每個乘數多了一個數字1。比如:第一個是1×1=,下一個就是11×11=……)

老師:你們真是善於觀察的好孩子!在這三道算式中,第一道是一位數和一位數相乘;第二道是兩位數和兩位數相乘;第三道是三位數和三位數相乘。

4、仔細比較觀察這三個算式的答案有什麼特點?它們與算式的兩個乘數又有什麼關係?誰能用自己的話把你的發現表述出來。

(我發現答案裏都有1,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我發現積是以中間數字對稱的,而且乘數是三位數,積中間最大的數就是3,如果因數是四位數,積中間最大的數就是 4。我發現兩個乘數的和的位數比積的位數多一個。我發現一個乘數有幾個數字1,就從1排到數字幾,然後再接着倒排到1。)

教師:你們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有這麼多的發現。

5、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規律:在這三道算式中,透過觀察積與乘數中1的個數,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乘數中數字1的個數有幾個,積就從1起按順序寫到幾,再反順序寫到1。例如:算式111×111=,乘數111中有3個1,所以及就從1起按順序寫到3,再反順序寫到1,所以積就爲12321。

6、現在同學們能根據我們發現的積的規律直接寫出第一個問號代表的得數嗎? (能)

7、誰願意彙報你的答案?你是怎樣得到這個結果的?

(1234321,乘數111中有4個1,所以積就從1起按順序寫到4,再反順序寫到1 。)

8、到底對不對,我們還需要用計算器進行驗證一下。

(學生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9、透過驗證,我們的答案是正確的。誰能說一說第二個問號代表的得數? (123454321)

10、同學們同意他的答案嗎?(同意)

同學們真棒,恭喜同學們順利闖過第一關。

(二)奇怪的142857

1、有了勝利的果實,同學們是不是有更大的信心來迎接我們的第二關呢?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二關將會是什麼?(播放課件)

2、142857奇怪在哪裏呢?請同學們先用計算器計算142857分別乘1、2、3、4。 (學生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3、誰願意彙報一下你的答案?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 ,142857×4=571428。)

4、仔細觀察這些算式積的特點,你發現了什麼呢?

(我發現這些算式的積總是由“1、4、2、8、5、7”這6個數字組成的。這些數字總是循環排列的。)

5、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察142857×3=428571,積的最高位爲什麼不是3呢?

(因爲最高位後面是4,3乘4等於12,要向前一位進一,所以最高位是4不是3。)

6、那誰能說說要想確定積是多少,我們應該先確定誰?

(要先確定最高位。)

7、請同學們再認真觀察積得最高位確定後,怎樣寫出後面的數呢?

(按1,4,2,8,5,7的順序循環排列。)

8、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規律:透過觀察、探索我們發現這些算式的積都是由“1、4、2、8、5、 7” 這6個數字組成的,要確定積到底是多少,可以先確定最高位,最高位是幾,就從幾開始按數字原來的順序依次循環出現。

9、我們發現了這些算式的祕密,你能直接寫出142857乘5、乘6的得數嗎?試着寫寫看。

(學生獨立寫出得數,進行彙報:714285,857142。)

10、你是怎樣寫出這個得數的?

(142857乘5的積先確定最高位是7,然後從7開始按數字原來的順序依次循環出現所以積就是714285。142857乘6的積先確定最高位是8,然後從8開始按數字原來的順序依次循環出現所以積就是857142。)

11、結果對不對呢?我們還需要用計算器驗證一下。

(學生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12、看到同學們興趣這麼濃厚,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142857×7的積還有這個特點嗎?

(不具備這個特點,因爲4乘7等於28,要向前一位進2,2加7等於9,而這6個數裏沒有9,所以它就不符合這個規律了。)

13、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用計算器驗證一下,我們理解的對嗎?

(學生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14、請同學們繼續想一想142857乘8、乘9的積有這個特點嗎?

(不具備這個特點。)

同學們真不錯,恭喜你們已過了兩關,有沒有信心走下去,去探索更多的祕密。(有)那讓迎接我們一起迎接第三關的挑戰吧!(出示課件)

(三)神奇的9

1、這一關是神奇的9,先請同學們用計算器算出教師出示的三道算式。(學生彙報,教師板書:9×9=81,99×99=9801,999×999=998001。)

2、仔細觀察這三道算式,你能發現它們的特點嗎?

(我發現這一關的算式與第一關的算式很相似,只是把1換成了9。)

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算式的得數,想一想積有什麼特點?

(積是由8、9、0、1這四個數字組成的。積的位數等於兩個乘數位數之和。後一個算式的積比前一個算式的積是在8的前面多了一個9,在1的前面多了一個0。積中的9和0的個數比其中一個乘數中9的個數少一個。)

4、同學們說得真好,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規律:我們可以把積從中間分成兩部分來看,前半部分的數比一個乘數少1,後半部分有多個0和一個1組成,0的個數和9的個數相同。

5、現在請同學們根據發現的積的特點,猜想一下,9999×9999的積會是多少? (學生一起回答:99980001。)

6、用計算器驗證一下你們的猜想正確嗎?(學生驗證)

7、你們的猜想完全正確,誰能說一說你的想法?

(乘數是9999,積的前半部分應是9998,後半部分就是由0,0,0,1組成的。)

8、說得真不錯,現在同學們能直接寫出99999×99999的積了嗎?(能)寫寫看。(9999800001)

同學們一路過關斬將,表現得非常好。很快我們就來到了第四關——尋找神祕的數。(播放課件)

(四)尋找神祕的數

1、這一關比前面三關難度要大,有信心闖過這一關嗎?(有)如果想要闖過這一關,關鍵是把闖關規則看明白。請同學們翻到書的43頁,教師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闖關規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需要我們怎麼做?

(學生閱讀闖關規則。)

2、你認爲在這個規則當中,有些什麼要求?

(學生分析要求)

3、現在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四個數字,同桌合作,按要求做一做,看哪一組最先找到這個神祕的數。大家開始吧!

(學生同桌探究。)

4、誰能說說你找到的這個神祕的數是多少?(6174)

5、同學們同意他找的這個神祕的數嗎?(同意)

6、說說你找到這個神祕數的過程吧。(學生講解探究過程。)

老師:同學們真是太棒、太聰明瞭,四關都被你們順利闖過。

三、課堂小結

今天的數學課我們一起探索了算式的規律,同學們的收穫多嗎?談談你都收穫了什麼?(學生暢所欲言)

結束語

今天的數學課,我們透過對有趣的算式進行探索,發現了許多有趣的規律,同學們的表現都不錯。我相信,只要大家平時善於動腦,認真思考,努力學習,勇於創新,你們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有更出色得表現。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篇4

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透過各種活動,讓學生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瞭解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資訊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把單式條形統計圖整合成複式條形統計圖的過程,進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數據的能力,發展統計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透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以及合作意識。

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1.認識和了解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2.能依據給定的條件畫出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3.能根據統計圖發現資訊並進行簡單分析。

4.能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是:

1.正確畫出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2能根據統計圖發現資訊,分析資訊,並能提出簡單的問題。

教學中所要用到的鉛筆、尺子、橡皮擦以及多媒體課件是本節的教具和學具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的編排特點,爲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境激趣法、設疑誘導法以及直觀演示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獲得知識。

有效的數學學習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本節課,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爲:動手操作法、觀察發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以下是我的教學設計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爲了讓學生主動與我同行,我準備從學生身邊尋找數學,創設了一個我們班中各小組分別有多少人的問題情境,然後組織學生根據收集的數據畫出條形統計圖,並藉助投影儀展示學生畫出的統計圖,讓學生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爲了讓學生體會學習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我準備設計一個矛盾衝突,告訴學生這樣的單式條形統計圖不能直觀地看出各小組的男女生人數怎麼辦?從而引出課題。(這樣的設計,不但複習了舊知識,檢查了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爲新課的學習作了良好的準備。)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篇5

簡析教材 :

本單元《億以內數的認識》是小學數學人教版教材第七冊的起始單元,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生活中大數廣泛存在,對大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的讀寫鞏固和擴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之一。

本單元將億以內數的認識分爲兩段教學:億以內數的認識和億以上數的認識。從萬以內數的認識到億以內數、億以上數的認識,是學生數概念的又一次擴充。讀寫大數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同時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也是不容易掌握的。學生在讀、寫大數時常常出現錯誤,這往往與數的概念不清楚、數的感受不豐富有關。本冊教材在調整教材編排的同時,提供了第五次人口普查這一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爲學生認識大數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也爲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最重要的一點,讀、寫數的法則教材上不給出現成的結論,而是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透過討論得到,教學內容的呈現留給學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

經過第一學段數的認識教學,學生已經具備了大量的關於數的認識的直接經驗,尤其對萬以內數的組成和計數單位等有了較深的瞭解,這就爲將數的知識擴充到萬級、億級做好了鋪墊。本課時《億以內數的讀法》是本單元第2課時,是對萬以內數讀法的擴展,是學習億以內寫法的前提,更是將數的讀、寫知識擴充到億級的基礎。本課時的知識將爲後面學習提供直接經驗、奠定良好的基礎,本課時的學習方法將爲後面學習提供遷移類推的思路。

教法學法:

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大數對於學生讀起來比較困難,充分利用好教材文字,創設具體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大數獲得豐富感受。引導學生在對比中發現萬級數與個級數讀法的聯繫與區別,並遷移類推掌握萬級數的讀法,再放手讓學生探索,理解大數的讀法後,透過獨立練習,小組合作交流訓練,達到熟練程度。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經過觀察對比、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鞏固練習等過程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識

爲新課學習奠定基礎,特別注意萬以內數中0的讀法。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景:當播音員播報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數據,從中感受數太大,不易讀出、讀準,設定懸念。

2、學習讀數:這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在此環節分兩層進行教學。

(1)學習讀整萬數。教授時在數位順序表下將數1925、407、460變成19250000、4070000、4600000,試讀後讓學生說一說與原來的數相比①現在的數有何變化?②在讀法上有何不同? 透過對比觀察從而溝通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的聯繫與區別,突破萬級數該如何讀這一教學關鍵。再提出:怎樣讀者幾個數又快又準。讓學生自然地想到先分級再讀數比較方便,並鞏固練習了讀整萬數,爲下一層次的學習作好鋪墊。

(2)學習讀含有兩級的數。①先試讀不含零的數, 學生獨立或在同伴互助的情況下讀出這一組數,使學生再一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②再讓學生試讀85003000、85000300,讀後思考:①數位上出現 0又該怎麼讀?透過學生結合讀書的體會,探討這個問題,掌握0在什麼位置上要讀,在什麼位置上不讀。

在教學這兩個環節時,對教材中所給的數據進行了適當補充,並分層教學目的就是要突破兩點① 萬級數如何讀②分清大數中的0 哪些該讀,哪些不讀。學生掌握了這兩點,也就學會了讀億以內的數。萬級數如何讀,透過讀整萬數、溝通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的聯繫與區別來實現,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萬級數按照個級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萬字;接着透過讓學生試讀兩級數、爭辯。劃一劃、思考並回答問題等一系列自主活動,使學生探究得出在讀大數時,每級末尾的0不讀,其他數位上的0要讀,並且連續幾個0只讀一個0。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探索新舊知識聯繫,找到知識生長點,運用知識正遷移掌握新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樂於探究、善於總結的好習慣。

3、反饋鞏固:第5頁 做一做 :先觀察數的特點再讀。

三、思維拓展

用8、5、3、0、0、0、0、0按要求組數,透過組數將本節課推向**,進一步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數位上有0該如何讀?

四、全堂總結

運用歌謠幫助理解記憶。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篇6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小學數學四年級第一學期P95-96

教材分析:

本節課所教授的內容是在第五單元學生就已經學習了有關角的知識,以及有關角的簡單的加減法計算,只是因爲剛學,學生對於推理的書寫過程還頗爲陌生。

因此,透過本節課探究相等的角,進一步加深對有關角的知識的理解,並使學生對推理的過程更趨於熟練化、合理化,讓其在複習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使所學知識得到提高與發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有關角的簡單的加減法計算,因此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同角的補角相等,同角的餘角相等這兩個簡單的幾何命題,加深體驗幾何推理的過程。同時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數學結論的明確性,爲後繼學習幾何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過程:

1、引入部分。

因爲本節課所執教的內容需要學生能夠根據角的關係熟練的計算出角的大小。從而推理說明出各角之間的關係。因此,在引入時安排了兩題角的計算幫助同學們進行復習,目的是複習角的計算格式和特殊角的度數。

2、新知探究部分。

因爲兩條直線相交後得到角有很多,而小於平角的只有4 個,同學們基本上都能夠根據以前的知識說出它們之間互補的關係,而對與兩條直線相交後,所形成的相等的角可能部分學生有了初步感知,也許會說到。所以我採用的是猜想- 驗證的策略。而經過總結驗證的策略可能會有如下三種;

(1)學生會想到把四個角都測量一下

(2)舉例法,假設測量出其中一個角,透過計算得出其餘的角。

(3)透過推理說明,根據同角的補角是相等的關係證明出結論。但是在課上不出現同角的補角是相等這樣的話。目的是滲透猜想驗證的數學思想,和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3、練習部分:這要分爲二個層次。其一,找一找,動一動。透過身邊找一找或動一動創造一組的相等的角,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好習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其二,想一想,說一說。本節課主要我的定位是能夠找出各角之間的互補或互餘的關係,在解題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言語表達的條理性。

而對於書寫過程可能學生做起的難度很大,因此,基本上沒要求書寫計算過程的部分。

4、總結部分。其一,本節課的內容涉及到今後要學習的兩條直線相交對頂角相等的知識,但是在小學階段不做要求,但是,我想爲了今後的學習做好鋪墊,透過引入數學文化的方法,介紹最早證明出對頂角相等的科學家是古希臘的泰勒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樹立熱愛科學的爭當數學家的遠大志向。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其二,知識的總結,談一談你的收穫或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