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中班數學有趣的排序說課稿(精選6篇)

說課稿2.05W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數學有趣的排序說課稿(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數學有趣的排序說課稿(精選6篇)

中班數學有趣的排序說課稿1

一、說活動教材:

排序,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排序:服裝花紋上的排序、皮包上圖案的排序、飾品排列上的排序、環境裝飾上的排序、物品包裝上的排序、公園中花草種植的排序……這些有規律的排序帶給我們生活中的美。孩子們在生活中有意或無意識地會發現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現象。如:吃飯的碗和盤子周邊的漂亮的花邊;裙子袖口和裙邊的花邊;衛生間瓷磚排列的圖案……而我們教師正是孩子發現、運用和創造這種有規律的美的引導者。

幼兒學習排序可以爲幼兒建立初淺的數學概念做好準備。幼兒學習排序,可以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序,也可以按物體的某一特徵或者規律排列順序。大班幼兒已經積累和建立了有關物體在顏色、形體和數量等特徵差異排序的數學經驗,可以更進一步地學習按照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以內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之間的傳遞性、雙重性和可逆性的關係。新《綱要》提出“在幼兒的生活中進行數學的學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玩數學、用數學,教師引導幼兒在遊戲和玩樂中初步接受和學習有規律的排序,並鼓勵幼兒將之應用於生活。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並結合《綱要》精神,我選擇了《規律排序》這一數學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今天的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21世紀是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時代對幼兒提出了高的要求,從“學會”到“會學”,即透過學習,不僅僅只侷限於學到某些知識,記住某些東西,而是更應該透過自身努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主動探索、動手操作的習慣等。根據《新綱要》提出的“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的要求,結合大班幼兒對排序的認識特點,我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第一,嘗試把多種物品進行自由排序,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第二,瞭解排序的規律,體驗排序的樂趣。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鼓勵幼兒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因爲只有強調幼兒的積極參與,才能使幼兒在活動中獲益,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幼兒用多種感官去聽、去思考、參與討論、動手操作,最終獲取知識經驗,所以它被設爲本次活動的重點

2、難點:引導幼兒發現排序規律,並瞭解排序規律。排序本身的要求,使大班幼兒對排序規律還較難理解,幼兒對獨立地完成排序任務還有困難,因此,它被設爲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爲了給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景和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做了以下準備:

1、在活動區裏準備:有孔的積木、珠子、雪花片、繩子、水彩筆和紙(爲幼兒創造探索操作的條件,且爲突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服務。)

2、教師操作教具一套。(爲幫助幼兒突破難點而準備的)

五、說教法:

作爲教師,我們教幼兒,那麼我們就要了解幼兒的思維,瞭解他們是如何學習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本活動注重手眼並用,動靜結合。調動幼兒視、聽、觸覺運動等多種感官分析器,從而萌發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所以,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採用了發現法、遊戲法、探究操作法等教法。

1、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幼兒透過操作、觀察、討論等途經,去探索、去發現知識的方法。大班的孩子具有好動、好奇心強、好問的特點,而且有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基礎,透過發現法,讓他們在操作中,去尋找發現,滿足好奇心,從中尋找發現排序規律,爲突破難點做鋪墊。

2、遊戲法

採用遊戲法是根據幼兒喜歡遊戲,且活潑好動的天性。在這次活動中,我是以比賽形式進行遊戲。一個是激發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是爲再次突出重點服務。

3、探索操作法

因爲幼兒愛動、好問、好學這一特點,讓幼兒自己透過動手、動腦去探索。探索操作法,不僅是複習、鞏固知識的手段,更應該成爲幼兒探索知識、尋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有效方法,這種方法符合幼兒思維發展規律,因爲探索未知,僅用理解與記憶是不行的,必需進行主動地分析,綜合比較和初步的概括,以瞭解排序的規律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有利於認知能力得到發展。我採用了這種方法,爲突破重點、難點服務。

六、說學法: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多感官參與活動,透過動口、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在操作中獲得探索經驗。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

七、說活動過程:

根據《新綱要》及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活動設四個環節完成目標,第一個環節是引發興趣;第二個環節是探索發現;第三個環節是遊戲;第四個環節是延伸活動。其中第二、第三環節是本次活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之處。

爲什麼要這樣安排這四個環節呢?

第一環節:引發興趣

幼兒對活動感興趣,便於在活動中學習和思考。在開始部分,我根據幼兒好動、好奇這一特點,告訴幼兒我帶來了很多的玩具,有雪花片、積木、小珠子,以此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爲下面的探索活動做準

第二環節:探究發現

首先,我出示穿好的積木:一個綠色的金字塔、一個藍色的長方體、一個白色的圓柱

體,穿好兩組。請幼兒看看,積木是怎麼排的(幼兒發現按顏色和形狀的排序規律)。接着,我會出示穿好的珠子:一顆黃色的珠子,兩顆紅色的珠子,三顆綠色的珠子,穿好兩組。請幼兒看看,珠子是怎麼排的(幼兒發現按數量和顏色的排序規律)。最後,我會出示穿了一個綠色的金字塔、三顆紅色的珠子和一個黃色的雪花片的繩子,請幼兒說說他們發現了什麼(幼兒發現按數量、顏色、形狀的排序規律)。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排序規律,並瞭解排序規律,初步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

第三環節:遊戲“我來接着排”

幼兒經過了第一、二環節的學習,幼兒有可能從高漲的狀態逐漸轉向低谷狀態。因此,這環節我設計了遊戲“我來接着排”,讓幼兒在大膽自主地排序基礎上進行遊戲,既起到鞏固的作用,又起到了引新的作用。幼兒在遊戲中不但可以發現瞭解新的規律,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已知經驗動手創造排序規律。在這一環節中,突出了重點,同時也進一步突破了難點。

第四環節:延伸活動

請幼兒以在紙上畫出圖形的形式給圖形進行排序,一方面是變換形式吸引幼兒,另一方面幼兒可以大膽自主對自己喜歡的圖形進行排序。另外,我安排幼兒給同伴出難題,幼兒之間進行“我來接着排”的遊戲,增加了趣味性。

這四個程序的安排,我是根據《新綱要》中的科學指導要點指出的“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慾望”。整個活動根據幼兒的學習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掀起一個個高潮,培養幼兒透過動口、動手、動腦去發現、去探索,掌握知識的能力。

八、說活動特色:

在遊戲中學習,幼兒可以體驗排序的樂趣,這也符合《新綱要》的目標要求。透過各種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動,激發幼兒對排序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發現排序規律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發展幼兒的排序能力。

中班數學有趣的排序說課稿2

一、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年齡差異較大,在數學按規律貼圖標的操作中我發現:只有少部分孩子只需要簡單提醒就能準確的完成作業,有大部分孩子需要我多次引導:先看現有的圖標排列情況,然後尋找排列的一組規律,最後根據規律接着貼圖標,還有部分孩子我即使幫忙找到了排列規律,並讓他們一邊念規律一邊操作,有時貼好一處圖標再讓他貼下面都很困難。孩子們的這種表現讓我覺得規律對他們來說還比較抽象,在操作時要求孩子有靈活的思維,需要孩子自己去感受去發現,光靠老師一味的幫忙點撥甚至告訴答案是根本行不通的。設計了這一數學活動《找規律》。找規律中的排序是將兩個以上物體根據某種特徵上的差異,按有一定的規則排列的程序,排序是建立在對事物比較的基礎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斷推理能力,那麼透過本次活動希望達到以下三個目標1、讓幼兒透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簡單規律(自然現象及特定的規律);2、培養幼兒細緻觀察、勤於動手的好習慣;3、體驗思維訓練的樂趣。本次活動,我把幼兒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爲有趣的遊戲活動,這樣對培養大班幼兒觀察力、思維推理能力和創造力能起到促進作用,他們的身心也才能獲得較大、較快的發展。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透過發現感受生活中的規律美,來激發自己創設簡單規律的慾望,感受規律在生活中的運用,同時也希望孩子們能從這次的活動中思維得到質的飛躍。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本次活動採取了分組操作形式,幼兒學習按某一特徵有規律的間隔排列,在探索尋找活動中,能在各種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規律成爲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難點:而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的排列。並學會表現2——3種規律則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教法與學法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觀察法、操作法、嘗試法等幾種方法,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等過程中,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還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場景,讓幼兒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他們在情境的創設中,以主人翁的意識透過觀察來發現、透過探索來認識、透過操作來鞏固、透過遷移生活經驗來體驗規律的特性。

四、教學準備(因此在準備教學具時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興趣、操作能力和材料的操作性,精心準備了)

項鍊一串,裝飾後的衣服一條,彩旗(圖形、物體、大小、顏色)、膠棒、粘貼小圖片若干、各種形狀玩具若干。

五、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分爲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開始部分:透過情景引入讓幼兒自由探索,因爲我班幼兒主人翁意識很強,且具備了樂於助人的精神,運用情景表演,佈置小任務,使幼兒參與活動的慾望大大提高。活動一開始我會分別先後出示形狀寶寶過生日引入送禮物,讓幼兒觀察圖片上有什麼,是用什麼製作而成的,說說項鍊的不同排列,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第二部分是基本部分:透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發現、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學習按顏色、幾何圖形、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這是活動中的重點。活動中讓幼兒動手操作,找出物體的規律,並將規律補充完整,以加深鞏固有規律的間隔排列的方法,培養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由於每一個幼兒都不在同一發展的起跑線上,所以在補規律的操作活動中準備教學具時,按幼兒的能力來分,能力強的有2—3種規律能力弱的有一種規律,再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和發展進行個別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成爲主動活動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

第三部分是讓幼兒嘗試自由排列的活動。這是活動中的難點,讓幼兒嘗試在有規律的排列中表現2--3種規律,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最後由我小結,原來同一種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規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並鼓勵幼兒到教室外面尋找在我們身邊的規律,激發幼兒探索慾望。

六、活動延伸:

1、有規律排序除了排出來,我們還可以用其它的方法來表示呢。

我們用小貓小狗的叫聲來有規律地表示出來。(分成兩組喵汪汪,喵汪汪、喵汪汪)

我們用動作來試試看(如:小雞小狗小貓的動作,重複三次)

2、談談排序跟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A、請小朋友找找看,教室裏有沒有有規律排序的東西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會運用到有規律的排序呢?比如說人的生長規律(出示圖片)都是從小慢慢長大,最後變老;植物也是這樣(出示圖片),樹從樹芽到小樹苗慢慢長大,最後變成大樹;星期的排列也有規律,從星期一依次到星期天……鼓勵幼兒將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規律和現象與同伴進行交流。

B、請小朋友回家找找,家裏有那些地方也是有規律排序的呢?把它畫下來,帶到幼兒園來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中班數學有趣的排序說課稿3

一、說活動教材

排序,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排序:服裝花紋上的排序、皮包上圖案的排序、飾品排列上的排序、環境裝飾上的排序、物品包裝上的排序、公園中花草種植的排序……這些有規律的排序帶給我們生活中的美。孩子們在生活中有意或無意識地會發現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現象。如:吃飯的碗和盤子周邊的漂亮的花邊;裙子袖口和裙邊的花邊;衛生間瓷磚排列的圖案……而我們教師正是孩子發現、運用和創造這種有規律的美的引導者。

幼兒學習排序可以爲幼兒建立初淺的數學概念做好準備。幼兒學習排序,可以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序,也可以按物體的某一特徵或者規律排列順序。大班幼兒已經積累和建立了有關物體在顏色、形體和數量等特徵差異排序的數學經驗,可以更進一步地學習按照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以內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之間的傳遞性、雙重性和可逆性的關係。新《綱要》提出“在幼兒的生活中進行數學的學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玩數學、用數學,教師引導幼兒在遊戲和玩樂中初步接受和學習有規律的排序,並鼓勵幼兒將之應用於生活。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並結合《綱要》精神,我爲幼兒選擇的教學活動爲“按物體的特定規律排序”,並設定在大班第二學期進行。

二、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傳遞性、可逆性,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

(2)增強幼兒對排序操作活動的興趣,逐步發展幼兒的思維、觀察、比較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2、重點: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傳遞性、可逆性,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

3、難點:引導幼兒發現遞增遞減的排序規律,並學習排序。

分析:

目標(1)爲認知目標,重在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傳遞性、可逆性,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其中發現和學習物體遞增遞減的排序規律是本次活動的新知識點,也是難點部分。

目標(2)是能力和情感目標,透過各種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動的操作,對幼兒進行排序學習,重在激發幼兒對排序活動的興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排序能力。

三、說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已經有按照物體某一特徵規律進行排序的經驗:如按照物體的顏色規律的排序、長短規律、寬窄規律、高矮規律的排序等等。

2、環境材料創設準備:新家藍圖,幼兒分組操作材料:鋪地磚(藍白泡沫毯)、串彩鏈(長短寬窄顏色不同的長條手工紙)、圍圍牆(四種顏色的炮彈玩具)、種樹(高矮品種不同的樹)遞增遞減排序示範卡片三張、雪花片、黑白序列的排序圖樣、黑白方塊若干。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

環節一:教師出示新家的藍圖,提出今天活動的要求。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此環節起到引題並激起幼兒學習興趣的作用。)

環節二:教師介紹裝修的材料,提出裝修的要求。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簡單的排序規律,進行分組操作。

鋪地磚:按照藍白顏色變化規律排序。

圍圍牆:按照炮彈顏色及節數規律排序。

做彩鏈:根據紙條長短、寬窄、顏色的不同有規律串彩鏈。

種樹:按照樹的形狀、高矮不同規律排序。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在這一過程中,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不同層次的幼兒可以選擇不同活動材料進行操作,便於分層指導、因材施教。在幼兒的自主操作、同伴間的探索交流和師生的共同小結的活動中,重點目標的第一層次得以解決。)

環節三:出示三張遞增、遞減規律排序的卡片(卡片1:蝴蝶不變,小花逐一增多;卡片2:蝴蝶不變,小花逐一減少;卡片3:蝴蝶逐一減少,小花逐一增多)。幼兒透過觀察、比較,發現圖形遞增、遞減排序的規律。然後幼兒用不同色彩的雪花片,學習按物體數量的遞增和遞減的規律排序。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透過觀察、比較、發現、操作等方法解決了重難點目標,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

環節四:欣賞黑白序列,教師出示黑白序列,讓幼兒觀察尋找序列中黑白兩色是以幾個爲一組進行排列,知道黑白兩色也可組成許許多多有趣的序列。鼓勵幼兒設計運用已有的排序知識設計一條“黑白配”小毛巾。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黑白配”小毛巾,說明排序規律。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這一環節透過欣賞、觀察分析、和設計表述等方法,使活動的重難點目標得以突破提升。

活動延伸:

觀察家裏、大自然中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讓幼兒互相交流。讓幼兒帶着問題觀察生活,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滲透到生活情景之中並進行再運用,有利於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促進其創造能力的發展。

四、說活動特色

首先,教師爲幼兒提供了他們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以佈置新家引題,讓孩子作爲幼兒園的小主人佈置新家,因爲孩子都有參與裝修自己的家的經驗,所以孩子的興趣很快被激發。羅傑斯認爲:越是兒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內容,兒童學習的依賴性、被動性就會越大,只有當兒童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有關時,纔會全身心投入,意義學習纔會發生,纔會產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行爲。

其次,教師注重在引發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學習新的知識點。在活動中,幼兒的第一次操作,就是引發幼兒的已有經驗,幼兒按照顏色、數量、長短、寬窄、高矮等特徵進行排序,幼兒在鞏固舊知識的基礎上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識。

再次,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幼兒尋找操作材料的過程,並視之是數學思維的過程。讓幼兒在排序操作中,從衆多複雜多樣的材料中篩選出可供排序的材料,正是體現了數學知識自身的嚴密性和關係變化的複雜性,並培養了幼兒思維的準確性與變通性。

最後,創設開展多種排序活動,幫助幼兒多角度理解排序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綜合了顏色規律的排序、長短規律、寬窄規律、高矮規律、數量的遞增遞減規律的排序,幫助幼兒從多角度建立排序的概念,起到舉一反三的教學作用。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透過讓孩子看動作做的門簾和幻燈,引導幼兒觀察兩種物體進行按一種特徵進行排序,教會幼兒分析特徵並掌握其中的規律。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這一方面,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探索發現,使幼兒能正確區別,理解排序的實際意義,引起幼兒對數學活動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中班數學有趣的排序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着排序:衣服上的花紋、飾品上的排列、環境上的裝飾這些排序都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一絲美意。而孩子們在生活中有意或無意地會發現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排序現象,如:房間瓷磚上的花紋排序,裙子花邊圖案排列等。而我們小班的孩子雖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對新鮮事物強烈的探索慾望,可是由於他們年齡特點的侷限,讓他們無法更深一步的體會到排序的規律和作用。

本堂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學習按大小排序。小班的孩子對大小物體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並能很好的區分物體大小,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讓孩子對多個物體進行從大到小或是從小到大的排列,這樣不僅鞏固了孩子的原有經驗,還初步瞭解到了序列間的傳遞性、可逆性。新《綱要》提出“在幼兒的生活中進行數學的學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玩數學、用數學,教師引導幼兒在遊戲和玩樂中初步接受和學習有規律的排序,並鼓勵幼兒將之應用於生活。”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並結合《綱要》精神,我爲幼兒選擇的教學活動爲“按物體大小排序”。

二、說活動目標

(一)活動目標

1、教幼兒能夠對大小區別較明顯的4-6個物體,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序。

2、能說出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序列。

(二)重難點

1、重點:教幼兒能夠對大小區別較明顯的4-6個物體,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序。

2、難點: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序,並能說出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序列。

(三)分析

目標1爲認知目標,重在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比較物體的大小,發現排列的傳遞性、可逆性,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即難點部分。

目標2是在排序的基礎上能夠準確的說出自己的排序方法。因爲小班孩子的年齡小,孩子沒有從左往右數、看的概念,很多時候能夠排序而並不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排序方式,因此我把這個目標也定爲了難點之一。

三、說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能夠比較三個以上物體的大小。

材料準備: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圓形塑料片一組5張,每人5組塑料片粘貼板不同大小的木頭積木

四、說環節

環節一:觀察:教師出示教具,引導幼兒積極性,併發給每個幼兒大小不同的圓形塑料片各5個,先讓幼兒擺弄觀察,然後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塑料片是什麼顏色。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此環節起到引題並激起幼兒學習興趣的作用。)

環節二:引導幼兒按大小進行排序

1、先請幼兒把一組塑料片找出來放在一起。

2、依次按從小到大的順序進行排序。

3、教師檢查,對分類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啓發和幫助。

4、請幼兒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麼順序進行的排序,指定幼兒回答。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在這一過程中,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幼兒的自主操作、同伴間的探索交流和師生的共同小結的活動中,重點目標的第一層次得以解決。)

環節三:聽要求排序

1、師幼合作:孩子說排列的方式,教師排列。

2、幼幼合作:請一個幼兒來排,其他幼兒給出一個排列方式。

3、找到排序的方法:從左到右排。

4、幼兒根據老師要求排序。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在這一過程中,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透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方法,突破了難點目標,並在反覆的練習中讓孩子們更深刻的記住了排序的不同方法和規律。)

環節四:遊戲《搭火車》

1、幼兒嘗試遊戲。師:“小朋友們瞧,老師帶來了好玩的積木寶寶。”出示:“積木”

(1)、看看,它們是什麼樣的?你們想玩嗎?

(2)、我們玩一個搭火車的遊戲吧!

(3)、幼兒按大小順序搭火車。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用遊戲的形式再次鞏固了新知識,並讓孩子們在玩玩做做中感受到了數學排序的變化。)

最後:帶孩子們做火車郊遊,看看外面有什麼是用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的。

中班數學有趣的排序說課稿5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四個物體的序列。

2.培養幼兒能用語言講述排列的順序。 、

活動準備

教具長短不一的綠色紙條4根,標記圖1張。

學具第一、二組:長短不一的冰棒棍人手4根,(或長短不一的鉛筆4支)每人1張標記圖,操作卡片4、5;

第三組:人手3張點卡(分別爲I,2,3。),每人三色花片1盤(數量分別爲1~3,如:1紅片,2藍片。),每人1個計算盒,操作卡片11;

第四組:人手1套動物卡片(§張,數量分別爲1~3,如。1頭豬,2頭牛,3只羊。),每人1個圓點印章j計算盒,印泥2盒,制卡紙若干張,操作卡片12;

第五組:人手l張實物排序材料紙 (見圖一)、實物卡片4張,操作卡片13。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出示四根紙條,這裏有什麼?它們有什麼不同?哪根是長的?哪根是短的?用什麼辦法證明你說的是對的呢?”(把兩根放在一起比一比)“比的時候,要把兩根紙條靠在一起,下端對齊,這樣就能看出哪根長,哪根短了。”出示標記圖,“誰會在紅線上給這幾根紙條排隊?想想哪根紙條應該排在最前面,哪根紙條跟在它的後面,要把這幾根紙條排得很整齊,一邊排一邊說:什麼樣的紙條請你排在最前面,什麼樣的紙條請你跟在後面。”請個別幼兒在絨板上操作。“請大家說說他是怎樣給紙條排隊的_?”(最長的,長的,短的,最短的,或者最短的,短的,長的,最長的。)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給冰棒棍,給鉛筆排隊。

“先把盤子裏的冰棒棍、鉛筆都拿出來,比比它們哪根長,哪根短,再把它們放在紅線上排隊,排好以後,從前到後地說說你是怎麼排的。”

第三組,把相同的花片放在一起。

“看看盤子裏的花片有什麼不同,把相同的花片放在一起,數數每樣有幾個,再按數目的多少有順序地送它們回家。然後再給花片送點卡,一個花片送1的點卡,邊送邊說……,最後說說;幾個什麼花片送你幾的點卡。

第四組,給動物排隊。

“請你按卡片上動物數目的多少排隊,再印圓點送給動物,最後說說:幾隻動物,送你幾的點卡。” 。

第五組,接着給卡片排隊。

“先說說材料紙上前面的卡片是怎樣排的,接着往下排,想想該是誰了,把卡片排完。再從前往後地說說卡片是怎樣排的。”

在小組活動中,教師注意觀察排序活動,看幼兒能否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列,並說出排列順序。‘

3.活動評價。

展示鉛筆排序的活動,請大家說說是怎樣排的,體驗排列的順序和隊列的整齊。

中班數學有趣的排序說課稿6

一、說活動教材

本節課選自《幼兒園和諧發展課程》中班上數學《有趣的排序》,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排序:服裝花紋上的排序、皮包上圖案的排序、飾品排列上的排序、環境裝飾上的排序、物品包裝上的排序、公園中花草種植的排序……這些有規律的排序帶給我們生活中的美。孩子們在生活中有意或無意識地會發現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現象。如:吃飯的碗和盤子周邊的漂亮的花邊;裙子袖口和裙邊的花邊;衛生間瓷磚排列的圖案……而我們教師正是孩子發現、運用和創造這種有規律的美的引導者。幼兒學習排序能夠爲幼兒建立初淺的數學概念做好準備。新《綱要》提出“在幼兒中進行數學的學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玩數學、用數學,教師引導幼兒在遊戲和玩樂中初步接受和學習有規律的排序,並鼓勵幼兒將之應用於生活。本次活動,我嘗試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爲有趣的遊戲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對教材要求的瞭解,我擬定了這節課的活動目標爲:

認知目標:學習自選某種規律排列物體。

能力和情感目標:願意參加操作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分析:目標1:重在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

目標2:透過各種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動的操作,對幼兒進行排序學習,重在激發幼兒對排序活動的興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排序能力。

重難點:引導幼兒自選某種規律排列物體。

三、說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幼兒小班時已經有按照物體某一特徵規律進行排序的經驗:如按照物體的大小規律、長短規律、高矮規律、顏色規律的排序等等。

2.環境材料創設準備:智能數學操作盒,空白頭飾(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卡片),鏡框(紅、黃、藍、綠),項鍊(串珠)。

四、說教法和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爲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中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爲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遵循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本節課採用瞭如下教法和學法:

1.情景引入法:

爲幼兒供給了他們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在教學中,我以過新年去天天遊樂園玩爲引題,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慾望。

2.互動法: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幼兒和材料之間的互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操作法:

我爲幼兒供給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徵進行排序的過程。

4.遊戲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化教學也必不可少,他是幼兒生活中最有活力和充滿喜悅的活動,是學習中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說活動過程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啓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了教學設計。共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1.情景引入法引起幼兒興趣。

師:新年快到了,我要帶你們到“天天遊樂園”去玩!隨音樂打節奏ABB進入活動室。想進“天天遊樂園”要完成一個任務,我們剛纔打的節奏有什麼規律,請你用棋子寶寶按顏色來表示?

教師小結:三組或三組以上的物體按一定的規律排排隊就叫做排序。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時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地掌握學習對象。” 因此爲了把數學內容變成幼兒主動嘗試的對象,在進行授課中,我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讓孩子聽一聽、拍一拍、擺一擺等方法,讓幼兒初步感知排序。

2.遊戲:排排隊。

教師:孩子們都完成了任務,“天天遊樂園”的大門開啟了,“天天遊樂園”裏的所有東西都是有規律的,他要求小朋友按兩個女孩一個男孩的規律來排成一隊才能進去。

遊戲是幼兒生活中最有活力和充滿喜悅的活動,是學習中非常有效的方法。

3.自選某種規律裝飾新年禮物。

教師:遊樂園爲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份禮物,但是要你們自己裝飾。出示活動材料,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第一組:空白頭飾(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卡片)

第二組:鏡框(紅、黃、藍、綠)

第三組:項鍊(串珠)

教師注重在引發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學習新的知識點。創設開展多種排序活動,幫助幼兒多角度理解排序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綜合了顏色規律的排序、圖形規律的排序等,幫助幼兒從多角度建立排序的概念,起到舉一反三的教學作用。

4.交流討論。

教師:你的是什麼禮物,你是怎麼裝飾的?提問個別幼兒後,孩子們互相欣賞討論,充分體驗活動的快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