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美術《吹塑紙版畫》說課稿

說課稿1.69W

我說課的內容是六年制小學第九冊第20課《吹塑紙版畫》(上海版)。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應用、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美術《吹塑紙版畫》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作用、內容

吹塑紙版畫已成爲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繪畫與手工相融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由於它具有較強的表現力,能創作出較好的畫面效果,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體驗創作的樂趣,因此對於提高兒童動手動腦以及創新和實踐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課以吹塑紙版畫的製作爲主線,輔以欣賞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從吹塑紙版畫審美與創作中,感受到吹塑紙版畫藝術的美,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審美創造的願望。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爲:

知識目標:掌握吹塑紙版畫的製版和印製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動手、創造思維能力。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於吹塑紙版畫是手工和繪畫的綜合體,確定本課的重點是吹塑紙版畫的製版和印製方法;因吹塑紙質地比較軟,用圓珠筆用力在吹塑紙上劃過,其表面即可留下大小寬窄不同的點、線、面,可製作出豐富的版畫效果,而學生繪畫水平和用力均勻程度不同,所以把教學難點定爲版畫創作中點、線、面的安排。透過以上教材分析,爲使全體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學方法。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特點,我主要採取“演示法——講述法——練習法”,以各種精美的版畫範畫爲線索,充分動用教具,採用欣賞、演示、講述、練習、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現場演示吹塑紙版畫製作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手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並讓學生互相評述、交流,互找優缺點,這樣多法並用,既培養了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啓發了他們的思維。

三、學法指導

吹塑紙版畫是一種表現力力較強的藝術形式,需要較好的繪畫技能、動手能力和創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製作出吹塑紙版畫是一件不易的事,因此,本課利用大量版畫範畫的欣賞,在課堂中創設情境,利用教師在現場製作過程的演示,激發學生興趣,利用講述法、練習法,使學生自畫、自刻、自印,完成吹塑紙版畫製作,啓發了學生髮展創造思維。

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全方位地滲透到教學程序中去。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教學由匯入、新授、巡迴指導、小結四個環節組成。

1、 匯入

上課以後,我先引導學生用鉛筆在白紙上拓印出硬幣的圖案,再結合這一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示例講述版畫的基本原理、種類,並用多媒體演示多幅版畫範畫,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版畫藝術的美,引情激趣。從而匯出新課《吹塑紙版畫》。

2、 講授新課

⑴ 爲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上好課,我取一張已刻制好的吹塑紙版,直接塗墨拓印,整個過程當場演示給學生看。當作品完成後,學生頓時興趣大增,創作的慾望油然而生。

⑵ 我抓住這個關鍵時刻,立即講述吹塑紙版畫印製方法的`分類(包括用水粉顏料印製和用油墨印製),吹塑指版畫刻版的方法(如單版單線陰刻和單版雙線陽刻等)等等,本節課我教授的是單版單線陰刻法。

① 畫稿:用泡沫水彩筆直接畫在吹塑紙上,我結合印製出的範畫,講解構成畫面線條的疏密關係:畫面中,哪些地方線條最密集,哪些地方線條最稀,哪些地方不稀不密,即構成畫面的黑白灰關係。

② 刻版:用圓珠筆用力刻畫,用美工刀切挖。

③ 印製:將膠磙表面均勻受墨,滾在刻好的板子上,使吹塑紙版畫上均勻受墨,然後用宣紙覆蓋在吹塑紙上,稍用力壓印,未壓刻部分呈現墨色,刻凹下去的點和線不着墨,成爲白色的點和線,產生陰刻的畫面效果,完成作業。

3、 教師巡迴指導

學生分組製作版畫,畫稿由學生自主選擇、創作,如風景、建築、動物等,這種形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學生解決操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4、 課堂小結

⑴ 擇優展示優秀作品,學生互相評述、交流,互找優缺點。

⑵ 我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簡單評述,總結本課所學內容,激勵學生運用學到的吹塑紙版畫知識和技法,在實際生活中去創造美。

本課的時間安排:

匯入3分鐘,講授15分鐘,學生創作18分鐘,小結4分鐘。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