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平移和旋轉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2.19W

一、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轉說課稿範文

《平移和旋轉》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這一知識內容是學生的第一次學習。教材以生活中豐富的例子引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體會,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素材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實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並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判斷出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概括能力、空間想像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感知物體平移和旋轉現象。

2、能判斷出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即格數)。

教學難點:

能判斷出圖形平移的距離(即格數)。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現象已經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只是沒有很清晰的認識。對於平移的方向,學生容易理解;但對圖形平移的距離,學生往往會把平移前後圖形間的格數誤認爲平移的距離。

三、教學設計及整合說明

(一)激發興趣,提高參與度

1、重現生活,感知特點。

在課堂的一開始,就出示一些生活中學生常見的:電梯的上下運動、轉動的風車、直升飛機的螺旋槳、纜車等物體運動的小動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在高漲的學習情緒中進入第一個學習環節:認真觀察並跟着做動作,體會它們運動方式的不同,並進行分類。

2、感受生活,發現特徵。

接着,我順勢利導透過多媒體再現一組與生活有關的畫面。讓學生充分觀察並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還是旋轉。

這樣動態的演示,讓學生身臨其境,置身於現實生活中,進一步感受了平移和旋轉的特徵。

透過以上兩個環節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習興趣高漲。之後讓學生透過“找一找”(找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例子)和“做一做”(用肢體動作表示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活動,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平移和旋轉的特徵。最後總結出它們的規律。

(二)化靜爲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讓學生能正確地判斷出一個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我設計了由“點”、“線段”再到“面”的平移三個環節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點的平移,示範引領。

首先出示一個棋子圖,老師先平移棋子,讓學生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再把同學們分成兩隊,互相出題。遊戲一:走棋子說方向和距離、遊戲二:聽命令走棋子。透過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遊戲中感受點平移的方向並能正確數出點平移的格數。這樣爲判斷圖形的平移作了第一次準備。

2、線的平移,拓展思路。

接着讓學生判斷一條線段平移的方向和距離,讓學生明白線段平移前後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爲探究圖形的平移又一次進行鋪墊。同時,也爲判斷圖形的平移提供了一種方法。

3、面的平移,深化、提高。

對於圖形的平移,我設計了先讓三角形向下平移1格、再向下平移1格、再向下平移1格------每平移一格,我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從原來的圖形平移到這,三角形向下一共平移了幾格。之後,小組討論如果沒有直觀演示,怎樣判斷三角形平移的格數。根據學生彙報,課件演示用找對應點或對應邊的方法來判斷圖形平移的格數。透過每一組對應點的閃動和對應點之間格數移動,強化了找對應點和數格的方法。對應邊的教學透過每組對應邊的閃動,讓學生明白在找對應點或對應邊時應找那些能很容易判斷平移了幾格的對應點或對應邊。這樣很好地解決學生的生活經驗(即兩個圖形之間的格數)與數學知識(即對應點或邊之間的格數)之間的矛盾。

透過以上三個環節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在對判斷圖形平移的格數這一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資訊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動態演示,形象揭示知識的生成過程,化抽象爲具體,變理性爲感性。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藉助於觀察和比較,逐步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識的本質。

4、拓展練習,鞏固提高。

在練習這一環節中,我把課本中的例題作爲練習題。首先讓學生對課本中小房圖平移的方向和距離進行質疑。並用學到的方法進行判斷。之後運用動畫演示進行驗證。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一次自我反思。在學生自已解決金魚圖和火箭圖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之後,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進行驗證。

(三)應用於生活,實踐中創造

最後,我向學生展示了這樣的例子:“上海音樂廳動遷”。讓學生在生活應用的實例中進一步感知數學的魅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要善於把資訊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融爲一體,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併成爲學生有力的學習工具,使課堂教學資訊傳播的渠道更加寬廣,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並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堅信:資訊技術能讓數學課堂“活”起來,把數學知識“用”起來,我們的教學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