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華】語文說課稿初中模板彙總十篇

說課稿2.67W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說課稿初中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語文說課稿初中模板彙總十篇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中文0803班的朱雅麗,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懶惰的智慧》。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說: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懶惰的智慧》是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第三單元的第9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議論文的特點,培養閱讀欣賞議論文字的興趣和習慣,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思辨習慣。21世紀的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創新已成爲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作爲教師的我們更有必要使學生認識到“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的疆域是我們兩耳之間的空間”。 《懶惰的智慧》以不同凡響的立意,提出論點;正是懶惰激勵了發明,促進了人類的進步。以別緻新穎的論證,幽默傳神的語言展開評述,本文是對傳統思維觀念的抨擊,是培養創新觀念,激勵創新思維的好教材,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面對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當“勤勞的人”呆乾和死幹,還是做“懶漢”巧幹實幹,這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否、能否、善否進行創新思維(用心智技能去偷懶取巧),進而有創新、有創造,已成爲每個人在知識經濟社會的立身之本。鑑此,我們學習本文的意義就更重大了。

二、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因此,針對本節課我確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使學生學會作者不同凡響的選題立意,學習本文新穎別緻的論證過程,欣賞文章幽默傳神的語言。

b、能力目標

啓發學生從多角度看待事物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逆問思維和創新意識。 c、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的需要。

2、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文字幽默傳神的語言,從而培植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學情校情分析

a、學情分析,初二的學生這是第一次接觸議論文,前面都是學習記敘文、說明文、散文,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在文字中提出的觀點或主張是什麼,對這個觀點或主張提出的理由或根據是什麼,理由和觀點之間的聯繫方式是怎樣的,學會品讀議論文。

b、校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鄉鎮中學,農村的孩子,語文學習較被動,語感較差,語文素質的層次明顯,難以用上多媒體。

四、教法與學法

課標指出:在課堂上,教師爲引導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對象,學生正是透過教師所講和教材所展示的內容經過思考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這種觀察與思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極的注視,而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是一種“思維知覺”,從這一點出發,我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教法的指導思想是:創設情景,誘導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①提問法——逐步引導,縱向深入,歸納論點。

②自主探究法——自主實踐,鞏固提高,分析論據。

③默讀法——反覆閱讀,感知課文,品味語言。

④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學習論證方法。

⑤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以此倡導教師從必要的索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構建師生間平等和諧互動的語文課堂。

五、教學設計

(根據學生主體因素,全文共設兩課時)

我就第一課時進行說課

a、再現生活情景,激趣匯入新課

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生活中遇到的懶事、懶人及其社會評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然後出示“世界知名賓館年終評選十位“最懶惰”工作人員作爲”年度最優秀員工的故事並提出質疑,賓館經理這樣做有無道理?以此激發學生思考,產生學習興趣,隨後引出美的作家凱莉運用逆向思維讚揚懶惰的文章,板書課題《懶惰的智慧》

b、巧設疑問,粗讀課文感知文字

葉聖陶曾說過:“學問千千萬萬,起點在一問”,因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設定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a、圈出文中生字詞的質疑,標準文章段落。

b、勾劃出作者對“懶惰”與“懶反”議論性的文字。

(透過以上環節使學生能準確、快捷地理清思路,提煉觀點,初步分析文章結構,並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習慣)

2、在反饋閱讀資訊後,學生對文字已經有所瞭解,教師作簡單點評,讓學生根據獲得的閱讀資訊,提煉本文的論點。古人云:“授之魚,不如授之漁”。教師與其告訴學生文章的論點,不如教給學生提煉論點的方法。(這一環節設計符合新課標“以學生爲主,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的教學理念)。在此我首先提示:論點在形式上應是一個完整的議論性的句子,一般說來它所處的位置相對固定,常常出現在文章的開頭、中間或結尾??許多學生在這些固定位置去尋找,琢磨仔細辨別,能快速而準確有效地提取本文的論點。

(這一環節採用討論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舉一反三的授教方法,對以後自主閱讀議論文,自主提取論點有很大幫助)。

c、深入探究,昇華主旨。再讀文字,學習例證法

1、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解決以下問題。

a、作者運用了哪些事例來使說理更充分。

b、這些事例分別用來論證什麼觀點?

透過快速閱讀,讓學生再次與文字對話,整理文字內容,列出事例在班上交流,互相質疑,互相補充,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教師把握時機,引導學生聯繫論點分析事例材料的特點,經過學生的討論可得出事例材料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社會普遍現象的材料,個別典型事例的材料來論證,懶惰激勵了發明:而懶反發明萬有引力定律和建立“2+2=4”規則則論證懶惰促進社會進步。

(本環節設計的作用,在於讓學生理解議論文中材料與論點之間的關係,明白議論文中觀點、統帥材料、材料支撐觀點,同時也是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性學習能力)。

2、討論事例論證的作用

透過學生自己的討論歸納,來學習本文運用事例論證的寫作特色和議論文這一論證方法。

d、聯繫實際,拓展思維,走出文字

聯繫社會生活和本課生活和本課論點,設定拓展題,作者在文章中列舉了大

量的事例來證明了正是懶惰促進了文明的發展,讓學生例舉相關事例,自由暢談。

(這一環節滲透目標c、讓學生在與文字對話後,用實際例子來說明自己對“懶惰”這一詞語選向思維的理解)。

六、說課後作業(我設計了兩道作業題)

1、字詞積累

針對本班學生語文素質差,基礎薄弱而設計

2、拓展題: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運用《懶惰的智慧》來解決,即想一個最有創意的聰明的“懶辦法”。

(該題結合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讓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這樣的思考題不僅是對課本內容的補充,而且是對課本內容的深化與拓展,實現一種能力的遷移)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設計原則是簡潔、形象、體現教學內容的要點,突出教學的重難點。

八、教學評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的三個教學目標指引着教師教的活動,也指引着學生的活動,學生正確掌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確定論點,瞭解了本文新穎的論證結構,把文字與生活實際相聯繫,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總結本課教學有以下特點。

1、激趣引入,調動積極性

2、師生、生生互動,有效教與學

3、體現學生的主體,以思維訓練爲主線,提高創新能力。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賞析意蘊,領悟作品主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寬容忍讓的真摯感情,體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難點

1.品讀文章之美。

2.能夠領悟作品主題,領悟文章樸實文字下豐富的意蘊。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以“讓愛住我家”這首歌曲匯入。家是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它是避風的港灣,是幸福的搖籃。家,因爲有了深深的愛而溫暖,因爲有了濃濃的情而美好,所以人們纔會產生讓愛永遠住我家的美好願望。本節課,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口去散步。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老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感受這份親情,思考課文內容,體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初步領悟作品內涵。讓學生帶着下列問題聽教師誦讀課文。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

(2)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3.品讀課文,體味意蘊

提出問題:文章敘述了一家祖孫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平凡小事。那麼,你覺得這篇文章美在哪裏?透過學生的回答總結出該文章有景物美、人情美和語言美。

(1)景物美

學生欣賞文章的景物美,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寫的段落,思考自己感覺在景物描寫的句子中,作者透過什麼樣的詞語、寫作手法來表現春天的景色,品味景物描寫的作用。

學生找到第4段和第7段的景物描寫很美,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句子和詞彙,如“新綠”、“嫩綠”、“冬水”等這些詞彙中感受生機勃勃的春天,以及充滿詩意的田園風光。

(2)人情美

提出問題:文章爲我們描繪了4個人,在這4個人中,你最欣賞哪個?找出描寫的文字,簡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學生分小組討論,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透過和他人交流,瞭解他人的觀點,對文章有更加深入的體會領悟。

(3)語言美

提出問題:文章的景色美,人情美,接下來進入欣賞的第三個環節“語言美”。你從哪些方面感受到文章的語言美?

如學生覺得文章第一句話很美。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句話很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

4.拓展延伸,激發情感

提出問題:透過本文的學習,我們一同在散步中進行了一次感情的薰陶。這美麗的一幕時常發生在生活中。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

播放公益視頻《給媽媽洗腳》,讓學生對該視頻進行評價。

5.小結作業

(1)反覆朗讀課文,摘抄並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個關於親情的文章。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3

一、說課的萬能模式

(一)自我介紹

姓名、單位(現從事工作)、課題。

(二)說課內容

1.說教材

(1)對教材的分析和處理

①本課內容所選教材;

②本節內容所處地位,與前後知識的內在聯繫如何?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了哪部分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對哪些知識的運用,又是後面學習哪些知識的基礎?

③對學生知識能力方面的培養有什麼作用?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又有什麼影響?

(2)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確立

①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

②學生的實際和社會實際;

③教材的邏輯結構和教學體系。

2.說教法與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設計,貴在創新。

(1)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2)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和學生實際水平狀況;

(3)教師實際水平。

目的: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潛能。

爲什麼要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在具體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這種方法?預計達到什麼效果?選擇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目的性、實用性、可操作性、新穎性。

3.說教學程序(說教學設計)

說教學程序包括:新課程匯入,新課講解,評價教學效果,鞏固新課。

(1)匯入

故事、歌曲、名言、明知故問(換位思考)。用什麼方法匯入?有什麼好處?能有什麼效果?

(2)講解

①教師透過什麼方式提出哪些問題?如何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起到什麼作用?學生參與哪些內容?學生獨立完成什麼?

②在新課講解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達到什麼目標?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出現哪幾種思維定勢須克服?如果學生沒有按教師的思路去做,有什麼補救措施?

③如何使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這是教學的關鍵,也是教學的精華。

(3)評價教學效果(反饋)

評價教學效果包括提問和課堂練習。練習要有針對性、系統性。

(4)歸納總結

重在把本課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中,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繫,還可提出一些帶思考性的問題。

4.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要根據教學的思想、學習的思路、教材意圖,對原教材的順序進行調整、重新組合,產生一種暗示效應,使資訊得到濃縮。

優秀的板書設計,不是文字與線條的簡單結合,而是教材中的重要內容透過教師有目的的構思按一定規則畫出的圖形,是老師心血的結晶,它要求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講究藝術構思,做到形式多樣化、內容系列化、表達情境化,同時它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遵循板書的基本原則,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鮮明的針對性、高度的概括性、周密的計劃性、適當的靈活性、佈局的美觀性、內容的科學性、形式的直觀性。這樣,才能給學生以清晰、順暢、整潔、明快的感受。

二、說課的個性化策略

(一)理論運用策略

說課與授課不同,它不僅要講“教什麼”、“怎麼教”,更重要的是說明“爲什麼”,這是說課的質量所在。理論運用策略在說課過程中體現在教師設計的各個環節需要理論的支撐,教學實踐需用理論來指導。但應試者應注意不能孤立地“談”教育教學理論,而要把說理論與說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這個“結合”,應當自然,具有某種必然的邏輯聯繫,不要爲說理論而說理論,而要使理論爲教學實踐服務,成爲實施教學實踐的科學依據,以達到增進說課效果之目的。首先,作爲一名教師,必須學習和鑽研學科課程標準,說課中必須重視“說”課程標準:一要說課程標準對本節課內容的基本要求;二要說課程標準中規 2

定的對學生的學科能力要求;三要說本節課內容應該貫徹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哪些教學原則,可以採用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哪些教學方法(課程改革特別注重啓發式“教”和探究式“學”)。其次,還要把握好理論“深淺”程度。“淺”了,僅僅點到,貼標籤似的,固然不好;“深”了,不管需要不需要或有無直接聯繫,把可以搬出來的理論依據統統搬出來,也未必就好。總之,在說課中做到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而且做到結合得自然、合理、科學,這是對說課的最基本的要求。

1.突出學科教學理念

從說課的內涵來看,教學理念在說課中佔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說是整個說課的靈魂。雖然備課也需要理念的支撐,但是這時的理念常常是潛在的。上課時教師不必向學生講教學理論或理念,而說課則要求教師把教學理念擺在首位,併發揮其指導功能和支撐作用。沒有現代教育理念的說課,便沒有了分量、力度和光彩。現在大家都承認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爲主體,但把它落實在具體的教學中卻很難,總讓人感覺教師是主角,一切都是在教師的安排和設計之中,幾乎聽不到教師對教學過程或教學效果的預測,幾乎聽不到教師對學生諸如原認知、能力、技能、態度等更爲詳盡的分析。即使很多教師在說課的開頭有對學生的分析(或“想當然”的分析),但在後面的策略、方法、評價卻很難確認具體的“說”法。大家承認“以學生爲主體”,可在具體的教學中還是以教師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的說課不能說是成功的說課,因爲它缺乏現代教育理念。

2.詮釋學科教學思想

從說課的表現形式來看,說課不是教案的複述,也不是上課的預演,而是教學設計的精彩說明。教學設計更加突出地表達授課教師在對教學任務和學情的瞭解和掌握情況下,對教學過程的組織和策略運用的教學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對教育理論的詮釋。教師在說課中必須清晰、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思路。因此不含教育理論的“教學設計”不能稱爲教學設計,不含教學理論的“說課”不能稱爲說課。

(二)程序設計策略

按照一定程序科學地排列各項說課內容,這是說課的脊樑。從說課順序安排是否合理往往可以看出一名教師是否具有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縝密細緻的思維風格和雄厚紮實的業務功底。當然說課內容的順序安排是沒有固定模式的,但最起碼要讓聽者明白你此堂課的目標、內容、理念以及策略、方法與手段,做到邏輯嚴密、層次清楚、順理成章、思路明晰。要求內容有詳有略,不要面面俱到,重點內容重點說,難點突破詳細說,理論依據合理說,以不損害說課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爲前提。說課在設計程序時可從下面幾個層面展開。

1.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背景分析包括學生起點分析、學習目標分析、教學任務分析和描述教學環境。教學總是在一定的起點上進行的,學習需要是指學生的學習現狀與教學目標(或標準)之間的差距,是教學的起點。學生原來具有的知識、技能、態度等是學生學習的起點。由於知識的前後聯繫緊密,學科中蘊含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學生個體的學習起點不一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也不盡相同。教師要分析學生知識準備狀態,瞭解他們對新的學習所具備的相關的知識 3

掌握情況。關注在學習中所具備的認知加工和元認識能力,預先判斷學生學習的參與程度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便於發現問題以確定在教學活動中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學習目標分析應從教學目標開始,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的教學目標,是反映學生透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產生的行爲變化的最低表現水準或學習水平。因此,目標的陳述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行爲的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以教師爲目標的行爲主體;目標應該圍繞“學生在學習之後,能幹些什麼,具備哪些素養”等內容,必須描述所期望的現行的教學成果,而不是很遠的未來。對於目標的陳述應該具體化,使其具有可觀察性、可操作性、指向性和可評價性。

教學任務分析應把握“以學生的發展爲核心”,不僅應該瞭解和掌握學科的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還應該對於知識的發生和發展有更多的瞭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不再是一種接受式的學習,還應該有創造性的學習,學習過程也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發展、問題解決能力也是學習任務的一部分。因此,不僅應該分析教學內容,還應該關注情感發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同的教學環境下的教學策略也有所不同,因爲這是一個教學設計必不可少的因素。從教室的選擇到師生關係以及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教師的教學心理狀態,都是教學環境的組成部分。師生關係是教學環境中的一種軟環境,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關係,已從過去的“教師是絕對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學是在一種更爲平等、民主、合作的環境下進行的,說課應該關注到這種軟環境的營造。

2.教學展開分析

教學展開分析就是展示整節課中教學過程設計的思路,關注的是課中的“教-學”活動的結構,以及爲目標達成所採用的方法手段(包括教學媒體選擇、運用)和措施,要體現出教師自覺的、有意向的和高效的教學行爲。課堂教學行爲是教學內容、師生行爲和教學策略這三部分的有機結合。教學策略是教學目標落實的保證,也是課堂教學得以進行的前提。教學策略首先要求創設適合於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和使用適合認知差異的教學手段,透過教師提供的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措施來完成個體的認知建構,同時必須針對不同的課型和認識過程進行選擇。教師如何引發學生的動機、如何展開教學內容、如何安排教學程序以及採取何種練習與強化反饋來達到目標學習結果。

(三)情感策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決定人的活動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情感反映着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係,對說課活動具有積極的情感,可激發教師說課活力,活躍自己的思維,使教師精神煥發,朝氣蓬勃,從而提高說課水準。在說課中適當地運用情感,能調動聽課者和評課者的情緒和思想,讓人受到感染,產生共鳴效應。因此,教師說課時要準確表達情感。

1.說課要有激情

4

激情是一種迅速強烈地爆發而時間短暫的情感。教師由於職業特點,具備冷靜的理智、堅強的意志,如果能把對學科的態度轉化爲激情,合理地加以運用,就能克服困難,攻克難關,爆發出無窮的力量和巨大的創造性,成爲說課活動的巨大動力。

2.說課要有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續的情緒狀態。在心境產生的全部時間裏,它能影響人的整個行動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心境的作用是很明顯的,積極向上、良好平和心境可使人振奮,能把人的智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說課要求說課人具有穩定的情緒,不急不躁,在說課中樹立起堅定的信心,相信透過自己不斷的努力,才能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說課人必須有良好的心境,否則,無論準備得多麼充分,也有可能發揮失常。

3.說課要有熱情

熱情是一種強有力的穩定而深刻的情感,它可以左右整個人的身心,決定一個人思想行動的基本方向,成爲巨大推動力。巴甫洛夫指出:科學是需要人的高度緊張性和很大熱情的。說課是一種新型教學研究活動,要求教師既要有深厚的專業文化知識,又要有較好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更要有較強的理論聯繫實際的應用能力和研究能力。說課的難度大,應試者對此經驗還不豐富,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想較好地解決說課時遇到的問題,沒有熱情是無法做到的,熱情是參與說課活動必不可少的一種情感因素。 一、說課的內容

教師面試中說課的內容一般說來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說課標

說課標就是要把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三維目標)作爲本課題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從課程論的高度駕馭教材和指導教學設計。

說課標,要重點說明課程標準對有關課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操作等的原則性要求,從而爲自己的教學設計尋找到有力的依據。

說課標,可以結合到說教材中去進行。

(二)說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載體。能否準確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合乎實際地處理教材,科學合理地組織教材,是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也是說課的首要環節。 說教材的要求有:

1.說清楚本節教材在本單元甚至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編排意圖或知識結構體系。

2.說明如何依據教材內容(並結合課程標準和學生)來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或任務。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3.說明如何精選教材內容,併合理地擴展或加深教材內容,即搞清各個知識點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

4.說明如何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5

5.說明教材處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討的問題。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僅是學到了什麼,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轉換角色,基於這一轉變,說課者就必須說明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學習,教給學生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哪些能力,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 面試中具體要說清兩大問題:

1.針對本節教材特點及教學目的,學生宜採用怎樣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它,這種學法的特點怎樣,如何在課堂上操作。

2.在本節課中,教師要做怎樣的學法指導,怎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會學,怎樣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地融進學法指導。

(四)說教法

說教法,應說出“怎麼教”的辦法以及“爲什麼這樣教”的根據,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要說出本節課所採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據的教學原理或原則。

2.要說出本節課所選擇的一組教學方法、手段,對它們的優化組合及其依據。無論以哪種教法爲主,都是結合學校的設備條件以及教師本人的特長而定的。要注意實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種教學方法,要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提倡教學方法的百花齊放。

3.要說明教師的教法與學生應採用的學法之間的聯繫。

4.要重點說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是說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爲透過這一過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說課者獨具匠心的教學安排,它反映着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只有透過對教學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其教學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藝術性。說教學過程要求做到:

1.說出教學全程的總體結構設計,即起始—過程—收束的內容安排。說教學程序要把教學過程所設計的基本環節說清楚。但具體內容只須概括介紹,只要聽講人能聽清楚“教的是什麼”、“怎樣教的”就行了。不必像根據教案給學生上課那樣講。

2.在介紹教學過程時不僅要講教學內容的安排,還要講清“爲什麼這樣教”的理論依據(包括課程標準依據、教學法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依據等)。

3.重點說明教材展開的邏輯順序、主要環節、過渡銜接及時間安排。

4.說明如何針對課型特點及教學法要求,在不同教學階段師與生、教與學、講與練是怎樣協調統一的。

5.要對教學過程作出動態性預測,考慮到可能發生的變化及其調整對策。

以上五個方面,只是爲說課內容提供一個大致的範圍,並不意味着面試中說課都要面面俱到,逐項說來,應該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有效的陳述,該展開的內容充分地展開,該說透的道理儘量去說透,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面試中說課的要求

6

(一)突出“說”字

說課不等於備課,不能照教案讀;說課不等於講課,不能視聽課對象爲學生去說;說課不等於背課,不能按教案隻字不漏地背;說課不等於讀課,不能拿事先寫好的說課稿去讀。說課時,要抓住一節課的基本環節去說,說思路、說方法、說過程、說內容、說學生,緊緊圍繞一個“說”字,突出說課特點,完成說課進程。

(二)把握“說”的方法

說課的方法很多,應該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說。可以說物、說理、說實驗、說演變、說本質、說事實、說規律、正面說、反面說,但一定要沿着教學思路這一主線說,以防跑野馬。

(三)語氣得體、簡練準確

說課時,不但要精神飽滿,而且要充滿激情。要使聽課者首先從表象上感受到說課者對說好課的自信和能力,從而受到感染,引起共鳴。

說課的語言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語言表達應十分簡練乾脆,避免拘謹,力求有聲有色,靈活多變。前後要連貫緊湊,過渡要流暢自然。

(四)說出特點、說出風格

說課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教師同行。說課時應重點說出如何實施教學過程、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概念、掌握規律的方法,說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必須做到詳略得當、簡繁適宜、準確把握說度。說得太詳太繁,時間不允許,也沒必要;說得過略過簡,說不出基本內容。那麼,如何把握說度呢?最主要的一點是因地制宜,靈活選擇說法,把課說活,說出該課的特色,把課說得有條有理,說得生動有趣;其次是發揮個人的特長,說出個人的風格,這就把握了說課的度。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4

一、說教材

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詩,這就是我本課的說課內容----《杜甫詩三首》。這三首詩都是歷來膾炙人口的名篇,學習本課學生對詩歌的形式特點會有進一步的瞭解,也對我國古代詩詞名篇多了一分認識。學生還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時期的創作思想,並接受詩人人道主義精神的陶染。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促使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掌握古詩的主要內容,理解詩意。

2、深入體會古詩詞的韻律,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透過查閱資料,瞭解作者、作品。

2、透過設疑、點撥、討論,寫作等方式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情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人蘊含於詩句中的豪情壯志,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的.思想感情,把握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三、說教法學法

埃德加·富爾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老也說:“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創設情境→網絡交互→知識內化→拓展深化

讓學生達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個性展示→即興創作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望嶽》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多媒體顯示: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2、走近杜甫,背景介紹(由學生展示有關文字資料)透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收集資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3、初讀全詩

學生對照註解,自讀自悟,展示圖片,創設情境氛圍,讓學生領略到詩人蘊含於景物中的凌雲壯志、萬丈豪情。

〈二〉網絡交互,自主探究

1、向學生們推薦網站,引導學生自主瀏覽。

2、聽配樂朗讀,再次把學生帶進詩的情境中。

3、合作探究:

你們能談談對《望嶽》的瞭解嗎?(讓學生帶着問題再次走進課本,小組合作探究。)

4、師生共同配樂朗讀。

〈三〉知識內化,個性展示

1、這一環節我出示古箏、笛子、琵琶這三種樂器(多媒體顯示),讓學生從中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樂器來配合這首詩。並說出:爲什麼你要選這種樂器?來一個個性大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的思維得到縱情放飛,最後教師作綜合點評,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欲都得以高漲,使課堂氣氛燃起熊熊之火。)

2、爲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誦興趣,我又組織全班同學分組競賽朗讀。

(至此,課堂教學達到高潮,學生真正做到了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四〉拓展深化,即興創作

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嶽》改寫成一篇敘事寫景的散文,在悠揚的笛聲中學生文思泉涌。

回顧本堂課的教學,我主要讓學生在情境感悟中體味詩人的酣暢豪情;在網絡交互中重獲立體的語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構建自己的詩歌鑑賞;在反覆誦讀中展示學生的個性與才華,從而營造出一種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使自己努力成爲一名新課改的實踐者和執行者。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5

一、說教材

《散步》這篇文章是人教版中學語文七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個單元的文化主題爲“親情友愛”,圍繞這情和愛本單元一共編選了5篇文章,其中《散步》最具代表性。文章記敘的是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互敬互愛的真摯情感,頌揚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是一曲溫馨雋永的親情之歌、倫理之歌、生命之歌。

文章在折射出人性之美的同時,字裏行間還洋溢着濃濃的詩意之美。“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這些曉暢素雅的語言文字和溫馨美麗的生活場景給人以享受,極具審美價值,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敘事美文!

二、說學情

七年級學生正是道德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透過學習這篇文章,對他們感悟和傳承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培養真摯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分歧、信服、各得其所”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讀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過程和方法目標】

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圈點勾畫,品味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增強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四、說教學重難點

對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雖然現在學生生活在親情的氛圍裏,被愛包圍着,但他們對愛沒有深入透徹的理解,所以引導學生透過品味細節描寫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人生的真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五、說教法

1、我採取朗讀教學法、品讀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自助探究和合作探究法。

2、“教學千法讀爲本”,以讀爲本,讀中悟情,讀中明理是設計本課教學的又一基本理念,讓學生真情投入地讀,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感悟三代人之間真摯的情與愛。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情景匯入,激發情感

播放《讓愛住我家》歌曲,學生們邊聽歌邊欣賞自己帶來的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同時教師深情朗誦:我愛我的家,我愛爸爸和媽媽,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是我幸福的港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莫懷威的家,陪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濃濃的親情。

【這個環節的設計,基於以下思考:孩子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以此作爲情感的聯結點,學生會倍感親切,同時加以最能撞擊心靈的音樂渲染,孩子們很容易就融入愛的氛圍,激起學習本文的熱情。】

第二個環節:朗讀課文,探究新知

1、我一共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朗讀。

(一)是捕捉直覺,想像畫面,讀出感受。談一下預習時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二)是透過文字,深入思考,讀出理解。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地品味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語句,看看你能透過文字,對這個中年人,對母親,對妻子,對兒子讀懂些什麼?找出體現親情的句子。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要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深入到課文中去,抓住“責任…‘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等含義深刻的句子來理解內容,體會情感,並將自己內化的東西透過朗讀展現出來。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教給他們讀書時進行圈點批註的方法,爲他們一生愛讀書、會讀書奠定基礎。】

2、品味語言,學習借鑑

這篇敘事散文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一“美”,美在它的思想內涵、景物描寫、細節刻畫、對稱句式的運用……讓我們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散文的語言不同於一般文體的語言,語句優美,意境深邃。所以學習這篇散文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昇華主題

培根說:“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纔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爲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們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

1、濃濃的親情不僅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請說說你家中的親情故事。

2、心靈的傾訴

親情是身心疲倦時聽到的親切問候,

親情是煩惱失落時看到的關愛眼神,

親情是輕鬆愉快時發出的會心微笑,

親情是誤會分歧中產生的真誠理解。

親情是天各一方的縷縷牽掛,

親情是朝夕相處的心有靈犀……

3、教師寄語

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

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

溢着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該環節設計,開闊了視野,昇華了主題,還體現學以致用,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要用愛來營造家園,用責任來回報社會!】

七、說作業佈置

1、爲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如“洗腳”、“洗衣”、“梳頭”等)

2、將這一過程及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6

一、說教材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是語文版第七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記事散文。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馬克?吐溫人生第一次文學嘗試的經歷,結局富有戲劇性色彩。我想,學習這篇文章的一個目的在於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文學創作嘗試,從而愛好寫作,提高寫作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相關的文學常識,掌握相應的字詞句,文章的結構、內容及主題。

2、能力目標:對文中一些詞句能理解和運用,感受作者詼諧的語言風格,感悟生活與文學創作的關係。

3、情感價值目標:使學生熱愛生活,在生活中敢想敢說,有正義感;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及勤動腦、善動腦的習慣;讓學生懂得“自我推銷”的重要性;學生能在實踐中展示自己,提升自己。

三、說教法:創設情景,匯入新課,介紹文學常識,學生自由讀課文,就初步感知內容的情況,學生之間交流討論,然後老師引導,肯定總結,透過這樣的過程完成目標。

四、說學法:學生預習,查閱工具書,解決新字新詞,老師介紹文學常識,學生聽、記;學生自由讀課文,齊讀課文,對感知的內容,生生相互交流討論,然後在老師的引領下用啓發方法,逐一完成學習目標。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

1、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讀順文,能夠流暢、清晰的朗讀課文。

3、讀懂意,指文章大意,並能夠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例。

匯入新課:

馬克?吐溫,美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家,也是一位負有盛名的幽默和諷刺作家,一直被推崇爲美國文壇鉅子。

馬克?吐溫十二歲時父親去世,他不得不外出謀生。先是在一家報社的印刷所當學徒,後來,又當過排字工人、銀礦工人、領航員和新聞記者,因此他並未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但是,豐富的社會經歷和生活經驗也使他積累了衆多的文學素材,爲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馬克?吐溫一生創作了許多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政論,雜文,遊記等,全集共25卷。主要作品如《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傻瓜威爾遜》、《競選州長》、《百萬英鎊》、《赤道環球遊記》等。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馬克?吐溫的《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

(二)讀文正音

1、同桌或前後桌的兩位同學爲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

誦讀要求與策略: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要注意積累詞彙;指出對方同學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2、準確朗讀下列詞語。

伶俐涉水煞費苦心粗糙滑稽猝不及防撰文言簡意賅戲謔瑣聞乳臭未乾趾高氣揚苛責詆譭

(三)簡析釋疑

1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具體指什麼?

2、叔父離家外出一週,十三歲的馬克?吐溫獨立辦了一期《漢尼巴爾週報》,他在第一次文學嘗試中做了哪幾件事?產生了怎樣的反響?

瀏覽要求與策略:能在文中圈畫與事件有關的詞語,如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並在此基礎上概括事件內容。

明確:課文記敘了三件事:

第一件:撰寫希金斯投河的報道。

第二件:撰文嘲笑兩位知名人士。

第三件:給一個新來外鄉人的詩增寫挖苦他的腳註。

其中,第一、三件事是詳寫,寫出了寫作原因、寫作想法、寫作過程和寫作內容;第二件事是略寫。

產生的反響:它們發表在《漢尼巴爾週報》的同一期上,不僅展示了作者的文學才華,而且使這期報紙銷量大增,使得周圍的人不能不對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練的文筆刮目相看。

(四)課後小結

1、查閱馬克?吐溫的作品,獨立思考,提出問題

2、在書刊及互聯網上查閱有關作品的評論以及有關作者的資料

(五)作業設計

1整理課後字詞,並用他們寫一段話。

2少年馬克?吐溫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愛他的哪一點。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7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孔乙己》。

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孔乙己》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五篇課文,該單元主要是把握情節的前提下,欣賞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點,瞭解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孔乙己》魯迅的一篇小說,小說描寫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生活上窮困潦倒,最後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的悲慘故事,深刻揭露了當時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九年級的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和體會,對文字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或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觀點。因此,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多讀、多交流、多質疑,讓學生有自己的感悟。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與文字對話,與教師和同學對話,從而正確理解文字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既要注意作品創作背景,又要注意用學生本有興趣牽引,創設情境。

三、說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與背景,理清小說故事情節。

2、學習運用語言、動作、肖像和神態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學習文中的環境描寫,把握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3、感受作者對孔乙己的批判與同情,明確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和封建社會的腐朽與病態。

四、說教學重難點

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進一步對教學重難點進行了把握。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學習運用人物刻畫和環境描寫方法;教學難點確定爲體會作者對孔乙己的複雜感情及對封建制度的批判。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突破教學重點,實現教學難點,在本堂課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等多種教學方式來引生入境,增強學生的感受和體會。

下面,我來談一談我的教學過程是我此次說課的核心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好的匯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它就像一塊磁石一樣可以牢牢的抓住學生,吸引住學生。因此,在本課伊始,我採用的是名言匯入的方式並配以這樣的匯入語: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著名作家魯迅雖已去世多年,但他的作品依舊警醒着世人,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著名作品《孔乙己》,去體會魯迅先生筆下的封建社會。從而引導學生走進文字,並順勢書寫課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對文章的一個初步的感受,一個大致的解讀,因此,在此環節,我會首先請學生結合之前知識的學習積累談一談對魯迅的認識,接着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結合文字及課下注釋感知作者創作這篇小說的背景。以此達到感知文字內容的目的。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是深入的與作者對話,深入的與文字對話,因此,在這一環節,我會設定幾個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問題:

1、閱讀課文1—3段,回答回答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這一問題較爲簡單,學生根據原文不難找出答案,地點是魯鎮咸亨酒店,時間是20多年前。接着我會順勢提出第二個問題,

2、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有幾類人,分別有什麼特點?掌櫃更喜歡哪一類人?並在此設定小組討論,在此過程中我會下臺參與討論,適時點撥,加以指導。這一步是爲了真正把課堂交還給學生,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根據小組代表發言我進行總結:長衫客:衣着長衫,坐着吃酒,趾高氣昂;短衣幫:衣着短衫,站着吃酒。掌櫃更喜歡長衫客,從掌櫃對他們極力逢迎的態度中看出。

最後提出第3個問題:作者描寫咸亨酒店的環境有何作用?結合學生答案進行總結:對咸亨酒店的環境描寫屬於典型環境的描寫,有助於刻畫孔乙己這一典型人物形象,也揭露了當時森嚴的等級制度,揭露小說反封建的這一主題。

然後我會緊接着讓學生閱讀文章的4—9段並提問:

4、分析孔乙己的典型形象及性格人?根據學生回答我進行總結:孔乙己是唯一一個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夾雜傷痕”“花白鬍子”表明他備受生活折磨,也能夠看出他竭力保持讀書人架勢,體現出他自視清高的性格特點,充分說明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本文的寫作手法是重點教學內容,所以我順勢提問:第四、六段的動作和神態描寫,以及孔乙己教小夥計寫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能夠看出孔乙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總結:從中可以看出孔乙己死要面子、自欺欺人、迂腐窮酸、自命清高的性格。在這幾段落中的學習中我提出的最後一個問題是:思考第九段的作用。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總結:結構上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上承各個場面不同人的笑,下啓孔乙己的悲慘結局;內容上寄託着作者對孔乙己既同情又批判的複雜感情。

最後是文章10—13段的學習,我抓住其中的關鍵詞進行提問,首先問到:“忽然”一詞的含義。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總結:忽然”說明偶然想起,上承“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下啓“他打折了腿”。在第三個問題時問到:“大約”“的確”該如何理解?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總結:沒有人確切講過孔乙己死了的消息,但從孔乙己的處境和遭遇來看,推測出他在這種生存環境下死亡是必然的,即使是死亡也不會有人關心,又因事隔20多年,小夥計說孔乙己死亡但並沒有確切的消息,所以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其中第二個問題則設定爲:孔乙己第一次出場和最後一次出場不同,有何作用?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總結:透過對比說明封建制度不僅毒害了他的思想,還毒害了他的肉體;人們仍對他取笑,則說明了人的麻木不仁。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爲:

在拓展延伸環節,我會請學生集體思考:孔乙己的最終命運如何?自由發言。

在小結環節,我會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來結束課堂,並佈置如下作業:對比魯迅其他作品中的人物,找出魯迅先生筆下人物的共同特點。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透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8

一、課標要求

綜合性學習對於我們課改年級第一次參加中考的縣市來說還是個全新的課題,語文課標要求:

1、 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蒐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援引資料的出處。

二、教材分析

7——9年級學段透過36次綜合性學習來體現課標的理念。 這36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有大綜合和小綜合,大致可以分成四個大的類型,即人與自然,如《感受自然》、《尋覓春天的足跡》等;人與社會,如《世界何時鑄劍爲犁》、 《關注我們的社區》等;人與文化,如《到民間採風去》、《走進小說天地》等;人與自我,如《這就是我》、《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等。我首先選擇了人 與自然這個類型做了詳細研究,認爲七上的《感受自然》、七下的《黃河,母親河》、八上的《說不盡的橋》、八下的《尋覓春天的足跡》、九上的《雨的訴說》都屬於人與自然這一專題。

三、考點動態

課標認爲:“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爲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對於綜合性學 習的考查,課標的着眼點主要在“(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參與程度。”“(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表現。”

從近兩年各地考查情況看,在《人與自然》這個方面 ,有如下特點:

1、注重考查學生的積累素養。

2、注重考查學生的研究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3、注重考查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關注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

5、注重本地區的自然風光。

6、注重公衆熱點關注的問題。

四、複習過程

1、走進課本

讓學生回憶初中階段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與大自然有關的內容,如:七上的《感受自然》,七下的《黃河,母親河》,八上的《說不盡的橋》,八下的《尋覓春天的足跡》、九上的《雨的訴說》。

重點要求學生課前用讀書卡片的形式整理並在課內展示以下內容:

①與黃河、橋、春天、雨有關俗語、成語、格言、諺語;

②描寫四季、黃河、橋、雨的詩句;

③黃河、橋的傳說,歌唱黃河、春天的讚歌;

④跟自然相關的氣候、地理、歷史知識。

2、走近自然

⑴感受自然

展 示一組圖片,讓學生再次領略大自然的魅力,去尋覓春夏秋冬的足跡,去聆聽雨的訴說,去發現大自然中一事一物的神奇,體味橋的不凡,欣賞黃河的博大。邊欣賞 圖片邊讓學生自選一幅圖片談談你的感受。這一環節是從情感上喚起學生對自然的熱愛,溝通文字和自然的聯繫,引導他們去感知、去發現、去體悟。

⑵描繪自然

①自然之美(以“美在……”爲開頭說一段話表達你欣賞的自然美;策劃表現自然之美的主題晚會,給主持人設計臺詞,並設計幾個節目名稱及表演形式。)

②自然之奇(羅田薄刀峯風景區以奇險著稱,出示景區圖片,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任選圖片去描述景物之奇。)

③自然之樂(你所在的班級準備籌辦“自然之樂”這一主題活動,作爲活動策劃人請寫出你的活動方案。)

根據課標的第二點要求我設計這樣的三個步驟,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研究探討。

⑶讚美自然

①譜寫家鄉的讚歌(爲家鄉的風景名勝寫宣傳語、廣告語,爲家鄉的風光製作一本介紹手冊:設計題目、寫一份封面設計創意說明、內容)

②選配詩畫(爲四季圖片配詩、爲詩句配畫)

③創辦保護自然、熱愛自然的小報(寫一份徵稿啓事、給小報擬名字、給小報設計四個小欄目)

這一環節扣住課標的第三點要求來設計,讓學生關注家鄉的自然風光,並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等來展示學習成果。

3、關注自然

⑴情感自然(大自然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也有表達它喜怒哀樂的方式,用你搜集的資料來評說一下自然的情感。)

⑵人與自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我們世代期盼的,自然也在期待我們人類的善待。如果你是電視節目策劃人,你準備以“人與自然”這個主題策劃一次活動,請說說你的創意。)

課標的第四點要求學生能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我想透過這兩個環節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方法,關注熱點,大膽創新。

通 過以上三個板塊,讓學生既享受到了情感上的愉悅,又獲得了知識上的進步,既充實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又訓練了學生解題的技巧。當然,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改中 的新生事物,也是課改中的一個亮點,它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在實際教學過程不斷摸索探究,才能尋求到更好的教學方法。

五、總結反思

第一,重視積累,關注課外語文知識以及其他學科知識的滲透。注意資訊的收集與整理,關注課外,積極思考。

第二,重視感知,激發學生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的興趣。

第三,重視實踐,設計研究思路,引導學生實踐操作,拓寬視野,積極創新。

今天在這裏我也只是談談我的一點淺陋認識和做法,希望能得到在座各位領導專家老師的幫助和支援!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9

一、說教材

《老王》這篇課文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九課,這一個單元的文章都是以“愛”爲主題,描寫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其中,老王這個人物又處於社會最底層。作者楊絳刻畫出了一個生活悽苦,身份卑微,處境艱難,卻又爲人善良,老實厚道,知恩圖報的人物形象,深深地震撼了讀者的內心世界。作者讚美老王的同時,提出了關注社會上弱勢羣體的現實問題。

新課標向我們闡釋,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關注人類,關注身邊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而《老王》這篇文章能夠入選教材,正是注重了它的人文性,因此,我爲本文確立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讀寫理解“惶恐、荒僻、滯笨、愧怍”等詞語。

(2)、瞭解楊絳及其寫作背景。

(3)、學習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徵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把握課文,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體會文中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3)、梳理貫穿全文的線索。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學會愛,懂得愛。

4、教學重點: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喚醒大家的愛心意識;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蘊。

二、說教法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針對文章的特點以及教師本人和學生的特點,擬定採用如下的教法和學法進行教學:

(一)教法:

1、 品讀法:透過各種朗讀方式,反覆走進文字,掌握課文內容。

2、 合作探究法:小組合作,在碰撞中產生知識的火花。

3、 拓展法:由人及己,指導學生領悟平等的觀念及人道主義精神。

4、多媒體教學:體現其實效性。

(二)學法:

根據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的特點,我採用的學法如下:

1、 預習。透過提前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順暢讀完全文,瞭解課文的寫作背景等環節完成導學案中的內容,加深對課文的感悟能力。

2、 自主閱讀。在個性閱讀的過程中,促進自主學習,熟悉作者語言,體悟文中情感。

3、 合作交流。在合作中質疑,在合作中答疑,分享閱讀感受,互換對生活的體悟,從而促成共同的進步。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展示大屏幕,大屏幕上的明星畫面,偉人畫面,學生會七嘴八舌,津津樂道。然後畫面一轉,映入學生眼簾的是一幅幅社會基層人民的生活照,由次引起巨大反差的思索。接下來把學生引入今天的課題《老王》,大屏幕上顯示《老王》插圖及課題。在平時我們往往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關注,可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多的卻是普通人,你是否關注過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們所要關注的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車伕的故事——老王。

(這段匯入的設定,我從明星偉人入手,讓學生置身其中,而後提出文章的主人公,突出本文中心人物。)

(二)檢查預習

1、檢查字詞

出示幻燈片,請同學明確字音和解詞。也可以根據學生預習情況由學生自己補充一些字詞。

2、作者及背景介紹

先讓學生來介紹查閱的資料,可以是文字形式,圖片形式,也可以介紹錢鍾書的一些情況,教師就學生沒介紹到的內容進行補充。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請同學們聽讀課文,並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明確概括課文的方法:誰在什麼情況下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

(藉由這一環節訓練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及概括內容的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第一遍聽讀完課文後,不能找準、找全關於老王的描寫,歸納的也未必準確,這時可以在提問一兩個學生後,教師加以點撥、並進行歸納。)

2、請學生齊聲朗讀1---4自然段,並思考:作者向我們介紹了老王的哪些情況?這些資訊讓我們可以看出老王過着一種怎樣的生活?並試着填寫表中的內容。

以上就是《老王》說課稿的全部內容,更多語文資料請到語文網。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10

I 《夢江南》、

《夢江南》(梳流罷)與《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這兩首詞。我將安排一課時來完成對這兩首詞的教學。下面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方面談談本課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夢江南》與《漁家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五冊的講讀篇目。《夢江南》寫了一女子登樓遠望,盼望歸人而未得的惆悵悲傷的情懷。《漁家傲》寫了邊塞蒼涼而沉鬱的景象,抒發了邊塞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報國之心。兩詞分別安排在第五單元與第六單元。我把它們放在一起講,是因爲它們有着值得比較的地方。這兩單元對詩詞的學習要求都是以“瞭解體會詩詞的情志與意趣並能背誦”爲主。根據這個學習要求以及“詩詞是講究形象與意境的”這個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學會如何體會詞的意境,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與薰陶,提高審美水平。

2、朗讀背誦古詞。

3、透過對比、瞭解兩首詞的異同。

重點是:目標1.2

難點是:目標1

二、說教法

“教”是爲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收到好的學習效果。根據教學內容的特徵與我的學生的能力水平,我準備採用以下幾種主要的教法:

1、以讀代講法:這兩首詞都描繪了色彩鮮明的圖景,抒發了強烈的感情,要讓學生反覆朗讀,透過多讀,加深理解和記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情的感染。這也適應《大綱》裏“誦讀古代詩詞”的要求。

2、提問法:向學生提出一些啓發性的問題,可開啟學生的思維大門。在本課,我設計了一些思考題,以讓學生更深地領會詞的意境。

3、遷移法:一位學者說:教學是教師試圖藉以儘快擺脫學生的一個過程。遵循教學理論中由“扶”到“放”的途徑,在教學第一首詞時,我教給學生“領會詞的意境的方法”,之後,讓他們用學到的方法來分析第二首詞。

4、幻燈演示法:聲像演示能突破認識對象的時空限制。本課中的主要內容及問題,我都將用幻燈演示。

此外,我還用了“講授法”、“練習法”等作爲輔助。

三、說學法,主要的學習方法有:

1、讀悟法,透過多讀,領悟詞的內涵意趣;

2、討論法:讓學生分組討論,互相啓發,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3、遷移法:學習第二首詞時,可用此法。

4、問題法:“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學習第二首詞時,讓學生獨立探究,質疑、析疑、解疑。這樣可發揮學生的智慧潛力,使他們有效地獲取知識。

此外,還有對比法。

四、說教學過程。

基本思路:①初讀兩詞、整體感知(會文)

②細讀詞一、領會意境(探路)

③自學詞二、領會意境(運用)

④兩詞比較、求同尋異(概識)

⑤總結歸納、領悟方法(悟理)

(一)揭題、簡介作者、作品、背景;

(二)字、詞積累;

(三)初步指導朗誦。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教師範讀詞一。

2、指導學生劃分節奏,判定重讀音(技巧指導:按詞義劃分節奏,勿讀破句;感情色彩強烈的詞可重讀)。

3、自由有節奏地朗誦一遍。

4、請一生有節奏地朗誦。

5、全班一起有節奏地朗誦。

6、以同樣的方法、形式朗誦詞二。

設想意圖:多種朗誦形式,既激活課堂氣氛,培養正確的朗誦習慣,又可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領悟詞的意境。落實了教學目標2。

(四)指導學生領會《夢江南》的意境,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複習什麼叫做意境(思想感情與生活圖景融爲一體的藝術境界)

2、方法指導:“情”與“景”是古詞意境的主要要素,根據這點,鑑賞古詞可從兩方面入手;

①景:是作者在詩詞中選取的融鑄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②情:詩詞中帶感情色彩的詞句。

例:

給這樣的方法指導,使學生明確方向,避免理解詞境時的盲目性。

3、以上面所講的方法爲指導,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透過解決這些問題來領會詞的意境。

我設計的問題如下:

①把這首詞的景語與情語找出來。

(景語:千帆、斜暉、水、白蘋洲)

(情語:獨、腸斷)

②“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這句動作描寫暗示了一個怎樣的形象?(孤獨落寞而又充滿希望的思婦形象)

③請分析“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這些場面景色描寫中融合了思婦怎樣的情感。(失望、惆悵、思念)

④請歸納思婦的心情從始至終是怎樣變化的。(充滿希望 失望惆悵 悲傷至極)

這些思考題由淺入深,由表及裏,都是針對詞的“景”與“情”來問的。學生能解決這些問題也就領會了詞的意境。

4、讓學生在解決了以上問題的基礎上歸納此詞的意境。我可根據回答作如下板書:

在茫茫的江水讓矗立着一座望江樓,一思婦獨倚其上等待親人的歸來。可是她望穿秋水,千帆過盡,卻不見親人。她不禁惆悵萬分。思念正如那脈脈的斜陽、悠悠的江水,濃烈而綿長,這時都偏又見到當年分別之所,更是肝腸寸斷。

5、請一學生背誦此詞(要求:有節奏、有感情)

6、齊誦(要求:同上)

(五)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分組共同討論、分析《漁家傲》的意境。

步驟: 1、出示前詞

2、學生運用學《夢江南》時學到的方法,先找出詞的情語、景語,然後小組成員設計問題、互相提問、共同解決,以更深地領會那情景交融的圖畫。

3、讓若干組學生派一代表把他們找出的景語、情語讀出來,並歸納詞的意境。(這樣可使學生得到更廣的交流,互相取長補短)

4、學生有領會不到或領會不深的地方,我將作點撥、補充,最後總結歸納:

景語:雁去、邊聲、長煙、落日、孤城

濁酒、羌管、霜、白髮

情語:無留意、歸無計、不寐、淚

意境:秋天的邊塞上,大雁南飛,邊聲四起。層巒疊裏,落日餘暉中一座孤城於長煙之下,緊閉城門。戰功未立,不欲回鄉。將士們的思鄉之苦只能借酒排遣。寒月如霜,那撩人思鄉的羌笛聲,又讓人無法成眠。那守邊守得頭髮都變白了的將士,只有把思鄉之淚往肚裏咽。

(六)思考:比較這兩詞的內容有何異同、風格有何不同(設計這樣一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透過求同尋異,達至全面,深刻的認識)

學生思考、討論後、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

內容之同:都以“思親”爲題材

異:《夢》——盼人歸

《漁》——人盼歸,報國心

風格之異:《夢》——清新倚麗(婉約)

《漁》——蒼涼悲壯(豪放)

(七)練習:找出下面這首詞的情語、景語,領略那情境交融的圖畫。(設計這個練習,目的是爲了鞏固學到的知識,提高審美水平)。

(八)作業:課後收集課外古詞若干首,與同學交流你從中領會到的意境。(作業設計的目的是爲了拓展閱讀、鞏固知識)

(九)小結:指名學生作課堂小結。

夢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一是,

斜暈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邊角起。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