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熱門】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總十篇

說課稿3.35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總十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論語十則》是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選自於我國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籍,作爲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鉅著,作爲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對於心理髮展正處於萌芽狀態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本篇課文《論語十則》,從內容上看,有別於七年級上冊的《論語六則》,側重於闡釋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學習本文意在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讓學生了解,我們現在所講的,所遵循的許多做人的道理和古代哲人講的是一脈相承的,從而使學生的思想受到薰陶。

二、說學情

學生已在七年級和八年級學過一定數量的文言文但文言功底都還比較薄弱,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及方法、習慣還不成熟,比如:學生在翻譯過程中還是不能準確的抓住重點字詞來翻譯。我們一再強調要抓住重點字詞來直譯,多數學生卻只能做到意譯,特別是見到句子中的虛詞更是束手無策,像本文的“而”字用法,大多數學生能知道它的用法有“錶轉折、表承接、表並列、表修飾”常用的四種,但在原文中翻譯時卻不知道如何翻譯。本班學生共55人,學生心理髮展、個性發展參差不齊。爲此,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①瞭解孔子、《論語》的有關知識,掌握常用的文言字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②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③能熟練背誦、默寫全文,理解句意。

④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方法和習慣。⑤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並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於實踐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採用讀——譯——析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鼓勵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教師適當點撥、分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讓學生對照課文思想內容反省自己的言行。

②汲取課文的語言精華和思想精髓,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學會做一個“三省吾身”“ 見賢思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

三、說教法

1.誦讀法。本文所選的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十則,主要是闡釋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教師指導學生反覆誦讀,營造背誦課文的氣氛,在讀中理解、領會每一則語錄。

2.評點、質疑法。教讀本文采用評點式,就字詞、譯文、分析的評點。在教學過程中,啓發學生探究、質疑、積累,調動學習積極性。

3.情景教學法(德育方式)利用語文課文中教人做人的成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4.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在教學中,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透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5.小組討論法

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說學法

1.這是九年級的學生學習文言文,所以應充分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自己弄清實詞的含義,理解每一則語錄的意思。

2.運用誦讀法學習課文,做到熟讀成誦。

3.課文所選各則都蘊含深刻的道理,應聯繫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歷來加深理解

五、說教學過程

1、說教學設想

基於學生文言基礎薄弱,接受能力不高,和害怕文言文的心理,因此課時準備我預計是3課時。在具體教學操作過程中,儘量使用多種學法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2、說課前準備

教師佈置了課前的預習,內容包括“蒐集有關做人道德修養的格言諺語、整理複習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瞭解《論語》的主要內容;藉助工具書,通讀全文,嘗試翻譯課文。”這樣的設計是爲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樹立自我學習意識,從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說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由“同學自由發言,說出有關做人道德修養的格言諺語”來匯入,能調動學生的情緒。藉此轉入介紹孔子的相關知識,引出本文的學習。

4、說重點字音、字詞解釋和句子翻譯。

學習字音、字詞的解釋需要靠平時的積累,而句子的翻譯除了要有功底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我稱它爲“文言文九字翻譯法”——①留(專有名詞,人名等照譯。)②補(補出省略成分,如主語,賓語)③刪(刪去不譯的詞語)④換(把古詞換成現代詞)⑤調(調整倒裝句句序)⑥選(根據上下文,選用恰當的詞義)⑦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及通假字⑧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譯法)⑨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用意譯),此外翻譯過程中還應講究“信”“達”“雅”。

5、說朗讀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初中生剛接觸文言文不久,透過反覆地讀、大聲地讀、氣韻暢達地讀,讀出古味,熟讀成誦,培養學生古文的語感。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等,感知配樂朗讀時該選怎麼樣的背靜音樂,怎麼樣配合音韻節奏來讀。

6、說文章的解析

先整體感知《論語》十則主要講了什麼道理?然後重點賞析文字(一)至(三)則。每一則都從“實詞、虛詞、譯文、分析”這幾個重點入手,特別是每一則在分析過程中不能忽視了成語的積累與應用。

7、說拓展延伸

在這部分所設計的兩個例子都是來自於學生的生活經歷,對於學生來說能引發共鳴,便於理解,能更深刻地理解《論語》所蘊含的人生道理,確確實實的做到學以致用。

8、說佈置作業

作業共有三題:①課外收集《論語》中的其它有名的句子。②用我們今天所學的成語各造一個句子,或用這三個成語寫一段話。③整理筆記,做好複習。這三個題目既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蒐集資料的能力、以及歸納整理能力,同時佈置複習作業也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浪漫主義的詩人自屈原之後雖不能說乏善可陳,但後來的詩人也不過是天際劃過的流星,到了李白才異峯突起,和屈原隔代相望,成爲中國詩歌史上的兩顆閃耀的明星。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將《將進酒》列爲講讀課文,大有深意。不僅因爲它是李白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出現於李白政治上失意,內心極度苦悶的時期。可以說一個詩人在政治上的失意恰恰是他創作上更臻成熟的時期,是應該是一個文學創作上的規律。歷數古代有成就的詩人,概莫能外。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爲“勸酒歌”,古詞有所謂“將進酒,乘大白”的句子。該詩約寫於天寶十一年(752),當時他與朋友岑勳在元丹丘的穎陽山居喝酒,三人常登高宴飲,詩人因感嘆時光流逝,自己功業無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憤填膺,在酒酣胸膽開張之時,借《將進酒》之調,吟出此千古絕唱,浪漫的詩風,奔放的語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羈的個性,抒寫了他不合時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懷。“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二句,是詩的主旨,有統攝全詩的作用。詩中起興和誇張手法的運用頗具特色。學習這首詩,要先把握本詩的整體內容,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詩的基調,然後探究詩人的藝術手法。本單元選編的這幾首詩,目的在於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唐代詩歌,其中對李白作品風格的把握是一個重點,要讓學生更進一步認識詩人李白淡於富貴、傲視聖賢的品質,氣勢磅礴、豪放不羈的詩風,以便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本詩時而奔放,時而深沉,豪壯的酒話背後是如波濤洶涌般鬱結的情感。全詩大起大落,詩情由悲轉樂,再轉狂放,再轉憤激,最後如火山般地爆發,氣勢如大江奔流。

《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一樂府詩題以新鮮而積極的內容,這是值得重視的。

(二)教學目的:

依據大綱要求,語文學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結合本課實際,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掌握重點詞語,進而把握詩意;

2.思想教育目標:瞭解詩人的精神品質;

3.能力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古詩誦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古詩鑑賞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情感變化線索,理解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的複雜情感。

教學難點:把握本詩的詩意。

二、學生情況分析:

許多語文老師都有這種體會,就是我們的學生由於外環境的影響,往往很難將學習的注意力集中到書本上來,尤其是古典詩歌,很少能一如過去那樣親近她,瞭解他,欣賞他。學生寧可在網絡與遊戲中忘乎所以,也不願與古聖先賢同喜同悲,只既是語文教學的矛盾,也是語文老師每每遭逢的尷尬所在。爲此,作爲教師,只有儘量透過多種途徑,利用各種手段,多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纔可能激發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三、說教法

1、誦讀法

本人長期堅持示範性朗讀,所以首先利用聲情並茂的美讀,激發興趣,繼而按照“音讀,意讀,情讀,美讀”的閱讀過程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並在閱讀中去審視文章的思想內容。

2、導讀法

教師在大量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講述背景,引導學生了解詩歌的主旨。重點放在詩人豪縱狂放的外在形象和憂憤鬱怒的內在情感的理解上。

3、比較法

比較李白前後創作風格的變化。透過對李白個人經歷的交代,尤其是三年的翰林供奉生活使李白人生理想受挫的介紹,使學生認識到李白由對統治階級的幻想到與統治階級決絕的人生選擇,從而增強學生對的興趣。

四、說學法

1、透過反覆誦讀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

2、透過課上閱讀和學習,培養學生興趣,進而使學生向課外延伸,自覺閱讀古典詩歌,培養應有的學習習慣。

五、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自稱臣是酒中仙,天子呼來不上船”,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爲另一位大詩人畫的一幅漫畫。畫面上主人公桀驁不馴,豪放縱逸,才高八斗,一副傲視封建王侯的形象。這就是李白。然而,李白雖然看似活得瀟灑,其實滿心悲苦,他的“花間一壺酒,對影成三人”不正是內心孤獨的體現嗎?儘管他縱酒高歌,但“舉杯銷愁愁更愁”的他,內心一直有一股抑鬱不平之氣,他將愁情或借酒,或託月(我寄愁心於明月),拾入詩囊,遂成爲著名的《李太白集》。《將進酒》就是酒助詩興,筆酣墨飽的豪放之作。

說明:《將進酒》是鮮明表現詩人個性的勸酒詩,匯入時將詩和酒聯繫起來,既關照了全詩內容,又感受了詩人飲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傷,憂而不愁的開闊、曠達,對李白的個性風格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二)多媒體播放古琴曲《關山月》並配以相關的畫面,教師朗誦全詩。

說明: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透過聲情並茂的示範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又將學生帶入詩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三)學生準備後,指名朗讀詩歌

(四)師生研討,完成教學目標

師:《將進酒》中的“將”是什麼意思,從內容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首什麼詩?

說明:學生根據註解和預習提示首先明確這是一首勸酒詩,這樣才能照應匯入,也讓學生有整體認識,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讀書,從註解、預習提示、課後習題、補充知識等篩選有用的符合要求的資訊。

師:雖然是勸酒詩,詩人一落筆卻先不寫宴飲過程,而是陡然以黃河奔流起勢,詩人在描寫時視角是什麼樣的?山巔俯瞰詩人聯想到什麼?

說明:這一問題的設計主要讓學生感受詩人的慷慨生悲並不是沒來由的,而這來由與悲嘆構成了詩歌的“興”的手法。讓學生透過具體分析感受“興”的手法的特點:“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師:整日窮愁並非李白本性更何況白髮如絲悲無益,所以詩人的情感頓起變化,哪個詞表明詩人從悲嘆中跳出來,這個“歡”字控制到哪句?

師:“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不同於凡夫俗子的一醉方休,你怎樣理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說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此問意在讓學生透過討論,透過現象看到詩人的這種蔑視權貴、建功立業的心志和報負。

師:待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酣暢淋漓地向友人一吐爲快,李白狂歌的12句話根據感情的不同可以分爲哪兩個層次

說明:讓學生以感情爲標準劃分層次,還是繼續體會詩人感情上的起落,只不過由悲到歡這一感情變化過程很明顯,學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而這兩個層次中作者的激憤與狂放並沒有明顯的語言標誌,問題難度的加大會讓學生知難而進,深入探究,準確與否畢竟學生有自己的看法,如不準確或不到位可做如下啓發:

師:第一層次中直接表明詩人態度的詞有哪些?(“不足貴”和“不復醒”)“鐘鼓饌玉”指什麼,“鐘鼓饌玉”真的不足貴嗎,詩人說富貴不足貴是出於什麼,詩人爲什麼願長醉不醒?請大家聯繫背景思考這個問題。

說明:電腦屏幕打出寫作背景。這首詩大約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年唐玄宗眈於女色,先後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爲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詩中也流露出詩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豺狼當道,奸臣弄權,他只有用飲酒的辦法使自己從懷才不遇的苦悶中解脫出來。

師:所以這兩句集中表現了詩人的什麼情感。(激憤)

師:詩人的激憤不僅是爲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和自己命運相同的古來聖賢,古來聖賢皆寂寞,豈止寂寞,爲人民苦難疾呼甚而拋灑熱血的經天緯地之才大有人在,請請舉出你崇敬的抑鬱不得志的古來聖賢。

說明:透過此環節激發學生對那些有經天緯地才能的大聖賢如孔子、孟子、屈原、賈誼等人的深刻理解,感受他們壯志難酬的苦惱。

師:既然古來聖賢如此之多,何以偏舉陳王?

說明:此環節讓學生體會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擠,抑鬱不得志的聖賢中曹植記不得意於乃父,又不見用於乃兄,備受猜忌,此其一;陳王與酒聯繫較多,此其二。陳王詩才出衆,七步詩即爲明證,與詩人更加相似,此其三。

師:第二層次的內容是什麼:“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氣魄?

師: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激憤,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但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

說明:在這一環節中明確什麼是感情基調。基調,指的是一篇作品整體上感情色彩或氛圍。這首詩初讀一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以後,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占主導地位,確切的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內核則是激憤。

(五)體會藝術特色:

詩人好用誇張寫法,這和他的浪漫氣質和狂放性格有關,所以不使人感到言過其實,試從這首詩中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說明: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與他是用誇張手法不無關係,使中多處用了鉅額數字以表現豪邁詩情,例如:“一飲三百杯”表現豪爽,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另外還用了想象性誇張,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暮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誇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橫放傑出,用詞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

(六)拓展遷移:

詩聖杜甫不贊成李白飲酒過多,曾寫到:“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你對李白痛飲狂歌有什麼看法。

(七)再次指名朗誦全詩

說明:學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能更準確地把握詩人的形象,最後一次的朗讀應是再現詩人形象最好的時機。

六、鑑賞要點

1.感情上大起大落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悲。

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海”(《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是壯;這次則不同—一詩人彷彿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看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儘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卻是悲。由此聯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至此,詩人的悲意更濃了。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

但詩人深知“白髮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悲爲歡。儘管詩人在政治上並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於是連呼“烹羊宰牛”,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於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爲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爲憤激,這是因爲他要藉此把長期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齊渲泄出來。他鄙棄那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願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但這又不僅是爲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聖賢”(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類人,也有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爲統治階級所用。詩人說他們“寂寞”,不是否定他們,而是爲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讚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爲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爲結尾說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極點。這是可信的,因爲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誇張的寫法

詩中的有些誇張寫法是憑藉數字來表現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有些則屬於感覺的誇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葛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誇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橫放傑出,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

附板書設計:

將進酒

李白

黃河白髮(起興)悲

金樽千金烹羊宰牛歡(樂)

鐘鼓饌玉長醉不醒憤激

馬裘美酒狂放

語文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是 號考生。

現在開始說課。我說課的課題是《離騷》,作者屈原。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剖析本課。

《離騷》選自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人生的五彩夢。而本文正是一首撼人心魄的政治抒情詩,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高尚情操。學習本文有助於學生獲得審美體驗和精神陶冶。本課計劃用時2課時,我現在說的是第1課時。

高二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古文鑑賞能力,但要理解時代久遠、語言獨特的楚辭作品,仍存在困難。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確立本課的三維學習目標爲:

1.知識與技能——積累有關屈原和《離騷》的文學常識;

2.過程與方法——透過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把握文章基調,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爲:疏通字詞,理解情感。教學難點爲:比喻、對偶的表達效果。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課將採用情境教學,以情促讀,以讀促思的教學方法;在學法上,引導學生採用朗讀、圈點、批註等方式完成學習目標。

爲實現高效課堂,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微課視頻。

在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擬定以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激趣匯入,用時約3分鐘。

余光中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烈士的終站就是詩人的起點?昔日你問天,今日我問河。而河不答,只悲風吹來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羅。你彷彿在前面引路,帶我們去追古遠的芬芳。”大家知道這寫的是哪一位詩人嗎?明確:屈原。順勢匯入新課。

第二環節:初讀品析,用時約10分鐘,分三步展開。

1.學生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結合導學案,疏通文意,將生字詞落到實處。

2.多媒體播放名家配樂朗誦視頻,提醒學生朗讀時要把握節奏,體會作者感情。

3.整體感知。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幾部分內容?師生共同討論明確:前三段爲第一層,自敘受屈遭貶的政治原因,但不願同流合污;後三段爲第二層,表現了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節操。

第三環節:精讀探究,用時約20分鐘,分兩步展開。

1.讀中悟情,深入文字。學生默讀、圈畫出表現作者高尚品質和愛國情懷的句子。小組交流討論,選派代表發言。學生可能會找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抒發了憂國憂民之情,“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爲此態也”表達了不同流合污之志,而“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則體現了剛正不阿、一身正氣。

2.以情促讀,探究文字。《離騷》是我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後人將其與《詩經》並稱“風騷”。採用齊讀、領讀等方式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文章特色,引導學生從想象、比喻、對偶等方面加以分析。

第四環節:拓展昇華,用時約5分鐘。

給學生1-2分鐘的時間消化吸收本節課的內容。

詩人以熾熱的情感、堅定的意志,追求完美的政治,追尋崇高的人格,身處逆境,不改初心,爲了理想至死不渝,閃耀着理想主義的光芒,蘊含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學習本文你有怎樣的體會?結合本單元的主題“人生的五彩夢”,談談自己的感想。引導學生認真思考,暢所欲言。

整堂課,落實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問題爲導向,充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課前預設,並促進課堂的精彩生成。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

1.利用工具書,結合語境,梳理《離騷》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做成知識卡片。

2.以“寄語人生”爲標題寫一首詩歌,謄寫工整後在班內交流。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的板書設計如黑板所示。課後我將及時進行總結反思。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

語文說課稿 篇4

李老師的這堂課給我的總體印象是:教學內容充實,課堂訓練豐實,教學目標落實,簡約、樸實中彰顯濃濃的語文味。下面,我主要講兩點。

一、簡約的課堂——彰顯高效性

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堂簡約的課堂,在簡約中彰顯高效性。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簡明,教學用語簡要,教學板塊簡潔。李老師針對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緊緊把握略讀課文教學本色,引導學生抓住導讀提示中的兩個問題,引導學生輻射全文,培養了學生的自讀感悟能力;重點感悟時追求“精”,如5—7自然段是文章的精彩之處、學生學習的重難點,李老師就引導學生細細品讀,引導從文字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在“簡約”之上體現了“豐滿”,達到了“簡約而不簡單”的教學效果。

二、樸實的課堂——彰顯語文味

衆所周知,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閱讀教學不僅應該關注文字的內容——“寫什麼”,還應該關注其形式——“怎麼寫”。關注文章語言表達的學習,既“得意”又“得言”這是本堂課的一抹亮色。

如本文5—7自然段的語言比較有特色,蘊含了“怎樣寫”的範例,作者的遣詞造句的方法是學生模仿和待以遷移的對象。李老師充分地捕捉到了教材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語言文字訓練:

1、引導學生揣摩語言的表達形式。李老師首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讀書,並要求學生找出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句子,想象作者是怎樣將自己欣賞到的畫面寫具體的。這個環節,李老師先引導學生明白文章事從哪些方面來寫畫作的,巧妙地幫助學生梳理了作者的“文路”,這裏可見李老師對教材的理解非常地深入。然後,李老師重點引導學生抓住作者看到畫像時想象的語言,引導學生做批註,並交流感悟,從中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作者採用“邊看邊想的方法把畫面寫具體”的寫作方法。這個板塊的教學牢牢地抓住了文章語言表達的特點,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語言表達進行了探尋。這樣閃爍着教學智慧之光的言語訓練無疑是豐厚紮實的。

2、引導學生體會詞語表達的精妙。作者推敲錘鍊過後的文章,當然值得學生咀嚼品味。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李老師捕捉文章中“”舒暢溫柔和“略含哀傷”、“十分親切”和“幾分矜持”這幾組詞語引導學生去品味,體會它們在表達中心時的作用及表達的精妙,體會語言的魅力。

3、課外延伸進行仿寫訓練。在學習文字的過程中,學生感悟到作者在觀察畫作的同時,融入了自己的想象,於是李老師引導學生課後觀察達芬奇的肖像進行仿寫,這個訓練的目的是爲了加強了語文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爲能力。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是一堂深刻、有情趣的語文課。本堂課關注了“語言文字”這片肥沃的土地,讓語文課盡顯語文味。蒙娜麗莎的笑容給學生留下了永恆的美麗,而李老師的課給我們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永恆的美麗!

語文說課稿 篇5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好教材。這篇閱讀課文生動動人,情真意切。它講了一位身在異國異鄉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好,反應了他對故國的深深眷戀,暴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國心。

全文接納倒敘的寫法,起首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想幾件詳細的事變反應外祖父對故國的眷戀之情。即:每每教外孫女讀唐詩宋詞;對一幅墨梅圖特別愛惜;因來不及返國而惆悵得哭起來;告別前把最名貴的墨梅圖送給外孫女;船快開時,又遞給外孫女繡着梅花的手帕。末了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

本文在寫作上有以下特點:

1、緊緊圍繞外祖父在國外思念祖國這一思想感情展開回憶,中心突出。

2、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借梅花來表情,蘊意深刻。

本課是六年制小語教材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的第四篇課文。該單元遠雖然體裁不同,但都表達了中國人相同的愛國之情。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是“前後照應,首尾連貫”。但是本組有側重於從訓練作文的角度提出,不僅讓學生明白課文是怎樣做到“前後呼應,首尾連貫”的,並能在今後的作文中注意做到。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單元訓練重點及新大綱對高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透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目標1、3爲本課教學重點;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託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兩點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完成目標的具體措施:

本課的教學任務將分在以下五個環節中完成。

第一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因此,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圍繞“課文講了幾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分組認真讀課文,在充分的閱讀中整體感知,並對所提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第二環節:學生彙報,教師點撥各小組選代表將集中了組員智慧的見解發表出來,其他組員可以適時補充,別的小組可以發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鼓勵學生髮表獨立的見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對其中問題做以點撥,如:作者小時候,外祖父爲什麼常常教她唐詩宋詞?外祖父爲什麼讓我擺弄古玩,而墨梅圖卻碰都不讓碰?老人爲什麼把心愛的圖畫送給外孫女呢?-------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第三環節:重點感悟,領會含義重點讀“是啊,鶯兒,你要好好儲存!------

總要有梅花的稟性纔好”這段話,想想這句話講了幾層意思,進一步體會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和透過梅花寄託的愛國之情,並從中領會課題“梅花魂”的含義。

第四環節:拓展引申,品味情感爲使學生旁徵博引,學以致用。另外一段情境是由梅花精神引申開去感悟有着梅花精神的人物。我以江姐這一人物爲例,使學生領會到像江姐這樣堅貞不屈的人就是有中華民族氣節的,由此再往返憶中華幾千年的氣節人物,學生就很輕易的入境了。學生舉例說出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讓學生產生讚揚並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願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

第五環節:總結全文,學習寫法出示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學生讀後,讓他們說出開頭和結尾有什麼聯繫?學生也許只能說出“聯繫緊密”之類的籠統感受,教師可進一步指出:開頭講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結尾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這樣首尾連貫,前後呼應,更加突出了身在異國他鄉的華僑老人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至此完成教學目標1、2、3。

教學目標4的完成分散在整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新課標明確指出:中高年級要重視默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重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本篇課文感情充沛,文辭優美,尤其適合於學生誦讀,在體會到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之後,讓學生帶著這位老人未了的遺憾反覆誦讀;在理解課文思考問題時,學生可默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在體會老華僑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時,讓學生表情朗讀;特別是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講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話(這梅花 -----總要有梅花的秉性纔好)這兩節內容,意思含蓄,感情深刻,最能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和蘊含感情。因此,是作爲朗讀重點,透過小聲讀,細體會,誦讀表感情等多種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充分體現閱讀課文的特點。由於課文年代久遠,學生的感情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

其實《梅花魂》這篇文章情真意切,以是備課時我力求營造一個個的情境,拉進學生與文字的間隔,與外祖父的間隔。好比學生對於梅花不畏寒冷的精力只是停頓在筆墨層面,感覺不深刻,以是我就建立了將隆冬的冷落和梅花的傲放比擬的圖片,當學生看到在冰雪的欺凌下,梅花還是那麼清秀,這個彷佛是有點出乎他們料想之外的,以是有的孩子不禁發出了驚歎聲,我就實時的讓他們讀課件上打出的文中重點句子,我看到有不少孩子已經被這梅花所衝動,都和着音樂吟誦起一句句稱讚語言,真正的感覺到了梅花精力。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簡析

《詹天佑》是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六單元的課文。本單位是本學期的末了一組課文。訓練重點聯合課文特點,引導學生溫習運用本學期重點訓練的閱讀根本功,使學生透過本組三篇課文的學習,在閱讀本領及明白本領上都得到進一步進步。

透過《詹天助》一課的教學,使學生明白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央思想的,順着作者的思緒深入明白課文,進一步推測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詹天助》一文以我國良好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詹天助的姓名爲題,重點寫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古蹟之一,即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能職員計劃施工的京張鐵路。課文從修築京張鐵路時的配景和費力的地理情況,闡明白修築京張鐵路履歷了很多艱鉅,詹天助領導中國工程技能職員降服了重重困難,使得京張鐵路提前峻工。歌頌了詹天助愛國的思想和良好的才氣,也體現了中國人民的伶俐和睦力。京張鐵路在詹天助的主持下提前兩年竣工,有力地回手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鄙視,維護了故國的尊嚴。

課文按先概括介紹,再具體敘述的方法安排材料。在具體敘述的段落裏,又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記敘的。

二、教學目的要求

根據大綱對本冊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知識學情、智力層次確定本課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重點如下:

(一)教學目的要求

1.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爲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透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2.順着作者思路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三、教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地理形勢圖片。

四、教學課時

3課時。

五、教法選用

爲了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重點,體現重點訓練項目,遵循“一法爲主,多法配合”的原則,將採用導讀法,輔之以示圖法、以讀助講法等進行教學。

六、學法指導:

教給學生透過“讀——說——畫——說”的學習方弄懂課文內容。開鑿隧道、設計線路兩部分寫作方法基本相同,可採用正遷移的方法,由扶到放,逐步形成自學能力。

七、教學程序(第二課時)

(一)整體再現課文內容

1.導語激趣。

1905年,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的計劃時,些帝國主義國家極力阻撓、要挾、嘲笑,而當歷史的車輪轉到今天,外賓對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這一偉大的工程師詹天佑,爲什麼會讚歎不已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詹天佑》。(板書課題)

2.回顧課文,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從整體內容入手,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矛盾處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石激起幹層浪,達到了“憤”與“啓”的目的。

(二)導讀全文

1.學習第一段,抓中心句。

(1)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詹天佑是怎樣的一個人?

板書:傑出、愛國

(2)“傑出”是什麼意思?

(3)詹天佑的突出成就是什麼?

2.抓思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學習第二至第四段,完成教學要求1、2。

(1)學習第二段

①提問: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這件事的?

(板書:接受任務、修築鐵路、提前竣工)

②指名讀第二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修築京張鐵路的?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計劃時,國際形勢如何?板書:阻撓

②“阻撓”是什麼意思?

爲什麼阻撓?怎樣阻撓?

介紹時代背景,放地理形勢圖幻燈片,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當地的情況,突出能否修築京張鐵路是關係到民族榮辱的大事,從而體現詹天佑的傑出愛國。板書:要挾

④把“要挾”放在句子中理解。

⑤當時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爲總工程師時,國內外形勢又是怎樣?指導理解“輕蔑”的意思,以及當時當地的自然環境。

⑧面對帝國主義阻撓、要抉、嘲笑和複雜的地理條件,

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充分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愛國)透過品詞析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在字裏行間都蘊藏着詹天佑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同時,感悟到作者的措詞之準確。

(2)學習第三段。

①瀏覽第三段,並分層。

板書: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②學習“勘測線路”一層。

輕聲讀課文,思考: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什麼困難?他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並劃出有關句子。

抓住“精密”一詞,體會詹天佑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和對工作人員要求嚴格的工作作風,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抓住“一定”一詞,用高昂的語調,堅定的語氣,讀出詹天佑爲國爭光的堅強決心,進一步體現他的愛國精神。

③學習“開鑿隧道”一層:

第一步:默讀課文,思考:詹天佑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第二步:請學生說說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

第三步:根據學生的理解,畫出開鑿隧道的草圖,請一個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同學畫在玻璃板上。

第四步: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說爲什麼

要這樣開鑿隧道。

(透過讀——說——畫——說,層層深入,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從而突破了難點。)

④學習“設計線路”一層。

提示學生用“一讀二畫三演示”的方法學習本段。一讀:透過自讀課文,理解本層的內容。

二畫: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畫出“人字形”線路圖。

三演示:讓學生在黑板上邊演示火車上山的路線,邊解說爲什麼這樣設計。

透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理解了內容,突破了難點,使學生在參與中訓練,訓練中理解。

師述:詹天佑高度的智慧和傑出的才能就是在同當地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體現出來的。今後,我們在學習文章時,不但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弄清當地的情況才能對文章理解更透徹。

板書:當時當地的情況。

本段的教學,首先以教材內容爲憑藉,在學習課文第一層時,就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二層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學法學習。在學習第三層時,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習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其次,以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爲中介,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其一,在學習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兩層時,以讀爲主,輔之以引導,理解遇到什麼困難,採取怎樣的辦法去克服困難,且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草圖,實際操練,真正理解了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難點。

其二,讓學生運用“因爲……所以……”和“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表達方式,將有關內容表述出來,加強了表達能力。其三,採取換詞比較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的用詞之妙。這樣,既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又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3)學習第四段。

①自由讀課文最後一段,思考:爲什麼說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給了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板書:回擊、爭氣。

②如今,當遊覽中國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的銅像,看到京張鐵路這一偉大工程,都會讚歎不已,他們會發出怎樣的讚歎?

這樣擴教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進而使學生認識到詹天佑確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中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三)迴歸整體,檢查效果

透過本節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透過教學反饋,檢查教學效果,鞏固所學知識,及時查漏補缺。

(四)總結全文

詹天佑在帝國主義阻撓、要挾和複雜的地形條件下毅然接受任務,他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他用自己傑出的才能和高度的智慧首創了世界絕無僅有的“人”字形線路,採用新方法開鑿隧道,成功地修築了我國第一條鐵路,在我國鐵路建築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這不正是我國人民無窮智慧的佐證嗎?有這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偉大而光榮的名字一一詹天佑。

總之,本課的教學計劃起首遵照團體性教學原則,無論是全文的課本處置處罰,照舊一個天然段讀的訓練,都接納了團體逐一部門逐一團體的教學要領。其次,遵照了實踐性與主體性教學原則,讓學生在操縱中明白與領會,從而獲取知識,形本錢領。再次,增強了語言筆墨的訓練,使九年任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出的“要準確處置處罰語言筆墨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干係。

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的理解。

在天真爛漫的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他們非常喜歡小動物,對於奇特的動物尾巴更是興趣盎然。孩子們在幼兒園早已聽過有關動物尾巴的故事,還學了不少有關動物尾巴的兒歌,生活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常識。這些有利因素爲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本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十二個生字。學習朗讀問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整個教學突出一個“趣”字,在趣中識字、認物、朗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課文的學習,瞭解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喜愛動物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透過學習能正確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讓孩子們瞭解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喜愛動物的情感。

四、說設計理念:

學生和小動物之間有種解不開的緣分,對於動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鮮。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遊戲匯入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以讀代講法,表演讀等方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有效地運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賞識每一個學生,以情爲基礎,以“讀”的訓練爲主線,注重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化地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教學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努力營造一個平等寬鬆和諧有趣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自信!

在新課標“以讀爲本,以讀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流程。

五、說教學流程(含課件):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一下子很難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該如何引領他們進入上課的狀態?一開課,讓小朋友們玩“摸身體”的遊戲,把孩子們快樂地帶入新課中。創設情景,動物森林裏要舉行一場特殊比賽,叫比尾巴大賽。趁勢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課題,讓學生齊讀。接着聽錄音繪聲繪色地朗讀課,把學生帶入課文的學習中。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我先讓孩子們讀生字卡片,齊讀,開火車讀,開展各種形式的讀,引導孩子比較(巴和把,公和鬆),教給孩子常用的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偏旁的識字方法,激發他們主動識字的願望。然後逐層深入,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小猴上樓梯——去拼音讀生字,小猴過河——讀生詞,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識字,學生興趣高漲,注意力非常集中。這樣,讓識字學詞這項枯燥的認知活動變得生動有趣。

在學生掌握字詞的基礎上。創設情境,反覆練習課文中的六個問句,告訴孩子們有“?”的讀到句末往上揚。齊讀,開火車讀。接着利用課件播放《比尾巴》兒歌視頻,美妙的音樂和生動的畫面,給學生在聽覺和視覺上造成一定的衝擊,拉近了學生和文字間的距離,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堂生活,孩子們傳染了動物們的快樂,又讓孩子們瞭解了課文內容。爲接下來的活動給動物頒獎並宣佈比賽結果做好了鋪墊工作。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整個教學活動以趣爲主,孩子們就不容易走神,會積極的投入課文學習中。新課標註重學生朗誦能力的訓練。先是男女一問一答對讀,如山歌對唱般,避免讀書形式的單一,接着表演讀,極富兒童情趣,讓學生樂於讀文。

本課教學,以趣爲主,採用由扶到放的教學形式。爲了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勾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我用課件出示了一組動物圖片,讓孩子們仔細觀察,然後自編兒歌,既豐富了孩子們的想像能力,又訓練了說話能力。最後佈置作業,給粗心的動物朋友畫上尾巴。

總而言之,課件的製作,我力圖透過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等多方面的元素,把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化,形象化,能激發低年級的孩子的學習熱情,學習起來更輕鬆,更富有情趣!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研讀教材,細心解讀文字,繼續研究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科學運用。今天我是本着學習的態度來參加這次比賽,如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評委、同仁能慷慨地給予指正!

語文說課稿 篇8

這個月,我們學校轟轟烈烈地進行了“創新杯”高效課堂教學競賽。教師們都憋足了勁,在運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下,充分挖掘課堂教學資源,開動教師的教學智慧,在教學方法上勇於創新,在高效課堂建設的道路上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這一次,我講的語文課是六年級上冊第九版塊的第一篇課文《豆腐頌》。這是一篇飲食小品,文中語言優美,結構清晰,是託物言志的典型文章。爲最大化的求得教學高效,我精心設計教學,主要想在以下幾方面取得教學優化:

一、 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俗話說:教學要授之以漁。我們教師尤其要看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而不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本節課,我特別注重對學生讀書方法的引領:第一次自學指導中,我讓學生“默讀第2自然段,並用——畫出你認爲是讚美豆腐的語句,然後寫出自己的體會,接着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體會,最後全班交流。”這樣,學生完全可以從默讀、畫語句、寫體會、交流等提示語中找到閱讀的要領、從而深入思考,進入閱讀感悟的狀態。在後來的彙報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學生們基本完成對課文中對讚頌豆腐語句的深入理解。而這種方法正是學生用心讀書,實現學生與文字、與作者心靈的碰撞,不斷運用,學生定會受益無窮。

二、 抓重點段落詞句品析

六年級的課文大多數都比較長,要是面面俱到,眉毛鬍子一把抓,那一定是完不成任務,造成延時,加重學生負擔。我的辦法就是抓重點段落進行賞析,抓重點詞句進行訓練,讓學生在好詞、好句、好段的朗讀感悟中,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素養。本節課,我就是抓重點段落第二自然段、重點詞語“百嘗不厭”等進行了訓練。我認爲長此以往下去,學生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三、 尊重個體的閱讀體驗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的,每個人對文字內容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只有讓學生充分閱讀之後,產生自己的想法,然後再去交流,這種體驗纔是學生自己的,而不是個別優等學生的感悟代替全班學生的閱讀潮流。從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機會,到小組內交流到最後全班交流,這是從尊重個體到發展優勢,都強烈地激發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四、 適當點撥文章的寫法

文章的寫法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我想它不是靠一節或者幾節作文課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分散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化解難點。在本節課,我就適當點撥了總分總、總分的構段方法,託物言志的表達方式。這些點撥都會讓孩子們收穫一些寫作技巧,這種滲透定會在學生心靈深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他們寫作文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以上是我的想法,也在課堂上儘量體現了出來。教學是門缺憾的藝術,我想我們教師還是要不斷的學習、研究、思考,開創出一條適合學生髮展、課堂學習效果明顯的教學之路。

語文說課稿 篇9

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語文教材第十二冊的第16課《匆匆》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和學法、設計理念、教學流程以及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爲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失的蹤跡。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和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文中多處運用比喻,比擬性描寫使時間變得可以感覺,形象而又真實。

本文是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二篇,是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要求在學生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啓發學生展開聯想。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並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初步感受作品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而本文語言優美、文辭雋永,優美的語言中包含着作者濃郁的情感。這對於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的六年級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課文的類型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瞭解時間的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朗讀品味時間是怎樣匆匆而逝的,感受語言美。

難點是讓學生在讀中體味作者濃郁的情感,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

五、教法和學法:

爲了擺正教學中教師“導”的位置,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採用朗讀探究法、品詞析句法。

“方法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材料,自己讀課文,品讀感悟,滲透了“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

六、設計理念:

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透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蘊。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瞭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七、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課前準備:

1、蒐集關於朱自清的資料。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八、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激趣匯入-初讀課文-品讀感悟-誦讀積累-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第一步、激趣匯入,引出“時光匆匆”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播放“冬去春來”的輕音樂,圍繞中心,以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匯入,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再而創設機會讓學生彙報關於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激發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訓練——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這爲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步、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問自答,引導學生運用“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習方法;然後在全班交流“透過讀書,你都讀懂了什麼?”教師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最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

學生透過初讀,整體感知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敘述。這樣爲感悟、品評做準備。

第三步、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2、根據學生彙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下面從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學習。

(1)析文品賞。(出示課件)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以讀的多種方式自主觸摸文字,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字、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美,在讀中培養了語感。

(2)品詞析句。(出示課件)

這裏的設計讓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比比、議議來理解課文內容。做到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仿寫句子。(出示課件)

這個環節由讀引入寫,因爲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這裏着重引導學生體會句式的運用,排比的手法,比喻的好處,使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在教師的點撥下明晰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這樣既鍛鍊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也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4)感受追問。(出示課件)

這部分着重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後四次追問:

教師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然後出示一些名家對朱自清文章的評價,讓學生了解朱自清一生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時間的典範。我們也應該做珍惜時間的人,從而體會作者的當時的心情和感受,實現難點的突破。

(5)首尾呼應。(出示課件)

抓住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

讓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開去,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由自己聯繫到他人……積極拓展他們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並讓學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要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展開聯想的讀書方法。

第四步、誦讀積累,領悟“時光匆匆”

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熟,甚至能夠背誦。“讀”是研究的過程,“誦”是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語言。

第五步、拓展延伸,深化認識“匆匆”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另外,爲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寬學習渠道,我還佈置了課外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繼續蒐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查詢資料,寫出《我所瞭解的朱自清》。

(作業的佈置是有層次性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

九、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資訊的視覺渠道。我設計板書的根本思路是爲了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瞭然,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課文。

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我們都有好品質” 這一專題下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兩隻可愛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禮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後不同的表現--白兔辛勤耕種,灰兔貪圖享受,結果也不同--白兔種的菜豐收了,灰兔卻把菜吃完了。透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纔能有所收穫。文章共有5節,採用了對比的寫法,尤其是第三節和第四節,把小白兔的勤勞和小灰兔的懶惰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課文中配有四幅生動的插圖,充滿童趣,學生非常喜愛。

二、 說學情

透過半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能較熟練的進行拼讀,在識記方面也積累了一些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有效地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學生對閱讀逐漸產生了興趣,多數學生在閱讀時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基礎好些的學生能讀出句子的語氣。教師爲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和意識。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他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樂於學習,樂於參與。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爲:

1、認識“翻、澆”等8個生字,會寫“拉、把”等六個字;

2、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穫;

3、讓學生懂得只有靠自己勞動,纔有收穫,從而願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另外根據語文教學大綱和課標的要求,我把識字作爲教學重點,又由於年齡特點和教材的要求,把理解“只有自己種,纔有吃不完的菜”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作爲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因此這節課我採用直觀演示法、研究法、自學法等進行教學。

學法上,我貫徹的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五、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安排了謎語匯入——初讀感知——朗讀感悟——書寫指導四個環節。

(一) 謎語匯入

1、回顧單元專題,“我們都有好品質”。

2、讓學生猜謎語,透過課件出示“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三瓣嘴,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3、學生猜出謎底兔子後,出示兔子圖片,與學生談話引出課題:小白兔和小灰兔。(板書課題)

(上課之初,學生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課間活動的有趣之上,教師在這一時刻恰當地利用課件創設情境,營造輕鬆愉悅的氛圍,不僅能引導學生把注意力從無意注意過度到有意注意階段,而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 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對學生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化靜爲動,化枯燥爲有趣,化無聲爲有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創設出濃郁的學習情境。而且多媒體教學中絢麗的色彩,迷人的畫面,動聽的聲音,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文內容中來,從而爲課堂教學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學習。)

(二)初讀感知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並思考課文講了誰?

(這樣做是爲了給學生以有效示範,使學生的情緒得到感染,進入到文中。學生不僅能感知課文,掌握正確的讀音,而且能模仿朗讀技巧。)

2、學生自讀,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生字並用喜歡的方法識記。

(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體現課程標準中倡導的自主學習方式。)

3、檢查預習,先讓學生帶拼音、帶詞語,透過詞語接龍,開火車等遊戲形式識記,接着透過課件去拼音,去熟字讀,讓學生說識字方法。

(這一部分尊重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並實現了多元識字。新課標要求,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所以我也把本課的識字作爲教學重點,透過多種學生喜歡的遊戲,使學生對枯燥的識字產生興趣,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課堂教學絕不是幾個人的行爲,採取自由讀、合作讀等形式比較靈活,同時也保證了學生的參與度。多媒體課件不僅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現了多姿多彩的視聽世界,還對抽象、無形事物進行生動、直觀的表現,並使複雜的教學過程簡化再現等等。這樣,就使原本艱難的教學活動充滿了魅力。也減輕了教師的書寫壓力。)

(三) 朗讀感悟

1、結合書中圖片再讀課文,思考:小白兔和小灰兔有哪些相同之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

(用一個大問題統領全文,讓學生合作探究。)

2、讓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問題,課件相應出示圖片,老師相機板書,並指導朗讀。

(把書中圖片轉化爲課件更加直觀、生動,並且有效的運用了教學資源,根據一年級學生特點,用圖文結合,不同之處對比的方式使學生更深刻了解本課的思想,突破本課難點。在課堂上教師將文中的“景象”化爲可作用於視覺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圖片,透過多媒體課件

演示課文內容所涉及到的情景,使文章直觀、形象、富有感染力。那麼,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教學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符合兒童心理學的認知規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在展示的同時渲染了濃濃的氣氛,加上教師的指導性講述和激勵性評價能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儘可能地將文章中的“情”化爲可作用於視覺、聽覺的韻律,達到了“入境始於情”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們怎能不樂於學習呢?)

3、結合上文和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喜歡小白兔還是小灰兔,爲什麼?故事中的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是好孩子,小白兔懂得勞動的意義,“只有自己種,纔有吃不完的菜。”下面請學生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愛唱的特點,讓學生欣賞歌曲,學生不僅得到了放鬆,而且更進一步體會了勞動的意義。學生的情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昇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得到了有效的達成,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原則。)

(四) 書寫指導

1、課件出示會寫的字,學生讀字組詞,接着讓學生觀察並說出字形特點。

(這樣做是爲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受漢字的形體美,並且學會觀察是學生寫好字的基礎。)

2、讓學生找出一個書寫困難的字,教師範寫,學生練習。

(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只作爲引導者。)

六、說板書設計

26 小白兔和小灰兔

相同:樂於助人 有禮貌

不同:要菜子 要白菜

種白菜 不幹活

送白菜 要白菜

(我採用的是對比式板書,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七、說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了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同時它也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並且在畫面的切換過程中,還需要透過聯想、想像進行補充和創造,因此,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應不失時機,因勢利導地引領學生進行視聽語言向文字語言的轉換,否則,就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