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幼兒園說課稿錦集八篇

說課稿6.43K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說課稿錦集八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一、設計意圖

平時每當孩子聽音樂的時候,他們都會感到開心、快樂。特別是利用手中的樂器來敲打各種不同的音樂,或用肢體動作表現對孩子更具有吸引力,《綱要》指出: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活動《快樂的歌》,給孩子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在活動中透過聽一聽、學一學、做一做、使幼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也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表現力、創造力,同時讓孩子們瞭解有節奏地敲打音樂,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本次活動綜合了語言、藝術等內容,運用了各種手段達到了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目標及重難點

定位《綱要》藝術領域中指出:在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加的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活動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爲滿足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的需要,按照《綱要》設計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活動目標爲:

1、幼兒透過肢體動作感受音樂給人帶來的快樂

2、利用各種樂器來表現音樂

3、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整個活動呈現了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以兒童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是《綱要》的基本點,因此在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努力體現以幼兒爲本的現代化教育理念,把樂意參與此次活動並能大膽地在衆人面前用肢體來表現音樂做爲重點,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幼兒利用打擊樂器有節奏地表現音樂。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爲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聽想講做”結合的方法。“聽”:傾聽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想”:教師能尊重幼兒的想法,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講”:爲了滿足幼兒想說的慾望“做”:讓幼兒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感受和表現音樂這些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操作等來獲得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因爲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我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並給幼兒提供展現自己的舞臺。活動準備:CD音樂碟、打擊樂器(鈴鼓、串鈴,三角鐵等)

四、活動過程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用動作表現音樂在這個環節中我選用了幼兒熟悉的音樂《哈巴狗》來感受孩子的興趣,使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嘗試用各種動作去表現音樂。

2、用樂器表現音樂先讓幼兒欣賞樂曲,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然後讓幼兒跟着教師的手勢用樂器來表現音樂,提高幼兒的表現技能和能力。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從幼兒的認知特點出發,採用了觀察法、言語提示法、激勵法避免了傳統的說教方式,讓幼兒能在輕鬆的氛圍裏,根據教師的手勢拍打音樂,這也是我整個活動的亮點。

3、讓幼兒自我展示讓幼兒隨着音樂,自由地創編動作,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表現力及創造力,讓幼兒得到快樂的體驗。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儘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複,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複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一、 活動來源:

由於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車輛越來越多,而馬路成爲了一個非常不安全的地方。斑馬線作爲可以讓行人在預定時間內安全透過的通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幼兒這一弱勢羣體,他們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對其灌輸正確的交通知識就顯得極爲重要。我準備在這節課上教導幼兒如何安全的過馬路,樹立起幼兒過馬路的安全意識,幫助幼兒遵守交通規則,養成正確的交通安全習慣。

二、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於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是極其缺乏的。

《幼兒教育綱要》指出:要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不少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來接幼兒的話,幼兒一出幼兒園就跑開了,過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爲了讓幼兒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爲此開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

三、重難點:

幼兒能瞭解斑馬線,並理解它對安全的重要性。

增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小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

四、活動目標:

1.認識斑馬線的作用,瞭解斑馬線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做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孩子。

五、目標分析:

1.由於現在社會道路安全的不穩定,幼兒能夠安全暢通的透過馬路成爲了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不僅需要讓幼兒理解斑馬線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讓幼兒明白安全的重要性。養成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自己和他人的良好習慣。

2.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準則: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爲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六、說課流程:

1.匯入:

由故事<馬路上的斑馬線>匯入。

①。向幼兒講述森林裏的小動物是如何過馬路的。(是透過斑馬先生把他們一個個都背過去的。)

②。提問幼兒爲什麼斑馬先生能夠把他們都背過馬路而車子能夠輕易的發現。

③。講述小猴子想出把馬路刷成斑馬先生的花紋的樣子,就能避免斑馬先生每天早上的忙碌,也能讓過往的車輛看清楚是否有小動物正在過馬路。

2.內容:

①。向幼兒出示現實生活中馬路上斑馬線的圖片。

②。問幼兒有沒有見過斑馬線、哪些地方有斑馬線、他們過馬路的時候是走什麼地方。

③。與幼兒討論爲什麼要走斑馬線。斑馬線有什麼作用。

④。講解斑馬線的重要性,教導幼兒過斑馬線時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

3.延伸:

與幼兒一起做<過馬路>的遊戲。要求幼兒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信號燈,過馬路時走斑馬線。

七、 使用方法:

1. 直觀演示法:運用直圖片教具進行示範,引導幼兒瞭解斑馬線。

2. 講述法:透過生動地講述故事,來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3. 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啓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如:爲什麼斑馬先生過馬路就容易被發現?)。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 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如:請小朋友們共同討論:斑馬線對我們小朋友的安全有什麼作用?

八、 使用方法的作用:

能激發幼兒對故事的求知慾。能使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想要表達的注意點。刺激了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能讓幼兒更好的表達自我的想法,爲幼兒提供了講述的空間。

九、教案:

①、由故事匯入

1.今天有小動物到我們班級來,他們要給我們說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馬路上的斑馬線》。

1)講述故事"有一羣快樂的……主動放慢了速度"

2)小動物們是怎麼過馬路的?(坐在斑馬叔叔的背上,讓斑馬叔叔馱着過馬路)

3)可是斑馬叔叔每天這麼背小動物過馬路,他多累啊,你們有沒有好辦法?(幼兒想辦法)

4)你們想了很多好辦法,小動物們也想到好辦法了,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辦法。

2.講述故事"聰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一點也不害怕了"

1)小猴子想了個什麼辦法?(在馬路上塗上跟斑馬身上一樣的白色條紋,畫斑馬線)教師出示斑馬線圖片。告訴幼兒馬路中間人行橫道上的一條條白線,就叫斑馬線。

2)爲什麼要叫斑馬線?出示斑馬圖片。

3)現在小動物們有了斑馬線,他們是怎麼過馬路的?(看看旁邊有沒有車,再走斑馬線)

3.現在小動物們找到好辦法了,在馬路上畫上斑馬線,過馬路再也不怕了。

②、討論:斑馬線的作用

1.你們有沒有看到過斑馬線?

2.哪些地方有斑馬線?

3.你過馬路的時候是走哪裏的?(斑馬線)

4.爲什麼要走斑馬線?斑馬線到底有什麼用?

5.小結: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斑馬線是專門爲行人準備的,來來往往的車輛看見我們從斑馬線上過馬路,都自覺地放慢了速度,這樣我們可以放心地過馬路了。

③、遊戲:過馬路。

遊戲規則: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信號燈,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附:

馬路上的斑馬線

有一羣快樂的小夥伴,每天早上他們都要穿過小路,去幼兒園。後來,汽車、摩托車多了起來,小路不夠寬了。大家一起動手,修了一條寬寬的馬路。早上,小夥伴們走到寬寬的馬路邊,看着來來往往的車輛,嚇得不敢過馬路。這時,一匹斑馬出來晨跑,路過這兒,說:"我來幫你們!"斑馬叔叔讓小夥伴們都爬上他的背。斑馬叔叔馱着小夥伴們踏上馬路。真奇怪,來來往往的車輛立刻發現了他們,主動放慢了速度。樹上的一隻猴子看見了這一切。晚上,聰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用白漆在動物過馬路的地方塗上跟斑馬身上一樣的白色條紋。

第二天,來來往往的車輛看見小動物們拉着手從斑馬線上過馬路,都自覺地放慢了速度。這下好了,大家要過馬路時先看清來往車輛,再透過斑馬線,就一點兒也不害怕了。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一、說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馬上就上一年級了,家長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去上學的情景,相對比較熟悉,但就是,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小學的上課特點還就是不一樣的,怎樣在大班下學期引導幼兒喜歡上小學顯得尤爲重要。新《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爲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習,對於幼兒來說就是空洞乏味的,音樂歌唱教學也就是如此。

《上學歌》節奏較爲簡單,易於大班幼兒操作,歌曲比較清新,給大班幼兒帶來願意上學的期望,幫助幼兒順利進入小學,對小學產生期望。並且結合幼兒愛模仿的特點,教師示範的動作準確到位,並運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就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學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我根據本教材內容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本次活動從認知,能力和情感態度三個層次確立了以下目標:

1.能夠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根據歌詞創編動作,並能大膽地表演。

3.幼兒能夠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初步感受上學的樂趣。

其主旨就是讓幼兒透過學歌曲,不僅在音樂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而且也將樂於上學的內容貫穿於音樂活動之中。

三、活動重難點

根據大班幼兒活潑好動、好學好問的年齡特點,確立以下的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歌曲的內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能夠根據歌曲的內容,創編相關的表情和動作。

四、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活動過程,我將採用準備以下物品:

物質準備:太陽、花朵、小鳥、書包等教具。

知識經驗:家長之前已經帶領幼兒參觀小學,並在幼兒園模擬了小朋友揹着書包度過一天的小學生活,因此,幼兒已經具備相關的知識經驗,有利於教學活動的展開。

五、說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出主題

大班幼兒明年進入一年級了,他們也會像哥哥姐姐一樣揹着書包去上學,哥哥姐姐給咱們班小朋友帶來一首他們非常喜歡的兒歌《上學歌》。透過大哥哥大姐姐喜這首歌曲,會吸引幼兒的興趣,爲接下來的環節奠定基礎。

(二)教師示範,理解歌詞。

教師示範彈唱《上學歌》,讓幼兒完整地聽完音樂,體會在音樂中的優美韻律,讓幼兒從整體上感知歌曲,在頭腦中形成整體印象,加深對歌曲的熟悉。幼兒年齡特點具有向師性,因此教師的動作必須準確到位,透過教師的示範,規範幼兒的動作。

(三)學唱歌曲,添加動作。

教師分別示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歌曲,並透過拍手、拍腿等動作練習歌曲的節奏。正如《綱要》在藝術領域的要求之一即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活動。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添加動作就是爲了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同時也拓展幼兒的幼兒動作的表現力。

(四)結束部分:歌曲表演

透過遊戲表演鼓勵幼兒積極地、大方地表演動作,進一步鞏固歌曲。《綱要》中藝術領域指出:"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寓教育樂的表演的過程中,一方面鍛鍊幼兒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鍛鍊幼兒的大小肌肉,在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中,讓幼兒的身心得到最大的發展。

六、活動延伸

將歌曲回家之後唱給爸爸媽媽聽。在家園共育中實現教育的延伸,給孩子提供全面的教育。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分析

幼兒美術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大班幼兒臨近畢業,孩子們都依依不捨,互相交換禮物,每天都會和同伴開心的在一起,感受着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帶來的樂趣,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我們都是好朋友這個主題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將主題以美術活動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孩子透過創作畫面而感受到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美術活動是幼兒細化的活動之一,於是從大班幼兒喜歡畫畫這一特點入手,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在日常教學與幼兒進行談話活動,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主題,設計與主題相關的情節。比如:一起做遊戲、一起看書、遊戲等。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祈禱嚮導作用。因此,我從以下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在觀察和討論的基礎上,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好朋友之間的友誼,併合理地佈置畫面

2. 能夠準確的畫出二至三個小朋友在一起的活動

3. 體驗好朋友即將離別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及教學準備

大班幼兒喜歡畫畫,在觀察和討論的基礎上,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好朋友之間的友誼,並能夠合理地佈置畫面作爲本節課的重點來解決;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和能力的不同。引導幼兒畫出和好朋友發生的開心的事以及好朋友相處的情節作爲教學的難點,引導幼兒無限的創造力。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一下準備:

1. 課前和幼兒進行談話活動,在日常中引導幼兒發現和好朋友在一起開心愉快的事情

2. 繪畫紙若干、水彩筆、油畫棒

3. 繪畫範例若干(好朋友在一起看書、跳繩、遊戲等)

四、說教學方法和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恩能夠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

根據幼兒現階段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談話法、觀察法、示範法、講述法等。整個活動我遵循了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爲此我運用了操作法、討論法、講述法。

五、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以談話形式匯入主題,從興趣入手提問:“我們馬上就要畢業了,在幼兒園我們都有好朋友。”能說一說和好朋友在一起快樂的事嗎?和好朋友一起做遊戲、游泳、看書幫助他們整理衣物等。幫助幼兒回顧已有的經驗,併爲下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環節二:教師出示範例圖

我們和好朋友有很多愉快的事情,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幾幅畫,你們看看他們在和好朋友做什麼?跳舞的、做遊戲的、跳繩的等。他們都和好朋友在什麼地方開心的在一起?

環節三:幼兒繪畫,並介紹自己的作品

我們也有好朋友,大家每天開心的在一起,有許多開心的事,請小朋友畫畫你和你的好朋友吧?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介紹作品。

環節四:教師小結

我們畢業了上小學,會分開,但是我們還依然都是好朋友,我們可以和好朋友打電話,週末的時候也可以約好朋友一起出來玩。

六、說教學評價

在教學中我透過提問和觀察,瞭解每個孩子的繪畫特點和不同發展水平進行及時評價。評價是以肯定、鼓勵的語言評價孩子的作品,多角度來發現閃光點。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上週,在不經意中得知一位老師多出來一本《新世紀幼兒園說課稿精選》的書。想想自己在說課方面不是特別有自信,特別是對一些即興的說課更是沒有把握,於是趕緊買來下去拜讀。斜躺在被窩裏,化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把這本書讀了下來,感到收穫頗豐。

1.對說課的認識: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爲教師,就不能光停留在教學這一方面,需要對教學活動中的教材分析、目標擬定、教學流程、設計思想、活動特色等作出自己的判斷和分析,因此說課就成了教學活動的一個有效階梯,一種關聯策略。

1)說課的支架作用——教師梳理與活動有關的各個刺激因素,並進行偵查、檢查、反應,透過說課的途徑,檢驗計劃的可行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猶如整個活動的“靈魂”。

2)說課的表徵作用——要對教材的處理和幼兒進行分析,再考慮採用的模式,這是一個資訊加工的過程,更是一個表徵過程。

3)說課的傳遞作用——教師不斷傳遞着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分析和改進現有的教學模式的情況,取消陳舊的、重複的部分,增加教材的可靠性、挑戰性和合作性。

4)說課的調控性——透過說課,教師要把本活動與教材有益的、有關的資訊透過篩選吸納進來,具有調控作用。

5)說課的連結作用——教師適當考慮教學前期、教學過程和教學延伸的連結,最大限度地設計說課實例,完整地呈現,使說課達到有效的整體策略的展示。

2.對各類說課形式的把握

全書爲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教學說課實例,涵蓋幼兒園教學的五大領域,因此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具有很大的借鑑和學習的作用。而且每種類型的說課各有各的側重點和說課思路。

1)根據教材的說課。這樣的說課,我們要把握的是:閱讀教材、分析教材——研究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找準教材與施教對象的結合點——擬定目標、設計流程、實施策略。

2)對老教材的說課。這樣的說課,我們要把握的是:閱讀、分析教材後要提取老教材中有應用價值的精闢部分,並找準老教材與現今教育思想內涵之間的結合點,然後再擬定目標(結合現今教育思想、理念)、設計流程和實施策略。

3)對傳統節日的說課。這類說課,教師首先要對節日進行分析,提取傳統節日教育在現代幼兒教育中有價值的要素,然後分析施教的對象;在擬定傳統節日與幼兒之間的教育結合點之後設計活動。

4)活動後的說課。這類說課要說說活動設計的指導思想;活動中所體現的一些教育理念;活動目標的制定與突破;活動流程的概述;活動特色的呈現以及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重構。

5)根據目標的說課。這類說課一般不常用,也是我沒有碰到過的,因此讀的時候更加仔細,特別是要理清怎樣從“目標”到“課例”的思路。如根據目標“語言領域目標: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擴展詞彙,發展想象力”來說課。拿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首先要反覆閱讀目標、理解目標和分析目標,再分析目標與領域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找準、領域與施教對象的結合點,然後再選擇出合適的教材進行說課。

總之,幼兒園說課,一直是我們培訓、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中非常熟悉的教學行爲,它不但可以增加教師設計、組織教學活動的目的性和有效性,還可以幫助教師理清活動之用諸多的因素間的關係。我想,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要多思考、多積累,還可以把書中的一些課例到班級中去實施。這樣,經過自己的實踐,能更吃透課例的'說課內容,以便自己舉一反三,靈活應用。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一、說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摺紙、剪貼等手工比較感興趣,但他們的動手能力比較弱,爲了讓幼兒有更多的動手機會,我就設計了這樣的一節新穎的,趣味性濃厚的手工活動,幼兒能利用所給的操作材料,能運用剪、粘貼、畫等技能,認真的、有耐心的完成作品,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說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製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的意識。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畫、剪、粘貼等綜合的技能技巧。

難點沿着果凍殼邊緣畫圓,手不能動,這樣才能把園畫得圓。

四、說活動準備

1、教師給幼兒提供操作用的大的果凍殼、剪刀、卡紙、記號筆、乳膠人手一份

2、製作好的小"烏龜",還有一個活的烏龜。

3、一塊展板。展示幼兒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說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運用談話的形式,激發幼兒對小烏龜的的興趣的。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拿出魚缸裏烏龜)"呀,小烏龜來了",小烏龜長得是什麼樣子的?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孩子們都運用已有的經驗跟自己的好朋友說說烏龜的樣子,在幼兒講述的同時讓幼兒集體學一學烏龜爬,感受一下小烏龜慢慢地爬,快快的爬……教師引導幼兒說小烏龜喜歡在什麼地玩?這時候教師以小烏龜的口吻告訴幼兒:今天沙灘上要開一個運動會的呢,它的好朋友也都趕來了。教師及時地出示製作好的小烏龜:"哎,這一隻小烏龜是用什麼做成的?"

(二)師講解示範。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討論:這個小烏龜是用什麼做的?從而發現操作的順序:1、果凍殼放在卡紙上,用一隻手按住,另一隻手,沿着果凍殼的邊緣,在卡紙上畫一個圓。然後觀察教師示範製作小烏龜,2、在圓上添畫上小烏龜的頭和四肢尾巴。3、剪下小烏龜。4、在小烏龜的背面邊緣塗上膠水,再把果凍殼粘在圓圈上。

(三)幼兒製作:

小朋友都想用果凍殼來做一做小烏龜,讓它們也來參加運動會。但我想到中班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弱,在這個環節我就讓個別的幼兒上來先試一試,這樣給其他的幼兒也是一次鞏固,加深練習吧!省得到操作的時候,會犯"圓畫不好"錯誤。讓小朋友回憶一下,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接着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教師巡迴的指導,剪的時候注意不要把小烏龜的身體剪破了。

(四)欣賞:

1、幼兒欣賞作品,評價同伴的作品。

2、小朋友想一想果凍盒好可以做什麼的?這時候如果教師出示一些預先用廢舊物製作的其他作品供幼兒欣賞,這樣會更加的好。更能激發幼兒手工活動的興趣,最後進行環保教育。

反思

1、活動中,我能爲幼兒提供材料的,讓幼兒主動探索,主動學習,

2、整個過程,孩子們興趣濃厚的,也比較投入,認真,都能認真的完成自己的作品。透過此活動掌握了剪、畫、粘貼等一定的技能技巧。

3、課後,他們興奮地把小烏龜放在一起相互比較,激烈的議論,而且也創造出很多玩法:搭烏龜橋,烏龜變隊行,烏龜賽跑等等,有一個小在烏龜的另一面也粘貼了一個果凍盒,做出了一個會轉動的小烏龜,爲此,我就想把這個活動延伸到特色區域裏,讓幼兒的興趣得到延續,再一次的滿足幼兒的學習的慾望。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一、設計意圖

幼兒科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培育幼兒的探索慾望和精神,對幼兒來說,科學是一個過程——是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驗證問題的過程。透過觀察發現,很多幼兒對食物的觀察不夠專心和仔細,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引導幼兒透過仔細的觀察和比較發現指紋的祕密,並培養幼兒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精神。

《綱要》中提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和經驗”的精神。根據《綱要》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指紋”作爲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我在活動過程中合理定位重點與難點,運用直觀操作、總結歸納等方法,鼓勵幼兒大膽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二、教學目標

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及幼兒的已有知識經驗、能力、發展水平與潛在能力的差異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透過觀察和比較發現指紋的祕密,瞭解指紋的基本特徵及作用;能力目標:透過觀察進行比較各種指紋,並能說出不同;情感目標:有動手動腦的積極性,體驗發現的快樂,養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瞭解指紋的特徵。

(二)難點:透過觀察說出指紋的不同,並知道指紋的用處。

爲了解決重點和難點,在活動中,我在爲幼兒提供了直觀的教具和學具的同時還爲他們創設了輕鬆、快樂的環境,這些都有利於教學重點的完成以及難點的突破。

四、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根據目標及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直觀操作法:在活動的開始透過一幅指紋畫來引入課題,給幼兒以指紋上的直觀認識;同時爲幼兒提供印泥和紙,讓幼兒自己來操作,這樣就會更加形象;在活動最後給幼兒出示有關指紋的科技產品的圖片,這樣也可是給幼兒直觀上的認識。

總結歸納法:在“觀察指紋”這一活動環節,我將此過程分爲了三個步驟,在每一次比較後教師都做出了明確的總結,這樣可以使幼兒對指紋的特徵有一個整體上的認識。

環境創設法:我以幼兒創作指紋畫作爲活動的結束部分,並引導幼兒將作品張貼在“指紋畫展”的畫廊裏,“指紋畫展”的創設會使幼兒更加有創作的慾望。

(二)學法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本次活動主要採用了以下學法:

觀察法:整個活動一直都是幼兒在透過自己的觀察來得出結論的。

統計法:在認識指紋特徵時,我讓幼兒記錄、統計自己的指紋類型,以此來更好的鞏固。

五、教學準備

(一)空間準備:將幼兒分爲幾個小組,圍桌而坐。教師操作檯佈置於前方。佈置的“指紋畫展”的畫廊。

(二)物品準備:

1、指紋印畫一幅;

2、印泥和白紙若干;

3、放大鏡(每個幼兒一個);

4、雙胞胎指紋圖;

5、實物投影儀一臺;

6、玻璃杯、筆、電話等物;

7、有關指紋的科技產品的圖片;

8、破案小故事。

幼兒園說課稿 篇8

設計思路:

開學不久,我發現班上的孩子有不少是家裏的小霸王,對家人說話又吵又鬧,顯得很不耐煩;接送自己上放學活該當“書童”,極度缺乏感恩。《幼兒園指導綱要》第二部分“教育目標與內容”3指出: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在教育過程中應依據幼兒已有經驗和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地組織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相對完整的經驗。我想嘗試透過《禮物》這一主題活動,在增進孩子們對冬季特徵有初步瞭解的基礎上進行適機的感恩教育,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家人的精心照顧,從而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一、說教材:

我以學前班《語言》書上冊頁教學內容“冬爺爺的禮物”爲本主題活動的教學基礎,以此深化感恩教育。

二、說學情:

我班一共有43個孩子,其中男生18,女生25。大多數孩子活潑好動,思維敏捷,好奇心強,對“冬季應穿戴厚實衣物”這一類的概念應該不難掌握。同時多數孩子感恩意識淡薄,在教學環節的轉換與處置上應予以充分的重視。

三、說重難點:

重點: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它的確定要遵循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即讓孩子學會如何感恩。

難點:依據本主題活動特點和孩子的認識水平而定,即讓孩子懂得感恩

四、說教法與學法:

事實證明,教學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根據本主題活動的特點,採用以下教法,以增強學習效果:

1、多媒體課件。因爲本次主題活動要用到服飾的搭配、音樂、表演等較複雜的環節,運用多媒體相對綜合性較強,所以該教法居於首要地位。

2、情景教學法。把教學內容融入故事情節中,更能引發孩子的興趣。

3、談話、討論、引導教學法。透過談話的方式,引發孩子的自主討論,老師再進行切合時機的引導,讓孩子透過闡述和總結得出結論。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是我國教育家關於教學方法的辯證觀。而在實踐上,學法指導更是在“教”與“學”之間找到了真正的銜接點。爲了配合此次教學,我嘗試用以下學法。

1、討論法。寓學法於教法之中,使教法學法化。討論法正是與教法3的有機統一。

2、遊戲法。介於學前班孩子自控能力弱,好動的特點,活動中將插入遊戲配合教學,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活動效果。

3、合作法。讓孩子透過合作完成既定目標,培養和提高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

課時:一課時

五、說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透過活動的深化明白感恩,懂得如何感恩。

2、知識技能目標:瞭解冬季特徵。

3、能力培養目標:鼓勵幼兒追求新穎、獨特的思維方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

六、說課前準備: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冬季服飾(鞋帽圍巾等)

知識經驗準備:故事:《灰姑娘》;遊戲:我是小模特;手語:我愛我的家。

七、說活動流程:

開頭部分:

透過多媒體課件匯入故事《冬爺爺的禮物》,讓孩子透過認識服飾初步瞭解冬天的特徵之一:冬天應穿戴厚實的服飾。且透過孩子的討論,老師的引導大膽說出“毛茸茸”“暖和”“厚厚的”表述冬季服飾的詞語。(10分鐘)

中間部分:

由冬爺爺的禮物轉向家人爲孩子們準備每天的衣食住行,透過討論、表述、總結得出結論:家人可是比冬爺爺還要辛苦得多哦!

1、冬爺爺爲灰姑娘準備了過冬的衣物,你們的家人爲你們準備了什麼呀?

2、家人只爲你們準備冬天的東西嗎?每天都爲你們做些什麼?

3、(亮點)家人爲你付出這麼多,你怎麼感謝他們?(引出“感恩”一詞;用形象表示;複習手語我愛我的家,學習新手語: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要求孩子轉過去向所有參加半日活動的家長朋友展示這兩種手語。(22分鐘)

結束部分:

幼兒自行組合,進行冬季服飾模特表演,以感謝和表達對家人的愛。(8分鐘)

八、我的困惑:

1、由“禮物”向“感恩”轉換,所設想問題是否牽強?能否達到預想效果?

2、模特表演的場地問題。打算合併成兩個大組分靠兩組是否可行?

學無止境,我真心希望此次說課和教學展示能得到在座各位的幫助和指導,在理論和實踐上前進一大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