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煉金術士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1.76W

煉金術士是巴西當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著名作家保羅·科埃略的代表作。這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煉金術士課文主要內容,歡迎大家來查閱。

煉金術士課文主要內容

在這個鍊金術已經成爲一門技術的時代,國家以優厚的待遇將許多善於鍊金的人們集合起來,評選出精銳的鍊金術師們爲國效力。在軍方的要求下,大批鍊金術師被推上戰場,而女孩溫麗的雙親也作爲醫生上了戰場,但他們由於連敵方的傷員也醫救而被軍方殺害。與溫麗家的悲痛爲伴,鄰居愛德華與阿方索兄弟一家卻陷入了艱難的等待中。身爲國家鍊金術師的父親平時就沉迷於鍊金術的研究,同溫麗的父親一同前往戰場後就再也沒有回來。母親以孱弱的身體艱難地撫養着6歲的愛德華和5歲的阿爾方斯。這樣的日子終於無法再堅持,生活的重擔和疾病的折磨終於將母親壓倒,儘管兄弟兩人和街坊們一起用盡全力拯救她,但世上最愛他們最關心他們的母親,還是無法違抗命運的安排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守在母親的墓前,愛德華和阿爾方斯哭盡了所有的眼淚,在絕望的黑暗中兄弟兩人將父親留下的鍊金術資料當作了最後的希望之火,決定挑戰鍊金術最大的禁忌——人體煉成。然而當兩人準備好人體的組成材料並按照文字的記載畫出煉成陣時,出現在不安的光芒中的不是熟悉的母親,而是一團爛肉和席捲一切的黑暗......鍊金術裏殘酷的等價交換原則讓兄弟兩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愛德華失去了左腿,並用自己的右臂爲代價救回了差點被吞沒的阿爾方斯的靈魂,將他固定到一副鎧甲上......

錯已鑄成,爲了恢復原來的身體兄弟兩人不得不直面殘酷的命運。爲了能更方便的尋找進階鍊金術的資料,愛德華在12歲時便透過了國家鍊金術師的考試,阿爾方斯雖然由於身體的原因無法參加考試,但卻甘願陪伴在哥哥身邊一同尋找傳說中的“賢者之石”。在鍊金術被人們當作最後的希望而一再寄託着內心深處映照的時代裏,帶着殘缺之身踏上旅途的愛德華和阿爾方斯,將見證一出又一出的人間活劇......

《煉金術士》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瞭解作家作品;掌握生字、生詞等基礎知識。

2、瞭解小說主題與不同藝術手法對主題呈現的意義。

能力方法:

1、理解小說的情節與主題的關係。

2、分析歸納小說的主題;學習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

情感意志:

1、培養自己爲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

2、樹立正確的理想觀;培養自己爲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小說內容,歸納小說的故事情節。

2、歸納分析小說的主題。

【教學難點】

1、用簡潔的語言複述故事。

2、寓言、象徵的藝術手法對主題呈現的意義。

【教具】

PPT課件。

一、匯入

阿拉伯民間傳說《一千零一夜》中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個人在樹下睡覺時做了個夢,夢見一個人銜着金幣對他說:你的好運在波斯的一個叫伊斯法汗的地方,於是他立即踏上旅程,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卻被警察錯抓,他講述了整個來龍去脈後,隊長哈哈大笑,也對他講了自己的一個夢:在波斯一戶人家後院的樹下,有一眼噴泉,噴泉下埋着寶藏。說罷,釋放了那個人。那個人回到家中,果然在自家後院的噴泉下找到了寶藏。

預習過《煉金術士》的同學或許已經感覺到了,這個故事似乎跟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小說有某些相似之處。沒錯,《煉金術士》就是取材於《一千零一夜》中的這個故事。它的作者是巴西當代最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保羅·戈埃羅。

下面我們先來對作家及其作品做一個瞭解。

二、作者簡介

保羅·戈埃羅近年來名聲鵲起,被認爲是繼《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之後最受歡迎的拉美作家。他1947年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少年時期就立志寫作,但母親告訴他,在巴西想靠寫作謀生是不可能的。爲此,家人甚至幾次把他送進瘋人院。由於未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鬱鬱寡歡的戈埃羅從大學退學,一度像嬉皮士一樣四處流浪,熱中於鍊金術、魔法、吸血鬼等神祕事物。回到巴西后,他爲搖滾樂歌星寫過歌詞,做過記者,辦過雜誌,甚至被當時統治着巴西的右派軍人逮捕過,知道38歲纔開始寫書。

1987年,保羅·戈埃羅發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滿濃厚宗教色彩的紀實性作品《朝聖》。隨後又陸續出版了《煉金術士》(又譯《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第五座山》《光明鬥士手冊》《韋羅尼卡決定去死》《十一分鐘》等。戈埃羅的創作以理解自己爲出發點,長於用樸素的語言、象徵的手法來講述富於意味的哲理

《煉金術士》是作者最負盛名的小說,這部象徵色彩極強的寓言故事被譽爲“影響讀者心靈一輩子的現代經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個國家名列暢銷書榜首。美國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紹文字稱:“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一生的書籍,或許幾十年纔出現一本,您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美國圖書館協會將該書推薦爲“青少年最佳讀物”。法國文化部部長將保羅·戈埃羅稱爲“數百萬讀者心中的煉金術士”。

下面我們就正式走入小說的世界,看看小說對我們有什麼啓發。

三、整體感知,概括情節

1、大家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那麼你一定知道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了?

明確:主人公——西班牙牧羊少年聖地亞哥。

小說中也出現了兩個相對次要的人物,他們是誰?

明確:吉卜賽老婦人和撒冷之王麥基洗德。

2、在欣賞《丹柯》這篇小說的時候,我們知道“英雄”是小說一個重要的母題。那麼,讀了《煉金術士》之後,你覺得這篇小說是圍繞着哪個母題展開故事情節的呢?

明確:夢想。

3、那麼,在西班牙牧羊少年聖地亞哥的身上發生了哪些關於夢想的事情呢?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概括故事情節。

學生閱讀,發言。教師點撥:

西班牙牧羊少年聖地亞哥連續做了兩個相同的關於尋寶的夢(做夢),他對此感到十分迷惑,爲了尋求答案他曾求助於吉卜賽老婦人,希望她能爲自己解釋一下這個夢境(解夢),那個吉卜賽老婦人告訴聖地亞哥必須到埃及金字塔那裏去,但她不知道怎麼樣到達埃及。對於聖地亞哥來說,埃及是一個未知的旅程,他感到非常失望,決定以後再也不把夢當一回事了(棄夢)。就在他即將與夢想擦肩而過的時候,撒冷之王麥基洗德卻現身點醒了他,並指引他努力去將夢想變爲現實(促夢)。於是,聖地亞哥開始了他的尋夢之旅。當他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到達了夢境所在的地方,以爲自己已經找到了財寶的位置時,卻在徒勞地挖掘後遭到了一夥劫財難民的打劫,聖地亞哥的夢想破滅了(破夢)。然而事情又一次出現轉機,當他爲保全性命被迫說出夢境的祕密時,卻意外地從一個不肯相信自己夢中聖諭的難民口中得知了財寶的真正埋藏地。原來財富不在遠方,就在聖地亞哥出生的國度裏。經歷了種種磨難和考驗,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圓夢)。

做夢--解夢--棄夢--促夢--尋夢--破夢--圓夢

四、小結、佈置作業

探究小說的主題;分析小說主題的形成途徑和實現效果。

第二課時

一、匯入

《煉金術士》這篇小說講述的是西班牙牧羊少年聖地亞哥經歷了種種磨難和考驗,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的故事。那麼小說透過這樣一個故事,要反映一個怎樣的主題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對文章的主題進行探究。

二、主題探究

《煉金術士》的作者保羅·戈埃羅曾經說過“每一次尋夢都以創始者的運氣開始,又總以對征服者的考驗結束。”“當你全心全意夢想這什麼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協同起來,助你實現自己的心願。”“實現自己的天命是人們唯一的義務。”

1、探究一:什麼是“天命”?哪些力量幫聖地亞哥實現夢想?

(1)什麼是“天命”?

明確:“天命”就是一個總夢想去實現的事情

(2)哪些力量幫聖地亞哥實現夢想?

明確:吉普賽老婦人解夢——“你必須到埃及金字塔那裏去”,鼓勵聖地亞哥去尋求夢中的寶藏。

撒冷之王麥基洗德——生活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天命必須戰勝否定夢想的力量。

撒冷之王麥基洗德跟聖地亞哥講了很多的話,其中包括賣爆米花的小販和尋找綠寶石的礦工的故事。撒冷之王給聖地亞講述賣爆米花的小販和尋找綠寶石的礦工的故事意圖分別是什麼?

學生討論、發言。

明確:賣爆米花的小販(以經濟實力爲藉口無限期的拖延自己尋求夢想的時間),

意在鼓勵聖地亞哥應該向夢想出發,一旦下定決心就勇敢的創造條件去實現自己夢想,纔不會後悔。

尋找綠寶石的礦工(努力了999999次,卻在最後放棄)爲了告訴聖地亞哥只要永不放棄,就會實現夢想,在追求到路上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不放棄就不會失敗。

在幫助聖地亞哥的時候,吉卜賽老婦人和撒冷之王麥基洗德都曾經向聖地亞哥提出過要求。那麼,吉普賽老婦人和撒冷之王堆聖地亞哥的要求有什麼不同?他們對聖地亞哥的幫助有什麼不同?這樣設計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明確:吉普賽老婦人要求得到聖地亞哥找到的財寶的十分之一;

撒冷之王麥基洗德要求得到聖地亞哥羊羣的十分之一。

吉普賽老婦人——把夢想變成現實,是要付出代價的'。

撒冷之王麥基洗德——不要預支未到手的東西,追尋夢想必會付出代價,增強其追尋夢想的信念。

2、探究二:聖地亞哥在尋夢途中受到了哪些檢測?

作者說“在實現一個夢想之前,世界靈魂總是決定要對尋夢者一路所學到的一切加以檢測,它所以這樣做並非因爲它居心不良,而是讓我們與夢一起,也能夠掌握在尋夢過程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這是多數人會放棄的一個時刻。”聖地亞哥在尋夢途中受到了哪些檢測?

明確:年少的聖地亞哥曾經被人騙去了所有的錢財而心灰意冷;曾經在水晶店裏成爲了一個成功的商人而面臨着事業小成的誘惑;曾經爲一個沙漠姑娘法蒂瑪而在愛情與夢想之間掙扎……

經過種種磨難和考驗,他終於領悟到財寶埋藏的地方。

3、探究三:結合文章內容,聯想自己的生活實際(可結合自身的弱點)在下面空格處填上一句話使其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並陳述理由:

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認爲,_______。

理由:

示例: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認爲,有了夢想,還必須有智慧。因爲夢想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有了夢想,還必須有智慧,有智慧,纔能有創新,有闖勁……只有讓夢想插上智慧的翅膀,夢想才能成爲現實。

4、探究四:美國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紹文字稱:“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一生的書籍,或許幾十年纔出現一本,您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爲什麼說它“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一生的書籍”?

明確;這是一本能夠影響讀者心靈的小說。它啓示人們,夢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礎,而實現夢想的過程是一個萬分艱難的過程,會經受種種考驗,需要勇氣、熱情、執著、智慧。

三、主題的形成

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的手段來形成小說的主題的?

1、象徵手法的運用--主題的寓言性

問:這篇小說主要運用了哪種藝術手法?

明確:象徵。

(象徵——透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間接地表現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要求象徵之物和被象徵之物有某種相似的特點,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聯想。象徵往往是對比喻等多種修辭格的綜合運用,它可以貫穿全篇,也可以只用於某些章節。)

問:小說中都有哪些象徵呢?

明確:《煉金術士》的寓言色彩非常明顯,主題的哲理包孕在故事之中。聖地亞哥夢中的財寶不過是個人夢想的象徵;賣爆米花的小販是以經濟實力爲藉口無限期的延遲尋找自己的夢想,最終碌碌無爲的人們的象徵;茫茫的沙漠、遙遠的埃及則象徵着尋夢之旅的重重磨難……

(寓言——一種文學樣式,透過具體的故事來表達了抽象的哲理,往往含有諷喻或勸誡之意。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一般具有象徵的意義,其深層含義需要讀者自己思考體會。)

2、文章的結局有什麼特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特點:陡轉,出人意料。

表達效果:與中間的步步鋪墊不同,小說的結尾顯得出人意料。好象《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已經歷盡衆多劫難取得真經,佛祖卻算得他們還欠一難,怕這經取得容易了,又將他們降下雲端,再經考驗。上帝也一樣沒有讓聖地亞哥在金字塔下直接挖到寶藏,非但如此,聖地亞哥還被一羣難民暴打併洗劫一空,大他卻從一個不肯相信自己天命的難民口中知道了財寶的真正埋藏地。富有意味的是,原來聖地亞哥長途跋涉、九死一生尋找的財富就在他自己的國家西班牙。但如果他沒有向着夢想出發過,他的一生就註定了只能是那個普通的牧羊人。小說運用結局的陡轉,爲主題添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筆閃光點,讓小說的這裏意味更加濃厚。

四、課堂總結

這是一篇側重透過事件來表現主題的小說。主人公牧羊少年聖地亞哥在尋夢的過程中成長。它啓示人們,夢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礎,而實現夢想的過程是一個萬分艱難的過程,會經受種種考驗,需要勇氣、熱情、執著、智慧。

五、佈置作業

拓展題:

從下面幾則名言中選出你感悟最深的一句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

1、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而奮鬥。——蘇格拉底

2、對於年輕人來說,未來是一個仙境。——塞拉

3、我寧可做人類中有夢想和有完成夢想的願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願做一個最偉大的、無夢想、無願望的人。——紀伯倫

4、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車爾尼雪夫斯基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標籤:煉金術士 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