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觸摸春天課文解釋

課文2.8W

《觸摸春天》講述了一個叫安靜的盲女孩,心地善良。在觸摸春天的過程中,意外的捕捉到一隻花蝴蝶。本文蘊含着生活哲理。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課文相關內容,歡迎檢視!

觸摸春天課文解釋

句子理解

(1)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流暢”是指動作協調,步履輕盈。“磕磕絆絆”是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腳有毛病而行走不方便。盲人一般行走不便、步履蹣跚,但盲童安靜卻能夠“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這與她“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在花叢中穿梭”有着極爲重要的關係。這句話不僅照應了前文,表現出安靜的活潑聰慧及對春天的熱愛,也爲下文描寫她神奇地捕捉到蝴蝶做好了鋪墊。

(2)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着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悄然”中的“悄”讀qiǎo,不讀qiāo,“悄然”是沒有聲音或聲音很低;“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神奇”是非常奇妙;“靈性”是指智慧、聰明才智。在這一部分之前,作者較爲細緻地描寫了盲女孩安靜穿梭在花叢中,並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慢慢伸出雙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落着花蝴蝶的月季花。從女孩子穿梭、停下、伸手、攏住蝴蝶這一系列的動作中,分明讓人感到這一系列動作根本不是一個盲童所能做到的,因此作者說安靜攏住蝴蝶“真是一個奇蹟”。若不是有一種神奇的靈性在牽引着她、指揮着她,睜着眼睛的蝴蝶怎麼會被盲女孩抓住呢?這神奇的靈性不正來自小女孩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嗎?與其說是蝴蝶被盲女孩攏住,不如說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所攝取、所捕捉。

(3)我彷彿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安靜的眼睛雖然失明,但她心靈的窗戶並沒有關閉,她是在用她的全部身心來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內心世界裏,同樣是一片明媚動人的景色。

(4)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着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上,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着飛翔的概念。

“張望”是向四周或向遠處看。說明安靜在用心靈感受。“弧線”是指圓周上任意兩點之間的線段,這裏用來形容安靜心中想象的蝴蝶飛走時的畫面。儘管安靜什麼也看不見,但追隨着蝴蝶飛舞的軌跡,她豐富的內心世界裏,已經感受到飛翔的快樂,人生的美好。

(5)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權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權利和享受的利益,這裏是說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權利。“繽紛”是形容繁多而凌亂,這裏是指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這句話是課文的重點句子。從安靜的身上,作者默默地感受到了這位盲童對春天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因而情不自禁,有感而發:每一個人都擁有生活的權利,無論你是否擁有健全的體魄,只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編織出屬於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

詞語理解

流連:留戀不止,捨不得離去。

小徑:小路。

穿梭:像織布的梭子來回活動,形容來往頻繁。本文是指安靜來回在花叢中走動。

一瞬間:轉眼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

清香嫋嫋:形容香氣繚繞不絕。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小徑、流暢、引導、悄然、靈性、經歷、瞬間、撲閃、概念、弧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磕磕絆絆、多姿多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建議

1、教學前,可安排一次“如果我是一名盲人”的體驗性活動:讓學生蒙上眼睛,透過走路、讀書、寫字等行動,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難。之後組織學生在班內交流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2、教學本課時,要指導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整體把握既是閱讀理解的起點,又是閱讀理解的歸宿。初讀課文時,要引導學生弄清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說一說文中的小女孩安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鼓勵學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表達出來。細讀課文之後,再回到整體,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討論: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引導學生把自己最深的感受表述出來。

3、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中一些含義很深的詞句,並自主發現、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在初讀課文之後,讓學生畫出自己認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反覆研讀、思考,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想想語句的含義,然後在小組及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感悟,不斷完善、昇華各自的認識。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品析語言,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及精妙。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傾聽,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4、教學時要重視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在朗讀中體會情感,在朗讀中深化感受。要引導學生邊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邊想象小女孩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繪聲繪色地朗讀好課文。

5、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7個,會寫的字有9個,應注意“暢、瞬”的聲母是翹舌音,“暢、徑、翔”的韻母是後鼻音,“絆、瞬、權、繽”都是前鼻音。還應注意不要將“徑”讀成“jīng”,將“嫋”讀成“miǎo”。可以安排學生互相交流識字方法,教師作有針對性的指導。要求會寫的生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都是左窄右寬,要注意左右部件筆畫之間的穿插,把字寫正確、寫端正。

6、本文課後安排了一篇閱讀連結,節選自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如果給我三天光明》。教師可簡要向學生介紹海倫·凱勒的事蹟,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讀短文後可引導學生想一想,“我”在樹林裏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之後若有條件請學生課下閱讀《如果給我三天光明》,寫出讀後感想。

7、學完本課後可安排一次拓展性學習活動,意在提醒學生蒐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辦一期牆報,爲後邊將要進行的口語交際與習作做好準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蒐集資料,整理資料,合作辦報,之後組織牆報展評,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受到感染和薰陶,感悟生命的可貴。

標籤:課文 觸摸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