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加了一句話》課文內容

課文1.95W

《加了一句話》寫了一個盲乞丐行乞,可是一整天卻什麼也沒有得到。因爲法國詩人在牌子前面添了幾個字,結果給錢的人很多。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加了一句話》課文內容,歡迎閱讀!

《加了一句話》原文

一天中午,在巴黎的街頭,一位法國著名詩人看見一個老婦人木然地站着。她佝僂着腰,衣衫襤褸,蒼白的頭髮在風中飄蕩。在她身旁,立着一塊木牌,上面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這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因爲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討。詩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問道:“老人家,今天給您錢的人多嗎?” 聽到有人詢問,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長嘆一聲,說:“我……今天什麼也沒有得到。”詩人聽了,拿出筆,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寫了一句話“春天到了”他把身上帶的錢全給了老人,說:“這夠您吃一頓飯了。”

晚上,這位詩人又經過那條街。他看到來往的行人經過這塊木牌時,大都停了下來。無論是衣着華麗的紳士、貴婦,還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銅幣送到老人的手裏,就連衣着寒酸的小職員,也摸出一枚銅幣交給老人。詩人遠遠地看着,露出欣慰的神情。

“春天到了,我什麼也看不見!”詩人僅僅在原來那句話的前面加了四個字,競產生了這麼大的魔力!是啊,春天多麼美好。但是,對於雙目失明的人來說,仍然是一片漆黑。何況這是一位貧困交加、風燭殘年的老婦人呢!詩人的語言,用美好襯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這位盲婦人,一生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看不到,誰能不產生同情之心呢?

課文結構

[段落大意]

全文分兩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在街頭乞討,中午什麼也沒有得到,晚上,過往行人紛紛給她銅幣,是因爲一位詩人在她乞討時身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話。

第二段(第3自然段):詩人的語言,用美好襯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讓人同情。

課文中心

本文透過記敘一位詩人在一個乞討的老婦人身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話,使路人轉變態度,紛紛爲她捐款這件事,表現了詩人是一個充滿愛心而且非常善於運用語言的`人。

寫作特點

課文動用了先敘述描寫事情的經過,後議論點明中心的方法。描寫事情經過時,運用了對比的方法。議論的時候感情表達得較強烈,用了兩個感句和一個反問句,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

【課文知識拓展】

“襯托”是文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修辭手法中叫“映襯”,指的是爲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來陪襯或對照。

標籤: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