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懷念母親史鐵生課文

課文1.24W

史鐵生是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駐會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懷念母親史鐵生課文,歡迎參考!

懷念母親史鐵生課文

作品原文

十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着跟我說她自己,說她小時候的作文作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麼好的文章會是她寫的。“老師找到家來問,是不是家裏的大人幫了忙。我那時可能還不到十歲呢。”我聽得掃興,故意笑:“可能?什麼叫可能還不到?”她就解釋。我裝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話,對着牆打乒乓球,把她氣得夠嗆。不過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歲,我的兩條腿殘廢了。除去給人家畫彩蛋,我想我還應該再幹點別的事,先後改變了幾次主意,最後想學寫作。母親那時已不年輕,爲了我的腿,她頭上開始有了白髮。醫院已經明確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沒辦法治。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倒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1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薰、灸。“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我說,我一心只想着寫小說,彷彿那東西能把殘廢人救出困境。“再試一回,不試你怎麼知道會沒用?”她說,每一回都虔誠地抱着希望。然而對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後一回,我的胯上被薰成燙傷。醫院的大夫說,這實在太懸了,對於癱瘓病人。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親驚惶2了幾個月,晝夜守着我,一換藥就說:“怎麼會燙了呢?我還直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

後來她發現我在寫小說。她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我聽出來,她對治好我的腿也終於絕望。“我年輕的時候也最喜歡文學,”她說。“跟你現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她說。“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她提醒我說。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三十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說又僥倖3獲獎,母親已經離開我整整七年。

獲獎之後,登門採訪的記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認爲我不容易。但是我只準備了一套話,說來說去就覺得心煩。我搖着車躲出去,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在樹林裏吹過。

我搖車離開那兒,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親去世後,我們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親住過的那個小院兒去。小院兒在一個大院兒的儘裏頭,我偶爾搖車到大院兒去坐坐,但不願意去那兒小院兒,推說手搖車進去不方便。院兒裏的老太太們還都把我當兒孫看,尤其想到我又沒了母親,但都不說,光扯些閒話,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當中,喝東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們終於又提到母親:“到小院兒去看看吧,你媽種的那棵合歡樹4今年開花了!”我心裏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大夥就不再說,忙扯些別的,說起我們原來住的房子裏現在住了小兩口,女的剛生了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戶上的樹影兒。

我沒料到那棵樹還活着。那年,母親到勞動局去給我找工作,回來時在路邊挖了一棵剛出土的“含羞草”,以爲是含羞草,種在花盆裏長,竟是一棵合歡樹。母親從來喜歡那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捨得扔掉,依然讓它長在瓦盆裏。第三年,合歡樹卻又長出葉子,而且茂盛了。母親高興了很多天,以爲那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過一年,她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時念叨,不知道這種樹幾年纔開花。再過一年,我們搬了家。悲痛弄得我們都把那棵小樹忘記了。

與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樹吧。我也想再看着母親住過的那間房。我老記着,那兒還有個剛來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鬧,瞪着眼睛看樹影兒。是那棵合歡樹的影子嗎?小院兒裏只有那棵樹。

院兒裏的老太太們還是那麼歡迎我,東屋倒茶,西屋點菸,送到我跟前。大夥都不知道我獲獎的事,也許知道,但不覺得那很重要;還是都問我的腿,問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這回,想搖車進小院兒真是不能了,家家門前的小廚房都擴大,過道窄到一個人推自行車進出也要側身。我問起那棵合歡樹。大夥說,年年都開花,長到房高了。這麼說,我再看不見它了。我要是求人揹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後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

我搖着車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到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麼種的。

作品鑑賞

作品主旨

《合歡樹》是一篇懷人散文,也是一首頌揚母愛的抒情樂章。這篇以作者的親身經歷而寫就的散文,在向人們袒露這一祕密的同時,深情地抒發了作者對於亡母的悼念與愧疚之情。歌頌母親的偉大與母愛的無私,歷來是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感人的母題之一。在這篇懷念亡母的散文中,找不出一句對母親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無論在她生前還是在她身後。作者以一種平實、簡約、淡泊、洗煉的筆調,甚至頗有些惜墨如金的況味,在追述母親的生前和身後的幾件往事的過程中,抒發了對於亡母緬懷與懺悔相互交織的深厚而又複雜的情感。

《合歡樹》一文,就其題旨而言,似乎應以母親生前種下的一株當初曾誤以爲是“含羞草”的小樹苗,而後卻長成了一棵樹影婆娑的參天大樹的描述爲主,並以此來象徵母親的芳澤和恩德造福於兒女及他人。然而該文整個前半部分,卻壓根兒未提及“母親種樹”這件事。或許,在作者的記憶中,這樣的“小事”,與母親生前爲自己“治病”所做過的樁樁件件,所付出的常人難以承受的艱辛與不懈努力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一般而言,懷念母親、讚頌母愛的文章總離不開對於母親的形象、性格及其音容笑貌的描述。在《合歡樹》中,母親的形象、性格及其音容笑貌,是隨着作者對於從十歲到三十歲有關母親的幾件往事的追憶由模糊而逐漸清晰起來的。對於這些往事和似水年華的追憶,構成了此文的重心所在。

一個故意氣母親的小男孩逐漸歷經磨難,成長爲一名生活中的錚錚鐵漢;母親歷經滄桑,試圖將兒子所有的苦痛轉移到自己的身上。正當兩者的愛相互交融,博大深沉,即將成熟之際,一切因母親的去世而戛然而止。此時,如先前母親般痛的,該是史鐵生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母親當年無意撿回的合歡樹難道真是冥冥中的一個暗示,他們母子註定要承受如傳說中粉扇對於中舉丈夫的遙遙期盼,並最終化爲一天花期的苦情。

第三年合歡樹長出了葉子,並且開始茂盛了。“母親高興了很多天,以爲那是個好兆頭。”。母親所謂的好兆頭一語雙關,它既可指合歡樹的長勢,也可指家族的命運。也許在母親的心中,合歡樹已不再是隨機從路邊挖來的植物,而是經過心血澆灌後在冥冥之中與自己和家人心相連,命相系的生命。所以看到合歡樹出現茂盛的長勢,母親會覺得這是上天給予的一個預示,她的家族命運也將觸底反彈。她之所以經常唸叨着合歡樹何時開花,也許是因爲她憑着本能感到沒準合歡樹開花之時就是兒子事業有成的時候。有些老師提出的合歡樹即“我”的觀點從屬於本象徵意義,母親希望“我”的生命如合歡樹一般蓬勃發展,引申的含義是合歡樹即“我”。

在這棵合歡樹的身上,寄託着母親對於生命的期待,對於希望的憧憬,對於未來生活的嚮往。它不再僅僅是一棵樹,而是母親的精神世界得到極度重創之後,依然還能堅強地走下去的心靈支柱。史鐵生在對合歡樹的一“離”一“去”的過程中,折射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那份濃烈的情感,對母親深深的眷戀。但這篇《合歡樹》之所以能夠成爲膾炙人口的名篇,博得普天之下所有母親與兒子的共鳴,還在於文章的結尾,作者將一己之情愫得到昇華,將自己母子間的真摯情感延伸到天底下所有母子的身上。

相較於母親,史鐵生本人沒那麼喜愛合歡樹。相反,合歡樹似乎成了他的心病。當院子裏的老人們告訴他合歡樹開花了的時候,他心裏是一陣抖,找藉口不去看。其實在人們向他提到合歡樹之前,他就算回到大院坐坐,也不願去幾步之遙外他和母親曾經共同生活過的小院看看。可以想象,那個小院滿滿的是曾經悲痛的回憶,再加上母親離世,定是痛上加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史鐵生不是對合歡樹本身有逃避傾向。可是爲什麼史鐵生在聽到合歡樹的消息時會心裏一陣抖呢?因爲他發現了關於母親另一個遺憾的故事,而且與發生在自己和母親之間的憾事如出一轍。他記得母親對合歡樹的栽培,亦如爲自己前途的奮鬥一般帶着滿滿的期望,鞠躬盡瘁。但是母親直到離世前既沒有看到自己在文學上的成功,也沒有看到合歡樹開花。史鐵生和母親之間的遺憾本如“風從樹林裏吹過”一般無形,經歷一致遺憾的合歡樹出現後,史鐵生說來話長的故事從此就凝結在這一棵樹上。

母親離去的時間裏,小院兒住着一個剛來到世上的孩子,那個孩子無疑是幸運的,在自己母親與合歡樹的雙重呵護下健康地成長。“不哭不鬧,瞪着眼睛看樹影。”即使那個孩子長大了,不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麼種的,但他一定會跑去看他的媽媽,看那棵陪他長大的合歡樹。在這裏,合歡樹遠不僅是對母親的寄託與哀思,更是聯繫現在與未來的一個紐帶,作者的感情在文章的最後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藝術特色

在這篇散文中史鐵生表達對母親的深切思念,筆墨不多,要言不煩,但卻能夠充分突出主題思想,可謂匠心獨運。歸納其表現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移情,即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滲入到具體、鮮明的客觀對象上去,寄情於物,託物抒懷,借物寄意,“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劉勰說:“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這種現象在文學作品中比比皆是,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等等。文章中,母親親手栽的一棵合歡樹,成爲作者情感移注的對象。史鐵生透過合歡樹,把懷念母親的強烈情感寄託在樹之上,使小小的合歡樹承載着無比的感情。

二是生情,即由於客觀環境一個微小的細節觸發作者對以往生活經驗的聯想和回憶,或者說是觸景生情。這一審美特徵在審美活動中也不乏例子,如福樓拜在談到他創作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的經驗時指出,當作品中的主人公自殺時,作者彷彿也聞到了砒霜的氣味;有些觀衆看到《紅巖》中的江姐從容就義時,血壓上升,怒火中燒,彷彿是自己在走向刑場似的。文章中,“樹林”“樹影”“大院”都是容易引起史鐵生回憶往事的“景”。作者喜歡自己到“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回憶母親;見到樹影兒,想到合歡樹;到大院去坐坐,感受那溫暖的親情。

三是創設距離,即透過創設主客體之間適當的距離(也包括心理距離)而獲得審美效應。作品中,史鐵生創設的距離美表現充分:“母親去世後,我們搬了家……我偶爾搖車到大院兒去坐坐,但不願意去那個小院兒,推說手搖車進去不方便。”有一年,人們說合歡樹開花,讓“我”去看看,而“我”“心裏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後來,作者想去看看合歡樹,可過道太窄手搖車進不去,“我要是求人揹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最終還是選擇了不看。因爲作者不想直面容易讓他傷痛的事物,讓距離使以前的景象留在記憶中,慢慢品味。正如文中所言:“悲傷也成享受。”

擴展:史鐵生名言

1、時間的偉大在於它永遠能自圓其說。

2、先別去死,再試着活一活看。

3、愛就是不演戲!把你的一切都敞開吧,把你願意敞開和不願意敞開的都敞開吧!

4、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5、當白晝的一切明智與迷障都消散了以後,黑夜要你用另一種眼睛看這個世界。

6、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

7、地獄和天堂都在人間,即殘疾與愛情,即原罪與拯救。

8、往事,或者故人,就像那落葉一樣,在我生命的秋風裏,從黑暗中飄轉進明亮,從明亮中逃遁進黑暗。在明亮中的,我看見他們,在黑暗裏的我只有想象他們,依靠那些飄轉進明亮中的去想象那些逃遁進黑暗裏的。我無法看到黑暗裏他們的真實,只能看到想象中他們的樣子——隨着我的想象他們飄轉進另一種明亮。

9、我常以爲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爲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爲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爲是衆生度化了佛祖。

10、上帝不許諾光榮與福樂,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

11、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再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不是一件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將臨的節日。

12、紀念的習俗或方式可以多樣,但總是要有。

13、永恆的距離,才能引導永恆的追尋。永恆孤獨的現實才能承載永恆愛情的理想。所以在愛的路途上,永恆的不是孤獨也不是團聚,而是祈禱。

14、我曾走過山,走過水,其實只是藉助它們走過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實只是藉助它們確定我的位置;我愛着他,愛着你,其實只是藉助別人實現了我的愛慾

15、發現他人之醜惡,等於發現了自己之醜惡的可能。

16、愛是軟弱的時刻,是求助於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於他者的施予,是求助於他者的參加。

17、在還沒有我的時候這個世界就已存在了——這不過是在有我之後我聽到的一種傳說。到沒有我的時候這個世界會依舊存在下去——這不過是在還有我的時候,我被要求同意的一種猜測。

18、不應該因爲現實的不滿意,就遷怒於那亙古的夢想,說它本來沒有。

19、愛如果是你的心願,愛已經使你受益,無論如何用不上大義凜然。

20、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21、它就像死亡一樣躲在未來,我只有閉上眼等待,閉上眼睛,祈禱。閉上眼睛,讓又一個生日降臨,讓一顆簡單的心走出少年。

22、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豔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23、萬事萬物,你若預測他的未來你就會說他有無數種可能,可你若回頭去看他的以往你就會知道其實只有一條命定之路。

24、不要讓大腦控制靈魂,而是讓靈魂操作大腦。

25、我常以爲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爲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爲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爲是衆人度化了佛祖。

26、我懷疑宇宙的膨脹就是因爲一不小心這麼一想。

27、“在沒有了你的時候這個世界還要存在很久。”——這不過是在還有我的時候我被要求接受的一種猜想。

28、他的文章不帶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是對自己心靈的詰問,對人性最隱祕處的探究。讓我想起一個老師。看了讓我心裏一片平靜。

29、作家應該貢獻自己的迷途。

30、要是一種思緒獨闢蹊徑,拓開了生命的可能之地,沒有舞臺它也已經是藝術。

31、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32、難以捉摸、微妙難測和不肯定性,這便是黑夜。

33、性實際上是愛侶之間,表示愛情的最恰當,最熱烈的語言,貞節之所以必要,是爲了保護這種語言不被污染,爲了不讓它喪失那種示愛的功能。

34、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一個歌舞煉爲永恆。這慾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35、人的故鄉,並不止於一塊遼闊的土地,而是一種無比遼闊的心情,不受空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你的故鄉。

36、當白晝的一切明智與迷障都消散了以後,黑夜要我用另一種眼睛看這世界。……有很多人問:史鐵生從20歲上就困在屋子裏,他哪兒來的那麼多可寫的?有種回答:白晝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卻是遼闊無邊。

37、我看不見那個吹嗩吶的人,唯嗩吶聲在星光寥寥的夜空裏低吟高唱,時而悲愴時而歡快,時面纏綿時而蒼涼,或許這幾個詞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聽出它響在過去,響在現在…

38、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比如說郵票,有些是用於寄信的,有些僅僅是爲了收藏。

39、見你就像見到家鄉所有神情我都熟悉。你來了黑夜才聽懂期待你來了白晝纔看破樊籬。

40、每一個人都是一種消息的傳達與繼續,所有的消息連接起來,便是歷史,便是宇宙不滅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