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四有三者好老師徵文

【例文1】

四有三者好老師徵文

我常在心中自問,“什麼樣的教師稱得上好教師”。 要談論什麼是“好教師”,首先要明白“教師”該做什麼。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可見,教師必須教人道理,解人疑惑。《禮記》曰:“師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教育家陶行知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乃知,教師不光要授人以知識,還必須教人以做人。總而言之,教師就該既身懷傳承文明的使命,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又能肩負起社會責任,教學生做人的道理。

教師培養出的人要能很好地從事社會生產與生活。而能圓滿地完成上述教書育人的使命,在修身、治學、從教乃至生活各處都能身體力行此使命的教師,我覺得即可稱之爲“好教師”。做個教師容易,做個好教師不易;坐而論道談論好教師容易,真正放在身上手邊去做就更不容易了。

我想,要成爲一個好教師,必須做到愛教善教,好學善學。

【例文2】

一個教師抱着傳道授業的一腔熱忱卻不懂得傳道之法、解惑之道,結果也只能是講臺上言者昏昏,課堂裏聽者茫茫。好教師在敬業愛教之餘,還必須善教,懂得教育的道理、方法,並努力施行。

善教的老師明白身教重於言教,在教育中能以身作則。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傳授學生的,自己要先弄明白;要教導學生做的,自己要先做到。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行爲的模範。教師的威信來自教師的榜樣作用。教師在學生面前的一次失範,足以毀滅他此前的全部教育成果。

善教的教師不但能授之以魚,還會授之以漁。蘇格拉底提出,教師的任務在於激發學生的思維,使之主動尋求問題的答案,既獲得新知識,又學到如何獲得知識的本領。因此,善教的教師不僅重視學生一時的知識得失,更注重學生一生求知探索能力的培養。

善教的教師善於研究學生。他們樂於與學生溝通,瞭解學生在想什麼。他們能勤於換位思考,努力去理解學生。他們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知道哪些內容必須講授,哪些內容可捨去,不會象掉書袋般一股腦將知識倒給學生;知道各個學生該如何要求,如何教育,如何評價,決不會用一根“尺子”量人。好教師可以是領航員,但決不能佔據水手的位置。好教師培養的是能獨立,善創造的`現代人而不是隻會聽從指揮,重複前人的傀儡。

善教的老師不僅授之以知,還能教之爲人。只會教書,不顧育人的教師絕對稱不上“好教師”。《烈子湯問》記載了一個故事。神箭手飛衛教紀昌射箭,飛衛教之得法,“紀昌既盡衛之術,計天下之敵己者,一人而已;乃謀殺飛衛”,好在飛衛抵擋住了襲擊,並感動了紀昌,“二子泣而投弓,相拜於塗,請爲父子”。撇開感人的大團圓結局,我更在意紀昌學成後露出的“狼子野心”,如不是師父技高一籌,後果可想而知,且品性不端者技藝越高,危害越大。所以,善教的教師必定注重學生的品行爲人,甚至更重於學識技能。好教師關心學生整體生命的成長甚於一時學識的得失。好教師不止重視成績冊上數字的攀升,更在意學生潛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