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合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生端午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合集15篇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_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投江自盡。爲了紀念屈原,人們就將他投江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於是,這個節日就傳了下來,只到今天。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可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已漸漸淡化了這個節日,但山東這一帶的人卻還對這個節日充滿熱情,很注重這個傳統節日。

早上,我一醒來,就發現自己的手腕上有一根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線擰成的一小段繩,我問媽媽:“這種繩叫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媽媽耐心的回答了我的問題:“這叫“五彩絲“,也叫“花繩”。傳說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所以,每到端午節,只要是小孩子,不分大小,手上都會系一根這樣五彩的繩。”“哦”我答應着,但還是不想戴它,因爲我是個貪玩的孩子,這東西在手上還蠻彆扭的。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吃糉子。上午,我隨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幫忙包糉子,而外婆呢?早就準備好了箬葉、糯米和絲線。糉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還有包糉子的竹葉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糉子包成三角形,每裏面放上一個大棗,爲的是讓糉子的味道更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糉子,一邊聊天。我看着外婆那嫺熟的動作,心裏癢癢的。於是,我學着外婆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將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這些米粒就像是跟我過不去,不聽話地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們裹住,可是他們“米多勢重”,我只好向“大將軍”外婆求助,外婆一來,這個”小兵”就沒招了。不一會兒,我們就包好了一盆糉子。

要煮糉子了!外婆先將鍋裏倒上水,然後將糉子一個個的放進鍋中,用慢火煮一個下午。煮好後,一開啟鍋蓋,香味就充滿了整個屋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僅甜在口裏,還甜到了心裏!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端午節,是多麼熱鬧,多麼快樂,我們要將這傳統習俗一直保留下去。直到永遠,永遠……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早上起牀,我就看見姥姥和姥爺在往水缸裏裝水,我想:姥姥、姥爺平時不裝水,怎麼非要今天裝?我帶着疑問去問姥姥,姥姥回答:“因爲今天是端午節,裝滿水,寓意是讓我們一家人幸福美滿。”接着,我又看見爸爸媽媽在打掃院子,我又不明白了,昨天剛打掃的,今天怎麼又興師動衆了?我帶着這個疑問,又去問爸爸,爸爸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打掃院子,相當於在迎接節日哩!”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走向了洗手間。這時,我聞到一股淡淡地香味,我想:一定是媽媽噴灑香水了。我正納悶,趕緊跑去問媽媽,媽媽笑了笑,慈愛地摸了摸我的腦袋,輕輕地對我說:“傻孩子,那是艾草水,用那水洗臉既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又可以讓孩子更加漂亮、可愛(艾)!”我點了點頭,又去“巡邏”了。不一會兒,太姥姥走過來了,給我胳膊腕上戴上五色線,並告訴我其中的奧祕:戴上它,可以防毒蛇呢!

時間過得真快啊,不一會兒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今天的午飯不是肉類,也不是炒菜,而是一個個飽滿的糉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姥爺見了,急忙笑着說:“孩子,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詩人屈原。人們爲了保全那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屍體,在後來的每年五月初五便往江裏投糯米來給魚蝦吃,希望它們吃飽後,不再傷害屈原的屍體。從此,五月初五吃糉子就成了一大習俗。”聽了太姥爺的話,我不禁有些傷心,並打心眼裏開始敬佩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這時,愛寫作的小姨發話了:“我來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大家齊聲說好,只見小姨思量片刻後就開始講了。不知不覺中,我們發現小姨講的是我們今天的見聞和趣事,我們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這個端午節就在大家的歡笑聲中結束了,端午節可真開心啊,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真心盼望下一年的端午節快點兒到來。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3

“糉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糉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

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爲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擡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糉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着糉子,是否能吃出糉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着籠罩着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着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糉子,而糉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4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我們民間有抓鴨,吃糉子,賽龍舟的活動。而我體驗了一次抓鴨子。

五月初五那天早上,我吃了幾個糉子,就隨奶奶到姑姑那兒去。下了車,奶奶並沒有直接帶我去,而是先要我做準備工作。奶奶從一個袋子拿出了一個網,一個魚鉤,還有鴨子愛吃的小東西。我納悶了,又不是去抓魚、網魚,哪用得這麼複雜啊?奶奶解釋道:這裏的鴨子們狡猾得很,如果用傳統的方式是不太可能抓得着的,所以要有所準備啊!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8點時分,我們來到了河邊,大家都挽起褲管,捲起袖子,跳入水中。人們則將一隻只小鴨子拋向空中,鴨子“嘎嘎”地撲騰到水面。大人們急忙四處尋覓,我也是睜大眼睛找着。這時,我發現有隻小鴨子在河牀邊休息。我悄悄地走過去,伸手去抓。可那傢伙狡黠異常,用嘴巴把我啄了個烏青,一下子飛快地游去。奶奶眼疾手快地抓住了小鴨的屁股。啊哈,真是勝券在握啊。但鴨子卻故伎重演,吧老爸啄得手都腫起來了,害得他在一旁直吹氣兒。接下來的幾個大人都被鴨嘴兒“親”了一下。一上午下來,我們累得大汗淋漓,卻分毫無收。作爲一個小孩子,我更是束手無策,只好在一旁乾瞪眼。

但我們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使出了最後的“武器”。我拿出一個鉤,一張網,還有一兩隻小蟲子。我將蟲子綁在魚鉤上,又扔進了網裏,接着叫了幾聲“嘎嘎”,鴨子果然被吸引來了。我們躲在一旁的一塊大石頭旁,隱蔽好,按兵不動。其中一隻“貪吃的”鴨子見到了美味,就左右望望,見同伴們都不在了,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們把網一收,一隻小鴨子就到手。它還想要作無謂的掙扎,但已經來不及了,鉤深深地嵌在了喉嚨裏面。接下來我們用這個辦法捉住了好幾只鴨子,真是手到擒來啊。最後,我們滿載而歸回家了。

這真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捉鴨子活動啊!希望下次的端午節快點兒來到!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5

走在大街上,看見有許多人圍着一個小攤,出於“看看熱鬧”的心理,我也圍了過去。哦,原來是賣香包和雄黃酒的。要不是他們提醒了我,真的快忘了馬上就是端午節了。

可是,端午節可不能亂過。我可不是說着玩的,不信?那就看看以下幾條吧!

1.雄黃酒有害健康

呵呵,都說端午節要喝雄黃酒。我家今年本來還想試着喝點,可是,一聽媒體報道,他們又不敢喝了端午節記事作文500字(5篇)端午節記事作文500字(5篇)。“雄黃酒裏含有一種物質,對人體有危害。輕的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重者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甚至會致人死亡。 ”“雄黃酒提煉後就是砒霜,最好不要引飲用。”“......”天哪,誰能想象到,小小的雄黃酒,竟然對人體有這麼大的危害!

2.糉子不可多吃

元宵節的美食是湯圓,中秋節的美味是月餅,端午節的就要數糉子了。開啟竹葉,便會散出一股淡淡的竹清香,一口下去是甜甜的糯米......真是人間美味啊!可是啊,這糉子也不能多吃。因爲啊,糉子裏包的是糯米,黏性極大,難以消化。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不過,如果裏面包的是大米,那應該沒問題吧!)

3.插艾草,驅邪辟祟

好了,說完了不是很靠譜的,再說說端午節的習俗。每當端午節,人們都要在門上插上幾株艾草,說是可以驅邪辟祟。其實人們都知道,插艾草是不能驅邪辟祟的,這只是以前流傳下來的罷了。

4.長命縷,保佑孩子

五彩的長命縷,被大人們繫到了孩子們的手腕、腳腕上。不光光是好看,其實它還有另外的用途。古代以五月爲惡月,以其天氣炎蒸,疾病易於流行,自漢以來,即於此月重五前後,以彩色絲線繫於小兒手臂,謂可保平安健康,又謂能避刀兵之災。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6

關於端午的好詩

端午日賜衣(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乙卯重五詩》陸游·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糉包分兩髻,艾束着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同州端午》殷堯藩·唐

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屈原廟》唐崔·唐

讒勝禍難防,沈冤信可傷。

本圖安楚國,不是怨懷王。

廟古碑無字,洲晴蕙有香。

獨醒人尚笑,誰與奠椒漿。

《端午即事》文天祥·宋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日》殷堯藩·唐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浣溪沙·端午》蘇軾·宋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三首》趙蕃·宋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爲君擊節一長歌。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爲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端午》李隆基·唐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羣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顧太清·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碧紗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黃庭堅·宋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糉子和甜糉子兩種口味。甜糉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紅紅的.糉肉,鹹糉子裏白白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糉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糉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糉子作爲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糉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裏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着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溼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裏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裏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爲,我是女孩子。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8

提起端午節,大家都不陌生,對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也應該略知一二吧!但是,一個地方一個風俗,有很多端午習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揩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糯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萬水千山糉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沾着紅棗香,糉葉包着朋友情。”不管怎麼說,聽完我的介紹後,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知識呢?

哇!端午節過得真難忘,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終於到了,我經過2小時的車程,回到了老家——汨羅。

第二天,我和爸爸來到國際龍舟賽賽點――汨羅江。今天沒有舉行龍舟賽,那寬闊的場地顯得有些空曠,人有些寥寥無幾,只有左上角聚集着一些人,有一個東西被他們包圍了,只露出一個龍頭。

突然,東西啓動了。只聽見一聲聲響亮的鑼鼓聲、一陣陣豪爽的吶喊聲、一下下清脆的水花聲,原來是龍船!

我迫不及待扯着爸爸,跑了過去。正有3個在排隊,經過詢問才知道:這龍舟不是專業人在訓練,而是大人10元,小孩5元給人玩的。“咚咚”鑼鼓聲越來越近了,船到岸了,遊客下了船,我和爸爸忙踩進去,我拿了個一米高的船槳,穿了一件又大又肥的救生衣後,準備就緒。

船員都就緒後,那清脆的鼓聲又響起了。坐在前面的6位專業人員帶着啓動,我像被誰拉了一把一樣,向前衝,嚇得我差點就把船槳丟掉。6位專業人員們奮力地划着,每當他們劃一次時,我就會像要摔跤似的動一下。遊客們悠閒地坐着,我看着那堆在一塊的船槳,決定自己也來試一試。我學着他們那樣,左手抓着把柄,右手拿着桅杆,用盡力氣往後推。可他們畢竟是專――業――人――員――啊,速度非常快,讓我怎麼也跟不上,還被老爸認爲是在增加阻力!

我懶得划槳了,左探探,右望望,發現四周全是水,越到中間,水越乾淨,跟岸邊的水比,那裏的水像泥漿一樣,這卻是又幹淨又清澈。水好深啊,四周的水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忽然,船像要翻了似的,晃了一下,我抓一個船槳,將救生衣抱緊。而6位專業人卻都非常鎮定,絲毫不慌張,繼續划船。船終於擺正了,我卻仍不肯放鬆救生衣。

不一會兒,嘩啦嘩啦水聲停了,他們也不劃了,我擡頭一看,原來是到岸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龍船,心想:明年,我還要來劃龍船!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趣事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節。下午,我剛回到家,就見媽媽與奶奶專心致志地包着糉子,只見奶奶手中拿着糉葉,捲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棗,之後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後覺得又有趣,有簡單,於是就走上前去說道:“我也來包糉子好嗎?”奶奶和媽媽爽口地答應了。我也學着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拿來糉葉捲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捲起來的就是沒有媽媽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連卷了好幾次,終於卷出了一個令我自己比較滿意的形狀,可拿來與奶奶和媽媽的一對比,哎呀,還是別有差距。

我心裏想:“我是第一次包糉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當然的了。”當我放上米時,米好似一個個頑皮小孩從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來,我倒了半天見米還不滿,才發現我的棕葉有一個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媽媽放米的時候,米好像一個個乖娃娃,隨媽媽奶奶任意擺佈,媽媽見了,說:“這樣的糉葉不“合格”。我又做了一次,這一次我做得很精細,很細心,儘量滿足媽媽對我的要求,幾分鐘後,我歡呼起來:“哦,成功咯!”我終於做出了一個最好的糉葉。再一次放上米,米也不再像頑皮娃娃那樣,而是乖乖的躺在它們的“小家園”裏。

要把米全部包裹起來了,我左一片葉子,右一片葉子,把米遮攏,儘量不撒到外面,可是還有一些米像娃娃還沒有玩夠似的,又跑了出來,無奈,我只好不管撒出來的米了,繼續包我的糉子。爲了不在讓米再次撒出來,我又多用了一片糉葉當做“外衣”捆上線,一個怪怪的糉子出現在我的眼前,雖然不太好,但是我是進我最大的努力包出來的,我也非常滿意,奶奶和媽媽見了還誇我做地不錯呢,我聽了美滋滋的。過了一會兒,糉子蒸好了,我拿着自己的“作品”吃了起來,覺得不其他的糉子好吃多了,因爲糉子是自己做的,吃起來肯定香。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真有趣啊!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灑雄黃酒,佩香囊……在家鄉,端午不僅僅是因爲要紀念屈原了,還有包糉子的樂趣,吃糉子的甜蜜,賽龍舟的振奮……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的媽媽就做好糉子。先要準備糉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豆沙餡的,蜜棗餡的,肉餡的……;要準備好芭蕉葉子,洗淨葉片,並將它剪成勻稱的葉條。我的媽媽將糯米洗了,將芭蕉葉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壓就緊了,拿出餡兒按入米里面,隨後纏成一個菱形,用絲線一捆,小小的糉子就在我的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糉子一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此時的糉子,不但有飯糰的味道,還夾雜着芭蕉葉淡淡的清香,吃在口裏清涼還帶點微微的甘甜。

端午節的早晨,我的媽媽要去買那些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今天,每家每戶的門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實,懸掛艾草,還可以驅蟲蟻。用完餐,我的媽媽會燒那艾草給我們洗洗,聽說它有去寒溼消炎等作用。這時候滿屋都是淡淡的藥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輕氣爽。

在端午這天,必定是要賽龍舟的,可是我的爸爸說我們這已經好久沒劃了。於是他給我們講往年的龍舟競渡。“端陽的下午,小孩們都穿上新衣服,佩帶“香囊”和“蛋兜子”,高高興興地跟着大人們觀看龍舟競渡。他們都會擠去碼頭或者河邊,掌聲,吶喊,尖叫,口哨,鑼鼓讓你聽不見你自己在說什麼。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龍舟讓你目眩神移。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沒有親眼目睹的人是沒有辦法體味當中的激動和振奮的。”

在這天,人們可以放肆地歡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過年一樣擔心明年,也不用考慮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個平民的節日,一個沒有約束的日子。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家人一起去觀看了賽龍舟,還包了香噴噴的糉子,非常的開心。

早上一大早,媽媽就把買來的糉葉和糯米分別泡在水裏,她還準備了紅棗、葡萄乾,鹹蛋黃和五花肉等配料,她打算包甜糉子和鹹糉子兩種口味,等我們看完賽龍舟回來,就可以開始包糉子了。

雖然我們到達賽龍舟場地的時候離開場還有一段時間,但是賽龍舟的場地上已經人山人海了,我們好不容易纔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觀看點。不一會兒,一陣鑼鼓聲響之後,周圍的人羣開始興奮起來,我馬上朝前看去,原來是一艘艘的龍舟已經在河面上排起來隊來,龍舟隊的選手們都的拿着船槳躍躍欲試,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

一陣巨大的鼓聲之後,龍舟像一支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衝去,每一隻船頭都有一個鼓手在敲着鼓點,選手們跟着鼓點一下一下的賣力划着船槳,岸邊都是興奮的人羣在大聲吆喝着,每個人都在爲自己喜歡的隊伍大喊着加油,加油。我也忍不住跟着人羣大聲喊着,跳着。大大的太陽掛在天上,龍舟選手們身上、頭上都是溼的,也不知道是汗水還是被河水打溼的,我也很熱,但是一點兒也不想躲到陰涼的地方去。比賽結束的時候我還意猶未盡,雖然不是我喜歡的那隻隊伍獲得了勝利,但是我還是一樣的開心,因爲賽龍舟比賽時的氣氛深深的感染了我,讓我也樂在其中。回家的路上我還一直在和媽媽說着賽龍舟得事情,媽媽說我像一隻興奮得嘰嘰喳喳亂叫的小鳥兒。

回到了家休息了一會兒之後,媽媽拿出準備好的材料,我們要開始包糉子咯。媽媽教我先拿兩張糉葉,捲成一個錐形,然後裝進去兩三勺餡兒,再按照三角形把它包起來,再用線把它綁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的糉子包好之後雖然不那麼好看,可是,我都想馬上吃到了。

我把糉子下鍋蒸熟,香味遠遠的飄到我的書桌前,我立馬跑到廚房,媽媽把一個剝好的糉子給我咬了一口,啊,自己包的果然好吃啊!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呀。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莫過於包糉子,吃糉子。而糉子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從小到大,過端午,龍舟可以不賽,但糉子不能不吃。

我家就有兩位包糉子的高手——媽媽和奶奶。每逢端午,左鄰右舍就會拿來一大堆糉葉很不好意思地要“高手”幫忙包糉子,奶奶和媽媽每次都會笑着說:“沒事,沒事,肯定會給你包好。”我在人前雖不敢說,可等他們走了之後,卻有些生氣地問她們說:“你們給他們包了,那我們自己家的糉子呢?誰來包?”每次她們都是好言相勸或一笑了之。

生氣歸生氣,我還是喜歡看們包糉子。只見媽媽先把糉葉泡在水中幾個小時,然後取出。包糉子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三種葉子重疊在一起。二、是三片在上,兩片在下。第二種比較結實,在下鍋時不容易“散架”。糉葉組合好之後,窩成一個鬥形,再在裏面裝上糯米,也可以放一兩個蜜棗,但我本人還是喜歡只裝糯米的。合上最後再把糉子“五花大綁”,送入鍋中“入浴”。透入鍋蓋(透明),看到碧綠的糉子泡在水中,就彷彿一大羣小島坐落在湖水中,十分和諧。

我因爲要讀書但又捨不得糉子,於是就坐在廚房裏。過了不知多久,我被一股香味“叫”醒了。那是一種竹子的清香,還有糯米的香味。鍋裏的水沸騰起來了,我連忙去叫奶奶來熄火、開鍋。

奶奶說,再悶一會兒。我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奶奶開啟鍋蓋之後,不緊不慢地把糉子一個個拿了出來,我看到這糉子,口水直流,連忙向奶奶撒嬌:“奶奶,我想吃糉子,我知道你最好了。”奶奶不假思索馬上給了我一個糉子。我迫不及待地開啟了糉葉,粘上糖,輕輕咬一口,又甜又香又糯,真好吃。

正當我陶醉的時候,家裏來人了。鄰居來取糉子了,奶奶把糉子一一發給他們,他們吃得香甜級了,空氣中到處瀰漫着糉香味。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4

紀念屈原是: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平,字源,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未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論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據說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迅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是,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將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與紀念屈原有關。

端午節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街,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紀念屈原的節日!端陽節。

端午節快到了我準備一個計劃,過一個歡快的端午。

端午節要早點起,要不就趕不上日出了,所以就要3:00起,趕緊刷牙洗臉,千萬不能遲到。

到了人工湖都要先走橋,你別看到挺簡單,但一走就不容易了,你走一個臺階,你的鞋可就成雨靴了,所以要特別小心,不要掉下去。你也可以去撈小蝌蚪,泥鰍,等等等,不過它們很靈敏在機靈的人可也捉不住它們一羣“小鬼”呦。

你也會看見一羣人在賣東西,很多人都會爲過去買,我肯定會去買。

現在也5:00了,我們該回家吃糉子,怎麼樣,我的端午節計劃不錯吧。

我的端午節,肯定是最棒的,誰的都比不了,肯定的。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5

作爲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了,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的,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爲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爲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標籤:小學生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