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學習英語

學生學習英語的培養與激發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研究也表明: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探索他,認識他;興趣是一個人力求知識並趨向某種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 它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因爲只有love what you do,纔會get what you love。作爲英語教師,我們的任務應是“ teach student show to learn English ”, 而不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下面,我就結合自身十多年的英語教學工作實際,淺談一下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學生學習英語的培養與激發

一、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態度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的學生年齡小,心理幼稚,對教師的印象直接影響着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課堂上我總是不時掃視全班,使學生感到老師時時在關注着他。當教師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學生,平時我注意多與學生接觸,主動與學生談心、交朋友,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我相信,教師良好的品質和個性能促進交際教學中的默契配合。

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效率。一個對教學有興趣的教師,因其教學有方,而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使一些原本對學習沒興趣的學生產生興趣;反之會使一些原本對學習有興趣的同學反而感到味同嚼蠟,索然無味而興趣大減。

二、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英語教學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寓教於樂的交際活動過程。

新教材以語言結構爲主體,將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爲主線貫穿始終。教學生如何使用語言,透過使用語言來學習語言,使外語教學過程成爲語言交際的過程。各單元的對話,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有連貫性,給學生循序漸進學習語言提供了基本的有利條件。如果教師能夠根據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充分考慮各個環節,把知識性和趣味性溶爲一體,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經久不衰。因此我們教師要做到:(1)精心鑽研教材,多創設情景教學(2)適當增加課外知識,擴大知識面(3)注意新舊知識的串聯,做到以舊引新,以新溫舊(4)培養創新能力,鼓勵實踐

三、建立新型的合作、和諧、互動、融洽的師生關係

徐特立說過,教師和學生,一切都是相互的平等的關係,新的師生關係,要求教師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意向,鼓勵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該調整好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轉換,由傳統型的“師道尊嚴”轉變爲現代型的“良師益友”。

四、設計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用遊戲的方式來展現語言知識的能動作用,使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活動中得以掌握,從而增強語言的真實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我們力求做到以下三點:

(1)授課與遊戲相結合,使教學內容輕鬆易學;

(2)操練與遊戲相結合,使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3)複習與遊戲相結合,使教學效果更爲顯著;

五、恰當評估激勵,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上課的過程中,善於發現和抓住學生的每一個優點和微小的進步及時給予Good , Very good , Good job !

Excellent!You’re very clever!Welldone!等語言進行表揚肯定,鼓勵繼續發揚。只要有了好的方面,就進行表揚鼓勵,這樣學生的優點就會堅持下去,缺點就會越來越少,使學生增強自信心、自尊心。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每當我用表揚、鼓勵之詞來對待學生的回答時,他們的積極性就會提高;當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答對問題受到表揚時,他們會激動不已,整堂課都會昂着頭,目不轉睛地盯着我,聚精會神地認真聽課。這些表揚、鼓勵之詞無非是爲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只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入手,才能找到學生英語學習的突破口,因勢利導,從而培養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六、拓展課堂教學,保持興趣

課堂四十分鐘的時間畢竟太短了,僅靠它,要學好英語是不容易的。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如遊戲、唱歌、畫簡筆畫、戲劇排練、在日常用品上貼上英語標籤、學習一些習語、運用英語會話、英語智力賽等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拓展、運用課堂所得,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經常進行英語交際,學生就能學得較好,學習興趣也就得以保持。

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關鍵,透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不斷培養學生增強並保持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實現從“要我學”爲“我要學”,並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真正實現教學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更新課堂教學手段,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達到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