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學習計劃

語文五年級課外閱讀活動計劃

爲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使課內與課外知識能更好地結合,以閱讀兒童讀物爲輔助刊物,進行閱讀活動。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用的教材、家庭情況,特制定如下讀書計劃:

語文五年級課外閱讀活動計劃

一、激發興趣,主動閱讀。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

1、故事引路——樹立讀書榜樣 。有計劃有目的地蒐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人故事。古代的有:《朱元璋放牛讀書》、《匡衡鑿壁偷光》 《屈原洞中苦讀》 《范仲淹斷齏劃粥》 《車胤囊螢照讀》;近代的有:《聞一多醉書》《侯寶林抄書》《華羅庚猜書》;國外的有:《高爾基救書》……進行對比、教育,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願望。

2、現身說法——激發閱讀慾望。教師經常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讀書故事,講自己的閱讀體會,或組織班級內愛讀書的學生講讀書的收穫 ,用“現身說法”的方式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

3、欲說又止——引發閱讀動力。教師要經常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容梗概或精彩片斷。如教學《祖父的園子》後,教師可介紹《呼蘭河傳》;學過《冬陽 童年 駱駝隊》,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城南舊事》,結合《將相和》《赤壁之戰》的教學,教師可出示《三國演義》介紹書中部分精彩內容的

梗概。時常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一篇篇美文,告訴他們,這些美文來自《學語文》、《新作文》,來自《小學生閱讀》等,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慾望。這樣學生就會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走進故事,認真閱讀,在讀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

二、推薦讀物,優化閱讀

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後,我也發現一些學生沉湎於武打、卡通漫畫書籍,課外讀得津津有味,課上還欲罷不能 ,將課堂上應學的知識和老師的要求置於腦後全然不顧。對學生來說,如果不分時間場合、不管書的內容、品質,而一味強調課外閱讀,這不僅不利於學習,還會給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做教師的.一定要適時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優化閱讀內容。

1、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如學《祖父的園子》一課後,教師可推薦學生閱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學過《冬陽 童年 駱駝隊》,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城南舊事》和高爾基的《童年》,學過《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小兵張嘎》,學過《草船借箭》,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課堂學完後,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激發他們課外閱讀,去課外書本上找相關的答案。

2、推薦與年齡特點相適宜的書籍。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可適當選擇些篇幅不長的文學名著。許多文學名著結構嚴謹、語句優美、立意深刻、層次清楚,學生細讀之後,一定能從中吸取益處。如本學期,我除了向學生推薦了四本精讀書籍《木偶的森林》《80天環遊地球》《三國演義》《蘋果樹上的外婆》,還向學生推薦了自由閱讀書目:《小王子》《世界恐龍大百科》《我不是壞小孩》《淘氣包埃米爾》《電腦帝國》《世界之謎少年科幻小說系列》、《中國兔子德國草》、《新版小靈通漫遊未來》、《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時代廣場的蟋蟀》等。

3、推薦與習作相關的優秀書籍報刊。每個單元大綱都有提出相關要求的習作,

選擇相關要求的習作範文,從中去找一找,學一學別人如何組織文字,如何選材,也不失爲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我曾先後給同學們推薦了《新作文》《小學生閱讀與寫作》《作文週刊》《百家作文指導》等。

三、培養習慣,高效閱讀

1、爲了提高閱讀效率,我要求學生讀書要做到“三定” :一是定書。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可半途而廢。 二是定時。保證每天20分鐘的午讀時間,並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規定好課外讀書的時間,一週至少要安排四次,不能想讀就讀,不想讀就好幾天不讀。三是要定量。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要制定一個讀書計劃。一本書準備多長時間讀完,然後,堅決按計劃執行。這些習慣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督促檢查。

2、爲了讓學生讀有所得,我要求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1)讀讀,圈圈。要求學生閱讀時,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查閱,弄懂了再讀。

(2)劃劃,想想。一是劃出不理解的地方,聯繫上下文想一想是什麼意思;二是劃出文章的重點句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想想作者爲什麼這樣寫?好在哪裏?

(3)抄抄,寫寫。人手一冊讀書筆記本,摘抄好詞佳句,熟讀成誦,這是積累材料的重要途徑。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課外書,還可以練練筆,寫下心得體會,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斷進行句子仿寫,語段仿寫。

四、不斷反饋,深化閱讀

透過檢查反饋,不斷地改進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閱讀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獲取的知識才能不斷增長。

1、加強學生家長與老師的互動督促。因爲學生的課外閱讀一般都在家中進行,所以,老師要爭取與家長配合,督促其子女的閱讀,做到“有書可讀”“有時間可讀書” 。 對於讀書量大,讀書習慣好的學生及時以“校信通”的方式進行表揚,或者在家長會上大力讚揚。

2、舉行班級“讀書會”。 學生們在閱讀中,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掌握了許多的精妙詞句,他們非常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肯定。 因此,一本書讀完以後,教師可以圍繞這本書舉行“讀書會”,交流讀書心得,還可適當安排故事比賽、朗誦比賽、手抄報比賽等,給他們提供儘量多的機會讓他們展示“才華”,形式不限,但主要來源於課外讀物,以此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3、定期檢查讀書筆記。每週一是我們班統一檢查讀書筆記的時間,教師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不僅統計篇數更是檢視質量,總結筆記中的亮點和不足,然後給予評價指正。如果只有佈置沒有檢查,或有檢查卻不指導,效果就等於零。透過檢查讀書筆記,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讀有所得,從而不斷深化學生的讀書效果。

總之, 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爲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們要積極拓展學生閱讀的渠道,爲學生的課外閱讀開闢綠色通道。讓學生沉醉書海,在書海中吸取精華,浸潤書香,陶冶情操,不斷造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