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科普知識

春耕科普知識

立春過後,春耕即將開始,在中國一些地區一直傳承着試犁的習俗,但由於各地環境和自然條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產傳統習俗的方式和時間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耕科普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春耕科普知識

一、何爲春耕

《荀子.王制》中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這句話的意思是,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穫,冬天儲藏。這是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

二、何時春耕

一年的農事活動始於春耕,年年如此,循環往復。那麼春耕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呢?

我國先民歷來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作爲春耕開始的日子。千百年來,也總結出了許多有關的農諺,比如“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就連詩人也知道驚蟄節後,農民開始春耕,所以纔會寫到“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因爲我們國家南北緯度差異很大,所以各地區春耕時間也不盡相同,越往北春耕時節越晚。具體來看:

1、華北地區:3月上旬到4月之間。

2、東北地區:4月末到5月初。

3、南方地區:2月下旬到3月上旬。

在古代,時令的更換,一般民衆只能憑藉物候的變化來判定,有天文知識的.巫師則能借助觀測天象來確定。上古觀象,通常在天剛昏黑時進行(稱爲“昏見”),被觀測的星被稱爲“大火”,西方天文學名詞爲天蠍座a。古代“大火”星昏見時恰好在春分時節,火正在這一天觀察到大火星位於南方正中的位置,於是向民衆發佈春分已經到來,可以春耕播種了。

三、春耕習俗

立春之後,春耕就開始了,在我國有些地方一直有試犁的習俗,可因爲各地區自然環境存在差異,春耕的方式和時間也有不同。

桂北的春耕試犁,城鎮裏的活動比農村還要盛大。農村因天還寒冷,多是把牛軛頭往牛脖頸上一夾,以示開春,即將要播種五穀。

城鎮活動:相傳在過去,爲鋪墊春耕氣氛,鼓勵人們作好備耕工作,官府縣衙在立春前一天,就派會衙役到縣城的城皇廟邊上的荒地裏搭建一個茅草官廠,衙役鳴鑼擂鼓,吹吹打打,擡着縣官和紙紮的春牛、犁,由衙門沿迎春路行到官廠,沿路羣衆,各家燃放鞭炮,並將黃豆、大米拋向耕牛,寓意新的一年五穀豐登。

春牛擡到官廠後,要焚香祀奠皇天厚土,三伏三拜,縣官領頭,鄉紳依次跟隨參拜,而後念祭奠天地神明祈禱詞,之後縣官親自扶犁,驅使春牛犁田,表示春耕開始。縣官試犁之後,衙役將紙做的春牛擡着遊街,提醒人們新年已經開始,五穀待種,百業待興,大家應該送懶,迎接大鬧春耕生產開頭日的到來,游完街巷後,回到縣衙門前打春後,最後把紙紮的春牛燒掉。

在瑤山,各家掌事人要拿着鋤頭到田裏揮幾鋤,要麼就到秧田或菜園裏掏幾下,表示春耕破土,此外,還要上山砍些竹子插在田間,表示插田,下地裏埋上幾顆種子,表示播種豐收。

還有些地方把二月初一視作開春節。一大早家家戶戶敲敲打打鍋蓋,表“送懶”,迎接大鬧春耕生產開頭日的到來。當日早晨吃了早飯,男人要把家中的農具仔細檢查一遍,看哪些要修,哪些要要換,然後一一整理妥當;婦女們用頭天浸泡好的糯米,磨好後做成糯米耙,然後把立冬醃好的乾菜、臘肉剁碎做成香美可口的餡心,包在中間,這便是“陽春粑”,用柚葉墊好後,放鍋裏蒸熟,全家人圍坐一桌,痛快飽餐一頓。吃“陽春粑”時,家裏的主事人把新年要種的生產計劃、品種安排告訴大家,要大家發奮把陽春搞好,奪取新一年的好收成。

在河北、山西渾源、山陰、朔縣和內蒙古部分地區流行擊鼓迎春。春耕的時候,人們手拿羊皮手鼓,邊唱邊敲,祈求風調雨順,生產豐收。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當地農民表演團體,演繹一年中哈尼人與梯田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活故事,展現了他們辛勤勞作的場景。

在西藏地區,按照藏曆傳統,當地村民身着節日盛裝,家家戶戶端着自家的“切瑪”(象徵五穀豐登)聚集在田頭,互敬青稞酒,開始撒種,祈福一年的豐收。

爲進一步提高廣大羣衆的科學素質,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紮實推進“科普下鄉助力春耕備耕”志願服務活動深入開展,2月23日,民樂縣科協以南古鎮“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爲契機,組織科技志願者在南古鎮開展“科普下鄉助力春耕備耕”志願服務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科技志願者們發放農技科普知識宣傳資料600多冊,贈送科普小禮品300多份,展出科普知識展板30多塊。“要到正規的農資店選購適宜的種子、農藥和肥料等農資,要透過正規渠道瞭解品種栽培特性,掌握農藥和肥料使用技術……”科技志願者耐心細緻的對老百姓現場講解春耕備耕注意事項,與羣衆進行面對面交流指導,羣衆參與熱情高漲,紛紛圍住宣傳點領取資料。

下一步,民樂縣科協將聯合農業部門,按照“科普下鄉助力春耕備耕,讓科協的服務更接地氣”的活動主題,邀請我縣農業專家,積極開展春耕備耕科技培訓,並透過微信、短信等形式線上推送農業生產科普知識,組織開展“送科普、送技術、送農資”下鄉活動,不斷營造春耕備耕的濃厚氛圍,讓科協的服務更接地氣,讓科普活動助力春耕備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