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農家書屋調研報告

報告7.12K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什麼樣的報告纔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家書屋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家書屋調研報告

農家書屋調研報告1

一、農家書屋的基本情況

縣轄區內有55個行政村,總人口5.8萬餘人。縣是地地道道的山區小縣,但幅員面積較寬,人居條件散,羣衆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落後,“十一五”期間國家實施了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計劃,我縣從2007年開始書屋工程建設,嚴格執行《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堅決落實《辦法》中選址規劃、建設標準、出版物選配、書屋管理等方面要求,實施農家書屋工作建設,其中2007年建設了3個、2008年建設了15個、2009年、2010年建設了15個,2011年建設了22個,於2011年底完成了書屋建設工作,共有農家書屋55個,實現了書屋在境內的全覆蓋。

近年來,因村屯撤併、退耕還林、新農村建設、城鎮化發展等因素導致農家書屋變化的情況。

因退耕還林、城鎮化發展等因素導致農村常駐人口減少,多數中青年外出務工,人口由農村向城鎮轉移,農家書屋借閱量減少。因災後恢復重建導致書屋地址向災後重建聚集點轉移。

農家書屋開放使用情況。(四)農家書屋管理員隊伍構成情況。(五)農家書屋管理員補貼落實及來源情況(以2016年情況爲準)。

二、近三年來工作措施及創新成果

書屋建成後,我縣按照《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中的書屋管理規定,一是統一由縣圖書館培訓書屋管理員,懸掛統一標牌,公開管理制度、借閱制度、書屋開放時間,建立健全了出版物借閱登記、財產管理、書屋意見薄等制度。二是建立了農家書屋考覈機制,將書屋管理情況納入對鄉鎮的.年終考覈中,制定出臺了《縣農家書屋考覈辦法》,規定了農家書屋考覈方法及標準。三是嚴格執行農家書屋出版物補充更新要求,每年根據村民的閱讀需要,廣泛徵集意見,在《推薦目錄》中選取制定出多套出版物補充更新目錄,確保所補充更新出版物的實用性。四是依託農家書屋平臺,長效開展全民讀書活動,推動農民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學政策、學知識、學技能,爲廣大羣衆的學習提供方便,爲羣衆脫貧致富提供知識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在今後的書屋工作中,一是結合我縣地廣人稀的特點、《省深化書屋延伸服務工作方案》要求、文旅融合發展、縣全域景區化發展等客觀情況,推動書屋向人口聚集區、災後恢復重建安置點、旅遊景區等地方延伸服務,優化書屋佈局。二是加快推進書屋數字化建設,推出農家書屋手機閱讀app軟件。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書屋管理員隊伍建設,建立專職書屋管理員隊伍,建立書屋管理員考覈機制,根據實際工作情況給予補貼。

農家書屋調研報告2

一、建設現狀

xx鄉19個行政村已全部建成農家書屋,形成以熱心公益文化事業的農民爲補充的農家書屋管理主體。

在農家書屋建設中,xx鄉提出“五個統一”的標準,即統一書目、統一標牌、統一書櫃、統一管理文字、統一規章制度,充分利用農村文化大院、村委會、學校、集市街道、商店等,在政府主導建設的基礎上,採取了村裏管理、鄉鎮管理的模式。

二、存在問題及酬勞機制亟待改善

●圖書更新機制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

●部分農民還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

“屋”的問題。部分(如:底山)行政村條件較差,書屋面積小,環境差,設施少。

“書”的問題。農家書屋裏的農業科技類圖書頗受歡迎,這類圖書內容更新較快,但是農家書屋的圖書更新機制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

“管”的問題。由村幹部兼任,工作時間無法保證,致使個別書屋不能定時、足時開放。

“用”的問題。部分農民還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閒暇時間大都透過聊天、打牌、看電視打發時間,抽樣中發現一些農民對農家書屋所知甚少。

三、改善措施

(一)有效建議想方設法讓書屋“活”起來

●探索把書屋建設與其他經營活動結合開展,使書屋既能閱讀又能消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加。

●致富資訊、農業知識、娛樂休閒、法律知識、教育衛生知識分別位居農民讀者最需要資訊的前五位。

●用5年——10年的時間,爲每個書屋配備1名管理人員,選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做農家書屋圖書文獻的管理者。

(二)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援,強化造血功能

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建議各級政府參照建設初期的資金配套模式,對已經建好的書屋,以年度爲單位,持續性地撥付後期的辦公經費、管理經費、管理人員薪酬、資料更新經費等。

引入社會多元支援。各級政府、相關組織應積極倡導個人、企業出資,公益捐助,同時應完善贊助模式,可採取書屋冠名、投放廣告等方式,引導企業投資贊助。這一模式對農藥、化肥、家電、太陽能等企業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具備較強的可行性。

(三)合理選擇處所,打造數字書屋,實現資源整合

合理選擇書屋處所。經過調查認爲,把農家書屋設定在當地學校這種模式比較科學。一是因爲學生是農家書屋的主要讀者羣,同時透過學生向家長介紹圖書,能夠調動農民讀書的積極性;

二是因爲教師素質相對較高,書屋開放時間相對有保證。

(四)引進交流機制,保證資料更新,合理配置圖書

瞭解讀者需求,科學配置圖書。課題組透過對調查問卷的系統分析,發現致富資訊、農業知識、娛樂休閒、法律知識、教育衛生知識分別位居農民讀者最需要資訊的前五位。有關部門在以後的出版物配送工作中應加以參考。

結合實際,關注未來,不斷完善出版物結構。一要選擇符合當地產業發展特色的書籍;

二要強化兒童讀物的質與量;

三是有條件的地方應儘量配備電腦,以讓農民朋友更好地瞭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社會捐助平臺,爲農家書屋提供資源保障。很多城市家庭都會有一些富餘的圖書。如果能夠把這些資源彙集起來,數量極其可觀。此外,不少學校、出版社、報社等,都會有大量的書報資料,如能及時捐助,善莫大焉。

(五)合理選配人員,加大培訓力度,規範借閱制度

建設穩定的`專業管理人員隊伍。可以考慮用5年—10年的時間,爲每個書屋配備1名管理人員,選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做農家書屋圖書文獻的管理者。

制定管理規程和明確的操作細則。管理細則必須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明確並強化書屋開放時間。如農閒時節可延長開放時間,農忙時節可改爲晚上開放。

提高管理員素質,持證上崗。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書屋管理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對具備基本知識的管理員頒發證書,持證上崗。

(六)加大宣傳力度,培養閱讀習慣,有效組織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吸引羣衆走進書屋。可在農閒時節和節假日舉辦一些受農民羣衆歡迎的小型文體活動,邀請農業、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專家進行農業技術、養生保健、計劃生育等方面的知識講座,提高農民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等,吸引羣衆到農家書屋來。

樹立典型,讓事實說服農民利用書屋。可透過對成功運用書本知識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進行宣傳報道,讓農民親眼看到農家書屋帶來的好處。

農家書屋調研報告3

據20__ 年《中國統計年鑑》報道,農民佔了中國人口的三分之二,因而國民教育的重點仍舊應該是農民。在農村人口結構中,l 4歲以下的青少年佔2 2 。8 9%,6 4歲以下壯年人口占7 0 。1 5%,6 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6 。9 6%,從教育的手段和目的來看,青少年主要接受學校的義務教育,以增長知識爲目的;壯年農民的教育主要以增長技能`陶冶情操爲目的;老年人的繼續教育主要以修身養性爲目的;因而77%的農村人口主要需依靠農家書屋接受繼續教育。但是學習資源問題卻成了他們增長技能的瓶頸。爲了獲取農家書屋的生存現狀和農民對農家書屋的需求,我就丹景山鎮馬桑村的農家書屋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

馬桑村的農家書屋共有藏書20__冊左右。其中包含了文學小說,科普知識。科學種植`養殖知識等許多種類的書籍,知識涵蓋面廣。內容豐富。能夠很好的提高廣大村民的各種知識和提供給他們對於各種技術資訊的掌握的方向。

馬桑村位於丹景山鎮的正北方,共有村民總計1412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家務農,對於各種知識的接觸和學習缺乏必要可行的途徑。農村書屋的建設正好給予了他們一個良好的環境。爲了完成這次調研,我利用走訪的形式對一些村民進行了提問式調查,總結出的問題如下:

第一:在我們呆在書屋的時間裏,基本沒有村民前來借閱圖書。

第二:在我們走訪詢問的村民裏面,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村民知道有農家書屋的存在。並且知道的也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農村書屋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不願意前往借閱。

第三:農村書屋沒有建全的管理體制和大力的宣傳力度,缺乏有效的正規的執行模式。

總結來說,我村農村書屋的前景不容樂觀。

對於以上的問題,經過思考,我們總結出一套解決方案。希望能有效的改變農村書屋的現狀。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基層幹部做好自身的模範帶頭作用,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農村書屋的影響面積。

爭取做到人人瞭解。人人喜歡。在村民中間廣泛的普及,對於新知識新科技重要性的認識,刺激他們去了解新知識,去提高新科技的學習興趣。做到想要去學習,想要去看書。纔能有效的發揮出農家書屋的價值和理念。才能提高農村羣衆的整體知識水平。才能做到科學養殖,種植,最終使農民朋友發家致富。

其次,要加強農村書屋的管理工作,儘量做到專人專項管理。發揮這個建制的作用。 作爲一項實實在在的文化惠民工程,建好農家書屋就要首先解決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農家書屋指派專人對每個農家書屋的書籍進行分類,按指定的位置進行擺放,便於村民借閱。同時,書屋與書屋之間、書屋與彭州市圖書館之間,定期實行書籍輪換,達到不斷充實更新書屋藏書,以更好地滿足廣大村民的不同需求。

衆人划槳行大船。針對各村不同條件,可以採取與老體協結合等模式積極探索農家書屋建管模式。同時,以彭州市圖書館爲支撐,帶動村級農家書屋的網絡,在每個農家書屋設立了彭州市圖書館流轉書籍專櫃,每一個季度進行一次流轉、更新,使彭州市圖書館服務從城市延伸到農村,並在部分書屋設立銷售專櫃,既解決了當地羣衆買書難購書難的問題。又爲書屋管理員增加了收入。還可以專門建立“我想借、購的書”檔案,收集當地羣衆需要的書籍,及時進行配送。

以上是我們對於改變現在農村書屋存在問題的建議,希望能夠有效的改變現在農村書屋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收到更好的效果。

農家書屋調研報告4

據20xx 年《中國統計年鑑》報道,農民佔了中國人口的三分之二,因而國民教育的重點仍舊應該是農民。在農村人口結構中,l 4歲以下的青少年佔2 2 .8 9%,6 4歲以下壯年人口占7 0 .1 5%,6 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6 .9 6%,從教育的手段和目的來看,青少年主要接受學校的義務教育,以增長知識爲目的;壯年農民的教育主要以增長技能`陶冶情操爲目的;老年人的繼續教育主要以修身養性爲目的;因而77%的農村人口主要需依靠農家書屋接受繼續教育。但是學習資源問題卻成了他們增長技能的瓶頸。爲了獲取農家書屋的生存現狀和農民對農家書屋的需求,我就丹景山鎮馬桑村的農家書屋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

馬桑村的農家書屋共有藏書20xx冊左右.其中包含了文學小說,科普知識.科學種植`養殖知識等許多種類的書籍,知識涵蓋面廣.內容豐富.能夠很好的提高廣大村民的各種知識和提供給他們對於各種技術資訊的掌握的方向.

馬桑村位於丹景山鎮的正北方,共有村民總計1412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家務農,對於各種知識的接觸和學習缺乏必要可行的途徑.農村書屋的建設正好給予了他們一個良好的`環境.爲了完成這次調研,我利用走訪的形式對一些村民進行了提問式調查,總結出的問題如下:

第一:在我們呆在書屋的時間裏,基本沒有村民前來借閱圖書.

第二:在我們走訪詢問的村民裏面,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村民知道有農家書屋的存在.並且知道的也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農村書屋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不願意前往借閱.

第三:農村書屋沒有建全的管理體制和大力的宣傳力度,缺乏有效的正規的執行模式.

總結來說,我村農村書屋的前景不容樂觀.

對於以上的問題,經過思考,我們總結出一套解決方案.希望能有效的改變農村書屋的現狀.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基層幹部做好自身的模範帶頭作用,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農村書屋的影響面積.

爭取做到人人瞭解.人人喜歡.在村民中間廣泛的普及,對於新知識新科技重要性的認識,刺激他們去了解新知識,去提高新科技的學習興趣.做到想要去學習,想要去看書.纔能有效的發揮出農家書屋的價值和理念.才能提高農村羣衆的整體知識水平.才能做到科學養殖,種植,最終使農民朋友發家致富。

其次,要加強農村書屋的管理工作,儘量做到專人專項管理.發揮這個建制的作用. 作爲一項實實在在的文化惠民工程,建好農家書屋就要首先解決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農家書屋指派專人對每個農家書屋的書籍進行分類,按指定的位置進行擺放,便於村民借閱。同時,書屋與書屋之間、書屋與彭州市圖書館之間,定期實行書籍輪換,達到不斷充實更新書屋藏書,以更好地滿足廣大村民的不同需求。

衆人划槳行大船。針對各村不同條件,可以採取與老體協結合等模式積極探索農家書屋建管模式。同時,以彭州市圖書館爲支撐,帶動村級農家書屋的網絡,在每個農家書屋設立了彭州市圖書館流轉書籍專櫃,每一個季度進行一次流轉、更新,使彭州市圖書館服務從城市延伸到農村,並在部分書屋設立銷售專櫃,既解決了當地羣衆買書難購書難的問題。又爲書屋管理員增加了收入。還可以專門建立“我想借、購的書”檔案,收集當地羣衆需要的書籍,及時進行配送。

以上是我們對於改變現在農村書屋存在問題的建議,希望能夠有效的改變現在農村書屋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