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開題報告之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報告1.52W

艱苦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學畢業前大家都要寫畢業設計,一般我們做畢業設計前都會要求先寫開題報告,如何把開題報告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開題報告之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的研究,歡迎閱讀與收藏。

開題報告之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開題報告之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篇1

一、背景

1、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關注每一位,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緒,學習情感,但隨着學生年級的變化,學科知識的要求、能力不斷提高,在班級中出現了一部分對學習態度消極、興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學困生”。要改變這一現狀,就有必要對這些“學困生”特點、成因、策略。

2、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要求

我校是一所農村鄉鎮小學,學生素質相對較低,學困生數量較多。要提高我校的辦學質量,必須研究學困現象,採取有效措施改變現狀。要有效的解決這些“學困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就必須對“學困生”學習困難認知特點及教學對策進行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是農村小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學校“學困生”轉化對策,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入轉化學困生的對策研究。此課題的研究,對於深入分析農村小學的學困生的轉化,更好地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高標準地完成鞏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任務,具有深遠的意義。面向全體學生,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基礎,是提高教育教學效益,更好地體現以人爲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對當地本地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整個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都具有強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本課題在國內外早已有研究、探討和論述,但是僅限於從學術界的角度進行探討和分析,如果從學校實際教學的角度,從校長、班主任一任課教師及學生的視角去研究這個問題,更具有深層次探索和研究的價值。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揭示農村小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探索農村小學轉化學困生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研究的內容包括學困生的內外原因的調查和分析,轉化工作中學校、家庭和教師應盡的責任。本課題的主要觀點是農村小學學生存在學困生產生,其表現較爲複雜、多方向、多層次的特點,但是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是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外因包括社會環境、家庭教育環境、生活條件。轉化學困生的方法主要策略是加大校外的教育力度,加大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作用。農村學校本身的教育教學力度要加大,轉化教育教學思想的力度要加大,要不斷樹立以人爲本,一切爲了學生終身發展的新理念。

四、課題主要概念內涵

農村小學:指有一定的經濟作保障,學生家長有着一定現代意識,能實行新課程改革的小學。

學困生:學困生又稱學業的學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學習效果低下,學習困難而達不到規定的學習要求的學生。其特點爲:

①學習成績長期而穩定地達不到規定要求;

②身心生長髮育正常,智力正常;

③造成的學困原因不同,但學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潛能,透過干預或輔導是可以轉化的。

學困生成因,是指造成學生學習困難、成績落後的所有因素,有非學校教育因素和學校教育因素及學生自身因素。非學校教育因素有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學校教育因素有辦學思想,教育者自身的缺陷,學校內部各種教育力量沒有形成合力等;學生自身因素有生理因素,智力因素,動力因素等。

對策,是指解決某種問題所使用的策略,這裏指針對成因,採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策略實行轉化學困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途徑等。

五、研究的目的及要解決的問題

1、透過對學困生的現實理解,把握學困生的認知特點及規律,尋求有效的教學對策,豐富當前教學理論。

2、針對學困生的認知特點,轉化已存在的學困生,減少新的學困生的.出現,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低分率,從而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

3、探索鄉鎮農村小學學困生的成因,探索學困生轉化的目標、內容、途徑和方法體系。

4、透過對鄉鎮農村小學學困生的成因和轉化策略的研究,促使教師重視並研究學困現象,提高教師對學困生的教育能力,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六、國內外同領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學困生的成因和轉化是既古老,又不斷推陳出新的永恆的命題。課題組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查詢,我們對國內外關於學困生的研究進行了分類整理,主要有以下一些成果。

(一)關於學困生的分類

關於學困生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角度。

1、按學習困難程度分類有:嚴重學習困難學生、中度學習困難學生、輕度學習困難學生;

2、按心理特徵分類有:慢智型、懶惰型、自卑型、逆後型、模糊型、遲鈍型;

3、按學習動機分類有:被動型、隨波型、混日型、虛榮型。

4、學習困難學生綜合分類有:智力型差生、非智力型差生。

(二)關於學困生的成因

關於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論或研究成果:巴班斯基(蘇聯)對學業不良原因的分類,蓋裏蒙特的分類,波里索夫的圖式,翟特林的分類,何家鏗的差生成因分析,萬智儒的差生個案研究,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陳仙梅的結論,金星明、郭迪的調查,科爾曼報告,王敬國分層抽樣調查等。這些理論和成果分別從不同角度考察了學困生的成因。

1、從非學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智力因素,動力因素等等。

從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行爲影響,家庭教育不當,家庭氣氛不良,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環境惡劣,家庭缺乏溫暖,不當激勵、過分期望等。

從社會環境因素方面考察,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不良文化環境的影響,早期社會性學習存在缺陷,不良人際關係的影響等;

2、從學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辦學思想不端正,高考指揮棒導致學校機制的形變,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學困生的發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師職業道德有待加強,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對學生壓抑有餘理解不足;學校內部各種教育力量沒有形成合力,致使學困生的產生;教學方面的問題,教材要求偏高,課業負擔過重,班級人數多教師工作量過大導致輔導學生不足等等。

3、從對學習困難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分類,主要有:

缺乏學習的動機。缺乏動機,學習沒有幹勁是學習不良學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徵。研究發現,大約一半的學習不良學生學習意願弱。

情感上存在障礙。學習不良學生遇到挫折容易焦慮、抑鬱,有時面對小小的冒犯就情緒失控,頂撞老師,違反校規。

意志薄弱。學習不良學生容易受外界干擾,缺乏自制力和堅韌性。研究發現,41.26%的學習不良學生遇到困難愛打退堂鼓。

自我概念消極。自我概念是一個人對“我是誰”、“我是什麼樣的人”等一系列問題的回答。學習不良的學生自我概念消極,他們總認爲自己無能,對完成學習任務沒有信心,而研究也表明,學習不良學生對自己學業的評價顯著低於非學習不良學生。

開題報告之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篇2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使每個班每個學生得到全面而健康地發展。隨着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小學升入初中學習後,學生“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面對參差不齊的學生,數學教學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非智力型學習困難學生(簡稱學困生),如何使學困生穩定下來安心讀書,如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從而提高他們的素質,是當今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結合近幾年教育教學實踐,談談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

一、找準成因,是轉化的基礎

數學“學困生”是指智力與感官正常,但數學學習效果低下,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透過觀察、詢問、調查,發現產生困難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極其複雜和多方面的,但從教育教學角度將其形成分爲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內部原因:

1、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上進心。大多數學困生由於升學無望,認爲讀書無用,無心學習;認爲學習是一種負擔,讀書是礙於家長的要求。因此,他們缺乏上進心,上課不願聽講甚至違反紀律或曠課去玩,作業照抄,應付老師,從沒想到提高自己。

2、意志不強。學習數學的毅力和耐力較差,只有三分熱情,不能形良好的學習習慣。

3、自卑心理嚴重,缺乏自信心。由於學困生長期處於班級的“底層”,處於被遺忘、被摒棄的角落,他們內心深處一般都很自卑。以至於認爲自己不行,沒有出路,造成對教師缺乏信任或對老師懷有敬爾遠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太多的失敗使學困生常感到學數學很無聊、很枯燥,情緒非常低落、沉悶,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導致對自己學好數學缺乏自信心。

4、知識結構缺乏系統性。學困生數學基礎差,知識脫節多,知識結構不完整,缺漏多。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沒有深入到實質。

5、學習方法差、學習效率低。學困生沒有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仍滿足於“喂一口吃一口”的學習方法。知識掌握只重視結論,生搬硬套,定勢強,有疑問也不及時弄清楚,學習時也抓不住重點,成績自然低下,學習效率低。

6、認識水平低,思維不力。思考問題表面化,反映慢,表達力差。遇到實際問題時,不知所措,分折綜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夠,自然不能靈活運用數學知識。

7、依賴心理強。上課依賴老師,作業依賴同學,把數學學習的希望寄託在老師和同學的講解上。依賴心理的存在,對知識的理解不會深刻,解題時習慣於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數學學習時表現爲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創新和變通能力,大大地影響了學習效果。

(二)外部原因

1、小學階段的基礎差。由於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從小學畢業直接到初中學習,其中包含一定數量的成績不合格者,無法適應初中學習,、未處理好小學與初中的知識銜接,造成學習困難。

2、教材原因。初中教材內容增多,知識難度增大,學生學習負擔加重,再加上學科增多,整天應付作業,沒有時間消化,從而影響數學課的學習。

3、應試教育原因。目前,應試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學脫離學生實際,趕進度,造成教師授課“重”知識的傳授,“輕”知識的發生過程,不重視知識的消化和鞏固,逐漸形成初一重全體,初二重視中等生,到初三就以中上水平的學生爲授課對象,盲目地提高難度,大搞題海訓練,這樣無疑拋棄了部分學生,嚴重挫傷了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加劇了學生的兩極分化。

4、社會原因。由於社會的發展,商品經濟的活躍,金錢的誘惑,讀中專大學學費高、不包分配,就業難以及網吧,遊戲廳的吸引,加上學校、家長未給予及時正確地引導。“讀書無用”論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教師的原因。教師是科學知識的主要傳播者和學生邁向正確人生道路的矮正者。他們的師德和業務素質,直接影響着學習效果和學生的成長。教師職業的辛苦、清貧以“經商熱”的高漲等,致使許多教師不安心本職工作,不進行必要的政治業務學習,講課敷衍了事,教法單調、乏味,內容安排上缺乏層次,沒有充分照顧學困生這一弱勢羣體;不注意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對學生的瞭解,滲透着個人的意識傾向,以教師自己的認知、情感、意向和個性特徵去認識學生,致使教師產生心理偏差,出現體罰、諷剌、挖苦學生的現象,嚴重地挫傷了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6、家庭的原因。當代中學生中獨生子女佔有較大比例。家長一方面望子成龍心切,另一方面又過分的溺愛,造成了學生複雜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蠻橫的不良惡習,沒有吃苦耐勞、認真學習、幫助別人的意識,對學習失去信心、對教師的善意批評教育記恨在心;一些家長認爲對學生的教育是老師的事,不主動與教師配合,甚至外出打工,助長了這些學生的.不良行爲,挫傷教師積極性,導致這部學生受到冷遇,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困難未及時得到解決,隨着問題的積累,學習成績下降,淪爲“學困生”。

7、突發事件的影響。如父母離異、生病、去世等,致使學生學習中斷及心靈遭受重創,使學生出現心理偏差,造成學生的突然學習困難,若不能及時從思想上解決,隨着時間地推移,問題的積累,導致這部分學生喪失學習信心,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二、對症施治是轉化的關鍵。

要想完全消除學困生是不可能的,但根據不同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採取正確的方法,有效地措施,最大限度地縮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轉化和預防是完全有可能的。

1、消除思想障礙,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自覺性。

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實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透過利息問題、收益大小問題、利潤大小問題等與生活緊密聯繫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懂得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在於升學,而是掌握數學知識,“本領”纔會大,激發學習興趣,激勵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

2、消除心理障礙,樹立學習信心,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識。

學困生心理素質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強,經不起老師、同學、家長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給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種積極情感積累有助於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環,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增強學習進取心、競爭力。

3、落實“以人爲本”新理念,積極評價,培養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教師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正確認識學生,提高教學設計水平;教學中,注意創設問題情景,改變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模式,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學內容從易到難,降低坡度,起點低,複習回顧多,重點處放慢速度,及時釋疑;教法上適用學生分層、目標分層、課堂分層、練習和作業分層、測評分層、激勵分層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慮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分類推進,因材施教。這樣會使學生採取積極進取態度,主動學習,積極參與,改變對數學的厭學態度,學習成績提高會很快,進一步使學困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4、加強學法指導,構建數學模型,形成數學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正確,直接影響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創造機會,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使他們不但能“學會”而且能“會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發生、發展過程,進行思維訓練、探究性活動訓練,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和應用,達到以數學學習和問題解決爲載體,儘可能地讓學困生掌握較多的數學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善於調控自己學習過程和靈活應用各種數學知識的能力。

5、端正學生人才觀、教學質量觀,教師家長形成合力。數學具有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其教學質量觀是培養高素質、創造力強、和諧發展的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和家長必須把握好對學困生的期望值,對他們的期望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學困生學習信心不足或不穩定。教師和家長有意識地給予他們主動鍛鍊的機會,給予他們更多的讚許和信任,都將會內化爲學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進步,會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就會更加自信,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把好學困生的脈,才能對症下藥,有效地調動學困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增強自信心,纔能有助於他們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數學教育真正體現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教育,真正體現爲品格意志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