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餘秋雨

餘秋雨《廢墟》原文欣賞

餘秋雨7.71K

欣賞是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領略觀賞,也指認爲好和喜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餘秋雨《廢墟》原文欣賞,希望能幫到大家!

餘秋雨《廢墟》原文欣賞

廢墟

餘秋雨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

廢墟吞沒了我的企盼,我的記憶片片瓦礫散落在荒草之間,斷殘的石柱在夕陽下站立,書中的記載,童年的幻想,全在廢墟中殞滅昔日的光榮成了嘲弄,創業的祖輩在寒風中聲聲咆哮夜臨了,什麼沒有見過的明月苦笑一下,躲進雲層,投給廢墟一片陰影。

但是,代代層累並不是歷史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在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後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爲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一位朋友告訴我,一次,他走進一個著名的廢墟,才一擡頭,已是滿目眼淚這眼淚的成分非常複雜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廢墟表現出固執,活像一個殘疾了的悲劇英雄廢墟昭示着滄桑,讓人偷窺到民族步履的蹣跚廢墟是垂死老人發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動容。

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撥離大地的美轉化爲皈附大地的美再過多少年,它還會化爲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將融未融的階段,便是廢墟母親微笑着慫恿過兒子們的創造,又微笑着收納了這種創造母親怕兒子們過於勞累,怕世界上過於擁塞看到過秋天的飄飄黃葉嗎?母親怕它們冷,收入懷抱沒有黃葉就沒有秋天,廢墟就是建築的黃葉。

不能設想,古羅馬的角鬥場需要重建,龐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吳哥窟需要, 重建,瑪雅文化遺址需要重建。

這就像不能設想,遠年的古銅器需要拋光,出土的斷戟需要鍍鎳,宋版圖書需要上塑,馬王堆的漢代老太需要植皮豐胸、重施濃妝。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大僞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當然,並非所有的廢墟都值得留存否則地球將會傷痕斑斑廢墟是古代派往現代的使節,經過歷史君王的挑剔和篩選廢墟是祖輩曾經發動過的壯舉,會聚着當時當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齏粉的遺址也不是廢墟,廢墟中應有歷史最強勁的韌帶廢墟能提供破讀的可能,廢墟散發着讓人留連盤桓的磁力是的,廢墟是一個磁場,一極古代,一極現代,心靈的羅盤在這裏感應強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廢墟的生命,它很快就會被人們淘汰。

並非所有的修繕都屬於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跡地加固,再苦心設計,讓它既保持原貌又便於觀看這種勞作,是對廢墟的恩惠,全部勞作的終點,是使它更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廢墟,一個人人都願意憑弔的廢墟修繕,總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損失把損壞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廢墟修繕家的夙願也並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連廢墟也沒有了,重建一個來實現現代人吞古納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現代建築家的古典風格,沿用一個古名,出於幽默黃鶴樓重建了,可以裝電梯;阿房宮若重建,可以作賓館;滕王閣若重建,可以闢商場這與歷史,干係不大如果既有廢墟,又要重建,那麼,我建議,千萬保留廢墟,傍鄰重建在廢墟上開推土機,讓人心痛。

總之,不管是修繕還是重建,對廢墟來說,要義在於儲存圓明園廢墟是北京城最有歷史感的文化遺蹟之一,如果把它完全剷平,造一座嶄新的圓明園,多麼得不償失大清王朝不見了,熊熊火光不見了,民族的鬱忿不見了,歷史的感悟不見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殘夢但是,收拾來的又不是前夜殘夢,只是今日的遊戲。

中國曆來缺少廢墟文化廢墟二字,在中文中讓人心驚肉跳。

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讓古代留幾個腳印在現代,讓現代心平氣和地逼視着古代廢墟不值得羞愧,廢墟不必要遮蓋,我們太擅長遮蓋

中國歷史充滿了悲劇,但中國人怕看真正的悲劇最終都有一個大團圓,以博得情緒的安慰,心理的滿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團圓,杜甫不想大團圓,曹雪芹不想大團圓,孔尚任不想大團圓,魯迅不想大團圓,白先勇不想大團圓他們儲存了廢墟,淨化了悲劇,於是也就出現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雪峯是偉大的,因爲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爲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爲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爲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臘傍海而居,無數嚮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間前仆後繼,於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臘悲劇。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着中國人若要變得大氣,不能再把所有的廢墟驅逐。

廢墟的留存,是現代人文明的象徵 廢墟,輝映着現代人的自信。

廢墟不會阻遏街市,妨礙前進現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歷史的第幾級臺階他不會妄想自己腳下是一個拔地而起的高臺因此,他樂於看看身前身後的所有臺階。

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廢墟的寧靜纔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廢墟才能上升爲寓言。

因此,古代的廢墟,實在是一種現代構建。

現代,不僅僅是一截時間現代是寬容,現代是氣度,現代是遼闊,現代是浩瀚 我們,挾帶着廢墟走向現代。

讀《廢墟》有感

“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拔離大地的美轉化爲皈附大地的美。”

——餘秋雨

雖敗猶榮。我是在讀完餘秋雨的《廢墟》後,想到這個詞的。盛景固然美麗,但那畢竟轉瞬即逝,只有那一份悲壯,纔可以刻骨銘心。於是,在完美與殘缺面前,我毅然選擇了殘缺。就如同我深深地眷戀着圓明園的斷壁殘垣與莫高窟的沉寂優雅,因爲它們昭示着那些朝代的興盛與衰落。

1860年,英法聯軍悍然闖進閉關自封的`大清帝國,圓明園慘遭蹂躪,幾代的輝煌,付之一炬……得勝的侵略者滿載而歸,他們的歡呼聲背後,卻隱藏着一個古老民族沉重的嘆息――清帝和他的子民們,早已無力負擔巨大的費用重建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只好任由這藝術瑰寶的殘骸暴露荒野,遺留到了今日――等待着後世,爲它再造一世威名……

不久前,聽說國內一位很著名的導演拍攝了一部關於圓明園的影片,我很想看看,但卻害怕去看。記憶中,圓明園留給後世的,是在殘風中搖搖欲墜的斷柱,和荒原上莽蒼蒼的野草,當然,還有那一份獨屬於廢墟的閒靜;我擔心着,現代人高科技的製作會將這原始的殘缺之美,化爲烏有,會讓這原本沉寂的廢墟變成喧闐的街市,失掉它原有的獨特魅力。既是這樣,不如讓遺存存與眼中,再爲自己的心靈,留下一片空地,建造那昔日的輝煌。

在大多數人心裏,廢墟總代表着衰亡,“廢墟表現出固執,活像一個殘疾了的悲劇英雄。”“廢墟昭示着滄桑,讓人偷窺到民族步履的蹣跚。”然而,大地卻不能缺少廢墟,就像老者不能沒有白髮,那就失去了歲月的留痕……

王圓錄,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爲了一己私利,這個無知的出家人把成千上萬的寶藏以低價賣給了洋人;爲了建造一個三清觀,他用刷子和鐵錘毀掉了前人。

心血凝鑄的瑰寶!他沒有受到制裁。也許,愚昧腐朽的清王朝永遠也領悟不了敦煌國寶的真正價值,於是只好任由歷史的年輪把這廢墟碾碎,碾碎,留與後人評說……

圓明園的雕欄砌柱雖被“兩個強盜”付之一炬,但他們燒不去康乾盛世書寫的壯麗篇章;莫高窟的精美壁畫雖被王圓錄毀於一旦,但他抹不去敦煌佛都傳承千百年的文化底蘊。廢墟是偉大的。於後世來說,廢墟是最好的老師,它講述着歷史,影射曾經的成就與殘敗;它講述着歷史,讓人們學會忘記與銘記。

一片廢墟,一個民族的浮沉,一種文化的沉積――廢墟不應遭到唾棄與掩蓋,它是歷史的見證,是文明的象徵。“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尊重歷史,尊重廢墟,因爲廢墟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