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魯迅

最新魯迅課文解析

魯迅2.59W

篇一:《藤野先生》重點語句解析

最新魯迅課文解析

《藤野先生》重點語句解析

1、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本文最初發表時,用“舊事重提之九”作副題。作爲“舊事重提之八”的是《瑣記》,結尾部分談到自己在南京水師學堂肄業,又轉至礦路學堂畢業,“爬上天空20丈和鑽下地面20丈,結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餘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於是,在《藤野先生》的開頭,就寫了上面已引的那一句。意思是說:到外國以後又怎樣呢?“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這一句話作爲獨立成篇的散文作品的起句,也因它的劈空而來,在結構藝術上顯示出獨創性;又因它的提示全段,在意思表達上有其深刻性。 對東京的失望和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之情。

2、頭頂上盤着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這個比喻的本體是盤着辮子,把學生制帽高高頂起,喻體是形成一座富士山,揭示了這些人既不想剪除辮子又怕外國人嘲笑的心理和效忠滿清王朝的政治傾向,顯示了這些“清國留學生”附庸風雅、庸俗醜陋、腐朽糜爛的精神狀態。

3、實在標緻極了。

“實在”是“的確”的意思,“標緻”本義是指相貌、姿態美麗,而且是多用於形容女人的,用來形容“清國留學生”,便是一種諷刺了,表現他們外表華美,精神空虛的特點。用“實在”修飾“標緻”,增強了這一反語的諷刺力量,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這羣頑固維護清王朝統治的“遺少”的鄙夷和反感。同時,還以“上野爛漫的櫻花”之美來反襯這羣“清國留學生”之醜。如果改爲“實在醜極了”,就顯得太直露,失去了嘲諷意味。 4、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

魯迅“對日暮裏,聞其名而憂祖國之衰”,

5、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

水戶的所以被記住,原因已經寫明白:“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表現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感。

6、大概是物以希爲貴罷。

“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與句末的“罷”合用,更加強了不敢肯定的語氣,這是作者用詼諧的口氣猜測自己在仙台受“優待”的原因,認爲日本友人對自己的關心,是出於對弱國國民的同情,而不是尊重,這對於有強烈愛國感情的魯迅來說,自然感到無限辛酸。

7、居然睡安穩了。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說這個客店居住條件不好,不易入睡,但出乎意料地睡安穩了,表露了作者對生活環境的惡劣不以爲意。“居然”一詞加強了整個句子的幽默感。這又與後文作者憤然離開仙台形成反襯——生活艱難並沒有使他離開,而學醫救國美夢的破滅使他去尋求新的救國之路了。

8、但一位先生卻以爲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我住在那裏不相宜,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說。我雖然覺得客店兼辦囚人的飯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難卻,也只得別尋相宜的住處了。

寓褒於“貶”。有意用“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寫這位先生的囉嗦和固執,有意用“卻”“也只得”等詞語寫“我”的不理解和不情願,似乎表露了作者對這位先生執意要“我”搬家的不滿,實際上生動地表現了日本人民對中國留學生的關懷。

9、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

“黑瘦”在全文出現兩次,突出人物外貌的特徵。幾句話,就活畫出一位生活儉樸、治

學嚴謹的學者的形象。這是作者,也是我們讀者對藤野先生的初步瞭解。繼續讀下去,我們則更深入地瞭解藤野先生的內在品質。

10、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

記藤野先生來上第一課時,說:(他)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

“寫出藤野先生樸實而又學識豐富的風度。”

11、我拿下來開啟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

“不安”的是“講義” (即課堂筆記)中有那麼多的脫漏和錯誤讓先生費神改正,“感激”的是先生對“我”如此熱情關心。先有“不安”,後有“感激”,符合人物心理活動過程。“不但??連??都??”構成遞進,從程度和範圍上作了強調,更充分地表達了對先生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12、但他也偶有使我很爲難的時候。

魯迅因中國有這種落後野蠻的習俗被外國知道而感到難爲情,由此表示了魯迅的愛國主義思想。 魯迅回答藤野先生的問題,不是因不具體不清楚而“爲難”,而是以沉痛而又複雜的心情具體回答了藤野先生提出的問題。藤野的嘆息,表示他對中國纏足女子的深切關注和無限同情。

13、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

中國當時確實是弱國,這是多方面原因包括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造成的。但這並不能說明創造了燦爛文化的中國人都是低能兒。“弱國”與“低能”並無必然聯繫,其邏輯是十分荒謬的。直接端出對方心裏所想的話,一方面揭示其荒謬,另一方面作爲反語,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滿腔的義憤。

14、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裏邊:??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

“偏”字一方面寫出作爲弱國的“中國人”特殊的悲慘境地,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對中國國民的愚昧的批評態度。“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說明不覺醒的不單單是那個被殺者,而是具有普遍性的,這是作者所深爲憂慮的。

15、在講堂裏的還有一個我。

便不能單寫“在講堂裏的還有我”。

“在講堂裏的還有一個我”這句話,其實是有所省略的。如果補全了,當是:在講堂裏還有一個被置於映示閒看槍斃中國人的一羣中國人的影片面前的一箇中國人,那就是我。──這樣寫當然太嚕了。魯迅既要表達這樣複雜的關係,又要寫得簡捷有力,於是寫下來的就是僅僅10個字的一句話,飽含憤激之情的一句話。

16、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

“閒看”槍斃犯人時的表現。看客們一方面對自己受剝削受壓迫麻木不仁,一方面又對他人受殘害而抱圍觀、鑑賞、興奮不已甚至幸災樂禍的態度。作者對黑暗政治壓迫和落後封閉的文化薰陶下的國民的劣根性表示了極大的憤慨。“何嘗”與“不”連用,以反詰的語氣加強肯定,說明他們無一例外的是這樣的幸災樂禍,麻木不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反動統治下的人們精神麻木的痛恨。

17、“嗚呼,無法可想!”

魯迅用“嗚呼,無法可想!”這一感慨,來說明中國羣衆的愚昧和落後,說明長期殘酷的階級壓迫所造成的後果多麼嚴重。

18、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那”是相對於“這”而言的,作者是在離開日本回國之後,也就是在寫作本文之時說“那時那地”的,表明了這是回憶性作品。原來“我的意見”是學醫,爲祖國服務,爲國民服務,“變化”了以後是想從事文藝運動,醫治同胞的麻木和愚昧。變化的原因是因爲魯迅認識到醫學救不了中國,要救中國,在當時第一重要的是喚醒人民的覺悟,改變人們的精神,這就首推文藝。

19、狀況也無聊。

“狀況也無聊”略近於文言的“乏善可陳”,也就是說自己沒有什麼值得告訴對方,看作謙詞可以,不必去鑽“微言大義”的牛角尖。

20、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爲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不知怎地”,照應前文“一去之後,杳無消息”,同時也是有意把“時時記起他”說成是難以解釋的事,反襯藤野先生對“我”的影響之大和我對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深。

21、小而言之,是爲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爲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

“大”與“小”的.區別在於醫學傳播的範圍。“小而言之”,“爲中國”有新醫術;“大而言之”,“爲學術”能廣爲傳播。前者表示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所以對勤奮好學的弱國學生魯迅能一視同仁,熱情教育;後者表示藤野先生對醫學事業的熱愛,希望新的醫學爲人類造福,這也就是他滿腔熱忱地教育魯迅的原因。因而魯迅先生熱情地讚揚“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

22、只有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牆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爲“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偷懶”乃是作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說法;“似乎”表明事實並未真出現,不過是作者想象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抑揚頓挫的話”指藤野先生對“我”乃至對中國寄予殷切希望的話;“良心發現”指愛國愛民思想和鬥爭精神受到觸動;“增強勇氣”指作者早期遭受封建勢力、帝國主義勢力迫害,想到藤野先生對自己乃至對中國的希望,便增加了鬥爭的勇氣;“正人君子”是反語,諷刺那些自命爲“正人君子”而實際上爲軍閥政客張目的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的御用文人;寫爲他們“深惡痛疾的文字”,是表達用筆作武器,和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的決心。這段話表現了作者對藤野恩師的深深懷念,表明了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着“我”,“我”把懷念化爲鬥爭的力量。

篇二:朝花夕拾好句摘抄

朝花夕拾好句摘抄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

魯迅的回憶性散文,也就是魯迅的往事。它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讀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師益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是爲少年兒童寫的,但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味盎然,而且隨着年歲的增加,我們總能從中讀出不同的味道來,這就是魯迅作品的魅力所在。全書由《小引》《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記》《 藤野先生》《範愛農》《 後記》 構成。本書裏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現當時的世態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魯迅先生對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家人師友的真摯感情。敘述親切感人,又有機地糅進了大量的描寫、抒情和議論,文筆優美清新,所以被堪稱現代文學史上最高水平的回憶散文。 《朝花夕拾》作品中唯美語句摘抄:

1、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2、生活,就是面對現實微笑,就是越過障礙注視未來;生活,就是用心靈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葉綠的枝頭;生活,就是面對困惑或黑暗時,靈魂深處燃起豆大卻明亮且微笑的燈展。

3、人生似一束鮮花,仔細觀賞,才能看到它的美麗;人生似一杯清茶,細細品味,才能賞出真味道。我們應該從失敗中、從成功中、從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4、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暫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

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線,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時光前行。

5、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生活是一位博學的老師,它常常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爲我們指點迷津,給我們人生的啓迪。

6、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書,包羅萬象;生活是一把六絃琴,彈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飛馬牌大鐘,上緊發條,便會使人獲得濃縮的生命。

7、生活如花,奼紫嫣紅;生活如歌,美妙動聽;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詩,意境深遠,絢麗多彩。

8、人生如一本書,應該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應該多一些昂揚的旋律,少一些憂傷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畫,應該多一些亮麗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調。

9、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於靈秀;人生就像一場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於及時。

10、人生的路漫長而多彩,就像在天邊的大海上航行,有時會風平浪靜,行駛順利;而有時卻會是驚濤駭浪,行駛艱難。但只要我們心中的燈塔不熄滅,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線繼續航行。人生的路漫長而多彩:在陽光中我學會歡笑,在陰雲中我學會堅強;在狂風中我抓緊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緊理想;當我站在中點回望,我走出了一條屬於我的生之路。

11、前天,已將《野草》編定了;這回便輪到陸續載在《莽原》上的《舊事重提》,我還替他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12、生命的美麗,永遠展現在她的進取之中;就像大樹的美麗,是展現在它負勢向上高聳入雲的蓬勃生機中;像雄鷹的美麗,是展現在它搏風擊雨如蒼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麗,是展現在它波濤洶涌一瀉千里的奔流中。

13、生命是盛開的花朵,它綻放得美麗,舒展,絢麗多資;生命是精美的小詩,清新流暢,意蘊悠長;生命是優美的樂曲,音律和諧,宛轉悠揚;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