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梁實秋

梁實秋的創作與翻譯

梁實秋1.04W

梁實秋的創作與翻譯相得益彰,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漢譯《莎士比亞全集》恪守"中庸"之道,體現了"隔"與"不隔"的文化心態。

  

1、生平簡介

梁實秋,號均默,原名樑治華,字實秋,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於北京。1915年夏,考入清華學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學,專攻英語和歐美文學。回國後,先後任教於南京東南大學、青島大學(後改爲國立山東大學)並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北京師範大學。1949年5月移居臺灣,先後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文學院長。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臺北。梁實秋是現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主要作品有《文藝批評論》、《雅舍小品》、《英國文學史》、《英國文學選》等,並翻譯有《莎士比亞全集》。

2、翻譯之路

梁實秋被任爲外國文學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成爲學校裏的大員。青島大學於1930年10月21日正式開學,梁實秋擔任的課程有“英國文學史”、“文藝批評”等,這些課都是以前講過的,輕車熟路。他除了擔任教學和外文系的行政職務外,還負責圖書館的工作,購書、內部行政事務等等,工作十分忙碌。在青島期間,除了教學,梁實秋更多的時間還用在讀書、寫作和翻譯上。此前,他在上海從事文學批評時,曾遭到以魯迅爲首的左翼文學家的猛烈攻伐。來到青島後,梁實秋他已基本上絕意於批評而潛心於讀書了。他制定了一個龐大的讀書計劃,其中,《十三經注疏》、《資治通鑑》、《二十一史》被列在首位。《十三經注疏》全系“圈讀”,而《資治通鑑》除圈讀外,還加了批註。一部仇兆鰲的《杜詩詳註》一直跟了他五十年,都被“翻爛了”。對這些卷帙浩繁的典籍,他是下了真功夫的,一部《十三經注疏》他甚至是在廁所裏讀完的。他自述說,將經書“置於廁內,雖雲不敬,但逐日瀏覽,稍得大意,亦獲益不淺。厥後對於經書始知仔細閱讀。在廁內看書,在枕上看書,是我的毛病,積習難除,不足爲訓”。但梁實秋更用心的還是他的翻譯工作。

也正是在青島大學,他開始了自己一生中最爲人所欽仰、也是規模最爲浩大的“工程”——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1930年底,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即美國庚款委員會)開第6次年會,議決成立編譯委員會,以胡適、張準爲正副委員長。經胡適推薦,第29次執行委員會議透過聘請了丁文江、徐志摩、陳寅恪、傅斯年、趙元任、聞一多、梁實秋、竺可楨等13人爲編譯委員會委員。編譯委員會下分兩組,一爲自然科學組,一爲文史組,其工作則分爲三部,其中一部是世界名著部,任務是“選擇在世界文化史上曾發生重大影響之科學、哲學、文學等名著,聘請能手次第翻譯出版”。編譯委員會成立後,胡適擬定了一個計劃,準備成立一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專門委員會,由聞一多任主任,成員有徐志摩、葉公超、陳源、梁實秋,共5人。其工作爲擔任翻譯及審查,並先行試譯,以期決定體裁問題,經費暫定爲5萬元。

爲此,胡適曾致信與聞一多、梁實秋仔細研究過,他認爲;“最重要的是決定用何種文體翻莎翁。我主張先由一多、志摩試譯韻文體,另由你(指梁實秋)和通伯(指陳源)試譯散文體。試驗之後,我們纔可以決定。或決定全用散文,或決定用兩種文體。”對這項工作,起初聞一多等都很熱心,做了初步的計劃,自己分工從《哈姆雷特》入手,預計5年內先成莎集。然而,由於時局不靖,大多數成員未能按計劃進行。1931年11月徐志摩去世後,人手更爲缺乏,合譯計劃遂無法實現。

3、偉大成就

梁實秋原來對莎士比亞的認識也甚爲有限,只在讀書時讀過《麥克白》、《亨利四世》等幾個劇本,但他自念翻譯莎劇乃極有意義之工作,遂決定獨立爲之。他制訂了一個翻譯計劃,預備默默耕耘,每年譯出兩部,18年後中文字莎翁全集即可問世。從此以後,在教學之餘,梁實秋就開始埋頭翻譯莎劇,到抗戰前夕共完成了8部,4部悲劇4部喜劇。1936年,商務印書館開始出版樑譯莎劇,到1939年,相繼出版了《哈姆雷特》、《馬克白》、《李爾王》、《奧賽羅》、《威尼斯商人》、《如願》、《暴風雨》、《第十二夜》等8部。1967年,樑譯《莎士比亞全集》才最終完成出版,這是梁實秋對於中國文化的最傑出貢獻。

梁實秋平生主要有三大成就:一是文學創作與文學評論,他出版的散文、小品、雜文集多達20多種;二是編纂英漢詞典,他編寫了30多種英漢字典、詞典及英文教科書;三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這也是耗時最長、用精力最大的一項工程。可以說梁實秋不愧爲一代文學大師、翻譯大師。

<梁實秋對翻譯的觀點>

1、 無論是機關主持的,或私人進行的翻譯,對於原著的選擇宜加審慎,愚以爲有學術性者,有永久

價值者,爲第一優先。

有時代需要者,當然亦不可盡廢。惟嘗見一些優秀的翻譯人才做一些時髦應世的翻譯,實乃時間精力的浪費。西方所謂暢銷書,能禁得時間淘汰者爲數不多,即以使世俗震驚的諾貝爾文學獎而言,得獎的作 品有很多是實至名歸,但亦有浪得虛名不負衆望者,全部予以翻譯,似不值得。

2、 譯者不宜爲討好讀者而力求提高文字之可讀性,甚至對於原著不惜加以割裂。

好多年前,我曾受委託審查一部名家的譯稿——吉朋的《羅馬衰亡史》。這是一部大書,爲史學文學的傑作。翻閱了幾頁,深喜其譯筆之流暢,迨與原文對照乃大吃一驚。原文之細密描寫部分大量被刪割了,於其刪割之處巧爲搭截,天衣無縫。譯者沒有權力做這樣的事。又曾讀過另一位譯者所譯十六世紀英國戲劇數部,顯然,他對於十六世紀英文了解不深。英文字常有一字數義,例如flag譯爲“旗”,似是不誤,殊不知此字另有一義爲“菖蒲”。這種疏誤猶可原諒,其大量的刪節原作,重輒一二百行則是大膽不負責 任的行爲,徒以其文字淺顯爲一些人所讚許。

3、 中西文法不同,文句之結構自異。

西文多子句,形容詞的子句,副詞的子句,所在多是,若一律照樣翻譯成中文,則累贅不堪,形成爲人詬病的歐化文。我想譯爲中文不妨以原文的句爲單位,細心體會其意義,加以咀嚼消化,然後以中文的固有方式表達出來。直譯、意譯之益或可兼而有之。西文句通常有主詞,中文句常無主詞,此又一不同之 例。被動語態,中文裏也宜比較少用。

4、翻譯人才需要培養,應由大學國文英語系及研究所擔任重要角色。

不要開翻譯課,不要開訓練班,因爲翻譯人才不能速成,沒有方法可教,並且沒有人能教。在可能範圍之內,師生都該投入這一行業。重要的是改正以往的觀念,莫再把翻譯一概摒斥在學術研究與文藝活動 之外。對於翻譯的要求可以嚴格,但不宜輕視。

5、主張譯人語“國化”。

譯文就更注重文字意境的傳達,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不侷限於形式的嚴格對等。故在譯文形式上相對比較鬆散,格律不嚴謹,在語言使用上,文風樸素清雅,把原詩那種濃烈的感情透過自己的素麗文筆呈現出來。比如“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過很明顯”、“美繁榮事物總不免要凋落,偶然的,或是隨自然變化而流轉”,讀起來更像是散文。可見,譯者的風格在語言風格的選取上、在形式格律的取捨上,都得到了彰顯,儘管在傳達原作風格上,詩味不夠,語言也不夠華麗,該譯文仍不失爲佳譯。至少我們看到了立體的作者和譯者。

6、梁實秋對翻譯的一些見解

翻譯可以說不是一門學問,也不是一種藝術,只是一種服務。所以譯者不是學者,而有時被情勢所迫,不得不接近於學者治學態度的邊緣,否則便不是良好的服務。凡是藝術皆貴創造,翻譯不是創造。翻譯是把別人的東西,咀嚼過後,以另一種文字再度發表出來,也可說是改頭換面的複製品。然而在複製過程中,譯者也需善於運用相當優美的文字來表達原著的內容與精神,這就也像是創造了,雖然是依據別人的創作爲固定的創造素材。所以說翻譯不是藝術而也饒有一些藝術的風味。翻譯,若認真做,是苦事。逐字逐句,矻矻窮年,其中無急功近利之可圖。但是苦中亦有樂。翻譯不同創作,一篇創作完成有如自己生育一個孩子,而翻譯作品雖然不是自己親生,至少也像是收養很久的一個孩子,有如親生的一般,會視如自己出。翻譯又像是進入一座名園,飽覽其中的奇花異木,亭榭樓閣,循着路線周遊一遭而出,耳目一新,心情怡然。總之,一篇譯作殺青,使譯者有成就感,得到滿足。翻譯是爲了人看的,但也是爲己。

昔人有言,閱書不如背書,背書不如抄書。把書抄寫一遍,費時費力,但於抄寫過程之中仔細品味書的內容,最能體會其中的意義。我們如今可以再補一句,抄書不如譯書。把書譯一遍費時費力更多,然而一字不苟地字斟句酌之餘必能比較的更深入瞭解作者之所用心。一個人譯一本書,想必是十分喜愛那一本書,花時間精力去譯它,是值得的。譯成一部書,獲益最多的,不是讀者,是譯者。無論是機關主持的,或私人進行的翻譯,對於原著的選擇宜加審慎,愚以爲有學術性者,有永久價值者,爲第一優先。譯者不宜爲討好讀者而力求提高文字之可讀性,甚至對於原著不惜加以割裂。中西文法不同,文句之結構自異。西文多子句,形容詞的子句,副詞的子句,所在多是,若一律照樣翻譯成中文,則累贅不堪,形成爲人詬病的`歐化文。翻譯人才需要培養,應由大學國文英語系及研究所擔任重要角色。

<翻譯書目之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的故事>

1、主要翻譯書目

梁實秋一生翻譯了很多作品,其中包括:《阿伯拉與哀綠綺斯的情書》《結婚集》《潘彼得》《西塞羅文錄》《職工馬南傳》《威尼斯商人》《奧賽羅》《哈盂雷特》《暴風雨》《吉爾菲先生之情史》《情史》《咆哮山莊》《百獸圖》《莎士比亞戲劇集20種》《雅舍譯叢》《莎士比亞全集》。 2、著名譯文《莎士比亞全集》的誕生

這當中最有名的算是梁實秋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了,梁實秋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不僅歷時長、工程大,而且尚有鮮爲人知的奇特經歷。梁實秋在晚年回顧他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經歷時說:“使我能於斷斷續續30餘年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者,有三個人:胡先生、我的父親、我的妻子。”翻譯莎翁的劇作不是梁實秋個人的選擇,而是胡適先生的倡導。正由於胡適先生的倡導合乎梁實秋讀第一流書的主張,才使得梁實秋接受了這個挑戰。1930年,任職於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翻譯委員會的胡適,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計劃。胡適共物色五人擔任翻譯,他們是聞一多、徐志摩、陳西瀅、葉公超和梁實秋,計劃五至十年完成。對這樣一個龐大計劃,梁實秋從一開始態度就十分積極,他不僅明確答應承擔一部分任務,而且擬定了八條具體實施計劃,得到了胡適的首肯。

從此,梁實秋文學實踐中極其壯麗輝煌的詩篇開始了,他個人的命運註定和偉大的莎士比亞的名字聯繫在一起,他沒有辜負胡適先生的期望,以難以置信的毅力年復一年地工作着。特別是當聞一多、徐志摩等四人臨陣退出,梁實秋便一個人把全部任務承擔起來。胡適先生對梁實秋的翻譯工作一直非常關心,有一次,他赴美國開會,臨行前還帶了梁實秋剛譯完的《亨利四世》,說:“我要看看你的譯本能不能讓我一口氣讀下去。”胡適還對梁實秋說,等全集譯成之時他要舉行一個盛大的慶祝酒會。可惜,全集譯成開酒會之時胡適已經去世了。抗戰爆發前梁實秋完成了八部莎翁劇作的翻譯工作,四部悲劇,四部喜劇。“七七事變”後,爲了躲避日寇的通緝,梁實秋不得不逃離北京,抗戰八年間他幾乎中斷了莎翁劇作的翻譯。抗戰勝利後梁實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課餘之暇,他又把荒廢多年的莎翁劇作翻譯工作重新開始。這時父親已滿70歲,有一天,老態龍鍾的父親拄着柺杖走進梁實秋的書房,問莎劇譯成多少,梁實秋很慚愧這八年交了白卷,父親勉勵他說:“無論如何要譯完它。”一句話,說得梁實秋心頭髮熱,眼含熱淚。他說:“我就是爲了他這一句話,下了決心必不負他的期望。”

梁實秋一個人承擔起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在當時的情況下,一沒有穩定的環境,二沒有可查閱的資料,其翻譯中的困難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妻子程季淑給予最直接的鼓勵與支援,梁實秋不可能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妻子季淑經常詢問梁實秋一天譯了多少字,當梁實秋告訴她譯了3000多字時,她就一聲不響地翹起她的大拇指。她雖然不看梁實秋的譯稿,但很願意知道梁實秋譯的是些什麼,所以莎士比亞的幾部名劇故事季淑都相當熟悉。當梁實秋伏案不知疲倦時,季淑不時地來喊他:“起來!起來!陪我到院裏走走。”她這是讓梁實秋休息。梁實秋回憶說:“我翻譯莎氏,沒有什麼報酬可言,窮年累月,兀兀不休,其間也很少得到鼓勵,漫漫長途中陪伴我體貼我的只有季淑一人。”

像漫長無盡的馬拉松賽跑一樣,梁實秋在經歷了頑強拼搏之後,終於到達了終點。1967年,由梁實秋一個人獨立翻譯的莎士比亞37種劇本全部出齊。這個奇蹟極大地震撼了臺灣文化界。8月6日,臺灣的“中國文藝協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中國語文學會”等團體聯合發起,在臺北舉行了300多人蔘加的盛大慶祝會,向爲中國文化建設事業建立功勳的梁實秋致敬。當天的《中華日報》報道說梁實秋是“三喜臨門”:“一喜,37本莎翁戲劇出版了;二喜,梁實秋和他的老伴結婚40週年;三喜,他的愛女樑文薔帶着丈夫邱士耀和兩個寶寶由美國回來看公公。”

此後,梁實秋沒有鬆勁,又用一年的時間譯完了莎士比亞的三部詩集。至此,梁實秋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40冊算是名副其實地完成了。

<大師風采的逸事>

1、 逸事之一

兒子梁文騏回憶,梁實秋教學數十年,口操英語,卻總是長袍馬褂,千層底布鞋,迭襠褲子,還要綁上腿帶子,常引得時髦男女竊笑,他卻毫不在意。在師大授課時,一次講英格蘭詩人彭斯(Burns)的一首詩,某女生聽到動情處,竟淚下如雨,伏案放聲大哭起來。梁文騏問父親:“您是否覺得很抱歉?”他回答:“不,彭斯才應該覺得抱歉。”梁實秋上課,一度黑板上不寫一個字,他說:“我不願吃粉筆灰。”

2、 逸事之二

兒時,梁實秋特別憎恨他的小辮子,覺得像豬尾巴一樣難看不說,早上起來梳辮子也實在惱人。年歲稍長,聽父親讀《揚州十日記》《大義覺迷錄》等書,又聽父親講清軍入關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故事,樑對辮子愈加反感。辛亥革命後,他馬上跑到理髮店剪辮子,雖然“連揪帶剪,相當痛,而且頭髮渣順着脖子掉下去”,但內心“十分快意”。

梁實秋兒時頑皮,對讀書不感興趣,每當此時,母親就高舉笤帚疙瘩進行威嚇,但每次都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一次,母親監督他讀書,讀到“一老人,入市中,買魚兩尾?步行回家”時,樑大惑不解,問母親:“爲什麼買魚兩尾就不許他回家?”全家大笑。

小學時,梁實秋各門課程都應付裕如,唯獨畏懼“算術”,他說:“像‘雞兔同籠’一類的題目我認爲是專門用來折磨孩子的,因爲我當時想雞兔是不會同籠的,即使同籠也無需又數頭又數腳,一眼看上去就會知道是幾隻雞幾隻兔。”

3、逸事之三

清華對體育特別重視,畢業前照例要考體育,對梁實秋來說,最難過的一關是游泳。考試那天,樑約好了兩位同學各持竹竿站在泳池兩邊,以備萬一。他一口氣跳進水裏馬上就沉了下去,喝了一大口水之後,人又浮到水面,還沒來得及喊救命,又沉了下去„„兩位同學只能用竹竿把他挑起來。他當然不及格,一個月後需補考。雖然苦練了一個月,但補考時,剛入池中,他便一個勁地往下沉,一直沉到了池底,摸到了滑膩膩的大理石池底,好在這次稍微鎮靜些,在池底連着爬了幾步,喝了幾口水之後又露出水面,在接近終點時,從從容容地來了幾下子蛙泳,逗得一旁的體育老師馬約翰笑彎了腰,給了他一個及格。

梁實秋對火腿品質要求甚高,對臺灣熏製火腿很是不滿,常說“有死屍味”,視爲下品。逢年過節,有人送禮,常有火腿一包,開啟一看,或有蛆蟲蠕動,或有惡?撲鼻,無法忍受,棄之又覺可惜。樑百般思索,頓生妙計,將火腿掛在牆外電線杆上,謂之“掛高杆”。片刻工夫,即被人取去,如是者數次。夫人程季淑非常反對,樑卻認爲願者上鉤,不傷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