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老舍

老舍文集讀後感6篇

老舍2.51W

老舍文集讀後感1

書籍是知識的海洋,在這無邊無際的海洋裏,我盡情的遨遊。今年暑假我拜讀了老舍爺爺的書集。

老舍文集讀後感6篇

老舍有成千上萬的文章,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白鼠》。老舍喜歡小動物,以至於能把動物們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可令人驚訝的是,老舍還會像童話家一樣,寫動物童話呢!

小白鼠有八個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一個。他長得很漂亮,雪白的毛兒,長長的尾巴一甩一甩的。這讓得意忘形的小白鼠覺得自己好看得不像只老鼠,倒像是一隻可愛的小白兔。這隻小白鼠覺得自己很漂亮就不會被人欺侮,所以就與一隻又肥又大的大黃貓成爲了朋友,可這隻飢餓的黃貓一口就把他吃得一乾二淨。透過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的外表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靈美。

雖然文章很短,但是這些語言是多麼生動、形象啊!但這也離不開老舍仔細地觀察,更重要的是老舍博覽羣書,將書中的精華結合在一起。是啊,要是我們也像老舍一樣每天仔細觀察,儘量讀盡天下所有的書,那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了,寫文章時又何愁雙眉不展呢?

老舍文集讓我的暑假生活過得十分充足;讓我的暑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也給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老舍文集讀後感2

姐有一本厚厚的《老舍精典作品選》,我趁着空閒的時候拿出來看。《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最愛看的。

看完祥子的故事,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覺得祥子實在太可憐了。祥子善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一樣的積極和堅韌精神。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用血汗錢買來了一輛自己的新車。沒過多久,祥子稀裏糊塗地被兵抓去,車子被奪走了。接着,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取了他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後來,又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因虎妞難產死了,不得不賣車料理喪事。最後,祥子成了一個墮落、自私的人。

我想,假如祥子生活在現代,他可以在北京城裏開出租車,做上“的哥”。憑着他的吃苦耐勞和對北京城的熟悉,經過三年的努力,他一定可以買上一輛轎車。而且,現在醫學這麼發達,虎妞的難產是小兒科,母子完全可以平安無事。這樣祥子一家就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再往好處想,憑着虎妞治理人和車廠的能耐,經營一個出租車公司就更發達了。

這樣一想,我全明白了,要是現在,祥子就可以避免許多的不幸。所以,歸根到底,祥子的悲慘遭遇是由那個時代,那個社會造成的。

老舍文集讀後感3

讀了《母雞》這篇課文,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母愛很偉大,

老舍先寫對“母雞”的厭惡,在寫對“母雞”的崇敬,感情先後迥然不同。這種強烈的鮮明的對比,是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自然產生了一種幽默可笑的感覺,是我們彷彿在欣賞一個風趣的相聲或小品。

這篇文章寫出了母雞對雛雞的關心與照料;幹什麼事都處處想着雛雞,讓着雛雞;而且還教它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教它們擠在母雞的翅下、胸下……這都是雞母親愛他們,呵護它們的表現,這是母愛的自然流露,

“當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時,它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教它的兒女吃。”讀到這裏,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像文中的母雞一樣,一做我愛吃的飯菜時,媽媽就在一旁看着我狼吞虎嚥地吃着,並且還說:“慢點吃,別噎着。”我擡起頭,嚼着菜,問道:“媽媽,您怎麼不吃啊。”而媽媽卻笑着說:“你吃吧,我不愛吃這菜。”每當我這樣問她的時候,媽媽總是這樣回答。現在,我明白了其中的原要。

感謝老舍,感謝老舍先生帶給我們的文章——《母雞》,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使我明白了母愛的偉大,

老舍文集讀後感4

令我崇敬的作家有許多許多,但最令我敬佩不已的大作家就要數老舍了。老舍出生於滿族的一個城市的貧窮家庭。他不愧爲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爲“人民藝術家”。

《老舍散文集》裏的作品善於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感情,深受大家的喜愛。我覺得老舍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它生動的語言,充分地體現了北京的地方色彩,也充分地傳達了北京勞動人民的悲憤和辛酸,嚮往與希望。

讀了老舍散文集,我受益匪淺。老舍幽默的風采深深吸引着我。他的作品所描寫的內容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但他的幽默裏我讀出了傷心和眼淚,黑暗的舊社會裏又讓人看到了階級友愛的溫暖和光明。讀了老舍的作品,我感覺自己對作文有了濃厚的興趣。作文要留心觀察,細心品味,而不是憑空胡思亂造。

讀了《老舍散文集》之後,我越發的敬佩老舍先生。他在那樣艱苦環境中,能寫出這麼多優美的文章,不得不令人讚賞。而我生活在黨的陽光下,無憂無慮,應該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學好本領將來爲祖國的更加強大而做出貢獻。

老舍文集讀後感5

我從小就愛看許多著名現代作家寫的文章,尤其是大家熟悉的巴金、冰心、老舍等作家,他們寫的文章或作品,我是百讀不厭。

我們課本的第一篇課文,名字就叫《養花》,是老舍先生寫的,我對它非常欣賞,因爲老舍用非常樸素、簡練的話語,記敘了自己養花的經歷以及養花的樂趣。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這看似很普通的話語,卻說明了勞動是人生活的根本,養花需付出勞動,纔會有收穫,你們說對嗎?

在平時的工作中,老舍先生也運用了勞逸結合的方法,使自己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這正告訴了我們平時學習的時候,可以寫一會就到室外去曬曬陽光,看看綠色,開闊視野,有益身心。

當然,養花也會得到許多知識。比如說:有的話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底下,有的喜幹,就別多澆水。我們在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時,總會或多或少地積累一些知識,多得些知識絕不是壞事。

這篇課文抒發了老舍先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我想,我們也要像老舍先生那樣,把自己的愛好當做生活中的一種樂趣,精心的照管它們。你的生活會因此豐富多彩,自身也會感到充實、幸福。

老舍文集讀後感6

一次作文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老舍的作品《母雞》,它令我感觸頗深。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作者一向討厭母雞,但母雞有了小雛雞後爲雛雞做了很多事,讓作者不再討厭母雞了。文中的母雞那種負責的精神令人敬佩。

而平時的我,卻沒有想到自己應有責任感。記得有一次,我考試的成績十分不理想,錯題特別多,老師讓我們改在卷子後面,然後自己再出一道類似的題。可我錯的太多了,心想:把題抄上改完後就行了吧!老師看我改了這麼多,應該可以“矇混過關”了吧!不然,可改到什麼時候呀!想着,我便只改了題,出了沒幾道題,就玩去了。

第二天,老師說:“少題的同學有:‘XXX、陶夢詩’……”我頓時傻了眼,心想:看來還是逃不過這一關,混水摸魚也不行呀!於是,我就老老實實地改了題。今日想來還後悔萬分。我是多麼不負責任呀!我竟然沒有按老師改題的要求做,欺騙了老師,也欺騙了自己,辜負了父母的希望。而母雞是多麼負責任呀!與母雞相比,我自愧不如。

我學習母雞負責的精神,再也不自欺欺人了。《母雞》喚起了我的責任心,敞開了我心靈的大門,我感謝《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