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季羨林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季羨林2.4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1

這是一本很好讀的書,不是很長,總共不過180多頁,用了不到兩個晚上就讀完了,老公都說我讀得快了(呵呵,因爲我一向讀書不是很快的)。讀過這本書,我對國學大師,當代學界泰斗季羨林的思想觀點有了一些瞭解,也對季羨林本人認識更多了。此前知道季羨林還是在去年7月他去世時,在新聞上了解到的,還有就是開心辭典的“開心學國學”活動讓我知道了這位大師。《季羨林談人生》這本書收錄了他對於人生,對於道德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事物的態度的小文章。這些文章多是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期間所作,也即季老在九十歲寫的文章,他對於人生和社會的認識確實有更深的一個層次。讓我特別難忘的是季老認爲人生的意義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長鏈中的一環的組成部份,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做好這個環,推動歷史向前進步,我覺得這個人生的意義很有高度,很深刻。

另外,在多篇文章中,季老都提到了人要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人與自身修養的關係。每次都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認爲在當前這個關係的處理是最重要的一個,西方工業革命以後,他們所崇尚的“征服自然”確實讓人類的生活進步了不少,然而現在凸現的環境污染、物種減少、臭氧層遭破壞、溫室效應等等問題,都警示着人類不能再與大自然爲敵,對立地去發展了,應該是弘揚東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時候了。季老在多篇文章中反覆強調此點,說明了他對人類發展的擔憂,是深刻的、長遠的、應該引起重視的。

現在有“季羨林研究所”這麼一個機構,專門做對季羨林作品及其本人的研究,我想既然有必要設立這樣的機構,說明應該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從這位大師身上學習,以後可以再讀讀相關書籍,可以使自己的思想也更爲深刻和長遠。讀罷此書,我還繞有興致地又查了一下與季羨林相關的`資料,其中,他與小學文化的妻子相守一世情很是讓人感動。在這裏就不再多說啦。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2

《季羨林談人生》這本書大部分是季羨林先生在八十多歲到九十多歲之間寫的一些散文。既有對人生起伏的回憶,也有寫景抒情的美文。包含了對恩師,同事的評價,對生命生活的理解。文字平實而不華麗,反映了作者本身對待人生的態度。望九之年的季老,總結他八十多個春秋的人生經歷,開篇三節大談人生,人生的內涵、意義。品讀這本書,瞭解到了季老近九十年的生活體味,感悟到了他對自己人生旅途的總結。

關於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季老說:“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啓下、承前啓後的責任感。”是的,責任感,對於人類前進、時代進步的歷史責任感,每個人都應該擁有。這決不是在高喊口號,這是大智大慧的耄耋老人對後輩的諄諄教誨。我們所有人都應當謹記在心。

對於人生,他還提出:“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另一個意義上對人生的詮釋。儘管人人都希望有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每個人不可能始終一帆風順。哪裏事事都會讓你稱心如意呢?況且人生活在世上又怎能逃脫了“生、老、病、死”呢?既然如此,人活一世,就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麼圓圓滿滿,關鍵在於我們採取怎樣的生活態度。季老經歷“文革”,進過“牛棚”,他又對誰抱怨過什麼?既然季老都無法“力挽狂瀾、改變歷史”,我們爲何不去試着改變自己的心境呢?

改變心境也就是尋求內心的和諧。“積極進取、努力改善”是人生,“消極沉淪、怨天尤人”也是人生。不懂得滿足,不保持心態平衡,又哪來內心的和諧?慢慢品讀《季羨林談人生》一書,他對人生的感悟洗滌我們內心的蕪雜、淺薄。

我們應該做的就是透過積極努力,把握有限人生,奮勇向前,勇於挑戰,活出精彩人生,展現最完美的自己。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3

今天讀了《季羨林談人生》這本書,書中《八十述懷》和《九十述懷》兩篇文章,給我很多感受。

文中說:“我在任何方面都是一個沒有雄心壯志的人,我不會說大話,不敢說大話,在年齡方面也是一樣。我的第一本帳只計劃活40歲到50歲。因爲我的父母都只活了40多歲……”讀到這句話,我的心猛地一震:人的生命是多麼短暫。在曾經艱苦的年代,人的壽命只有四、五十歲。而想想自己已經39歲,如果生活在曾經那個年代,我的壽命即將走到盡頭。可是,回想一下,至今一事無成,這38年的歲月中,自己不知做了什麼?光陰怎麼就如此飛快地閃過去了呢?

季羨林先生說:“在從80歲到90歲這個10年內,在我衝刺開始以後,頗有一些值得紀念的甜蜜的回憶……在撰寫我一生最長的一部長達80萬字的著作《糖史》的過程中,頗有一些值得記憶的情節。在長達兩年的時間內,我每天跑一趟大圖書館,風雨無阻,寒暑無礙……我心中想到的只是大圖書館中的盈室滿架的圖書,鼻子裏聞到的只有那裏的書香……”我非常羨慕季老能夠如此專注於一件事,即使到了耋耄之年,還有一件可以執着的事情“任性地做着”。想想自己活了38年,我究竟應該做什麼,到現在,還是不太清楚。有人說:“一生只認真做一件事。”想想真對,一輩子能夠堅持做好一件事,已經足夠了。我們的身邊,管建剛一直在研究作文教學;薛法根一直研究版塊教學;我的好朋友蘇文娟一直在研究她的茶文化。他們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即使到了老年,退休了,他們依然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可以爲人們留下一些寶貴的東西。而我,至今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今天,這裏抓抓,明天那裏撓撓,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幹了什麼。

我想:我也應該爲自己定一個努力的方向,找到一件可以踏踏實實做一輩子的事情,爲大家留下一些可貴的東西。這樣,我纔沒有把我的生命白白浪費掉。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4

《季羨林談人生》由數十篇千字隨筆組成。以前看到談論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義”一統,“口號”滿篇,而季老先生用十分樸實的話語談論了人生繞不開的酸甜苦辣、進退榮辱,語言樸實無華,但從一個“看慣了人生百態,明瞭了世間春秋”的世紀老人筆下繪出,漸覺啓迪之意非同尋常。

人生的真諦是什麼?這是哲學永恆的話題。季先生強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聖殿堂裏的哲學家們的專利,“吾輩凡人”也要捫心自問:你爲什麼活着?人無法選取生與死,但人不能總處在被動和糊塗之中,我們應有所作爲。他對人生好處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好處與價值的話,其好處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啓下,承前啓後的職責感”。“有所作爲”“承擔職責”這類詞如果從一個普通人口裏蹦出,實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聯繫季老的學識與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認同。季老的文字初讀平淡如水,索然寡味,並無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誨。掩卷深思,頓悟: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歸真;世間之真理,又何需華麗的辭藻來修飾呢?

先生思考人生的見解是獨到的。但他並不特立獨行,只是從不人云亦云。在人生的旅途上,上天給了每個人不一樣的天時、地利、人和,如果個人的經歷是一個個句點,把點連成線便成了走過的人生。人生的契合就應在線上而不在點上,或許一樣平淡無味的連成直線,或許一樣跌宕起伏的連成曲線。先生走過的人生道路無疑是曲折的,這無數條曲線迂迴蜿蜒,爬滿了老人往昔光澤紅潤的臉。飽經滄桑的他告訴我們:“不完滿纔是人生。”

整本書讀完,發現人生總是有潮起潮落,但是在任何時刻都不能放下。發現作者最終的成績,離不開他年輕時候的努力。在清華期間偶然的旁聽課,影響了他的一生,在德國期間因爲二戰自我無法回國,但是正是這段時光奠定了其學術基礎。這個和喬布斯有類似性,誰明白喬布斯在大學時候旁聽了書法課而迷上了書法,之後蘋果的字型影響了世界。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無論如何,努力是務必的。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5

決定買一本《季羨林談人生》,感覺自己的知識特別是智慧太單薄了,而且做事情的時候很迷茫和彷徨。希望能從智者那裏學習智慧。

《季羨林談人生》,是季羨林(季羨林: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談人生問題的短文的彙集,是他在望九之年發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個極爲特殊的階段。世事滄桑,從這樣一位智識老人口中道來的人生感悟,如陳年佳釀,沁人心脾。令人愛不釋手的是,季羨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簡潔、通俗的百姓語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難以找到時下一些教科書式的人生哲學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說教。

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問題上,季羨林贊成張載民胞物與的世界觀,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觀點。把自然界看作是人類的夥伴,對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強制的手段。也就是說,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則,人類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或懲罰。

在人與人的關係問題上,季羨林提出:能爲國家、爲人民、爲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爲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爲自己着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爲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絕無僅有。反之,爲自己着想而不爲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壞。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上,季羨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滅私心,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正是基於這種人生觀,季羨林對人生具體境遇的態度,無論是對人生的不完滿、世態炎涼,還是對愛情、老年等等的論述,都顯得豁達、寬容、樂觀和實用。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和實現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個意義和價值基於平實的真理。季羨林的人生哲學也許不是無懈可擊的,但卻是平實而真摯、引人向善、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