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季羨林

《季羨林談人生》的讀後感6篇

季羨林2.41W

季羨林談人生》的讀後感1

我已經很久不好好看書了,也很久不做讀書筆記了。現在想到如何能寫出一份差強人意的讀書筆記的方法,大概就是懷着這樣的心情:這份讀書筆記是寫給自己看的。不是寫給別的人看,不必帶着濟世的口氣,不必帶着演講的顧慮,對自己誠實。更不必像上班打卡一樣爲了表示看完一本書去做筆記。我這樣說是因爲這些相反的事我以前在短暫的時間裏都幹過,我20xx年開始用博客寫過文章,我是在被社交網絡影響的一代中長大的。在社交媒體上的寫作,或多或少有一種傳播的意圖,而作者這種潛在的心理動機,大概是由於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說話的目的總歸是想與外界交流。然而社交網絡看似開放,實則封閉,這種交流未必有效,這構成了人的意願與現實環境的衝突。現在我漸漸意識到,在網絡上寫作雖然不可能是純粹的私人寫作,但是更多程度上是自娛自樂。

《季羨林談人生》的讀後感6篇

我的這篇讀書筆記更強調的是個人感受,而非對內容本身的評價。

這本書是我高中時候買來看過第一遍。現在想來,我那時之所以會買這本書,動機實在是比較功利的:以爲自己看完了就能參透些什麼,實則什麼也沒記住。人生沒有捷徑可走,別人的經驗自己體會過的理解最深,沒用心想過的偷不來。如今看第二遍,仍然沒有看全,是跳讀的。原因是因爲季老的一些話,常常讓我想起更多,於是先記下一些再說。我過去以爲這種書讀得最快,實則讀得最慢了。讀書的速度,不跟它的厚度成比例。

要說我第一遍 讀時什麼都沒記住也是假的,我還偏偏就記住了這句:“根據我的觀察,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壞人》)爲什麼唯獨對這句印象最深,我自己也不清楚。大概是因爲我害怕“壞人”。但是我人生中並沒有遇到過真正的壞人,這纔是最壞的事情。季老對壞人有個簡單的評定:損人不利己。但是我對人的評價趨向於多元化,這有可能使我走向這種情境,即“一般人雖受相當教育,但缺乏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關於人的素質的幾點思考》)

這次再讀,這句話依舊在我腦海中出挑得很。另外關於長壽之道,季老的回答讓我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養生無術是有術。”他的“三不”主義——不鍛鍊、不挑食、不嘀咕,最後一條當屬最重要,是我去年也體會到的一點。

他那句“哲學家同詩人一樣,都是在做詩。做不做由他們,信不信由你們。這就是我的結論”(《真理愈辨愈明嗎》)讓我笑他的頑皮和“真誠”的語氣。我在一本完全不同的書裏(《致青年學者》)竟也讀到過類似的言論。一位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獲得者認爲,哲學家總結出那套創造性的科研想法是如何形成的理論,跟實際上一個問題是怎麼解決的是兩碼事。言外之意就是:別聽他們扯,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吧。

季老在不止三篇文章裏都提到過,“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也就是社會關係;第三,人自己的關係,也就是個人思想感情矛盾與平衡的問題。這三個關係處理的好,人就幸福愉快。否則人就痛苦。”但是他沒有提到,這三個關係的解決次序。我想這三個關係人在一生中是同時解決的,但是對於不同關係的感知的先後、輕重取決於不同的人格。

季老這本書的很多文章都是着重討論後兩個關係的,這也是日常大家常關心的話題。我沒有都看完,覺得一下都看也記不住,不如以後再來翻翻。就第一個問題,季老給出了一個我不能理解的答案。他指出西方科學技術發展爲大自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並認爲西方思想對解決這個問題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東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纔是最終的解決之道。但是他也說,“天”到底指的是什麼,沒有統一的說法。估計他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本書裏,有更多論述。他這個說法在我看來特別模糊,幾乎沒有指導意義,因爲他沒有解釋,一個哲學觀念是如何解決科學難題的。我估計解釋這個問題,雖爲他所願,但非他所能。他所做到的是提出這樣一種觀點讓後人去積極想辦法。我作爲一個研發人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倍感困惑,聯想起李約瑟難題。我不知道季老具體指的是什麼,但是我會帶着這個問題繼續我的工作。

《季羨林談人生》的讀後感2

“我認爲人生中不能沒有爽朗的笑聲。”

爽朗的大笑,暢然,舒順,抑於狹小的自我內心世界太久,每日被繁雜的生活課業瑣事充斥填滿,且少了須臾停下來放鬆地大笑。常常有種感覺,人越往高處走,越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無知無助無力,心中越來越多的隙間被困惑滲滿,越來越不易感受到快樂。縝密的思緒彷彿一點點地使我們不易發笑,不易大笑,不易產生爽朗的笑聲。何其可悲。然而,城市,紛雜,擾攪,壓力,這些真的是我們不再大笑的理由麼?實則不然,源者是我們的心,內心裏的聲音。靜,使我們安逸;笑,看似動,擾動了平靜,可爽朗過後是真實可觸的舒暢,亦爲獲得更大的深層次的內心平靜。躁動浮世間,願一抹笑意,常掛於嘴角,願銀鈴般的笑聲縈繞耳畔,人生,因之,美哉。

“有人認爲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衆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但長壽,這對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會有一些好處的。”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語,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長壽,這常人看來求之不得的命運,對於真正長壽者來說,或許五五開,但,長與他人的那些時光加之利用樂觀積極過活便最大程度享受其益利的一面。我想,人雖無力選擇在世長短,但無論長壽短命,凡存活於世間,極力認真努力過活便好,看世間冷暖,心,隨之起伏,或許時時有嘆息煎熬,但體味過,以心態化之亦非不可。於自己小小的內心,小小的過往,小小的人生旅程中,客觀出現發生的事無力扭轉,但主觀待之的方式可控於己,臨之於物,感之於心。活着,以心之力化物之逆。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啓下,承前啓後的責任感。”。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要走,將視角拉遠,再拉遠,或許每個人,每代人的路漸漸渺小甚至虛無,但那並不代表人生無意義與價值。存在即合理。每個個體的存在都是歷史長河中必不可缺的一環。或許日常中,我們不會常常,作爲一個小小不言的個體,想到自己的歷史價值,但立足眼下,步入大學,選擇今後所走的路,踏出第一步,我想,我們每個人自己道路職業工作價值的認同自信將助於我們實幹,完成實現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的意義。

《季羨林談人生》的讀後感3

季老生前我對他以及他的書籍的瞭解也僅止於泛泛,關於他生病入院有所耳聞,卻不曾想我對一個耄耋老人的離世反應如此之大。09 年夏天的那個早晨我站在窗邊對着報紙默默地流了很久的淚。爲了季老,爲了生命的流逝,爲了那一句“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大師的年代”…… 也許吧。豈止是沒有大師,在這個充斥着“秒殺”、“山寨”,甚至連真正的牛奶都不復存在的今天,我們還擁有什麼?

在這個雞飛狗跳的年代讀季老的書讓我恍若隔世。那種熟悉又遙遠的感覺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觸動着我那自以爲強大的神經。書中講述的這些那些,發生在季老的身上也在你我身邊。他們的過去,我們的現在,你們的將來。

時間從不曾改變過什麼,變了的是你我的心。

書中的文字是如此的簡單、樸素,沒有華麗的修飾,沒有誇張的感嘆和傲視一切的結論,就這樣在這些樸實的文字裏,我被我自己的情緒所感染,因爲——我自卑。我自卑是因爲我的欠缺和不足,那個東西叫作——平靜的心。

《季羨林談人生》的讀後感4

今天讀了《季羨林談人生》這本書,書中《八十述懷》和《九十述懷》兩篇文章,給我很多感受。

文中說:“我在任何方面都是一個沒有雄心壯志的人,我不會說大話,不敢說大話,在年齡方面也是一樣。我的第一本帳只計劃活40歲到50歲。因爲我的父母都只活了40多歲……”讀到這句話,我的心猛地一震:人的生命是多麼短暫。在曾經艱苦的年代,人的壽命只有四、五十歲。而想想自己已經39歲,如果生活在曾經那個年代,我的`壽命即將走到盡頭。可是,回想一下,至今一事無成,這38年的歲月中,自己不知做了什麼?光陰怎麼就如此飛快地閃過去了呢?

季羨林先生說:“在從80歲到90歲這個10年內,在我衝刺開始以後,頗有一些值得紀念的甜蜜的回憶……在撰寫我一生最長的一部長達80萬字的著作《糖史》的過程中,頗有一些值得記憶的情節。在長達兩年的時間內,我每天跑一趟大圖書館,風雨無阻,寒暑無礙……我心中想到的只是大圖書館中的盈室滿架的圖書,鼻子裏聞到的只有那裏的書香……”我非常羨慕季老能夠如此專注於一件事,即使到了耋耄之年,還有一件可以執着的事情“任性地做着”。想想自己活了38年,我究竟應該做什麼,到現在,還是不太清楚。有人說:“一生只認真做一件事。”想想真對,一輩子能夠堅持做好一件事,已經足夠了。我們的身邊,管建剛一直在研究作文教學;薛法根一直研究版塊教學;我的好朋友蘇文娟一直在研究她的茶文化。他們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即使到了老年,退休了,他們依然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可以爲人們留下一些寶貴的東西。而我,至今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今天,這裏抓抓,明天那裏撓撓,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幹了什麼。

我想:我也應該爲自己定一個努力的方向,找到一件可以踏踏實實做一輩子的事情,爲大家留下一些可貴的東西。這樣,我纔沒有把我的生命白白浪費掉。

《季羨林談人生》的讀後感5

一本書看完了,就有想寫點什麼的衝動,覺得應該從中找到一些能讓自己受用的東西,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有時就在想,也讀了些許書,而有的到頭來只記得隻言片語,甚至有的一點也記不起了,那這樣有用嗎?我能肯定是有的,因爲正是在這個忘記的過程中在不斷找尋自己心靈的平衡點,明白生活的意義與樂趣。

人生是什麼?我想這個是沒有人能、也沒有人敢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爲人生是一個變化莫測的萬花筒,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問一問自己:你爲什麼活着?活着難道就是爲了恣睢的享受嗎?難道就是爲了忍饑受餓嗎?問了這些簡單的問題之後,就會讓我的頭腦清醒點了,也減少了一些糊塗。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何在?好多人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爲什麼活這一生。其實有時我也不明白人要活着,但當我和家人,朋友,愛人在一起時由心的幸福感,我就明白了;當我爲自己的未來努力學習,努力生活時的愉悅感,我又明白。人生就是能讓自己的家人,朋友,愛人因爲自己的存在而感覺更加快樂、幸福;能讓自己因爲自己的存在而不迷失前進的方向,能讓自己感覺到生活的能量與快樂。

《季羨林談人生》的讀後感6

季老在《成功》篇裏說到,成功的公式:天資+勤奮+機遇=成功,這個道理作爲成人都不難理解,但現實生活中如遇失敗,我們總是找出一大堆理由來,雖然這個話題說的很多,概括的經驗也是一大籮,可今天對於渾渾噩噩的我無疑是一鞭子,一個激靈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具行屍走肉,無聊的我把季老的話摘抄如下,如果你也很空虛,不妨看看下文。

什麼叫成功?《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成功:獲得預期的結果”,言簡意賅,明白之至。他說,人與人的之間天資是不相同的,誰也否定不掉,對於自我的天資要客觀和實事求是,不要自命天才,畢竟這樣的人是少之又少。

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囊螢、映雪、懸樑、刺股等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家喻戶曉,事理至明,無待饒舌。

談到機遇,往往爲人所忽視。它其實是存在的,而且有時候影響極大。就以他本人爲例,如果清華不派自己到德國留學,就不會有它後來的樣子。

他把成功的三個條件拿來分析一下,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爲力。機遇是不期而來,我們也無能爲力。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項上狠下功夫。古人的教導很多,爲大家熟悉的韓文公曾說過“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靜安先生第一境寫的是預期,第二境寫的是勤奮,第三境寫的是成功。其中沒有寫天資和機遇,應該不是疏漏吧,而是寫的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