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文言文

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文言文練習題

文言文2.66W

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文言文練習題

(宋)蘇轍

元豐三年,餘得罪遷高安①。夏六月,過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陽,入棲賢谷。谷中多大石,岌嶪②相倚。水行石間,其聲如雷霆,如千乘車行者,震掉③不能自持,雖三峽之險不過也。故其橋曰三峽。渡橋而東,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練,橫觸巨石,匯爲大車輪,流轉洶涌,窮水之變。院據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峯怪石,翔舞於檐上。杉松竹箭,橫生倒植,蔥蒨④相糾。每大風雨至,堂中之人,疑將壓焉。問之習廬山者,曰:“雖玆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矣。”(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有刪節)

[註釋]①高安:地名,今屬江西。②岌嶪[y鑍:危急的樣子。③震掉:驚恐。④蔥蒨[qi鄋]: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9。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4分)

(1)餘得罪遷高安( ) (2)渡橋而東 ( ) (3)匯爲大車輪 ( ) (4)窮水之變 ( )

10。下列加點字與“狂峯怪石,翔舞於檐上”中“於”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 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B。 受地於先王

C。 皆以美於徐公。 D。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雖玆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矣。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開篇即點明這次遊山的時間、地點和機緣,敘事簡潔。

B.文章層次井然:先寫棲賢谷,後寫棲賢寺。寫谷先寫水,後寫石;寫寺,先寫位置,再寫寺內僧堂。

C.作者運用一連串的比喻,且與三峽作比,表現了水聲勢浩大、險急、多變等特點

D.“杉松竹箭,橫生倒植,蔥蒨相糾”,這幾句從形和色兩方面描繪“杉松竹箭”,使景色鮮明突出。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9。(4分)(1)降職或遠調 (2)向東(3)成爲(4)窮盡 (每小題1分)

10.(2分)D 11。(2分)雖然這座山風景優美,(但)棲賢(谷與寺)大概是(其中)數一數二的啊。(前後句各1分。) 12.(3分)B

參考譯文:

元豐三年,我因獲罪被貶謫到高安。夏天六月,經過廬山,明知它風景優美而不敢久留。停留兩天,從廬山南面登山,進入棲賢谷。谷中有很多巨石,高聳相靠。水在石頭中間流動,聲音像雷霆,像千輛車疾馳,令人驚恐而不能自控,就連險要的三峽也比不上。所以那橋叫“三峽”(橋)。過橋向東,依山沿水而行,(只見)流水平滑像白練。(流水)橫衝巨石,彙集而形成大車輪(的`形狀),迴旋洶涌,窮盡水的(各種)變化。(棲賢)寺院建在流水的上游,右靠石壁,左臨流水。石壁的腳下,僧堂建在那裏。狂峯怪石,(宛如)在屋檐上飛舞。杉樹、松樹、竹子,(枝葉)橫生倒懸,青翠茂盛,相互交錯。每當大風大雨來臨,僧堂中的人懷疑(樹木)將壓下來。向熟悉廬山的人詢問,(他們)說:“雖然這座山風景優美,(但)棲賢(谷與寺)大概是(其中)數一數二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