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文言文

閱讀說難文言文回答問題

文言文3.04W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閱讀說難文言文回答問題

韓非作《說難》,而死於說難,蓋諫說之難,自古以然。至於知其所欲說,迎而拒之,然卒至於言聽而計行者,又爲難而可喜者也。

秦穆公執晉侯,晉呂甥①往會盟,其爲晉遊說無可疑者。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小人曰必報仇,君子曰必報德。秦伯曰:國謂君何?曰:小人謂之不免,君子以爲必歸;以德爲怨,秦不其然。秦遞歸晉侯。

秦伐趙,趙求救於齊,齊欲長安君爲質。太后不肯,曰:復言者老婦必唾其面。左師觸龍願見,後盛氣而胥之入,知其必用此事來也。左師徐坐,問後體所苦,繼乞以少子補黑衣之缺。後曰:丈夫亦愛憐少子乎?曰:甚於婦人。然後及其女燕後,乃極論趙王三世之孫無功而爲候者,禍及其身。後既寤,則言: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於是後曰:恣君之所使。長安遂出質。

范雎見疏於秦,蓓澤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澤,天下辯士也。彼一見秦王,必奪君位。雎曰:百家之說,吾既知之,衆口之辯,吾皆摧之,是惡能奪我位乎?使人召澤,謂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對曰:然。即引商君,吳起、大夫種之事。雎知澤欲困己以說,謬曰:殺身成名,何爲不可?澤以身名俱全之說誘之,極之以閎天、周公之忠至。今秦王不倍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勸其歸相印以讓賢。雎竦然失其宿怒,忘其故辯,敬受命,延入爲上客。卒之代爲秦相者,澤也。

秦始皇遷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諫者殺之。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②請諫,王召鑊將烹之。焦數以桀、紂狂悖之行,言未絕口,王母子如初。

呂甥之言出於義,左師之計伸於愛,蔡澤之說激於理,若茅焦者真所謂劘③虎牙者矣。范雎親困穰侯而奪其位,何遽不如澤哉!彼此一時也。

(選自《容齋隨筆·諫說之難》,有刪改

【注】①呂甥:人名。②茅焦:人名。③劘mó:切削。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穆公執晉侯 執:俘獲

B.延入爲上客 延:延請

C.恣君之所使 恣:聽憑

D.焦數以桀、紂狂悖之行 數:屢次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迎而拒之 ②吾從而師之

B.①其爲晉遊說無可疑者 ②誰爲大王爲此計者

C.①呂甥之言出於義 ②夫禍患常積於忽微

D.①卒之代爲秦相者,澤也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非寫了《說難》,卻死於因勸諫所招致的災難。勸諫之難,自古都是如此。

B.文章舉左師說趙太后這一典型事例,有力地論證了文章勸諫之難這一觀點。

C.蔡澤以身名俱全之說誘導范雎,勸說范雎將相位讓給賢能的人,並最終說服了范雎。

D.在茅焦以夏桀、殷紂狂妄悖理的行爲對始皇加以責備後,秦王母子遂和好如初。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小人謂之不免,君子以爲必歸;以德爲怨,秦不其然。(5分)

(2)百家之說,吾既知之,衆口之辯,吾皆摧之,是惡能奪我位乎?(5分)

 參考答案:

8.D(囑:勸酒。)

9.B(A.①連詞,錶轉折,然而,②連詞,表承接,不譯;B.①②連詞,表原因,因爲;C.①連詞,於是,②副詞,在名詞性謂語前幫助判斷,相當於是;D.①副詞,就於是,

②介詞,表憑藉,透過經由。)

10.B(A.夢到自己後來成就了大事錯,原文夢神謂之他日成大事;C.癸巳年錯,應是甲午;D.部下紛紛逃竄,張煌言無奈,只得燒燬船隻撤退錯,原文焚舟登陸在士卒皆竄之前。)

11.(1)(張煌言)立馬被派遣到天台迎奉魯王,被授予行人的官職,後改任兵科給事中,在朝廷中執掌皇帝的詔令,出外則謀劃軍事,很能看出他的才能優異。 (大意2分,畫線處各1分)

(2)前鋒將領餘新的部隊戰鬥力強但是很輕敵,士卒到處砍柴割草,軍營裏空空如也,清軍偵查到這一情形,於是用輕騎兵偷襲並攻破前寨,把餘新活捉了去。 (大意2分,畫線處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