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閒話的散文

散文1.61W

【遺傳】

閒話的散文

鄰居門口放一袋廢舊物品。我忽然想到送走她母親的事情。她母親是二三十年前的一個傳說。曾經的鐵路職工的遺屬,四個孩子的母親。當年只有“五七”大隊的零活和不固定的工資,以及每月很微薄的生活費。她爲了生活,不得不到處撿拾廢品。但她撿的廢品在這個封閉的小城市並沒地方去賣了換幾文錢,只是習慣性地放在自己小平房的周圍,讓物質包圍着得到一種安心的暗示。日積月累,她的家,那個靠公路的.邊兒上就成了一處風景。據說當年的領導看到了不悅,指示管理單位清理,但根本就落實不下去。她一個寡婦怕什麼?誰來攆誰,把那些來清理衛生的戰士攆得團團轉。我工作後知道她的名字“衛生部長”還驚異地問師傅怎麼回事,他說這是這個小城誰都知道的人,我怎麼還問這麼傻的問題。

記得“衛生部長”去世的時候,因爲她有兩個女兒在我們單位工作,纔有機會第一次接近她的家。那確實是物品累累。大約去年還遇着一個老師傅的孩子跟我說起來,說她去世後光那些單位用的大鋁盆都被拉出來幾十個。她是“衛生部長”她怕誰?爲了生活她不得不到所有能到達的地方“拿”一些生活必須品回來。好在那個年代,東西也值用,誰也不着實跟她計較。

她雖然走了,但孩子們都還好,都有了工作,成了家有了後輩。當年我們以年輕的眼光看她像是看怪人似的,現在才懂得生活逼人,誰都可以成爲跟別人不一樣的人。

鄰居是她的二女兒,有一個大兒子,但離異了。她經常門口堆些紙殼子空塑料瓶子,老讓我想起她的母親來。又想起遺傳這種事來。

現在看,把廢舊物品賣到收購的地方去,是件功德事情,沒什麼不好。但我們眼光裏遺傳下來的偏見,卻是很利害的,有時候連自己都不知道呢。

【戒菸的事】

老陳不抽菸了,讓所有見着他的人都有些詫異。跟他太熟的開玩笑:狗還能改了吃東西?他應付得坦然:狗有了好吃的時候,誰還吃東西?只有愛吃那一口的,纔不願離開。這把還嘴裏吞去吐霧的熟人堵了個結結實實。我問他怎麼就能不抽了,他說感冒了,忽然覺得抽着難受。我說人家都說能戒菸的是不可交的人之一,你怎麼能說不抽就不抽呢。他說聽說不喝酒的也不可交,你怎麼能不喝酒呢。看這話說的,又回到自己頭上來了。

把抽菸喝酒聯繫到人的品性上來,我想是新時代的一大發明。特別是有些領導最喜好的話:“酒風看作風,酒品看人品。”真真假假的,弄得一些人心思也亂了。有些人平時不能喝,領導面前必須喝;有些人平時不聲不響,領導或關鍵客人場面上氣壯如牛,我看那架勢,領導讓他喝多少都行,領導讓他做什麼都可以。或許經歷了這樣的“酒精考驗”,他就成了領導的心腹,前途猛然在他的醉意朦朧間豁然開朗。

我想不明白的只有一點,難道,父母給予的髮膚,竟沒有一個官銜一個短暫的位置重要?喝多了醜態百出的那些人,真正因爲酒讓領導提拔了的又有多少呢?就是提拔了你,你仍然是個酒囊飯袋,能在那個位置上幹成什麼樣、幹多久、幹得幹不出些人事來還大打問號呢。

無酒不成席是有道理的。但是把國家人民給予的權力變成個人交往揮霍的東西,又不把這些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當回事,確實成了誤國誤民的一大公害。要不中央新一屆領導上車伊始就把作風建設放在首位,真是看到了問題的要害,抓到了事情的根本上了。

老百姓抽自己的喝自己的,很少發明什麼“月亮星星太陽”的。公款吃喝不僅弄壞了不少有權者的身體,敗壞了黨風社會風氣,也糟踐了優秀的酒食文化,罪過實在太大了。

有癮了的,無論是煙還是酒,能戒還是戒了的好,別管什麼交往不交往的沒根據的瞎咧咧。真正讓自己身體受益,讓自己舒服地活着,纔是最主要的。

人可以勸善勸說勸和,但再不要勸酒勸抽了,因爲,這是害人呢!

  2013年1月4日

標籤:閒話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