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高原酒麴的散文

散文9.38K

“酒瓶摟在懷哎——

高原酒麴的散文

人人啊都把那酒麴唱麼咿呀噢哎,

攬羊的嗓子回牛的那個聲啊噢哎,

一聲啊要把那天驚開麼咿呀噢哎......”

嗜酒之人,當你聽到這激情洋溢、豪氣沖天的“陝北酒麴”時,我就不信你不會酒蟲搔喉、垂涎欲滴!

從遠古“獼猴釀酒”到如今,有多少英雄豪傑酒壯雄風、金戈鐵馬、馳騁疆場,成就了一番番豐功偉業;又有多少壯士梟雄因酒耽事,功虧一簣,抱憾千秋,演繹了一出出悲壯故事!更有那一代代文人豪客,邀月爲伴,對影豪飲,藉着醍醐灌頂的酒力揮筆潑墨、吟詩作畫,留下了無數的傳世佳作。當然,那些在歷史的長河裏弄潮的精英們畢竟是少之又少。大千世界,芸芸衆生,平常者居多。所以,普通人飲酒則是另一番景象了。

遠古的百姓們如何飲酒我不得而知,我想,絕不會是文人騷客筆下的那種狂飲豪喝,醉生夢死。不過,

爺爺他們那輩人的飲酒方式,我倒是略有記憶的:每逢重大節日或是有重要客人來訪,纔會拿出珍藏的老酒,用一把精緻的銅酒壺在開水裏把酒燙熱,倒在拇指大的酒盅裏,輕輕一泯,酒就下肚了。而且,他們喝酒只用一隻酒杯,在他們中間傳來傳去,邊喝邊聊。一旦來興致的時候,人們就會藉着酒勁兒醉眼朦朧地唱起小曲來。那場面、那情形,讓你覺得很是溫馨,悠閒、愜意。那時候,即使偶爾有人獨酌的時候,也只是適量的嘬幾口、飲幾杯,很少有酩酊大醉的時候。現在看來,也許,這跟當時有限的生活條件相關吧!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人們的生活開始有了起色,腰包也漸漸地鼓起來了。於是,喝酒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次數也越來越多,場面也越來越大,檔次也越來越高了。六、七十年代,人們以能喝到瓶裝酒爲榮耀,人們以能喝到高檔酒爲榮耀。茅臺、五糧液這些曾經倍受冷落的“國酒”,漸漸地出現在了尋常百姓酒桌上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了。於是乎,一踏進延安城鄉的每一處飯館裏,你都能見到那些挽着袖子,紅着脖子,扯着嗓子面紅耳赤、大呼小叫的猜拳行令者們。延安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在這方面很快就體現出來了,一時間,什麼東北拳、內蒙拳、河南拳、蘭州拳、關中拳等,統統涌進了大小飯館,就連彈丸之國的“日本拳”也遠渡重洋來到了黃土地的腹地安家落戶了。一時間,你要想尋找一處安靜的地方坐下來小舔兩口,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

每當傍晚時分,走在延安的大街上,隨處可見那些搖搖晃晃、東倒西歪的醉漢們,有的三五成羣,相互攙扶着、大呼小叫地招搖過市;也有孤身一人癱軟在路邊,嘴裏還在含混不清地自言自語,憨態可掬。那些喝醉的人們哭的喊的唱的跳的打的鬧的,什麼人格、尊嚴、儀容等,統統不要了,簡直就是羣魔亂舞、醜態百出。很快,酒後滋事、犯罪行兇者越來越多,延安的社會治安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根據這種現象,延安市公安局發佈了“嚴禁在公共場合划拳行令的規定”,終於,遏制了這種風氣的蔓延,治安案件也顯著下降了許多。

然而不久,延安人的聰明才智又一次得到了發揮:也不知是什麼人,把過去用來的“擲骰子”搬到了酒桌上,作爲喝酒行令的工具。一時間,又出現了一種怪現象,那就是走進延安的大小飯店,你就會發現在每一個餐桌上都擺放着兩個倒扣着的小碗,而且每個碗裏都扣着三顆骰子。這已經是這裏一道靚麗的風景了。

陝北人好喝酒!

無論婚喪嫁娶還是節日喜宴,必然會少不了上等的好酒。酒過三巡,行禮敬酒之後,便挽起袖口、摩拳擦掌地舉起骰盅,把它搖晃得山響,大呼小叫地行起了酒令,而且,那 大得嚇人,最高者可達24杯白酒,酒量小者那就必死無疑了。每場酒宴,不撂倒十個八個是不會散的,主人也會不高興,認爲自己爲人不夠寬宏,大家小看了他。即使是在平時,只要有幾個人聚到一起吃飯,不管是不是朋友,也一定會有酒喝的;如果有朋友來家串門,主人也一定會拿出酒來殷勤招待;假如有遠方的朋友來訪,那更是頓頓有酒,不醉不休!

陝北人能喝酒!

也許是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的緣故吧,陝北人的酒量普遍都很大。在日常生活中,每次喝個半斤八兩的根本不在話下,有些能喝者竟然可以喝到兩、三斤,而且還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着實令人咂舌讚歎!我曾經組建和訓練過一個企業的管樂團,五十多位年輕豪放的石油漢子。他們聚在一起喝酒時有一個特定的公式:N+1,所謂N就是指人數。也就是說,不管有幾個人喝酒,那麼酒瓶的數量一定要比人數多出來一瓶,而且必須要喝完它,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那時,我常常被他們灌得是酩酊大醉。更有甚者,還有一些陝北女人,輕易不露聲色,一旦她們喝起酒來,一般的男人都很難敵得過她們。正是有了這些狂喝豪飲的男人和女人們,陝北地區的人均白酒銷量佔有的比例,在全國絕對是名列前茅的。以至於有一段時期,一些新生的外地白酒生產廠家都認爲,只要是佔領了陝北這個市場,那就算是真正地開啟了銷路。於是,在延安的大街小巷裏,經常可以看到那些揹着高音喇叭、渾身貼滿白酒廣告的宣傳車輛來回地穿梭。當然,他們很快就退出了延安的消費市場,因爲,延安人喝酒不喝雜酒,只認名牌!

陝北人會喝酒!

延安人喝酒其實還是很有講究的。在正式的宴會上,遵循長者爲先的原則,動筷子端酒、吃飯夾菜,一切都得看長者的舉動行事,絕不敢妄自擅行。少年敬長輩,小弟敬兄長,你來我往,禮尚往來,很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

家中來客,大家圍坐在炕桌前盤腿而坐。貴客居中,長者主陪。輪番敬酒,盡顯禮儀。拉着家常事,說着貼心話。總是讓你有那種賓至如歸、暖意融融的感覺。此時此景,你一定會被他們深深地感染,一定會把他們當做可親可敬的親人一樣看待。

喝到酒酣意濃處,就會有人站出來,兩處那極富磁性的高亢嗓音,和着筷子擊碗的節奏,爲你唱出一曲曲纏綿委婉、酒味甘醇的酒麴。這些酒麴,有歡迎、有熱情、有祝福、有讚美,更有酒桌上的勸酒和挑逗,歌詞大都是演唱者根據眼前的事物、人物、場景,現編現唱,情景交融,趣味橫生:

一朵蓮花就地開,主人請我來告坐,

當朝世界滿間坑呀,安在哪裏哪裏坐。(要座歌)

太陽出來一點紅,照見主家大酒瓶,

大燒燒酒不給喝,小燒喝得怪頭疼。  (要酒歌)

燒酒本是糜子水,先軟胳膊後軟腿,

酒壞君子水壞路,神仙出不了酒的口。(敬酒歌)

一道道畦來一溝溝蔥,咱二人來決分水嶺

你喝燒酒我夾菜,好日子你我共開懷。(對酒歌)

……

聽着這一曲曲沁人心扉、清醇甘美的酒麴,我就不信你不會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黃土高原的豪放和熱情,黃土地上的美酒和歌聲,一旦將你融入其中,頓時,你就會覺得激情四溢、豪氣沖天!你一定會對這塊炙熱的土地流連忘返、不忍離去!一定會以爲自己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陝北人,並以此而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對面山,對面崖,對面的好漢你過來!

你用碗,我用瓢,扳倒老牛喝死狗;

喝得黃風沒了頭,

喝得黃河水斷流……”

標籤:酒麴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