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情結老三屆散文

散文1.16W

我的大姐,是寶雞中學高66級,插隊地點在寶雞縣坪頭鎮。1968年那年深秋,她揹着沉重的行李,趕着首批下鄉的熱浪,邁着準備來一番脫胎換骨改造的雙腳,跨進了這個日勞動價值僅有1角7分的窮隊,老實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11名知青一個家,就與貧下中農吃一鍋飯,睡一個炕。滿身的蝨子,滿手的老繭,滿腳的水泡。

情結老三屆散文

命運造成的磨難只能壓垮弱者,卻動搖不了強人。農村所有的粗細活路,她們樣樣學着幹。下一眼泉,挑一擔水得爬3個坡,過兩道彎。剛去的男生3人一趟換着挑,後來兩個女生也能擡回來。苦難磨練人的意志,自力更生帶給她們豐收的歡快。她們用雙手改變了農村的面貌,用細嫩的腳踏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背糞、拉架子車、犁地、收麥、挖土方、修梯田、上深山打柴、吃麪糊糊、與豬做伴,每天夜裏蜷縮在飼養室裏學政治、在煤油燈下學“毛選”、批判人、記工分。以後,知青內部又鬧起了矛盾;再以後,有人招工走了,留下來的人爲自己的前途發愁。

工閒時候,大姐不是幫竈,就是幫男生洗補衣衫,還時不時地唱段樣板戲,來首《長征組歌》。她沒有埋怨,沒有消沉,以頑強的意志,不僅實現了生活自理,還學會了洗衣、燒飯,還學會了織毛衣。

大返城的號角在知青中引起陣陣騷動,大姐也被幾經周折涌進一家造紙廠。從那時候起,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用這雙腳踏出一條堅實有力具有個性的人生路。

剛跳出農門的大姐,有玉米攪團,高粱米飯鑄成的體魄,有當過婦女隊長的經驗,扛糧上垛、壘包運糧、保管結算,寫材料、搞宣傳、各樣工作得心應手。在工作中,大姐也有苦悶過、彷徨過、抗爭過。她在沉默中忍耐,在夾縫中求生。

衆多的波折催她成熟,屢屢的逆境逼她奮起,不久,命運之神將她帶進會計工作。她工作中一絲不苟,勤勤懇懇,得到了領導和職工的好評。現早已退休在家,享受兒孫之樂。她始終要求自己保持一顆善良平常的心,去對待生活,對待他人。

每當她回想當年知青生活,挑肥、鋤地、收麥子、修水庫,飽受生活磨礪。但她更感謝生活賦予她們這一代人堅強、吃苦耐勞、善良淳樸的優良品質,教會她們實實在在做人,勤勤奮奮工作。

人事如花,世事如水。在落花流水的人世中,大姐不止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一聲“咱們都是‘老三屆’的”,兩顆陌生的心便不再陌生,情感的線路亦豁然貫通。你的手,我的手,他或她的手,遂握出了悠悠歲月,拳拳真誠。誠然,由於各人的稟賦、性格、際遇的不同,其境況乃至人生姿態亦各異。但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意者,或平庸者,都不能不以飽含着滄桑中的溫柔,溫柔中的滄桑之目光,小心呵護那段刻骨銘心並深深滲透到以後歲月和整個生命細胞的插隊生活。

儘管,在她們那一代人血管裏,亦曾奔流過那個時代的狂熱、迷亂、夢想、癡情乃至愚忠的赤血。在50多年後的今天,青春不再,人已經退休的她們,更願意以過來人的寬容平和之心,在人生無味的咀嚼中,重新去讀那山、那水、那天、那地、那人……

她們從苦難中篩選出成熟,從艱辛中篩選出堅韌,從寂寞中篩選出深刻,從坎坷中篩選出真誠,從煉獄中篩選出處世做人的原則……所謂“老三屆”精神,就是吃過苦、受過罪,經受過磨鍊。它是在一個社會不正常的歲月裏,一羣有相當文化科學知識的青年,經歷了相當長一段時期社會底層艱辛勞苦的生活之後,而形成的一種思想境界和生活態度。“老三屆”人煉就了一股剛柔相濟、百折不回的堅韌之氣,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轉敗爲勝……複雜的政治氛圍,艱難的生存環境,煉就了壓不折,不嘆息、咬緊牙關、歷艱如夷的氣概。“老三屆”們大都具有堅韌力,頑強性。具有適應與改造、退讓與不屈不撓、安分與進取、容忍與不畏險惡的綜合能力。

生活的艱辛和苦難,同樣是生命的催熟劑,它砥礪了她們的意志,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她們知道求人莫如自強,熱愛生活就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生活,勿存幻想和奢望。她們視寬容爲美德,知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對社會對工作對家庭,她們具有強烈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