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母親與妻子散文

散文2.2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經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分爲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知道怎麼才能寫好散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母親與妻子散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母親與妻子散文

他喜歡懶牀。

她照樣早起,“嗤啦”一聲,小小的火苗便升起柴米油鹽的炊煙,讓家的靈魂在清晨的薄霧裏纏起了麻花辮。

那一雙麻利的手,在鍋巴飯噴出焦香後,又馬不停蹄地清出浴室裏他風塵滿面的一身衣裳,把早晨搓洗得更加白亮了。

雞們都餵了穀子,歡蹦亂跳地去草叢覓蟲了。貓和狗圍着她一勁兒搖尾巴。

早該吃飯了。太陽已經把他永恆的光芒,又一次明明亮亮地散佈在清澈而遼闊的大地上了。

可是他,還在沉實的夢中。叫不叫呢?

以前叫過多次。有一臉不高興地起牀,皺着眉頭胡亂扒拉幾口飯的鏡頭;有起牀了,又忙着刮鬍子,根本沒有食慾端過她盛好的飯碗的畫面;有叫醒了,卻扭着生氣的面孔,扔出傷人的炸彈的深淵……更多的早晨,卻是被輕呼悄喚裝滿,任憑下過蛋的老母雞怎樣“咯嗒咯嗒”叫喚,完全無動於衷,絲毫不願從夢裏翻身。

菜已經擺在桌上一會了,飯已盛在鉢裏大鍋裏溫着。貓狗正在安靜地享受今天的第一頓美餐,有魚有肉。

那麼今天到底叫不叫醒他呢?

她的心裏一再打鼓。胃裏也在敲鑼。他昨天又是半夜才睡,家裏的事也用不着他張羅。還是我先吃了,去地裏拔花生吧?

於是,她草草填了飢腸。竈裏添了一把柴,鍋裏的虛皮熱氣騰騰,正好承載小山似的大鉢小碗。等他醒了,這飯菜畢竟是熱的。她滿意地掩好廚門,去堂屋拿上早準備好的鍬、鏟子、繩子,提了籃子裝了瓶水,戴上草帽,一陣風似的,去高坡地裏拔花生了。

十月的太陽越升越高了。一顆顆的汗,在一次又一次彎腰時,滴滴滾入雨後不久仍帶着潮氣的黃土裏。薄薄的外套,剛下地不久,就脫在田埂上了。

等他大聲喊着尋到這裏時,地裏的花生秧已經成片地倒下,連接成綠中泛黃的海了。影子縮小成點了。天很藍,風極小,到處是滾滾的熱浪,如同夏日重臨。

“飯在鍋裏,吃了嗎?”這無疑是第一句話。

“回去吧,天熱,這些事你也做不慣。”

“等我扯完了,回家煮花生你嚐鮮啊!”

那個站在田邊觀望,終於下地,終於脫掉外衣,終於熱汗淋漓地一把把扯起已經被太陽曬暈的花生藤的人,是誰呢?

在這個蒼茫的人世,有誰值得另一個人如此費盡心力,百般呵護?又是誰賜予了他如此受寵的資格,是誰多年如一日地千疼萬愛着他?他又怎麼能如此心安理得地享受這童話般的幸福呢?

聰明的朋友,你一定猜到了,他就是我的先生!她就是我善良勤勞的婆母!

她照顧了他四十餘年,毫無怨言,並且在我所照顧不周的地方,自告奮勇再度代勞。作爲妻子,遲來他生命中的另一個女人,永遠比早就如山屹立在前的'慈母矮了一大截呀!我們哪裏有資歷,動不動就給先生出難題:“如果我和媽媽落水了,你先救哪一個?”這真是天下愚蠢透頂而又滑稽可笑的問題!

我永遠不會吃醋,並且老是自責,深深地慚愧!

有時自己也熬夜了,懶起不做早餐的是我!

明明他是酒肉之徒,餐餐白菜豆腐的是我!

特殊的日子,不但不洗他的衣服,還把自己的內衣交給他,把窗簾、被面、牀單統統交給他的人,是我!

出門要坐車,病了要照顧,購物要提籃,買了一堆花衣服拍了屁股就走的人,是我!

跟他吵架,無理取鬧,無事生非,經常把他打入冷宮的人,還是我!

責他懶,怪他粗心,在他懷裏哭,在他背後鬧,想他體貼的人,還是我!

……

親愛的姐妹們,當我們說深愛一個人,要愛到海枯爛地老天荒的時候,要愛到寧爲他生願爲他死的時候,這個愛,是真的有這麼隆重麼?真的有媽媽愛他那麼多嗎?或者只是一小半那麼多呢?

在偉大的包容一切的母愛面前,我們的小我之愛是多麼渺小,不堪一擊啊!自古勞燕紛飛、伉儷反目之怨多,而母子離分、不顧生死之悲少。

母親的舐犢之愛,緣自天性,無私無求;我輩的燕爾之愛,卻因有“情投意合”一求而終難圓滿啊!

可是,那天我只身回老家看望婆母,返城臨行時,當她又一次把提前滷好的雞和肉,把凍好的熟魚一古腦兒塞滿袋子時,又一次給我特備湯圓、米酒、花生時,我在掉過頭去奔涌而出的淚裏,終於發現,如果我能像她那樣,時時捧一顆爲兒爲女的慈心,時時渾然忘我地去守候付出,這愛字,不是照樣能滿如圓月嗎?

拓展閱讀

敘事散文

敘事散文,或稱記敘散文,以敘事爲主,敘事情節不求完整,但很集中,敘事中的情滲透在字裏行間。側重於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取題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據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爲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偏重於記事

以事件發展爲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斷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偏重於記人

全篇以人物爲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小說的區別。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或稱寫景散文,指以描繪景物、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願的散文。

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洋溢着濃烈的詩情畫意,即使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也賦予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感情。優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摯,語言生動,還常常運用象徵和比擬的手法,把思想寓於形象之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楊禮讚》、魏巍的《依依惜別的深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櫻花贊》。

以描繪景物爲主的。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抓住景物的特徵,按照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的變化作爲全文的脈絡。生動的景物描繪,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現主題。例如: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結晶。它縱貫古今,橫亙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於人生百態家長裏短,閃思維領域萬千景觀。高明的作者,善於抓住哲理閃光的瞬間,形諸筆墨,寫就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美文。時常涵詠這類美文,自然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啓迪和薰陶,洗禮和昇華,這種內化作用無疑是巨大的。

哲理散文以種種形象來參與生命的真理,從而揭露萬物之間的永恆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靈透闢的整合,給我們一種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具有震撼性的審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體現出的思維方式,去體悟哲理散文所蘊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澱。例如:尼采的《我的靈魂》。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徵思維:哲理散文因爲超越日常經驗的意義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質,構成了本體的象徵表達。它摒棄的是淺薄,而是達到一種與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靈氣往來的境界,我們從象徵中獲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暢快,由心靈的平靜轉到靈魂的震顫,超越一般情感反應而居於精神的頂端。

2.哲理散文的聯想思維:由於哲理散文是個立體的、綜合的思維體系,經過聯想,文章擁有更豐富的內涵,不至於顯得單薄,把自然、社會、人生多個角度進行了融合。

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維:哲理散文在本質意義上是思想表達對情感的一種依賴。“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由於作者對生活的感悟過程中有情感參與,理解的結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乾巴巴的議論,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滿了審美情感液汁的思想。從哲理散文的字裏行間去讀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義。這就是哲理散文藝術美之所在。

標籤:母親 散文 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