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小鎮師者散文

散文7.99K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趙承先老師是我們小鎮德高望重、桃李滿天下的師者。

小鎮師者散文

他出生於上世紀30年代末,小鎮街道人,1960年畢業於鄭州師院(現鄭州大學),1999年退休。是新中國成立後小鎮走出來的第一位大學生。他博覽羣書,知識淵博。上大學時在報刊上發表過詩歌,回到本鎮中學任教後,省報還曾多次向他約稿。他不光文章功底深厚,還寫得一手好字。他爲師勤奮,厚德載物,以身立教,爲人師表,博得學生敬佩,社會敬重。

一位負責的老師在授業,一位盡職的老師在解惑,一位優秀的老師在示範,一位卓越的老師在啓迪……趙老師兼具了師者所有品格和能力。他的學生中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部級、廳級、處級、科級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也有繼承他衣鉢的中小學教師;商人、企業老闆、奉獻於各個崗位的打工仔。他能成爲學生的偶像,學生服他、聽他、學他、敬他,把他看作知識、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原因有很多,但個人的人格魅力至爲關鍵。

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認爲,“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39年教學生涯,趙老師愛生如子: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他班上一位學生因爲家庭派性鬥爭,得罪了生產隊長,生產隊長向大隊文革主任告黑狀,文革主任把情況添油加醋反映到學校“貧管會”(貧下中農管理委員會的`簡稱)領導,“貧管會”領導不問青紅皁白停了該生的學。趙老師瞭解事實情況後,據理力爭。質問“貧管會”領導:家庭派性鬥爭,學生有什麼罪?爲什麼剝奪學生學習的權力?並用自己的工作和人格擔保學生的品行,才使該生得以繼續完成學業。要知道在那人人自危的形勢下,他要擔多大的風險?

趙老師將自己所從事的教育當作事業而不是職業!他熱愛學生,塑造每一個學生;而從不厭棄、打擊、毀壞一個學生。在他教過的學生中,不分出身貧富、家庭貴賤、成績好壞、來自何方,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讓溫暖的陽光一樣照耀在每個學生的心上,將整個師愛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成長。他把每一個學生都看成金子般珍貴:幫領導子弟修正思想,幫農民孩子樹立理想信念;幫成績優秀的戒嬌(驕)戒躁,幫學習困難學生找到自身優點、亮點、閃光點;教會富裕學生憐弱惜貧,給貧困學生墊書費、買作業、支付生活費。

李店鄉陳玉忠家庭貧困到連一學期幾塊錢的書學雜費也交不起,趙老師找到他的學生(時任該公社黨委書記),爲陳玉忠討要救濟。當黨委書記的學生從內心感動於老師那份濃濃的“師愛”,不光幫陳玉忠家解決了燃眉之急,還救濟了該鄉所有孩子上不起學的家庭;觀堂鄉王雷家庭遭災,衣食無着,面臨輟學,趙老師得知後,找到他的學生(該村支部書記),請求給予王雷以幫助,怎奈村裏一貧如洗,當支部書記的學生愛莫能助。他又找他當窯廠廠長的學生,窯廠廠長慷慨解囊幫助王雷家庭渡過了難關……

趙老師施恩與學生的事例太多太多,也許他自己都記不得了,但學生終身銘記,並把所受的恩惠轉化爲正能量,施恩與人,施恩與社會——河南固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繼臣就是傳遞正能量的典型代表。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趙老師一生的寫照。無論是幼時孤兒寡母、家貧如洗;少年時胸懷抱負四處奔波求學,吃盡苦頭;還是中年得志,事業蒸蒸日上;老年功成名就,聲名遠播,他始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君子坦蕩蕩。社會的日益進步,導致人的思想負荷更重,精神越發空虛,思想異常浮躁。金錢的誘惑、權力的紛爭、宦海的沉浮讓人殫心竭慮。是非、成敗、得失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詫、或憂、或懼,但趙老師卻能做到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趙老師還是大家公認的小鎮文學播種者。年近八旬的他仍勤學不止,筆耕不輟。受他的影響,學生們有一個共同愛好,工作之餘,愛耍耍筆桿子,碼碼字。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他像個領跑者,領着、鼓勵着、吆喝着,一同上路了。言傳身教、耳提面命,小鎮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現象:往流鎮作家羣。河南往流作家羣30餘人中,九成是他的學生。目前他的學生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三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大衆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省作家協會會員、市作家協會會員十餘人。高規格、高質量、高品位的往流作家羣共出版文學作品100餘部,創作成就多樣,涉及長短篇小說、詩歌、散文各個方面,他們植根在這片土地,創作出大量的表現鄉俗、鄉土、鄉情的作品,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趙老師以真摯的愛心感化學生,以高尚的品質感染學生,以規範的行爲影響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勵學生,在學生心田播下誠實、正直、善良、大愛的種子,用自身良好的品格、睿智去點亮學生智慧的火花,把他對人生的理解,對工作的執着和熱愛,傳遞給了學生。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趙老師的人格對每個學生的人生都起到積極的影響。

標籤:小鎮 散文 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