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洗手做羹湯散文

散文9.47K

最怕冬日裏陰冷的天,薄霧濛濛,寒氣悽悽,無端地就百無聊賴起來,彷彿心裏也被縛上了靄靄陰霾,連思緒都模糊得不知所以。

洗手做羹湯散文

廚房裏只剩下半棵白菜,一個蕃茄。推開窗兒看看外面,近午的天,暗沉如遲暮,凝重得似要落雨,實在不想出門,這一餐,就將就些吧。

洗一把米,鍋裏放了水煮上,抓一把花生米,拍碎了也放進去,把白菜剝幾片洗了,切成碎碎小小的丁兒,一根火腿腸,也切成一般大小的丁兒,放在小碗裏預備着。米煮到半熟,再放一把紅薯粉絲進去,又順手扔進兩個紅辣椒。待米粒兒煮開了花,再把切好的白菜和火腿倒進去,煮幾分鐘,便有清新的香味兒瀰漫開來。關了火,放適量鹽、味精、並一勺麻油,一碗清粥便可暫慰飢腸了。

這粥吃起來雖遠不及聞起來香,在這寒冷的冬日,卻暖腸溫胃,於口味原本清淡的我來說,倒也適宜。倘有瘦肉,配些黑木耳,或者有雞蛋和西紅柿,加幾棵小青菜,來代替白菜和粉絲,色味便會更好許多。

我原不善廚下事務,因自小腸胃不太好,所以飲食多少有些偏怪,素日厭吃乾硬油膩,喜食湯羹。然這些湯湯水水的東西,也着實只有自己做了,才覺得乾淨放心,慢慢也就習慣了自己煮湯熬粥。

早晚兩餐,多是玉米粥或小米粥搭配些自己做的小鹹菜。玉米和小米雖是粗糧,卻很養腸胃,稍稍用些心,亦是可以做得可口的。

玉米粥須是脫了皮的玉米糝,顆粒比小米略大些爲最佳,太大了不好煮,太碎了又粘膩無味,洗淨了,放適量水,加南瓜或紅薯一起煮成粥,尤覺香甜。亦可放山藥或者芋頭,都別有一番風味,看着就讓人很有味口。

煮小米粥則喜歡放水果,一把葡萄乾加幾顆紅棗,也可以放蘋果或桔子,煮好了且不入口,單是聞着就覺清香怡人。

這些都是極家常的湯羹,不需太多功夫,煮着粥的功夫,還可順便準備一兩樣簡單的小菜或點心,甜鹹搭配,又簡單又開胃,很適合忙碌緊張的上班一族。

自然,哪天得了閒,也可多花些心思,做些精緻的飯菜改改口味,即便如此,順手煮碗蕃茄紫菜湯或者雪菜豆腐湯來佐餐,更可滿足口腹之慾,吃得舒坦。南方人素有煲湯的習慣,常常會一天花幾個小時的時間來煲一鍋靚湯,在我,實在少有這樣的功夫,就只能心嚮往之了。

不知是不是這些湯羹的作用,這幾年竟覺得腸胃一天好似一天,很多以前覺得難以下嚥的蔬菜如今也都漸漸吃得,不再覺得十分厭煩。而且從來不忌口,不節食,卻仍然總也吃不胖。

既如此,便更加積習難改,只要逢着爲吃什麼而彷徨不定的時候,就習慣性地煮粥熬湯,尤其在冷冷的天,一碗暖暖的湯羹下肚,不止消去了些寒氣,就連內心裏因爲淒寒而生出的孤單落寞的感覺,似乎也都一併遠遠地去了。